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产品压制检测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35733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粉末产品压制检测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末压制工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粉末产品压制检测工装。



背景技术:

如图1、图2所示,在对粉末产品进行压制时的工作步骤:中模5顶出—假芯棒6顶出—粉料盒7前进加粉料—粉料盒7退回—上模冲8下降加压—上模冲8泄掉压力—中模5退回—上模冲8退回-粉料盒7前进推出产品—中模5顶出进入下一个循环;

当产品没有从上模冲8上面下来,压机继续工作,两个产品会重叠在一起,造成产品报废,上模冲8炸裂,危险性极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能够检测工件是否从上模冲上掉下来的检测工装,减少了废品率,同时也保护上模冲,使得安全性得到提升,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粉末产品压制检测工装,包括横向支架、转动件、感应开关和挡块,所述转动件、所述感应开关和所述挡块均安装在所述横向支架上,所述感应开关、所述挡块与所述转动件的转动轨迹干涉;

所述转动件包括第一端部、中间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所述中间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依次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中间部转动连接在所述横向支架上;

所述感应开关和所述挡块均固定在所述横向支架上,所述感应开关和所述挡块位于所述第一端部的两侧。

在使用时,将检测工装安装在粉料盒上,粉料盒在PLC控制下横向进入到上模冲和下模冲之间,如果工件已经从上模冲上掉下来,第二端部和所述工件干涉,转动件转动,第一端部逐渐靠近感应开关,感应开关感应接收信号,并发送信号给PLC,PLC控制压机继续工作,如果工件套在了上模冲上,转动件在和分料盒横向同步运动时,不受任何阻碍,感应开关未发生信号,PLC控制压机停机。实现了工件是否落下的检测,保证了安全生产,避免了压机的损坏以及减少了废品率的产生。

将检测工装安装在粉料盒上时的工作步骤:中模顶出—假芯棒顶出—粉料盒前进加粉料—粉料盒退回—上模冲下降加压—上模冲泄掉压力—中模退回—上模冲退回—粉料盒前进推出产品(如没有产品,接近开关没有发出信号,压机停止工作—中模顶出)进入下一个循环。

进一步限定,所述感应开关为接触开关或者接近开关。

接触开关需要和转动件接触时才能触发开关,接近开关可以通过设置感应距离来确定信号范围,比较优选的,采用接触开关较好,可靠性更高。

进一步限定,中间部和所述横向支架转动连接处为转动点,所述转动点和所述感应开关的感应末端平齐,所述中间部为平直板条状结构,所述感应开关的感应末端在所述中间部的转动轨迹上。

特别是当感应开关为接触开关,且接触开挂感应末端不求球面结构时,中间部和接触开关的感应末端接触的面积更大,可靠性得到提升。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端部向所述挡块弯折。

第一端部和挡块配合,限制了转动件的转动位移。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二端部为弯折结构,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弯折的方向一致。

当检测工装随粉料盒一起横向运动时,第二端部受阻碍,然后整个转动件开始转动,由于第二端部为弯折结构,第二端部能够受到阻碍力,当横向运动继续行进时,第二端部往弯折方向继续变形,工件和粉料盒外壁接触,粉料盒的继续运动将工件推出,进行下一个动作。

进一步限定,所述横向支架包括底板、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第二支座均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所述底板上开有通孔,所述转动件穿过所述通孔,所述转动件在所述通孔内转动;

所述挡块固定在所述第一支座上,所述感应开关固定在所述第二支座上,所述挡块和所述感应开关在同一水平线上。

此种安装及布局方式使得检测工装的体积更小。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端部、所述中间部和所述第二端部均为板条状结构。

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均得到提升,且在受力进一步弯折时,且不会往其他方向弯折,避免了转动件的非工作行程的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感应开关和转动件的配合,实现对工件是否从上模冲上落下的检测,避免了两个工件叠在一起被压制,减少了废品率,同时还避免了上模冲的损坏,通过转动件的弯折设计,使得检测的准确性提升,通过第二端部的弯折设计,使得转动件在实现检测的同时,还能够不至于推动工件,然后通过粉料盒来推动,保证了转动件能够在极限应力范围内,可靠性得到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在没有检测工装时,一个工件9套在上模冲8上时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在没有检测工装时,两个工件9成为废品压机时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安装检测工装时,转动件2还未接触工件9时的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安装检测工装时,转动件2和工件9接触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的压机工装时的说明。

