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9012发布日期:2018-06-05 23:44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防水检测装置;特别适用于机加制造、清洗、探伤等行业在水下或是潮湿环境下的位置检测。



背景技术:

在机加制造、清洗、探伤等行业,水下或是潮湿环境下的位置检测是一种普遍的和经常的需求应用。

已有多种防水位置检测装置的防水措施多是采取密封防水。一般来说,都是在接线柱外壳边缘增加密封垫,以此来防止水进入其中。但是,受到环境因素等制约,防水检测装置的密封经常会产生老化现象,导致有水进入装置,造成其功能失效。而检测装置的功能失效往往会带来巨大的损失,例如导致刀具损坏、机械设备移动轴被撞坏等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水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密封老化,导致有水进入装置,造成其功能失效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包括滚轮、推杆、推杆底座、挡板、外壳、接近传感器、长铁芯、两个弹簧、短铁芯、两个转轴;外壳内具有一个间隔壁,将外壳分隔成一个前腔和一个后腔;外壳内的间隔壁上具有长铁芯的通过孔;外壳后腔的后端壁上具有接近传感器的安装孔;接近传感器与后端壁安装孔配合,紧固连接在外壳后腔的后端壁上;挡板安装在外壳的前腔内部,挡板将外壳的前腔分割出前后两个空间;两个弹簧分别安装在短铁芯与长铁芯的前部上;短铁芯安装在由挡板分割出外壳前腔的前部空间中;长铁芯安装在接近传感器与挡板之间,与外壳间隔壁上的长铁芯通过孔滑动配合;接近传感器与长铁芯之间具有一个间距;推杆底座安装在外壳的前腔上部,一个转轴穿过外壳上部安装孔,转轴上下两端分别与推杆底座与挡板紧固连接,挡板可绕转轴转动;推杆与推杆底座紧固连接;滚轮通过第一个转轴连接到推杆上。

检测时,滚轮接触到待检测物体,从而推动推杆旋转,带动推杆底座与挡板一起转动,挡板旋转接触到长铁芯前端,推动长铁芯,压缩长铁芯上的弹簧向接近传感器方向移动;当长铁芯的末端进入接近传感器有效工作范围内时,接近传感器发出一个电压信号,检测信号输出;当待检测物体离开滚轮时,外加作用力消失,长铁芯上的弹簧在弹力恢复伸长,带动长铁芯与短铁芯移动;挡板旋转,带动推杆底座与推杆复位。

推杆有效旋转范围小于等于150°;接近传感器与长铁芯之间的间距由接近传感器调节。

短铁芯限制挡板的最大旋转角度,避免发生旋转过位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可以在水下或是潮湿环境下进行位置检测,可以避免由于环境因素对检测装置造成的损坏,保障检测稳定。而且该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方便维修及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中:1滚轮、2推杆、3推杆底座、4挡板、5外壳、6接近传感器、7长铁芯、8弹簧、9短铁芯、10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包括滚轮1、推杆2、推杆底座3、挡板4、外壳5、接近传感器6、长铁芯7、两个弹簧8、短铁芯9、两个转轴10;外壳5内具有一个间隔壁,将外壳5分隔成一个前腔和一个后腔;外壳5内的间隔壁上具有长铁芯7的通过孔;外壳5后腔的后端壁上具有接近传感器6的安装孔;接近传感器6与后端壁安装孔配合,紧固连接在外壳5后腔的后端壁上;挡板4安装在外壳5的前腔内部,挡板4将外壳5的前腔分割出前后两个空间;两个弹簧8分别安装在短铁芯9与长铁芯7的前部上;短铁芯9安装在由挡板4分割出外壳5前腔的前部空间中;长铁芯7安装在接近传感器6与挡板4之间,与外壳5间隔壁上的长铁芯7通过孔滑动配合;接近传感器6与长铁芯7之间具有一个间距;推杆底座3安装在外壳5的前腔上部,一个转轴10穿过外壳5上部安装孔,转轴10上下两端分别与推杆底座3与挡板4紧固连接,挡板4可绕转轴10转动;推杆2与推杆底座3紧固连接;滚轮1通过第一个转轴10连接到推杆2上;检测时,滚轮1接触到待检测物体,从而推动推杆2旋转,带动推杆底座3与挡板4一起转动,挡板4旋转接触到长铁芯7前端,推动长铁芯7,压缩长铁芯7上的弹簧8向接近传感器6方向移动;当长铁芯7的末端进入接近传感器6有效工作范围内时,接近传感器6发出一个电压信号,检测信号输出;当待检测物体离开滚轮1时,外加作用力消失,长铁芯7上的弹簧8在弹力恢复伸长,带动长铁芯7与短铁芯9移动;挡板4旋转,带动推杆底座3与推杆2复位。

推杆2有效旋转范围小于等于150°。接近传感器6与长铁芯7之间的间距可以通过调整接近传感器来实现。

短铁芯9可以限制挡板4的旋转角度,避免发生旋转过位现象。

滚轮1、接近传感器6的外壳、弹簧8、滚轮转轴10、推杆底座3与挡板转轴11使用不锈钢制作;外壳5、长铁芯7与短铁芯9均使用铸铁制作;实施例中,推杆2、推杆底座3和挡板4由铸铁浇铸成一体,这样既可以满足该发明的使用需要,又可以节约制作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