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筝收放线长度计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56715阅读:692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筝收放线长度计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风筝收放线长度计数装置。



背景技术:

风筝作为一种玩具,深受儿童的喜爱。现有风筝使用收放线轮,收放线轮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设于手柄上,风筝线缠绕在收放线轮上,通过拨动收放线轮实现防线和收线。但是,其无法自动计算放线或是收线长度。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风筝收放线长度计数装置,可自动计算放线长度和收线长度,使用非常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筝收放线长度计数装置,包括手柄和转盘,所述转盘可转动地设于手柄上,沿转盘的圆周上设有风筝线容纳槽;所述手柄上集成有检测收放线长度的检测单元和显示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的数码显示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盘的侧面圆周上均匀设有多组反光片,每组反光片包括3个反光片,每组反光片的3个反光片中相邻两反光片之间的间距不同;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一光敏二极管和第一信号处理器;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一光敏二极管设于所述手柄上,且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一光敏二极管与反光片相对应;所述第一光敏二极管与第一信号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第一信号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数码显示管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使用时,转盘转动,第一发光二极管发出光,转盘上的各组反光片转至与第一发光二极管正对位置时均产生一组脉冲,产生原理是反光片反射第一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反射的光被光敏二极管接收,进而产生脉冲信号;假设反光片所在圆周的周长为C,第一信号处理器共计算得到N组脉冲,则收线或是放线的长度约等于C×N/6,可适用于业余爱好者。

一组脉冲中包括3个脉冲信号,由于每组反光片中相邻两反光片之间的间距不同,因而这3个脉冲信号中相邻两脉冲信号之间的时间间距不同,第一信号处理器通过不同间距脉冲的时序关系判断是放线还是收线。例如,假设转盘顺时针转动是放线,沿顺时针方向一组内的3个反光片之间相邻两反光片之间的间距依次增大,则转盘顺时针转动时对应产生的3个脉冲信号中,在先的两个脉冲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T1大于在后的两个脉冲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T2,若第一信号处理器判断T1大于T2,则转盘顺时针转动,在进行放线,反之,若第一信号处理器判断T1小于T2,则转盘逆时针转动,在进行收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盘的侧面圆周上均匀设有多组小磁片,每组小磁片包括3个小磁片,每组小磁片的3个小磁片中相邻两小磁片之间的间距不同;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磁敏二极管和第二信号处理器,所述磁敏二极管设于所述手柄上,且磁敏二极管与小磁片相对应;所述磁敏二极管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二信号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第二信号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数码显示管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使用时,转盘转动,当转盘上的各组小磁片转至与磁敏二极管正对位置时均产生一组脉冲,当小磁片未与磁敏二极管正对时,由于磁场较弱,不产生信号;假设小磁片所在圆周的周长为C,第二信号处理器共计算得到M组脉冲,则收线或是放线的长度约等于C×M/6,可适用于业余爱好者。。

一组小磁片对应产生的一组脉冲中包括3个脉冲信号,由于每组小磁片中相邻两小磁片之间的间距不同,因而这3个脉冲信号中相邻两脉冲信号之间的时间间距不同,第二信号处理器通过不同间距脉冲的时序关系判断是放线还是收线。例如,假设转盘顺时针转动是放线,沿顺时针方向一组内的3个小磁片之间相邻两小磁片之间的间距依次增大,则顺时针转动时对应产生的3个脉冲信号中,在先的两个脉冲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T3大于在后的两个脉冲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T4,若第二信号处理器判断T3大于T4,则转盘顺时针转动,在进行放线,反之,若第二信号处理器判断T3小于T4,则转盘逆时针转动,在进行收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柄上设有导线筒和导线盘,导线筒的一端与所述转盘相对应,导线筒的另一端与导线盘相对应。

导线筒和导线盘的设计,可以使放线更稳定,避免转盘卡线等情况的发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筝线容纳槽内绕设有风筝线,风筝线上每隔相同的距离设有一段检测段,该检测段包括间隔设置且长度不同的第一检测段和第二检测段;所述导线筒的中间位置处向内凸出形成狭窄通道,该狭窄通道的最窄处直径比风筝线直径大1mm-4mm,导线筒上最窄处设有通孔;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二光敏二极管和第三信号处理器;所述导线筒上设有二极管安装块,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光敏二极管设于所述二极管安装块上,且第二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光敏二极管与所述通孔相对应;所述第二光敏二极管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三信号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第三信号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数码显示管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使用时,转盘转动,当风筝线上的检测段经过导线筒上最窄处的通孔时,第一检测段和第二检测段均分别反射第二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被第二光敏二极管吸收,产生两个矩形脉冲信号构成一组脉冲,第一检测段和第二检测段之间的间隔处以及检测段之间的间隔处由于反光较弱,不产生脉冲信号;假设相邻两第一检测段之间的间距为D,第三信号处理器共计算得到Q组脉冲,则收线或是放线的长度等于D*Q,测试的长度为风筝线的实际长度,无误差,精确度高,可适用于专业比赛。

