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18364发布日期:2018-07-25 00:06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子检测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模组在制作完成后,为确保能正常稳定运行,一般利用测试装置对电子模组进行性能测试,以确认电子模组是否能稳定正常工作。然而,由于电子模组的生产数量规模一般较大,而现有生产过程中一般利用人工将电子模组放置到检测装置上,而人工转移电子模组的速度较慢,导致电子模组的性能测试过程效率低,对电子模组的整体生产效率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化完成电子模组的测试的自动检测设备。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检测设备,包括

主工作台,

第一移盘装置,所述第一移盘装置设置在所述主工作台的一侧,所述第一移盘装置包括分盘机构、安装在所述分盘机构一侧的取盘机构、及安装在所述分盘机构上的收盘机构;

物料转移装置,所述物料转移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主工作台上的平移机构、及安装在所述平移机构上的取料机构;所述平移机构包括第一Y轴组件、与所述第一Y轴组件相对设置的第二Y轴组件、及横梁组件;所述横梁组件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Y轴组件及所述第二Y轴组件上;所述取料机构包括运载底板、安装在所述运载底板上的若干提升组件、及若干与所述提升组件对应的吸附组件;及

第一测试装置,所述第一测试装置安装在所述主工作台上,所述第一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支撑组件、安装在所述测试支撑组件上的退位机构、及安装在所述退位机构上的性能识别组件。

本发明的自动检测设备通过第一移盘装置、物料转移装置可将相互重叠的料盘中的片状电子模组高效地放置到第一测试装置中进行性能测试,从而自动高效地完成电子模组的测试。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盘机构包括下基板、安装在所述下基板上的载盘限位组件、安装在所述载盘限位组件上的脱分组件、及安装在所述下基板上的载盘升降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脱分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限位组件上的直线导轨、安装在所述限位组件的平推气缸、安装在所述直线导轨上的第一转接板、连接所述第一转接板的侧载条、安装在所述侧载条上的下压直线轴承、安装在所述侧载条上的竖推气缸、连接所述竖推气缸的联动条、连接所述联动条的下压片、及连接所述下压片的下导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取料机构滑动设置在所述横梁组件上,所述提升组件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运载底板一侧的垂直架;所述吸附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垂直架上的调向电机、安装在所述调向电机的输出轴上的主吸嘴、连接所述主吸嘴的横接块、及安装在所述横接块上的副吸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升组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运载底板上的移架电机、套设在所述移架电机的输出轴上的移架主动轮、转动设置在所述运载底板上的移架从动轮、及移架同步皮带;所述移架主动轮通过所述移架同步皮带连接所述移架从动轮;所述移架同步皮带的局部与所述垂直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升组件还包括隔离座、及移架轴承;所述移架电机通过所述隔离座安装到所述运载底板上,所述移架主动轮处于所述隔离座与所述运载底板之间;所述移架电机的输出轴的最外端穿设在所述移架轴承中,所述移架轴承嵌设在运载底板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向电机的输出轴中设有贯通其上下的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连通至所述主吸嘴;所述横接块上设有调距槽,所述调距槽以所述主吸嘴为中心径向延伸,所述副吸嘴穿设在所述调距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性能识别组件包括电子检测器、安装在所述电子检测器上的载缸架、若干安装在所述载缸架上的下点气缸、及若干分别连接所述下点气缸的点墨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试支撑组件包括测试底板、及安装在所述测试底板上的检测台;所述检测台上设有若干容置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退位机构包括退位移动板、连接所述退位移动板的驱动组件、及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的退位引动板;二所述所述退位移动板滑动设置在所述测试支撑组件上;所述电子检测器的两侧分别安装在所述退位移动板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自动检测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述的自动检测设备隐藏第一移盘装置及第二移盘装置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第一移盘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分盘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的分盘机构在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6A为图3中的限位组件及脱分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6B为图6A所示的限位组件及脱分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图2所示的取盘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8A为图7所示的移盘组件及夹盘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8B为图8A所示的移盘组件及夹盘组件在圆圈A处的放大图;

图9为图8A中的夹盘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10A为图1中的物料转移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10B为图10A中的第一Y轴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1A为图10A中的第二Y轴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1B为图10A中的横梁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2为图10A中的取料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的取料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14为图13所示的取料机构的圆圈B处放大图;

