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淋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0109发布日期:2018-07-11 03:20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火锅底料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淋油装置。



背景技术:

制作火锅底料时,一般先对原料进行挑选、清洗、蒸煮、粉碎等初加工,待原料初加工完毕后,需要利用炸炒锅对原料进行炒制,这一加工过程需要向炸炒锅中淋油,通过灌入适量的油对原料进行炒制,已得到所需的火锅底料。

现有的淋油方式是,直接通过储油罐进行导油,并将导出的油淋入炸炒锅中,但这种方式无法精确和自动控制淋油的流量,且储油罐中的油为凉油,淋入炸炒锅后需要一定时间的加热,这将影响原料的炒制效率,进而影响火锅底料的制作效率。此外,如果炸炒锅中含有体积不足的热油,若直接将凉油淋入炸炒锅,会导致油温不均匀且不稳定,影响原料的炒制效果,进而影响火锅底料的风味和口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淋油装置,以解决现有淋油方式不能保证火锅底料的风味和制作效率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淋油装置,包括:储油罐和淋油罐,所述储油罐和所述淋油罐通过油泵连接,所述淋油罐内包括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和加热器;

所述淋油罐连接有进油管和出油管,所述出油管上设有流量控制阀;

所述出油管的末端设置有淋油盘,所述淋油盘内设有弧形分流腔,所述弧形分流腔与所述出油管连通;

所述淋油盘底部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淋油管,所述淋油管与所述弧形分流腔连通;

所述淋油盘上还设有上宽下窄的环形挡油板。

可选地,所述储油罐顶部设有进油嘴,所述进油嘴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粗过滤层和干燥层。

可选地,所述储油罐的内壁设有导油槽,所述进油嘴的下嘴口与所述导油槽相连通;所述储油罐底部的导油槽上设有若干排油孔。

可选地,所述导油槽的内侧设有防腐层;所述排油孔的上方设有精过滤层。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抽油烟机,所述抽油烟机的抽吸管道与所述弧形分流腔连通。

可选地,所述抽吸管道的下方设有残油回收盒,所述残油回收盒位于所述弧形分流腔内。

可选地,所述弧形分流腔还连通有进水管。

可选地,所述淋油罐的进油管上设有出油阀。

可选地,所述储油罐顶部设有罐盖,所述储油罐和所述罐盖之间设有密封圈。

可选地,所述罐盖通过卡扣卡接于所述储油罐上。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淋油装置,预先通过储油罐向淋油罐中泵入油,利用加热器对淋油罐中的油进行加热,同时由温度传感器检测淋油罐中的油温,以使淋油罐中的油温保持在预设的某一温度值,该预设温度值可为对原料进行炒制时炸炒锅中的油温。当需要向炸炒锅中淋油时,通过流量控制阀来限定淋油的流量,出油管的油进入淋油盘的弧形分流腔,经淋油管被分流成若干股油,淋入至炸炒锅中,使淋油更加均匀,且淋油与炸炒锅中的油之间的油温差很小,可以保证炸炒锅中的油温更加稳定和均匀,进而能良好保证火锅底料的风味和口感,并提高原料的炒制效率和火锅底料的制作效率。上宽下窄的环形挡油板可以防止淋油过程中油发生飞溅,既保证了生产安全又可以节约油料。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淋油罐中油的液位,当淋油罐的油量不足时,通过储油罐向淋油罐补油,使淋油罐中始终保持恒定的液位和油温,可见本申请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淋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A向视图。

图例说明:

1-储油罐;11-进油嘴;111-粗过滤层;112-干燥层;113-下嘴口;12-导油槽;121-排油孔;13-防腐层;14-精过滤层;15-罐盖;16-密封圈;17-卡扣;2-淋油罐;21-温度传感器;22-液位传感器;23-加热器;24-进油管;241-出油阀;25-出油管;26-流量控制阀;27-淋油盘;271-弧形分流腔;272-淋油管;273-环形挡油板;3-油泵;4-抽油烟机;41-抽吸管道;5-残油回收盒;6-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淋油装置,包括:储油罐1和淋油罐2,储油罐1和淋油罐2通过油泵3连接,淋油罐2内包括温度传感器21、液位传感器22和加热器23。

