主板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5377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主板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人工对主板进行检测。在对主板进行检测的过程中,一只手托住主板,另一只手需要拿着快速插头与主板上的触头对插进行通电、传输信号等性能测试。现有技术中由于是通过人工对主板进行性能检测,在检测工作量大的时候检测员容易疲惫,造成检测结果不稳定,给生产带来严重损失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板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主板检测结果不稳定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主板检测装置,包括:驱动部;检测部,检测部与驱动部相连接,驱动部驱动检测部以使检测部具有朝向待检测主板移动并与待检测主板相接触的检测位置,以及具有远离待检测主板的远离位置。

进一步地,主板检测装置还包括:夹持部,夹持部设置于驱动部的一侧,夹持部用于夹持待检测主板。

进一步地,夹持部包括:第一限位挡板,第一限位挡板可活动地设置;第二限位挡板,第二限位挡板与第一限位挡板相对设置,第一限位挡板具有朝向第二限位挡板移动且与第二限位挡板之间形成夹持待检测主板的夹持空间。

进一步地,第二限位挡板可活动地设置。

进一步地,主板检测装置还包括:承载台,夹持部设置于承载台上,承载台用于承载待检测主板。

进一步地,驱动部包括:底座,设置于承载台的下方;气动顶升气缸,设置于底座上并位于承载台与底座之间;支撑部,与气动顶升气缸相连接,检测部设置于支撑部上,气动顶升气缸驱动支撑部沿竖直方向移动以使检测部位于检测位置或远离位置。

进一步地,支撑部包括支撑板,支撑板的一端与气动顶升气缸相连接,支撑板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并沿水平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支撑板为Z字形支撑板。

进一步地,检测部包括检测探针,当检测位置位于检测位置时,检测探针位于待检测主板的下方并与待检测主板电连接。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该主板检测装置包括驱动部和检测部。检测部与驱动部相连接,驱动部驱动检测部以使检测部具有朝向待检测主板移动并与待检测主板相接触的检测位置,以及具有远离待检测主板的远离位置。采用该主板检测装置能够增加主板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有效避免了采用人工对主板检测结果造成的不稳定性,提高了主板的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主板检测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承载台;20、驱动部;21、底座;22、气动顶升气缸;23、支撑部;30、检测部;40、夹持部;41、第一限位挡板;42、第二限位挡板;50、待检测主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主板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主板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有可能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结合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主板检测装置。

具体地,该主板检测装置包括驱动部20和检测部30。检测部30与驱动部20相连接,驱动部20驱动检测部30以使检测部30具有朝向待检测主板50移动并与待检测主板相接触的检测位置,以及具有远离待检测主板的远离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该主板检测装置能够增加主板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有效避免了采用人工对主板检测结果造成的不稳定性,提高了主板的检测效率。

具体地,主板检测装置还包括夹持部40。夹持部40设置于驱动部20的一侧,夹持部40用于夹持待检测主板。采用夹持部40对待测主板进行夹紧待测的主板,以防止检测部与主板相接处时,主板不会与检测部发生脱离的情况,增加了该主板检测装置的可靠性。

其中,夹持部40包括第一限位挡板41和第二限位挡板42。第一限位挡板41可活动地设置。第二限位挡板42与第一限位挡板41相对设置,第一限位挡板41具有朝向第二限位挡板42移动且与第二限位挡板42之间形成夹持待检测主板的夹持空间。这样设置可以将待测主板放置于夹持空间处,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第一限位挡板41移动以将待检测主板进行夹紧,放置在对主板进行检测的过程中主板会因没有限位固定而跑偏,使得检测部的探头不能正对检测主板的测试触点而影响检测结果。

优选地,也可以将第二限位挡板42可活动地设置。这样设置使得可以设置相应的驱动器驱动第一限位挡板41和第二限位挡板42相互移动以改变夹持空间的大小,使得该主板检测装置能够用于对不同类型的主板进行检测。