图15为图1中的第一测试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16为图15所示的第一测试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请参阅图1至图16,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方式的自动检测设备100,用于片状电子模组进行取出、移动、放置、及进行性能测试,片状电子模组在取出前放置在料盘中,且为节省空间,料盘一般重叠放置。该自动检测设备100包括主工作台10、设置在主工作台10一侧的第一移盘装置20、安装在主工作台10上的物料转移装置30、及安装在主工作台10上的第一测试装置40。主工作台10的一侧设有竖直延伸的内凹槽11。第一移盘装置20自动地将重叠且装载有片状电子模组的料盘逐层转移至物料转移装置30附近,物料转移装置30将位于其附近的料盘上的片状电子模组取出并放置到第一测试装置40中,第一测试装置40对放置到其上面的片状电子模组的性能进行检测,从而自动高效地完成电子模组的测试。

请参阅图3至图9,第一移盘装置20用于将相互叠放的料盘逐一分离,并将分离出来的料盘转移相应位置,由物料转移装置30进行取料检验及将经检验合格的电子模组放回到料盘中,然后将载有检验合格的电子模组的料盘进行叠放。该第一移盘装置20包括分盘机构50、安装在分盘机构50一侧的取盘机构60、及安装在分盘机构50上的收盘机构70。

请参阅图4至图6B,分盘机构50用于将相互叠放的料盘逐一分离。该分盘机构50包括下基板51、安装在下基板51上的载盘限位组件52、安装在载盘限位组件52上的脱分组件53、及安装在下基板51上的载盘升降组件54;下基板51的两侧均安装有载盘限位组件52,以对相互叠放的料盘的水平方向进行调整以及承载;脱分组件53包括安装在限位组件52上的直线导轨530、安装在限位组件52上的平推气缸531、安装在直线导轨530上的第一转接板532、连接第一转接板532的侧载条533、安装在侧载条533上的下压直线轴承534、安装在侧载条533上的竖推气缸535、连接竖推气缸535的联动条536、连接联动条536的下压片537、及连接下压片537的下导杆538。

载盘限位组件52包括第一引导板521、安装在第一引导板521上的若干第一侧压条522、安装在第一引导板521上的第一内延板523、及安装在第一内延板523上的第一后压条524;第一引导板521的内侧设有第一导向槽521a,以容纳从相互叠放的料盘的底部分离出的料盘;第一侧压条522的主体部竖直设置,测压条的上端向外弯折,以对相互叠放的料盘中的各层料盘在水平上的方向进行调整;第一内延板523的一端与第一引导板521的一端连接,且第一内延板523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引导板521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第一平推气缸531的活塞杆连接第一侧载条533;下导杆538穿设在下压直线轴承534中;竖推气缸535的缸体固定在第一侧载条533上,竖推气缸535的活塞杆连接联动条536。

载盘升降组件54包括第一贯通式步进电机541、连接第一贯通式步进电机541的第一升降板542、连接第一升降板542的若干第一辅助柱543、及连接第一辅助柱543的第一支板544;第一辅助柱543的上端连接第一升降板542,第一辅助柱543的下端连接第一支板544。载盘限位组件52还包括若干第一垫块525,第一引导板521通过第一垫块525固定在下基板51上。

第一平推气缸531的缸体固定在第一引导板521上,具体地,为调节第一平推气缸531的活塞杆的高度,脱分组件53还包括第一调节块531a,第一平推气缸531的缸体通过第一调节块531a固定在第一引导板521上;第一转接板532通过第一直线导轨530滑动设置在第一引导板521上。

第一贯通式步进电机541的主体固定在下基板51上,第一贯通式步进电机541的输出轴穿过下基板51;第一贯通式步进电机541的输出轴的上端与第一升降板542连接,具体地,载盘升降组件54还包括第一浮动螺母545,及与第一升降板542固定连接的第一浮动接头546,第一贯通式步进电机541的输出轴的上端与第一浮动螺母545的内圈固定连接,第一浮动螺母545的外圈卡设在二第一浮动接头546之间;第一辅助柱543穿设在下基板51上。进一步地,为避免第一辅助柱543与下基板51之间的摩擦,载盘升降组件54还包括安装在下基板51上的第一升降直线轴承547,第一辅助柱543穿设在第一升降直线轴承547中。