储油罐1中储存有炒制火锅底料所需原料的油,通过油泵3,可将储油罐1中的油泵入淋油罐2中。温度传感器21用于检测淋油罐2中的油温,可预设一温度阈值,该温度阈值可为对原料进行炒制时炸炒锅中的油温,当淋油罐2中的油温低于预设的温度阈值时,由加热器23对淋油罐2中的油进行加热,当达到预设温度阈值后,加热器23停止加热,则可使淋油罐2中的油温保持恒定,并与炸炒锅中的油温一致,这样在进行淋油时,油温差很小,可忽略不计,则炸炒锅中的油温可保持均匀、恒定和稳定,使炒制出的火锅底料保持良好的风味和口感。

液位传感器22用于检测淋油罐2中油的液位或者说是储量,同样地,可预设一液位阈值,当淋油罐2中油的液位小于液位阈值时,则启动油泵3,由储油罐1向淋油罐2补油,则可使淋油罐2中油的液位保持恒定,避免了因淋油罐2的储油不足而导致无法快速淋油的问题,因此,可以有效提高火锅底料的制作效率。

淋油罐2连接有进油管24和出油管25,出油管25上设有流量控制阀26。不同的火锅底料配方,炒制所需的油量可能不同,因此需要对淋油量进行有效且精确地控制,而流量控制阀26则可以用来控制出油管25淋出油的流量,比如,可在炸炒锅中增设液位传感器,当炸炒锅中油的液位降低至某一阈值时,就需要补油,此时,可由流量控制阀26控制出油管25流出相应量的热油。

可选地,淋油罐2的进油管24上设有出油阀241,出油阀241可以控制进油管24的关断,还可以避免淋油罐2中的油料回流。当淋油罐2需要补油时,打开出油阀241,则储油罐1中的油可通过油泵3进入淋油罐2,当淋油罐2中油的液位重新恢复至阈值时,关闭出油阀241,则可切断储油罐1和淋油罐2之间的油路。

出油管25的末端设置有淋油盘27,淋油盘27内设有弧形分流腔271,弧形分流腔271与出油管25连通;淋油盘27底部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淋油管272,淋油管272与弧形分流腔271连通;淋油盘27上还设有上宽下窄的环形挡油板273。

弧形分流腔271的底面呈弧形,便于进入弧形分流腔271的油流入淋油管272,避免弧形分流腔271内积油或残油过多,还能增加弧形分流腔271的容积。从出油管25流出的油进入弧形分流腔271,并从淋油管272中流出,形成多股均匀分布的油流,既能使淋出油与炸炒锅中的油快速均匀混合,又能避免单一油流进入炸炒锅中导致油发生飞溅。淋油盘27上还设有上宽下窄的环形挡油板273,可以避免淋油过程中油料发生飞溅,既保证了生产安全又可以节约油料。

以下作为本申请的可选方案,所述装置还包括抽油烟机4,抽油烟机4的抽吸管道41与弧形分流腔271连通,抽吸管道41的下方设有残油回收盒5,残油回收盒5位于弧形分流腔271内。

当淋油完毕后,开始炒制火锅底料,此时开启抽油烟机4,炒制过程中产生的油烟进入环形挡油板273的环内空间中,在抽油烟机4的抽吸作用下,油烟经各个淋油管272进入弧形分流腔271内汇合,然后经抽吸管道41被抽油烟机4排放出去,残留在弧形分流腔271和淋油管272中的油料被吸入残油回收盒5内,可见,这种设计不仅能排出油烟,还能避免油料的残留和浪费,避免淋油盘27因油渍而发生污染,从而避免淋出油被污染。因此,进一步地,弧形分流腔271还连通有进水管6,可以方便对弧形分流腔271和淋油管272进行冲洗和清洁,污水可从淋油管272中排出。

为了保证火锅底料的健康和卫生,具有良好的风味和口感,需要保证淋油装置所淋出的油是洁净的,为此,本申请还可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储油罐1顶部设有进油嘴11,进油嘴11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粗过滤层111和干燥层112。当向储油罐1中灌入油料时,油料进入进油嘴11后首先经过粗过滤层111,滤除油料中的杂质,然后经过干燥层112滤除油料中的水分,并能防止外部潮湿的空气和水分进入储油罐1内部,从而使储油罐1内部保持一个良好干燥的环境,利于油料储存。

