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试吸附制冷单元管性能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6309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测试吸附制冷单元管性能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吸附制冷单元管性能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测试集热与吸附一体的吸附制冷单元管性能的装置。属于固体吸附制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伴随着能源的开发利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与此同时,随着化石能源的开发利用,已经使人类社会面临化石能源日益枯竭、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雾霾等严重的环境问题。寻求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及工作环境舒适性的需求不断提高。尤其是在夏季,巨大的制冷需求常常给电网造成巨大的压力。而传统的制冷机普遍采用氯氟烃类制冷剂,该类制冷剂对臭氧层的显著耗散作用,削弱了对太阳紫外线的阻挡,直接威胁人类健康。固体吸附制冷,因其可利用太阳能及废热等低品位能源且无噪声、无运动部件、不产生破坏臭氧层的氟氯烃类物质等优点而受到关注。从环境保护和能源综合利用的角度看,固体吸附制冷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制冷方式。但由于目前系统效率尚较低,使其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在研究太阳能吸附制冷过程中,如何评判吸附制冷单元管的性能,需要测量精确、结构简单、方便易操作的测试装置进行测试,以促进吸附制冷单元管的结构及工质对的优化,从而提高系统效率,使得吸附制冷尽早地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测试吸附制冷单元管性能的装置。该装置能够精确简便地测试出同一个吸附制冷单元管在不同温度下的吸/脱附性能,及对于同一个吸附制冷单元管采用不同的工质对的吸/脱附性能。经实验检验,该装置测试周期短,操作方便,且具有较好的扩展性。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测试吸附制冷单元管性能的装置,包括:吸附制冷单元管、加热套管、智能温控箱、交流电源、真空压力表、真空阀1、抽真空及加制冷工质入口、真空阀2、蛇形铜管冷凝器、带刻度的透明储液器、流量阀;所述吸附制冷单元管外套有与该吸附制冷单元管横截面为同心圆的加热套管;所述加热套管与智能温控箱相联接;所述智能温控箱接交流电源;所述吸附制冷单元管、真空压力表、真空阀1、真空阀2、蛇形铜管冷凝器、带刻度的透明储液器、流量阀依次密封联接;所述真空阀1一端与抽真空及加制冷工质入口相联接,另一端联接在真空压力表与真空阀2之间;所述真空阀2一端与流量阀相联接,另一端联接在真空阀1与蛇形铜管冷凝器之间;所述流量阀一端与带刻度的透明储液器底部联接,另一端与真空阀2相联接。

所述吸附制冷单元管与加热套管接触面上有导热硅脂层。

所述加热套管外设有保温层。

所述智能温控箱带有温度探头,温度探头一端联接在智能温控箱控制器上,另一端置于加热套管和吸附制冷单元管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该吸附制冷单元管性能测试装置能方便准确地测试出某一吸附制冷单元管在不同温度下的吸/脱附性能,测试周期短;

2.该装置能方便地测试出对于相同外观但内部结构不同的吸附制冷单元管的吸/脱附性能,以便于吸附制冷单元管内部结构的优化;

3.采用该吸附制冷单元管性能测试装置能方便地测试出对于同一吸附制冷单元管采用不同吸附制冷工质对的吸/脱附性能;

4.该装置具有较好的扩展性,既可以测试出单元管的吸/脱附性能,也可以将多个测试单元并联,测试出由多个吸附制冷单元管组成的吸附制冷系统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测试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附制冷单元管示意图

图中:1-吸附制冷单元管;2-加热套管;3-智能温控箱;4-交流电源;5-真空压力表;6-真空阀1;7-抽真空及加制冷工质入口;8-真空阀2;9-蛇形铜管冷凝器;10-带刻度的透明储液器;11-流量阀;12-制冷剂通道;13-传热翅片;14-吸附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以在实际测试过程中使用的吸附制冷翅片单元管为例,所使用的工质对为活性炭-甲醇,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测试吸附制冷单元管性能的装置,包括:吸附制冷单元管(1)、加热套管(2)、智能温控箱(3)、交流电源(4)、真空压力表(5)、真空阀1(6)、抽真空及加制冷工质入口(7)、真空阀2(8)、蛇形铜管冷凝器(9)、带刻度的透明储液器(10)、流量阀(11);所述吸附制冷单元管(1)外套有与该吸附制冷单元管横截面为同心圆的加热套管(2);所述加热套管(2)与智能温控箱(3)相联接;所述智能温控箱(3)接交流电源(4);所述吸附制冷单元管(1)、真空压力表(5)、真空阀1(6)、真空阀2(8)、蛇形铜管冷凝器(9)、带刻度的透明储液器(10)、流量阀(11)依次密封联接;所述真空阀1(6)一端与抽真空及加制冷工质入口(7)相联接,另一端联接在真空压力表(5)与真空阀2(8)之间;所述真空阀2(8)一端与流量阀(11)相联接,另一端联接在真空阀1(6)与蛇形铜管冷凝器(9)之间;所述流量阀(11)一端与带刻度的透明储液器(10)底部联接,另一端与真空阀2(8)相联接。

所述吸附制冷单元管(1)与加热套管(2)接触面上有导热硅脂层。

所述加热套管(2)外设有保温层。

所述智能温控箱(3)带有温度探头,温度探头一端联接在智能温控箱(3)温度控制器上,另一端置于加热套管(2)和吸附制冷单元管(1)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真空压力表(5)测试量程为-0.1兆帕—0.1兆帕。

以如图2所示的采用活性炭-甲醇为制冷工质对的吸附制冷翅片单元管为例,利用上述测试吸附制冷单元管性能的装置测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实验开始前,打开真空阀1(6)和真空阀2(8),对测试装置抽真空,观察真空压力表(5)的变化,待真空压力表(5)为-0.08兆帕时,关闭真空阀1(6);观察真空压力表(5)是否能维持在-0.08兆帕,判断系统是否密封联接,若为密封联接,方可开始实验;

2.从抽真空及加制冷工质入口(7)加入甲醇,关闭真空阀1(6);

3.设定智能温控箱(3)的温度为 100摄氏度,开始对吸附制冷单元管(1)加热,智能温控箱(3)自动控制加热套管(2)的温度并对吸附制冷单元管(1)加热,并恒温在预先设定好的温度;

4.解吸出来的甲醇经过蛇形铜管冷凝器(9)冷却,流入带刻度的透明储液器(10)内;记录带刻度的透明储液器(9)内甲醇的量的变化;

5.当带刻度的储液器(9)中的甲醇不再增加,此时解吸过程结束;

6.关闭与智能温控箱(3)联接的交流电源(4);

7.吸附制冷单元管(1)不断与周围环境进行辐射换热和对流换热,吸附制冷单元管(1)温度不断降低,吸附制冷单元管(1)内的压力也不断变化,当压力达到此时吸附制冷单元管(1)温度所对应的饱和压力时,吸附制冷单元管(1)开始吸附过程,带刻度的透明储液器(10)中的甲醇被吸附到吸附制冷单元管(1)内,当吸附制冷单元管(1)内的压力与蒸发温度对应的压力达到平衡时,吸附过程结束。

通过吸附制冷单元管(1)的吸热量及解吸和吸附过程结束后带刻度的透明储液器(10)中甲醇的量的变化,比较计算吸附制冷单元管(1)的吸附和脱附性能及制冷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的更改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