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气化阀门反吹性能的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36020发布日期:2018-07-13 19:20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领域,涉及煤气化阀门,具体涉及一种煤气化阀门反吹性能的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反吹阀为粉煤气化装置中飞灰过滤器在线反吹清洁系统的核心部件,用以吹除附着在陶瓷飞灰过滤器上的固体杂质。粉煤气化装置中飞灰过滤器在线反吹清洁系统主要由飞灰过滤器顶部的反吹阀、文丘里管和反吹清洁气槽伴热设施等组成;控制系统控制反吹阀产生脉冲气流,用以吹除附着在过滤芯上的固体杂质(滤饼),以防止固体杂质的沉淀造成系统的故障,反吹阀的反吹性能直接影响正常工作。现有技术中尚没有一种涉及对反吹阀门反吹性能测试的试验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气化阀门反吹性能的试验装置,通过该装置检测不同的阀门提供有关反吹阀性能的参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煤气化阀门反吹性能的试验装置,包括第一气体工作支路、第二气体工作支路和第三气体工作支路,第一气体工作支路与待测阀门的电磁阀相连通,第二气体工作支路与待测阀门的入口相连通,第三气体工作支路与待测阀门的出口相连通;

所述的第一气体工作支路包括通过第一气管依次串联的控制气源、第一截止阀、第一减压阀、压力表和第一储能器,第一储能器与待测阀门的电磁阀相连通;

所述的第二气体工作支路包括通过第二气管依次串联的反吹气源、第二截止阀、第二减压阀、过滤器、第三截止阀和第二储能器,第二储能器上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第二储能器与待测阀门的入口相连通;

所述的第三气体工作支路包括第三气管,第三气管的一端与待测阀门的出口相连,第三气管的另一端与节流管相连;第三气管上从待测阀门的出口到节流管依次布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和第四压力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区别技术特征:

还包括用于放置待测阀门的试验台架。

还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和基于时间的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待测阀门的电磁阀、待测阀门的限位开关、第一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和第四压力传感器相连采集数据,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基于时间的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相连,基于时间的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待测阀门的电磁阀相连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模拟粉煤气化装置中飞灰过滤器在线反吹清系统反吹阀的工作原理,针对阀门自动控制动作同时,并根据数据采集模块对阀门的关键参数采集,可将通电曲线、开关时间曲线、阀前压力曲线、反吹曲线等阀门性能参数采集并输出。装置设计结构合理、操作方便且试验效果明显的测量过滤元件反吹效果的试验装置,通过该装置检测不同的阀门提供有关反吹阀性能的参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的含义为:1-第一气体工作支路,2-第二气体工作支路,3-第三气体工作支路,4-待测阀门,5-试验台架,6-数据采集模块,7-基于时间的控制模块;

11-第一气管,12-控制气源,13-第一截止阀,14-第一减压阀,15-压力表,16-第一储能器;

21-第二气管,22-反吹气源,23第二截止阀,24-第二减压阀,25-过滤器,26-第三截止阀,27-第二储能器,28-第一压力传感器,29-温度传感器;

31-第三气管,32-节流管,33-第二压力传感器,34-第三压力传感器,35-第四压力传感器;

41-电磁阀,42-入口,43-出口,44-限位开关。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遵从上述技术方案,以下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给出一种煤气化阀门反吹性能的试验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气体工作支路1、第二气体工作支路2和第三气体工作支路3,其特征在于:第一气体工作支路1与待测阀门4的电磁阀41相连通,第二气体工作支路2与待测阀门4的入口42相连通,第三气体工作支路3与待测阀门4的出口43相连通;

所述的第一气体工作支路1包括通过第一气管11依次串联的控制气源12、第一截止阀13、第一减压阀14、压力表15和第一储能器16,第一储能器16与待测阀门4的电磁阀41相连通;

所述的第二气体工作支路2包括通过第二气管21依次串联的反吹气源22、第二截止阀23、第二减压阀24、过滤器25、第三截止阀26和第二储能器27,第二储能器27上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28和温度传感器29,第二储能器27与待测阀门4的入口42相连通;

所述的第三气体工作支路3包括第三气管31,第三气管31的一端与待测阀门4的出口43相连,第三气管31的另一端与节流管32相连;第三气管31上从待测阀门4的出口43到节流管32依次布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33、第三压力传感器34和第四压力传感器35。

还包括用于放置待测阀门4的试验台架5。

还包括数据采集模块6和基于时间的控制模块7,数据采集模块6的输入端分别与待测阀门4的电磁阀41、待测阀门4的限位开关44、第一压力传感器28、温度传感器29、第二压力传感器33、第三压力传感器34和第四压力传感器35相连采集数据,数据采集模块6的输出端与基于时间的控制模块7的输入端相连,基于时间的控制模块7的输出端与待测阀门4的电磁阀41相连进行控制。

数据采集模块6和基于时间的控制模块7可以采用市售的相应常规功能模块,也可以根据具体的工况对常规功能模块进行优化二得到的功能模块。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第一气体工作支路1给待测阀门4的电磁阀41供气,第二气体工作支路2和第三气体工作支路3形成一个完整的气路,模拟待测阀门4的正常工作状态,第一压力传感器28采集阀前压力,温度传感器29采集阀前温度,第二压力传感器33、第三压力传感器34和第四压力传感器35分别采集阀后不同位点的压力。数据采集模块6采集各方数据,可将通电曲线、开关时间曲线、阀前压力曲线、反吹曲线等阀门性能参数采集显示。数据采集模块6通过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基于时间的控制模块7,进而控制电磁阀41的通断,来实现自动化的煤气化阀门反吹性能的试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