储油罐1的内壁设有导油槽12,进油嘴11的下嘴口113与导油槽12相连通,储油罐1底部的导油槽12上设有若干排油孔121。下嘴口113呈漏斗形,底部不漏空(即下嘴口113底部不与储油罐1内部连通),导油槽12与下嘴口113的侧壁连通,从进油嘴11的下嘴口113流出的油料不会直接落入储油罐1内,而是通过导油槽12流入至储油罐1的底部,使油料从储油罐1的底部溢进储油罐1内,从而起到缓冲的作用,便于控制油料的流速,也避免了由于油料直接从高处落入储油罐1的底部,导致油料受到冲击,内部产生过多气泡的问题。如图2所示,储油罐1底部的导油槽12上设有若干排油孔121,从导油槽12流储油罐1底部的油料经若干排油孔121进入储油罐1内。

导油槽12的内侧设有防腐层13,排油孔121的上方设有精过滤层14。通过设置防腐层13,可以提高油料的存储环境,起到防腐杀菌的作用,进而提高油料的质量和保质期;精过滤层14可以对溢入储油罐1内部的油料进行二次精过滤处理,避免一些微颗粒、杂质和细菌等进入储油罐1内部空间,从而使储油罐1具有更好的储存环境,使淋出油更加无菌洁净,进而保证火锅底料的卫生、健康和安全。

储油罐1顶部设有罐盖15,储油罐1和罐盖15之间设有密封圈16,罐盖15通过卡扣17卡接于储油罐1上。罐盖15用于对储油罐1进行密封,防止储油罐1漏油以及隔离外界环境对储油罐1内油料的干扰和影响。储油罐1和罐盖15之间设有密封圈16,可以提高储油罐1的密封性能,避免外部杂质、水分、空气等进入储油罐1内,从而提高储油罐1的储存环境,使制作火锅底料的油料保持良好的性能,制作出火锅底料更加卫生、安全和健康。

罐盖15通过卡扣17卡接于储油罐1上,卡扣将储油罐1与罐盖15紧密连接,可以提高储油罐1的密封性能,避免外部杂质、水分、空气等进入储油罐1内,从而提高储油罐1的储存环境,使制作火锅底料的油料保持良好的性能,制作出火锅底料更加卫生、安全和健康。此外,储油罐1与罐盖15之间还可采用磁性吸附连接等。

储油罐1底部为弧形结构,有利于提高储油罐1的容量,且底部设置成弧形,该弧形部分可作为储油罐1底部的导油槽12。

储油罐1和罐盖15为铰连接,通过铰连接,用户可以方便控制罐盖15的开合,且储油罐1和罐盖15无需分离,既方便用户使用,可随时通过进油嘴11补充油料,又能避免罐盖15打开后随意放置而导致的罐盖15被污染,进而避免污染进油嘴11,使油料免受污染,可为油料提供良好的储存环境。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淋油装置,预先通过储油罐向淋油罐中泵入油,利用加热器对淋油罐中的油进行加热,同时由温度传感器检测淋油罐中的油温,以使淋油罐中的油温保持在预设的某一温度值,该预设温度值可为对原料进行炒制时炸炒锅中的油温。当需要向炸炒锅中淋油时,通过流量控制阀来限定淋油的流量,出油管的油进入淋油盘的弧形分流腔,经淋油管被分流成若干股油,淋入至炸炒锅中,使淋油更加均匀,且淋油与炸炒锅中的油之间的油温差很小,可以保证炸炒锅中的油温更加稳定和均匀,进而能良好保证火锅底料的风味和口感,并提高原料的炒制效率和火锅底料的制作效率。上宽下窄的环形挡油板可以防止淋油过程中油发生飞溅,既保证了生产安全又可以节约油料。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淋油罐中油的液位,当淋油罐的油量不足时,通过储油罐向淋油罐补油,使淋油罐中始终保持恒定的液位和油温,可见本申请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