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连接器插拔次数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4556发布日期:2018-06-30 05:35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连接器插拔次数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连接器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光连接器插拔次数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光连接器的主要用途是以实现光纤的接续。其种类众多,结构各异。但总体来说,各种类型的光连接器的基本结构却是一致的,绝大多数的光连接器一般采用高精度组件实现光纤的对准连接,其中高度精度组件由两个插针和一个耦合管共三个部分组成。在光连接器连接时将光纤穿入并固定在插针中,并将插针表面进行抛光处理后,在耦合管中实现对准。插针的外组件采用金属或非金属的材料制成。插针的对接端经过研磨处理,而另一端通常采用弯曲限制构件来制成管线或光纤软缆以释放应力,耦合管一般是由陶瓷或青铜等材料制成的两半合成的、紧固的圆筒形构件,多配有方便安装固定的法兰盘。

对于光连接器的性能来说,首先是光学性能,其次还要考虑管线连接器的互换性、重复性、抗拉强度、温度和插拔次数等,其中插拔次数要大于500次,常规的办法是通过插拔工具人工插拔来检测该光连接器是否合格,这种检测手段效率相当的低,不适合大批量的检测,且检测数据不精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连接器插拔次数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光连接器插拔次数检测效率,以及提高光连接器插拔次数检测准确性,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

一种光连接器插拔次数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固定立柱、固定夹件、活动支座以及感应显示件,所述固定立柱、所述活动支座以及所述感应显示件均固定于底座上,其中所述固定立柱固定于底座的一端,所述活动支座固定于底座的另一端,所述感应显示件固定于底座的中部,所述固定夹件装配于所述固定立柱上;

所述固定立柱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固定块的上端固定有夹件气缸固定板,所述夹件气缸固定板的上端固定有夹件气缸,所述夹件气缸的下端连接有夹件推杆,所述夹件推杆的下端固定于固定夹件的上表面上,所述固定块下端的一侧面上固定有下支撑板;

所述固定夹件包括上夹块和下夹块,所述上夹块的上端固定于所述夹件推杆的下端,所述上夹块装配于所述固定立柱的侧壁上,所述下夹块固定于所述下支撑板上,所述上夹块的下表面上设有上夹板,所述上夹板上设上夹固定槽,所述下夹块上设有下夹固定槽;

所述活动支座的一端固定有推动气缸固定板,所述活动支座的另一端设有运动槽一段,所述推动气缸固定板上固定有推动气缸,所述推动气缸的一端设有推拉杆,所述推拉杆另一端的端部固定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上装配有固定筒,所述活动块的下端装配于所述运动槽内,所述活动块的侧壁上设有红外反射器;

所述固定筒包括筒盖,所述筒盖的非弧面壁上固定有筒体,且所述筒盖的非弧面壁上设有方形孔,所述筒体端部的侧壁上设有豁口,所述筒体的连接端的侧壁上设有螺纹;

所述感应显示件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的侧壁上设有红外接发器,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固定有显示屏,所述红外接发器与所述红外反射器相对。

进一步地,所述下夹固定槽的端部设有卡口槽,所述卡口槽的半径小于所述下夹固定槽的半径。

进一步地,所述上夹板能够装配于所述下夹固定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经过拔模处理,拔模角度大于等于2度。

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

1、依据本实用新型上设有的底座,对固定立柱、活动支座以及感应显示件起着固定的作用;

2、依据本实用新型上设有的固定立柱,主要对固定夹件起着固定的作用,并且能够为固定夹件的运动输出动力,从而使得固定夹件将光连接器夹紧;

3、依据本实用新型上设有的固定夹件,主要作用是将光连接器的一端夹紧,然后实施插拔检测,其中上夹块为活动的,下夹块为固定的,通过夹件气缸使得上夹块向下运动,最终将置于下夹固定槽内的光连接器夹紧,由于其驱动装置为气缸,首先其夹持时稳定性高,其次方便取下和安装光连接器,提高光连接器的插拔次数的检测效率;

