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回转支承的固定装置及试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36040发布日期:2018-07-13 19:20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转支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回转支承的固定装置及试验设备。



背景技术:

三一集团索特传动设备有限公司作为三一集团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子公司,为了探索回转支承设计标准及性能检测方法,成功开发出国内外第一个具备超大型回转支承试验能力的试验台,该试验台立足于工程机械及风电回转支承,采用先进的液压伺服加载系统和电控系统,运用高精度传感器,能满足挖掘机、起重机、履带吊、掘进机、泵车和风电回转支承的重载荷、高强度、复杂工况的摩擦力矩测试、寿命检测、齿根强度检测及故障诊断。该试验台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外对超级回转支承测试领域的空白。

偏航回转支承是外齿结构,试验时需要固定内圈。变桨回转支承是内齿结构,试验时需要固定外圈。目前的回转支承试验台在对风电回转支承进行试验测试时,对偏航回转支承和变桨回转支承需要为其各自开发试验固定装置进行固定,两者的固定装置不能通用,因此,其通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回转支承的固定装置及试验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固定装置通用性不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回转支承的固定装置,该用于回转支承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偏航回转支承上的连接孔相配合的偏航固定孔,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变桨回转支承上的连接孔相配合的变桨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偏航固定孔为多个;多个所述偏航固定孔呈圆形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变桨固定孔为多个;多个所述变桨固定孔呈圆形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筒以及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筒两端面的偏航固定板和变桨固定板;所述偏航固定孔设置在所述偏航固定板上;所述变桨固定孔设置在所述变桨固定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与回转支承试验设备连接的装配孔。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试验设备,该试验设备包括:试验台主体以及两个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回转支承的固定装置;两个所述固定装置由上至下设置在所述试验台主体上;两个所述固定装置之间用于固定回转支撑。

进一步地,该试验设备还包括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和安装板;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与所述试验台主体滑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安装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板在所述试验台主体上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固定装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固定装置进行升降。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试验台主体一侧;所述安装板与所述试验台主体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试验台主体上设置有滑轨;所述安装板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滑轨相配合的滑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回转支承的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件,固定件的两端分别设置偏航固定孔和变桨固定孔。在需要对偏航回转支承试验,并将偏航回转支承固定时,使用两个固定装置,并将两个固定件的偏航固定孔相对,偏航回转支承的两端分别为两个固定件上的偏航固定孔,然后将两个偏航固定孔与偏航回转支承上的连接孔对齐并进行固定,完成对偏航回转支承的固定,然后将两个固定装置以及偏航回转支承安装在试验设备上进行试验。同样地,当需要对变桨回转支承进行试验,并将变桨回转支承固定时,使用两个固定装置,并将两个固定件上的变桨固定孔相对,变桨回转支承的两端分别为两个固定件上的变桨固定孔,将然后将两个变桨固定孔与变桨回转支承上的连接孔对齐并进行固定,完成对变桨回转支承的固定,然后将两个固定装置以及变桨回转支承安装在试验设备上进行试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回转支承的固定装置,利用两个固定装置可实现对偏航回转支承和变桨回转支承的固定,也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装置可同时适用于偏航回转支承和变桨回转支承的固定,两者的固定装置可以通用,因此,其通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回转支承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装置与回转支承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装置与回转支承配合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试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试验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固定件;2-偏航固定孔;3-装配孔;

4-变桨固定孔;5-回转支承;6-盖板;

7-顶升油缸;8-支架;9-试验台主体;

10-安装板;11-固定筒;12-偏航固定板;

13-变桨固定板;14-滑轨;15-滑块;

