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测试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62384阅读:10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天线测试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天线测试工装。



背景技术:

测试是通信设备领域经常用到的工艺,对于天线的测试来说,通过天线测试工装能够方便的对天线进行测试,现有的天线测试工装制造成本高、占用空间大,既不满足防水要求,也不能做到接头便捷装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天线测试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天线测试工装不防水且装卸不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天线测试工装,包括外罩、固定板和天线模块,其中,外罩上设置有开孔;固定板包括主体部及设置于主体部上方的凸台,凸台上穿设固定有第一接头;天线模块上设置有第二接头;固定板上的第一接头对接于天线模块上的第二接头;固定板的凸台穿设于外罩的开孔,且固定板的主体部固定连接于外罩,固定板与外罩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防水结构;外罩连接于天线模块的四周,外罩与天线模块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防水结构。

其中,固定板的主体部与外罩接触面设置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第一防水结构,第一防水结构包括密封圈。

其中,天线模块的四周设置有凹槽,外罩对应设置有契合于凹槽的凸起。

其中,第二防水结构为密封条。

其中,凸台的上端面与外罩的外表面在同一平面。

其中,固定板的主体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外罩。

其中,固定板的主体部通过螺栓固定于天线模块。

其中,固定板包括多个凸台,每个凸台上均穿设有同样数量的第一接头。

其中,天线测试工装包括多个固定板,外罩上对应设置有多个开孔。

本实用新型天线测试工装,包括外罩、固定板和天线模块,其中,外罩上设置有开孔;固定板包括主体部及设置于主体部上方的凸台,凸台上穿设固定有第一接头;天线模块上设置有第二接头;固定板上的第一接头对接于天线模块上的第二接头;固定板的凸台穿设于外罩的开孔,且固定板的主体部固定连接于外罩,固定板与外罩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防水结构;外罩连接于天线模块的四周,外罩与天线模块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防水结构。第一防水结构和第二防水结构实现了密封防水,凸台穿设于外罩的开孔,使得凸台上的第一接头外露,便于装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天线测试工装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天线测试工装一实施例中部分区域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A-A方向的截面图;

图4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图3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图1所示天线测试工装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天线测试工装作出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阅1和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天线测试工装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天线测试工装一实施例中部分区域的俯视图,由图1和图2可得知天线测试工装100各个元件之间的位置关系。

天线测试工装100包括外罩11、固定板12和天线模块13。外罩11连接于天线模块13的四周形成一个半封闭空间,固定板12穿设外罩11设置于外罩11和天线模块13之间。

对于外罩11、固定板12和天线模块13的具体结构请参阅图3-6,图3是图2中A-A方向的截面图,图4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5是图3中C部分的放大图,图6是图1所示天线测试工装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其中,天线模块13上设置有第二接头15,四周设置有凹槽131。

外罩11上设置有开孔111,且对应于天线模块13四周的凹槽131设置有凸起112,凸起112及凹槽131相互契合,以实现天线模块13与外罩11的连接。也可在天线模块13四周设置凸起,而外罩11相应设置凹槽131。

且为了实现防水,在外罩11与天线模块13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防水结构17,即凸起112及凹槽131之间设置第二防水结构,一般选用橡胶密封条设置于凸起112及凹槽131之间,当凸起112契合到凹槽131中时,压缩密封条,从而起到密封的作用。

固定板12包括主体部121和设置在主体部121上方的凸台122,凸台122上穿设有第一接头14,第一接头14本身具有防水结构。固定板12上的第一接头14对接于天线模块13上的第二接头15。

固定板12的凸台122穿设于外罩11的开孔111,凸台122的上端面与外罩11的外表面在同一平面,当然如图4中所示,也可不在同一平面。并且,固定板12的主体部121通过螺栓18固定连接于外罩11,且通过螺栓18固定连接于天线模块13。

为了实现固定板12与外罩11连接处的密封及防水,固定板12与外罩11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防水结构16,本实施例中固定板12的主体部121与外罩11接触面设置有密封槽123,密封槽123内设置有第一防水结构16,第一防水结构16包括密封圈。密封圈在放入密封槽123中时,其凸出于密封槽,因此在外罩11接触压接到固定板12时,对密封圈产生一个压力,从而实现外罩11与固定板12之间的密封。

本实施例的天线测试工装100的两防水结构实现了密封及防水,将第一接头外置满足了装卸的便捷性。且适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的测试工装。

其中,天线测试工装100包括多个固定板12,外罩11上对应设置有多个开孔111。固定板12还可包括多个凸台122,每个凸台122上均穿设有同样数量的第一接头14。

对于上述天线测试工装100,其安装过程如下。

S11:将固定于固定板12上的第一接头14与固定于天线模块13上的第二接头15对接。

S12:用螺栓18将固定板12装配于天线模块13上。

S13:将密封圈放入固定板12的密封槽123内,将密封条放入天线模块13的凹槽131内。

S14:将外罩11装配在天线模块13上,使得固定板12的凸台122穿设于外罩11的开孔111。

S15:用螺栓18将外罩与固定板12的主体部121固定连接,在螺栓18预紧的同时,外罩11对密封圈及密封条均有压缩力,实现了外罩11与固定板12,外罩11与天线模块13之间的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天线测试工装通过防水结构实现了半封闭空间的整体密封,满足了防水要求,第一接头的外置实现了装拆的便捷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