如图3、图4、图4、图5所示,一种粉末产品压制检测工装,包括横向支架1、转动件2、感应开关3和挡块4,所述转动件2、所述感应开关3和所述挡块4均安装在所述横向支架1上,所述感应开关3、所述挡块4与所述转动件2的转动轨迹干涉;

所述感应开关3为接触开关或者接近开关。

接触开关需要和转动件2接触时才能触发开关,接近开关可以通过设置感应距离来确定信号范围,比较优选的,采用接触开关较好,可靠性更高。

所述转动件2包括第一端部21、中间部22和第二端部23,所述第一端部21、所述中间部22和所述第二端部23依次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中间部22转动连接在所述横向支架1上;

所述感应开关3和所述挡块4均固定在所述横向支架1上,所述感应开关3和所述挡块4位于所述第一端部21的两侧。

在使用时,将检测工装安装在粉料盒7上,粉料盒7在PLC控制下横向进入到上模冲8和下模冲之间,如果工件9已经从上模冲8上掉下来,第二端部23和所述工件9干涉,转动件2转动,第一端部21逐渐靠近感应开关3,感应开关3感应接收信号,并发送信号给PLC,PLC控制压机继续工作,如果工件9套在了上模冲8上,转动件2在和分料盒横向同步运动时,不受任何阻碍,感应开关3未发生信号,PLC控制压机停机。实现了工件9是否落下的检测,保证了安全生产,避免了压机的损坏以及减少了废品率的产生。

将检测工装安装在粉料盒7上时的工作步骤:中模5顶出—假芯棒6顶出—粉料盒7前进加粉料—粉料盒7退回—上模冲8下降加压—上模冲8泄掉压力—中模5退回—上模冲8退回—粉料盒7前进推出产品(如没有产品,接近开关没有发出信号,压机停止工作—中模5)顶出进入下一个循环。

如图3、图4所示,中间部22和所述横向支架1转动连接处为转动点221,所述转动点221和所述感应开关3的感应末端平齐,所述中间部22为平直板条状结构,所述感应开关3的感应末端在所述中间部22的转动轨迹上。

特别是当感应开关3为接触开关,且接触开挂感应末端不求球面结构时,中间部22和接触开关的感应末端接触的面积更大,可靠性得到提升。

如图4、图6所示,所述第一端部21向所述挡块4弯折。所述第二端部23为弯折结构,所述第一端部21和所述第二端部23弯折的方向一致。

第一端部21和挡块4配合,限制了转动件2的转动位移。

当检测工装随粉料盒7一起横向运动时,第二端部23受阻碍,然后整个转动件2开始转动,由于第二端部23为弯折结构,第二端部23能够受到阻碍力,当横向运动继续行进时,第二端部23往弯折方向继续变形,工件9和粉料盒7外壁接触,粉料盒7的继续运动将工件9推出,进行下一个动作。

如图4、图6所示,所述横向支架1包括底板11、第一支座12和第二支座13,所述第一支座12和所述第二支座13均固定在所述底板11上;

所述底板11上开有通孔,所述转动件2穿过所述通孔,所述转动件2在所述通孔内转动;

所述挡块4固定在所述第一支座12上,所述感应开关3固定在所述第二支座13上,所述挡块4和所述感应开关3在同一水平线上。

此种安装及布局方式使得检测工装的体积更小。

如图4、图6所示,所述第一端部21、所述中间部22和所述第二端部23均为板条状结构。

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均得到提升,且在受力进一步弯折时,且不会往其他方向弯折,避免了转动件2的非工作行程的变形。

通过感应开关3和转动件2的配合,实现对工件9是否从上模冲8上落下的检测,避免了两个工件9叠在一起被压制,减少了废品率,同时还避免了上模冲8的损坏,通过转动件2的弯折设计,使得检测的准确性提升,通过第二端部23的弯折设计,使得转动件2在实现检测的同时,还能够不至于推动工件9,然后通过粉料盒7来推动,保证了转动件2能够在极限应力范围内,可靠性得到提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