16-升降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回转支承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装置与回转支承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装置与回转支承配合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回转支承的固定装置,该用于回转支承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件1;固定件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偏航回转支承上的连接孔相配合的偏航固定孔2,固定件1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变桨回转支承上的连接孔相配合的变桨固定孔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回转支承的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件1,固定件1的两端分别设置偏航固定孔2和变桨固定孔 4。在需要对偏航回转支承试验,并将偏航回转支承固定时,使用两个固定装置,并将两个固定件1的偏航固定孔2相对,偏航回转支承的两端分别为两个固定件1上的偏航固定孔2,然后将两个偏航固定孔2与偏航回转支承上的连接孔对齐并进行固定,完成对偏航回转支承的固定,然后将两个固定装置以及偏航回转支承安装在试验设备上进行试验。同样地,当需要对变桨回转支承进行试验,并将变桨回转支承固定时,使用两个固定装置,并将两个固定件1上的变桨固定孔 4相对,变桨回转支承的两端分别为两个固定件1上的变桨固定孔4,将然后将两个变桨固定孔4与变桨回转支承上的连接孔对齐并进行固定,完成对变桨回转支承的固定,然后将两个固定装置以及变桨回转支承安装在试验设备上进行试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回转支承的固定装置,利用两个固定装置可实现对偏航回转支承和变桨回转支承的固定,也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装置可同时适用于偏航回转支承和变桨回转支承的固定,两者的固定装置可以通用,因此,其通用性较强。

其中,固定件1的形状可以为多种,例如圆形、方形或者其他不规则形状等等。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偏航固定孔2 为多个;多个偏航固定孔2呈圆形布置。

本实施例中,偏航固定孔2为多个,并且多个偏航固定孔2呈圆形布置。使用者将固定件1上的多个偏航固定孔2与偏航回转支承上的多个连接孔一一对齐,并进行固定。

本实施例中,设置多个呈圆形布置的偏航固定孔2,多个偏航固定孔2与偏航回转支承上的多个连接孔一一对应固定连接,从而可将固定件1与偏航回转支承固定的更加牢固。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变桨固定孔4 为多个;多个变桨固定孔4呈圆形布置。

本实施例中,变桨固定孔4为多个,并且多个变桨固定孔4呈圆形布置。使用者将固定件1上的多个变桨固定孔4与变桨回转支承上的多个连接孔一一对齐,并进行固定。

本实施例中,设置多个呈圆形布置的变桨固定孔4,多个变桨固定孔4与变桨回转支承上的多个连接孔一一对应固定连接,从而可将固定件1与变桨回转支承固定的更加牢固。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固定件1包括固定筒11以及分别固定在固定筒11两端面的偏航固定板12和变桨固定板13;偏航固定孔2设置在偏航固定板12上;变桨固定孔4设置在变桨固定板13上。

本实施例中,固定件1包括固定筒11,固定筒11的两端分别设置偏航固定板12和变桨固定板13,偏航固定板12上设置偏航固定孔2,变桨固定板13上设置变桨固定孔4。在需要对偏航回转支承试验,并将偏航回转支承固定时,使用两个固定装置,并将两个固定件 1的偏航固定板12相对,偏航回转支承的两端分别为两个固定件1 上的偏航固定孔2,然后将两个偏航固定孔2与偏航回转支承上的连接孔对齐并进行固定,完成对偏航回转支承的固定,然后将两个固定装置以及偏航回转支承安装在试验设备上进行试验。同样地,当需要对变桨回转支承进行试验,并将变桨回转支承固定时,使用两个固定装置,并将两个固定件1上的变桨固定板13相对,变桨回转支承的两端分别为两个固定件1上的变桨固定孔4,将然后将两个变桨固定孔4与变桨回转支承上的连接孔对齐并进行固定,完成对变桨回转支承的固定,然后将两个固定装置以及变桨回转支承安装在试验设备上进行试验。

本实施例中,将固定件1设置为固定筒11的形式,并设置偏航固定板12和变桨固定板13用于分别设置偏航固定孔2和变桨固定孔 4,结构简单,可减轻固定件1的重量,并且方便偏航固定孔2和变桨固定孔4的设置以及其与回转支承5上的连接孔进行对齐,方便使用。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固定件1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与回转支承5试验设备连接的装配孔3。

