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制动管路气密性自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6815发布日期:2018-07-20 21:24阅读:6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密性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制动管路气密性自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4吨以上的客车几乎都使用气压制动,汽车制动管路的气密性直接影响整车的制动性能,与人们的生命财产息息相关。

车辆气密性传统的检测方式为整车(底盘)制动系统在一定压力下,采用机械气压表测量一段时间内压力降低情况。由于整车(底盘)管路复杂,为保证检测精度,需要较长的检测时间。因人工检测周期长、误差大、效率低下,很容易导致最终出厂产品质量不易控制。

与此同时,当检测出被测管路存在泄露点时,传统的肥皂泡沫检测法无法有效查找出微小泄露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制动管路气密性自动检测装置,有效提高气密性检测效率。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汽车制动管路气密性自动检测装置,包括进气管路、测试管路、排气管路;

所述进气管路包括压缩空气气源、第一电磁阀、第一压力传感器,测试管路包括第二电磁阀、第二压力传感器,排气管路包括第三电磁阀;

所述第一电磁阀输入端与压缩空气气源相连通,第一电磁阀输出端与第二电磁阀输入端相连通,第二电磁阀输出端与被测管路相连通;

所述第一电磁阀与第二电磁阀之间旁接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三电磁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磁阀与第二电磁阀之间还旁接有第四电磁阀,第四电磁阀输入端与二氧化碳高压气源相连通,便于进一步对泄漏点进行查找。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磁阀与第二电磁阀之间还旁接有若干测试管路,检测效率更高。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均采用同一型号的电磁阀,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均采用同一型号的传感器,安装成本更加低廉,更换与维修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汽车制动管路气密性自动检测,同时可根据生产需求设置测试管路的数量,提高了检测效率和精度,满足了大规模生产时自动化检测的需求。

2、本实用新型采用压差法检查制动管路气密性,相比人工检测采用的直压法,压差法可有效减小系统误差和环境变化引起的误差;同时,本实用新型相比传统压差法,无需引入对比工件,简化了装置结构,降低了成本。

3、除了采用压缩空气自动检测汽车制动管路的气密性,本实用新型同时采用二氧化碳高压气体查找被测管路的微小泄露点,弥补了传统肥皂泡沫检测法查找泄露点的局限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检测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的一种汽车制动管路气密性自动检测装置,包括进气管路、测试管路、排气管路;进气管路包括压缩空气气源2、第一电磁阀4、第一压力传感器9,测试管路包括第二电磁阀6、第二压力传感器7,排气管路包括第三电磁阀5;第一电磁阀4输入端与压缩空气气源2相连通,第一电磁阀4输出端与第二电磁阀6输入端相连通,第二电磁阀6输出端与被测管路8相连通;第一电磁阀4与第二电磁阀6之间旁接有第一压力传感器9和第三电磁阀5;第一电磁阀4与第二电磁阀6之间还旁接有第四电磁阀3,第四电磁阀3输入端与二氧化碳高压气源1相连通,便于进一步对泄漏点进行查找;第一电磁阀4与第二电磁阀6之间还旁接有若干测试管路,检测效率更高;第一电磁阀4、第二电磁阀6、第三电磁阀5均采用同一型号的电磁阀,第一压力传感器9、第二压力传感器7均采用同一型号的传感器,安装成本更加低廉,更换与维修更加方便。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制动管路气密性自动检测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被测管路接入测试管路,接通压缩空气气源,打开进气管路上的第一电磁阀,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对气源压力进行采集并记为P1;

步骤二:打开测试管路上的第二电磁阀,通过第二压力传感器对测试管路上的气压值进行采集并记为P2;

步骤三:将P1与P2的差值记为压差P,当压差P等于零时,关闭进气管路上的第一电磁阀和测试管路上的第二电磁阀,然后通过计算机对P1、P2、P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进行记录并显示,便于对检测结果进行更加直观的了解;

步骤四:按照设定的时间进行保压,若保压后压差P小于规定的误差阈值,则判定为被测管路气密性试验合格,否则判定为被测管路气密性试验不合格;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均与单片机相连,且单片机还连接有报警器,若保压后压差P大于等于规定的误差阈值,则单片机控制开启报警器发出警示进行提醒,保证了检测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若判定为被测管路气密性试验合格,则打开测试管路上的第二电磁阀和排气管路上的第三电磁阀,用于将压缩空气排尽;若判定为被测管路气密性试验不合格后,采用肥皂泡沫检测法对泄漏点进行查找,检测更加快速简单;可采用计算机或PLC控制柜对所有电磁阀和传感器进行控制。

采用肥皂泡沫检测法对泄漏点进行查找后,若无法找到泄漏点,则采用二氧化碳气密性自动检测方法进行检测,该二氧化碳气密性自动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第四电磁阀接入第一电磁阀与第二电磁阀之间并与二氧化碳高压气源相连;

S2:依次打开第四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对此时的气源压力进行采集;

S3:若此时的气源压力大于规定值,则关闭第四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

S4:采用手持二氧化碳检测仪对被测管路的各个管接头进行检测,找到并处置泄漏点以后,打开测试管路上的第二电磁阀和排气管路上的第三电磁阀,用于将二氧化碳排尽;

S5:二氧化碳排尽后关闭测试管路上的第二电磁阀和排气管路上的第三电磁阀。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