检测段对应产生的一组脉冲中的两个矩形脉冲信号,由于第一检测段和第二检测段的长度不同,因而这两个矩形脉冲信号的脉宽不同,第三信号处理器通过比较在先脉冲的脉冲宽度和在后脉冲的脉冲宽度的大小判断是放线还是收线。例如,假设转盘顺时针转动是收线,收线时第一检测段先经过导线筒,且第一检测段的长度小于第二检测段,则第一检测段对应产生的脉冲宽度必定小于第二检测段对应产生的脉冲宽度,并假设在先产生的脉冲宽度为T5,在后产生的脉冲宽度为T6;若第三信号处理器判断T5小于T6,则转盘顺时针转动,在进行收线,反之,若第三信号处理器判断T5大于T6,则转盘逆时针转动,在进行放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柄上设有电源开关和复位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可以自动判断收线长度和放线长度,使用非常方便;

(2)提供了多种不同测试精度的收放线装置,适用于多种使用情况;

(3)整个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可大范围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风筝收放线长度计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风筝收放线长度计数装置的转盘顺时针转动时产生的脉冲示意图;

图3是图1中风筝收放线长度计数装置的转盘逆时针转动时产生的脉冲示意图;

图4是另一实施例中风筝收放线长度计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风筝收放线长度计数装置的转盘顺时针转动时产生的脉冲示意图;

图6是图4中风筝收放线长度计数装置的转盘逆时针转动时产生的脉冲示意图;

图7是又一实施例中风筝收放线长度计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导线筒的剖视图;

图9是图7中风筝收放线长度计数装置的转盘顺时针转动时产生的脉冲示意图;

图10是图7中风筝收放线长度计数装置的转盘逆时针转动时产生的脉冲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手柄,11导线筒,12导线盘,13二极管安装块,20转盘,21反光片,22小磁片,30数码显示管,r为反光片或是小磁片所在圆周的半径,41第一检测段,42第二检测段,51电源开关,52复位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或图4或图7所示,一种风筝收放线长度计数装置,包括手柄10和转盘20,所述转盘20可转动地设于手柄10上,沿转盘20的圆周上设有风筝线容纳槽;所述手柄10上集成有检测收放线长度的检测单元和显示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的数码显示管30。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转盘20的侧面圆周上均匀设有多组反光片21,每组反光片包括3个反光片,每组反光片的3个反光片中相邻两反光片之间的间距不同;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一光敏二极管和第一信号处理器;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一光敏二极管设于所述手柄10上,且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一光敏二极管与反光片21相对应;所述第一光敏二极管与第一信号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第一信号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数码显示管30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使用时,转盘20转动,第一发光二极管发出光,转盘20上的各组反光片21转至与第一发光二极管正对位置时均产生一组脉冲,产生原理是反光片21反射第一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反射的光被光敏二极管接收,进而产生脉冲信号;本实施例中,反光片所在圆周的周长为C,第一信号处理器共计算得到N组脉冲,则收线或是放线的长度约等于C×N/6,可适用于业余爱好者。

一组脉冲中包括3个脉冲信号,由于每组反光片中相邻两反光片之间的间距不同,因而这3个脉冲信号中相邻两脉冲信号之间的时间间距不同,第一信号处理器通过不同间距脉冲的时序关系判断是放线还是收线。本实施例中,转盘20顺时针转动是放线,沿顺时针方向一组内的3个反光片之间相邻两反光片之间的间距依次增大,则转盘20顺时针转动时对应产生的3个脉冲信号中,在先的两个脉冲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T1大于在后的两个脉冲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T2,如图2所示;转盘20逆时针转动时对应产生的3个脉冲信号中,在先的两个脉冲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T1小于在后的两个脉冲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T2,如图3所示。