本实施例中,固定件1的两端分别设置装配孔3,两个固定装置之间固定完回转支承5之后,将两个固定装置固定在试验设备上,位于上端的固定装置的下端与回转支承5固定,上端通过装配孔3与试验设备的盖板6固定。盖板6通过顶升油缸7驱动升降。位于下端的固定装置的上端与回转支承5固定,下端通过装配孔3与试验设备的试验台主体9固定。

本实施例中,固定件1上设置装配孔3可方便固定件1与试验设备的固定连接,方便固定装置的安装。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试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5 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试验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试验设备,该试验设备包括:试验台主体9以及两个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回转支承的固定装置;两个固定装置由上至下设置在试验台主体9上;两个固定装置之间用于固定回转支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试验设备,该试验设备包括试验主体和两个固定装置,在需要对偏航回转支承试验,并将偏航回转支承固定时,使用两个固定装置,并将两个固定件1的偏航固定孔2相对,偏航回转支承的两端分别为两个固定件1上的偏航固定孔2,然后将两个偏航固定孔2与偏航回转支承上的连接孔对齐并进行固定,完成对偏航回转支承的固定,然后将两个固定装置以及偏航回转支承安装在试验台主体9上进行试验。同样地,当需要对变桨回转支承进行试验,并将变桨回转支承固定时,使用两个固定装置,并将两个固定件 1上的变桨固定孔4相对,变桨回转支承的两端分别为两个固定件1 上的变桨固定孔4,将然后将两个变桨固定孔4与变桨回转支承上的连接孔对齐并进行固定,完成对变桨回转支承的固定,然后将两个固定装置以及变桨回转支承安装在试验台主体9上进行试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试验设备,利用两个固定装置可实现对偏航回转支承和变桨回转支承的固定,也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装置可同时适用于偏航回转支承和变桨回转支承的固定,两者的固定装置可以通用,因此,其通用性较强。

如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该试验设备还包括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和安装板10;固定装置设置在安装板10上;安装板10与试验台主体9滑动连接;驱动机构与安装板10连接,用于驱动安装板10在试验台主体9上移动。

本实施例中,试验设备还包括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和安装板10。使用者将固定好的回转支承5和两个固定装置设置在安装板10上,驱动机构驱动安装板10在试验台主体9上进行滑动,从而将固定装置输送至预设位置,也即将固定装置输送至试验设备的盖板6的下方,将盖板6与固定装置进行固定即可进行试验操作。

本实施例中,通过输送装置将固定装置和回转支承5输送至预设位置,与相关技术中通过专门的叉车输送相比,方便使用。

其中,驱动机构可以为电机、齿轮和齿条的结构形式,电机驱动齿轮转动,齿轮驱动齿条移动,齿条驱动安装板10在试验台主体9 上滑动。驱动机构还可以为油缸。

如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安装板10上设置有升降机构16;升降机构16与固定装置连接,用于驱动固定装置进行升降。

本实施例中,在安装板10上设置升降机构16,驱动机构驱动安装板10滑动从而将固定装置输送至预设位置上,升降机构16将固定装置上升至预设高度,固定装置与盖板6固定。

本实施例中,升降机构16可对固定装置进行升降,从而对固定装置的高度进行调整,方便固定装置的安装和拆卸。

其中,升降机构16可以为气缸、液压缸等等。

如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输送装置包括支架8;支架8设置在试验台主体一侧;安装板10与试验台主体滑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输送装置包括支架8,使用者将固定装置和回转支承5设置在支架8上,通过驱动机构将固定装置从支架8上输送至试验台主体9上,并调整至预设位置,进一步方便了固定装置的安装。

如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试验台主体9 上设置有滑轨14;安装板10底部设置有与滑轨14相配合的滑块15。

本实施例中,试验台主体9上设置滑轨14,安装板10上设置滑块15,通过滑轨14与滑块15的配合可引导安装的移动,从而使得安装板10在移动的过程中避免晃动,保持稳定。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