4、依据本实用新型上设有的活动支座,其主要作用为通过推动气缸不断的推拉活动块,最终使得光连接器实现不断地插入和拔出,以此来实现对光连接器插拔次数的检测,并且由于动力来源为气缸,提高了光连接器插拔时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通过固定筒对光连接器的另一半进行有效的固定从而防止了在插拔过程中由于光连接器的固定不牢固从而对检测数据产生的影响;

5、依据本实用新型上设有的感应显示件,可提光连接器插拔次数检测的精确度,以及插拔次数检测的效率,其中通过红外接发器和红外反射器的配合,通过活动块的往复运动,来得知光连接器的插拔次数,红外接发器在接收到光信号之后通过显示终端的处理之后由显示屏以数字的形式显示,因此可从显示屏上直观的了解到待检测光连接器的插拔次数;

6、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提高光连接器插拔次数检测效率,以及提高光连接器插拔次数检测准确性,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A-A截面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固定筒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光连接器插拔次数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固定立柱2、固定夹件3、活动支座4以及感应显示件5,所述固定立柱2、所述活动支座4以及所述感应显示件5均固定于底座1上,其中所述固定立柱2固定于底座1的一端,所述活动支座4固定于底座1的另一端,所述感应显示件5固定于底座1的中部,所述固定夹件3装配于所述固定立柱2上;

所述固定立柱2包括固定块20,所述固定块20固定于所述底座1上,所述固定块20的上端固定有夹件气缸固定板21,所述夹件气缸固定板21的上端固定有夹件气缸22,所述夹件气缸22的下端连接有夹件推杆23,所述夹件推杆23的下端固定于固定夹件3的上表面上,所述固定块20下端的一侧面上固定有下支撑板24;

所述固定夹件3包括上夹块30和下夹块31,所述上夹块30的上端固定于所述夹件推杆23的下端,所述上夹块30装配于所述固定立柱2的侧壁上,所述下夹块31固定于所述下支撑板24上,所述上夹块30的下表面上设有上夹板32,所述上夹板32上设上夹固定槽320,所述下夹块31上设有下夹固定槽310;

所述活动支座4的一端固定有推动气缸固定板40,所述活动支座4的另一端设有运动槽45一段,所述推动气缸固定板40上固定有推动气缸41,所述推动气缸41的一端设有推拉杆42,所述推拉杆42另一端的端部固定有活动块43,所述活动块43上装配有固定筒44,所述活动块43的下端装配于所述运动槽45内,所述活动块43的侧壁上设有红外反射器;

所述固定筒44包括筒盖440,所述筒盖440的非弧面壁上固定有筒体442,且所述筒盖440的非弧面壁上设有方形孔441,所述筒体442端部的侧壁上设有豁口443,所述筒体442的连接端的侧壁上设有螺纹;

所述感应显示件5包括支撑杆50,所述支撑杆50上端的侧壁上设有红外接发器500,所述支撑杆50的上端固定有显示屏51,所述红外接发器500与所述红外反射器相对。

所述下夹固定槽310的端部设有卡口槽311,所述卡口槽311的半径小于所述下夹固定槽310的半径。

所述上夹板32能够装配于所述下夹固定槽310内。

所述筒体442经过拔模处理,拔模角度大于等于2度。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光连接器的母端即固定端置于固定筒44内然后将固定筒44旋于活动块43上,接着将光连接器的子端即待测端置于下夹固定槽310内,然后启动夹件气缸22,使得夹件气缸22推动夹件推杆23向下运动,夹件推杆23的向下运动使得上上夹块30向下运动,直至上夹块30将位于下夹固定槽310内的子端夹紧为止,并且在夹紧后子端的一端从上夹固定槽320内伸出,此时光连接器的子端被夹紧,接着启动推动气缸41,使得推拉杆42向前运动,直至光连接器的母端插入子端中为止,当推拉杆42达到向前运动的行程之后,于此同时,当活动块43经过红外接发器500时,通过红外反射器将光信号反射于红外接发器500上,通过显示终端信号处理之后在显示屏51上显示插入数字,接着推动气缸41反向拉动推拉杆42使得光连接器的母端从子端上拔出,并且在经过红外接发器500时显示屏51显示拔出数字,如此反复,直至光连接器的子端和母端不能够正常插入为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