其中,主板检测装置还包括承载台10。夹持部40设置于承载台10上,承载台10用于承载待检测主板。将夹持部40设置于承载台10能够增加夹持部40的稳定性。当然,也可以将驱动夹持部40的驱动装置设置于承载台10。优选地,驱动夹持部40移动的驱动装置可以气动气缸。

再请参照图1所示,驱动部20包括底座21、气动顶升气缸22和支撑部23。底座21设置于承载台10的下方。气动顶升气缸22设置于底座21上并位于承载台10与底座21之间。支撑部23与气动顶升气缸22相连接,检测部30设置于支撑部23上,气动顶升气缸22驱动支撑部23沿竖直方向移动以使检测部30位于检测位置或远离位置。采用气动顶升气缸22驱动检测部沿竖直方向移动以检测主板,这样设置使得整个主板检测装置的结构更加简单,运行起来更加可靠。

支撑部23包括支撑板。支撑板的一端与气动顶升气缸22相连接,支撑板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并沿水平方向延伸。即支撑板的自由端上设置有检测部并位于承载台的下方。进一步地,支撑板为Z字形支撑板。其中,Z字形支撑板的左端与气动顶升气缸22相连接,Z字形支撑板的右端设置有检测部,且Z字形支撑板的左端的沿竖直方向的高度高于右端的沿竖直方向的高度,这样设置能够使得在承载台与支撑板之间具有足够安装空间用来安装检测部。

优选地,检测部30包括检测探针,当检测位置位于检测位置时,检测探针位于待检测主板的下方并与待检测主板电连接。这样设置能够有效地提高该检测装置对主板的检测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主板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用于检测主板的主板检测装置。主板检测装置是上述实施例中的主板检测装置,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驱动部20驱动检测部30位于检测位置,以使检测部30与待检测主板相连接;给待检测主板通电,此时,检测部30开始对待检测主板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通过显示面板显示。其中,该主板检测装置包括驱动部20和检测部30。检测部30与驱动部20相连接,驱动部20驱动检测部30以使检测部30具有朝向待检测主板移动并与待检测主板相接触的检测位置,以及具有远离待检测主板的远离位置。采用该主板检测装置能够增加主板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有效避免了采用人工对主板检测结果造成的不稳定性,提高了主板的检测效率。

进一步地,在将检测部30驱动至检测位置前还包括:将待检测主板放置于承载台10上之后,将设置在承载台10上夹持部40夹紧待检测主板。该检测方法改进之前整个产品均采用依靠人工直接检测的方式。现有技术中,在拿到产品后,人拿着检测仪器上的插头与产品对接,启动检测仪运行程序开始进行检测,人工记录测试结果。整个操作繁琐,效率低下,人为不可控因素高,不适合未来自动化批量化生产的需求。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专用工装夹具的方式固定产品即主板,依靠气动传导动力实现探头升降,完成测试系统与产品之间对接和数据传输的方法检测。首先,取产品放到工装夹具之上即承载台上,检测系统启动,运行程序,气动顶升结构顶升探头与产品接线端接通,随后通电给产品主板,设备系统运行程序开始测试产品主板系统,待系统对搜集的数据做分析后得出结果,并显示在面板上,测试完毕。整个检测过程无人化,自动化程度高。测试效率高,稳定性好。

将本实施例中的主板检测方法与现有技术中的主板的检测方法相比可知,现有技术中首先需要双手插电源线插头,存在一定危险性。其次,部分数据需要人为判断是否满足要求,存在重复作业的疲劳性遗失。电脑可以对数据做整合统计,有利于后期方案推进改善,满足大数据化需求。现有技术中,存在人为重复记忆可能出现的遗失或混乱,不利于统筹管理生产。采用本实施例中的主板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能够减少劳动力的同时,可以实时检测数据反馈给系统,利用精衣生产,可行性高易于推广。本实施例中的测试方法简单可靠,数据获取准确。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