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9367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轨道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铁路运输是我国运输事业的主要力量,它的发展直接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随着铁路事业的飞快发展,高速、重载列车运行量的增加,钢轨的磨损也越来越严重。钢轨磨损是钢轨质量参数中重要的一项。钢轨磨损造成钢轨轮廓尺寸变化,恶化了轮轨动力,加大列车运行过程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减少钢轨和机车的使用寿命。铁路网的不断扩大和养护维修需求的增加对钢轨检测提出新的要求。

钢轨波磨相关参数变化是影响钢轨寿命的主要原因,由于轮轨与钢轨长期接触,导致钢轨发生磨损,造成钢轨轮廓尺寸变化,减少了钢轨金属量,从而减少了钢轨使用寿命。钢轨轮廓尺寸变化,也严重影响机车运行中的平稳性、安全性,增加了轮轨动力,所以需要及时的对钢轨轮廓尺寸进行检测,保证列车的正常运行。钢轨波磨尺寸检测可以检测出的钢轨的波磨以及钢轨肥边等问题。

目前,钢轨波磨的检测方法主要是接触式和非接触式,其中,接触式测量的测量精度较高,但操作繁琐,测量效率低,测量精度低,且接触式测量所采用的装置只能完成横断面或纵断面的一种测量。非接触式测量采用激光传感器和线性电机驱动同时测量钢轨横断面及纵断面,但现有的非接触式测量的装置测量前需要固定在钢轨上或者固定在车辆上,便携性较差,导致测量人员操作起来较为复杂。

因此,对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轨道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检测装置。

一种轨道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滚轮装置、第二滚轮装置、第一立杆、第二立杆、横杆、驱动电机和控制装置,所述第一立杆的下端固定安装在第一滚轮装置的上端,所述第二立杆的下端固定安装在第二滚轮装置的上端,所述横杆的左右两端分别架设在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的上端,所述横杆的中间杆部套装有滑块,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滑块的上端,所述横杆的上端左侧端通过第三立杆与控制装置,所述滑块的下端左右两侧部分别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和摄像头传感器,所述驱动电机、红外线传感器和摄像头传感器均与控制装置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滚轮装置与第二滚轮装置之间的结构形式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滚轮装置包括第一辊轮和第一辊轮支座,所述第一辊轮两端中心轴外均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辊轮支座的下端固定在第一转轴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滚轮装置包括第二辊轮和第二辊轮支座,所述第二辊轮两端中心轴外均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辊轮支座的下端固定在第二转轴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辊轮支座的内顶部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辊轮支座的内顶部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均通过线缆连接控制装置。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第一滚轮装置、第二滚轮装置、驱动电机和控制装置,滑块的下端左右两侧部分别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和摄像头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和摄像头传感器均可检测到轨道的相关物理值变化,另外还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可以检测到轨道的磨损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所示,一种轨道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滚轮装置、第二滚轮装置、第一立杆1、第二立杆2、横杆3、驱动电机5和控制装置7,所述第一立杆1的下端固定安装在第一滚轮装置的上端,所述第二立杆2的下端固定安装在第二滚轮装置的上端,所述横杆3的左右两端分别架设在第一立杆1和第二立杆2的上端,所述横杆3的中间杆部套装有滑块4,所述驱动电机5固定安装在滑块5的上端,所述横杆 3的上端左侧端通过第三立杆6与控制装置7,所述滑块4的下端左右两侧部分别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8和摄像头传感器9,所述驱动电机5、红外线传感器8和摄像头传感器9均与控制装置7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滚轮装置与第二滚轮装置之间的结构形式相同,所述第一滚轮装置包括第一辊轮11和第一辊轮支座12,所述第一辊轮11两端中心轴外均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辊轮支座12的下端固定在第一转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滚轮装置包括第二辊轮14和第二辊轮支座 15,所述第二辊轮14两端中心轴外均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辊轮支座15的下端固定在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一辊轮支座12的内顶部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13,所述第二辊轮支座15的内顶部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16,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13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6均通过线缆连接控制装置7。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第一滚轮装置、第二滚轮装置、驱动电机和控制装置,滑块的下端左右两侧部分别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和摄像头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和摄像头传感器均可检测到轨道的相关物理值变化,另外还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可以检测到轨道的磨损变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