则有,当第一信号处理器判断T1大于T2时,转盘顺时针转动,在进行放线,反之,当第一信号处理器判断T1小于T2时,转盘逆时针转动,在进行收线。

如图4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盘20的侧面圆周上均匀设有多组小磁片22,每组小磁片22包括3个小磁片,每组小磁片的3个小磁片中相邻两小磁片之间的间距不同;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磁敏二极管和第二信号处理器,所述磁敏二极管设于所述手柄10上,且磁敏二极管与小磁片22相对应;所述磁敏二极管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二信号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第二信号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数码显示管30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使用时,转盘20转动,当转盘20上的各组小磁片22转至与磁敏二极管正对位置时均产生一组脉冲,当小磁片22未与磁敏二极管正对时,由于磁场较弱,不产生信号;本实施例中,小磁片所在圆周的周长为C,第二信号处理器共计算得到M组脉冲,则收线或是放线的长度约等于C×M/6,可适用于业余爱好者。

一组小磁片对应产生的一组脉冲中包括3个脉冲信号,由于每组小磁片中相邻两小磁片之间的间距不同,因而这3个脉冲信号中相邻两脉冲信号之间的时间间距不同,第二信号处理器通过不同间距脉冲的时序关系判断是放线还是收线。本实施例中,转盘20顺时针转动是放线,沿顺时针方向一组内的3个小磁片之间相邻两小磁片之间的间距依次增大,则顺时针转动时对应产生的3个脉冲信号中,在先的两个脉冲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T3大于在后的两个脉冲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T4,如图5所示;逆时针转动时对应产生的3个脉冲信号中,在先的两个脉冲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T3小于在后的两个脉冲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T4,如图6所示。

则有,当第二信号处理器判断T3大于T4,则转盘20顺时针转动,在进行放线;当第二信号处理器判断T3小于T4,则转盘20逆时针转动,在进行收线。

如图7和图8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柄10上设有导线筒11和导线盘12,导线筒11的一端与所述转盘20相对应,导线筒11的另一端与导线盘12相对应。

导线筒11和导线盘12的设计,可以使放线更稳定,避免转盘20卡线等情况的发生。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筝线容纳槽内绕设有风筝线,风筝线上每隔相同的距离设有一段检测段,该检测段包括间隔设置且长度不同的第一检测段41和第二检测段42;所述导线筒11的中间位置处向内凸出形成狭窄通道,该狭窄通道的最窄处直径比风筝线直径大1mm,也可为2mm或是4mm,导线筒11上最窄处设有通孔11a;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二光敏二极管和第三信号处理器;所述导线筒11上设有二极管安装块13,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光敏二极管设于所述二极管安装块13上,且第二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光敏二极管与所述通孔11a相对应;所述第二光敏二极管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三信号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第三信号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数码显示管30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使用时,转盘20转动,当风筝线上的检测段经过导线筒上最窄处的通孔11a时,第一检测段41和第二检测段42均分别反射第二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被第二光敏二极管吸收,产生两个矩形脉冲信号构成一组脉冲,第一检测段41和第二检测段42之间的间隔处以及检测段之间的间隔处由于反光较弱,不产生脉冲信号;本实施例中,相邻两第一检测段之间的间距为D,第三信号处理器共计算得到Q组脉冲,则收线或是放线的长度等于D*Q,测试的长度为风筝线的实际长度,无误差,精确度高,可适用于专业比赛。

检测段对应产生的一组脉冲中的两个矩形脉冲信号,由于第一检测段和第二检测段的长度不同,因而这两个矩形脉冲信号的脉宽不同,第三信号处理器通过比较在先脉冲的脉冲宽度和在后脉冲的脉冲宽度的大小判断是放线还是收线。本实施例中,转盘20顺时针转动是收线,收线时第一检测段41先经过导线筒11,且第一检测段41的长度小于第二检测段42,则第一检测段41对应产生的脉冲宽度必定小于第二检测段42对应产生的脉冲宽度。令在先产生的脉冲宽度为T5,在后产生的脉冲宽度为T6,则转盘20顺时针转动时产生的脉冲信号如图9所示,转盘20逆针转动时产生的脉冲信号如图10所示。

故而,当第三信号处理器判断T5小于T6时,转盘20顺时针转动,在进行收线,反之,当第三信号处理器判断T5大于T6时,转盘20逆时针转动,在进行放线。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柄10上设有电源开关51和复位开关52。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