分盘机构50开始运行时,第一升降板542上表面的高度高于第一导向槽521a的高度,相互叠放的若干料盘从未设置第一内延板523的一侧放入至分盘机构50中,第一升降板542对相互叠放的若干料盘起承载作用;第一平推气缸531开始时处于收缩状态,第一侧载条533处于靠近下基板51外侧的位置;竖推气缸535开始时同样处于收缩状态,使下压片537与第一侧载条533的内侧边缘贴合;第一贯通式步进电机541的输出轴下降,第一升降板542跟随第一贯通式步进电机541的输出轴下降,直至相互叠放的若干料盘的最底层的高度低于第一侧载条533的内边的高度,且相互叠放的若干料盘的次底层的高度高于第一侧载条533的内边的高度;两侧的载盘限位组件52上的第一平推气缸531向内推动第一侧载条533,使两边的第一侧载条533的卡托在次底层料盘的底面两侧;第一贯通式步进电机541的输出轴及第一升降板542继续下降,同时,竖推气缸535的活塞杆推出,使下压片537下降,下压片537对处于最底层的料盘产生推动作用,使最底层的料盘跟随第一升降板542下降,直至下降到两侧的第一导向槽521a中。处于第一导向槽521a中的料盘由于与其他料盘分离,可利用水平移动的取盘机构直接将料盘沿水平的第一导向槽521a拖出分盘机构50。具体地,为调节下基板51的高度,分盘机构50还包括底架55,下基板51安装在底架55上。

本实施例中,通过利用第一贯通式步进电机541控制第一升降板542的上升及下降,从而提高了分盘机构50的传动效率,以及简化了分盘机构50的结构。

请参阅图7至图9,取盘机构60用于从分盘机构50中水平取出料盘,并将料盘上升至指定高度,以方便物料转移装置30对料盘进行取料。该取盘机构60包括竖直支撑组件61、滑动设置在竖直支撑组件61上的移夹组件62、及滑动设置在移夹组件62上的夹盘组件63。

请参阅图图7,竖直支撑组件61包括竖置框架611、安装在竖置框架611上的垂直驱动电机612、套设在垂直驱动电机612的输出轴上的竖移主同步轮613、安装在竖置框架611上部的高位副同步轮614、及第一传动皮带615;竖移主同步轮613通过第一传动皮带615连接高位副同步轮614。

具体地,为避免垂直驱动电机612凸出竖置框架611,减少竖直支撑组件61的宽度,竖直支撑组件61还包括安装在竖置框架611下部的低位副同步轮616、及安装在竖置框架611下部的竖向压带轮617;低位副同步轮616与第一传动皮带615的内侧连接,竖向压带轮617压靠在第一传动皮带615的外侧。

请参阅图7至图8B,移夹组件62包括横伸架621、安装在横伸架621上的移夹滑轨622、安装在横伸架621上的移夹电机623、套设在移夹电机623的输出轴上的横移主动轮624、安装在横伸架621上的平行副同步轮625、及第二传动皮带626;移夹电机623及平行副同步轮625分别设置在移夹滑轨622的两端;横移主动轮624通过第二传动皮带626与平行副同步轮625连接。

请参阅图8A至图9,夹盘组件63包括牵引座631、安装在牵引座631上的入伸板632、安装在入伸板632上的锁盘气缸633、安装在锁盘气缸633上的锁定板634、水平成对设置在入伸板632上的卡盘销635、及水平成对设置在锁定板634上的锁定销636;锁盘气缸633的缸体固定在入伸板632上;锁定板634与锁盘气缸633的活塞杆连接;为压紧料盘的边缘,卡盘销635与锁定销636对应设置;具体地,为确保对应设置的锁定销636保持水平,同时简化夹盘组件63的结构,锁盘气缸633为双活塞杆气缸。进一步地,为避免锁盘气缸633的推力过大,对料盘产生过度挤压,令料盘变形,夹盘组件63还包括安装在入伸板632上的防护板637,防护板637上设有与锁定板634对应的凸起部637a。

请参阅图7至图9,横伸架621滑动设置在竖置框架611上,具体地,竖直支撑组件61还包括对应设置在竖置框架611上的二竖置滑轨618,横伸架621通过竖置滑轨618与竖置框架611滑动连接;为使第一传动皮带615能带动横伸架621进行上下移动,横伸架621与第一传动皮带615连接,具体地,移夹组件62还包括竖向连带块627,横伸架621通过竖向连带块627与第一传动皮带615的局部连接。牵引座631安装在移夹滑轨622上,牵引座631通过移夹滑轨622滑动设置在横伸架621上;为使第二传动皮带626能带动夹盘组件63进行水平移动,牵引座631与第二传动皮带626的局部连接。

取盘机构60运作时,垂直驱动电机612转动,通过第一传动皮带615,使横伸架621移动到与分盘机构50中的料盘对应的高度;移夹电机623转动,通过第二传动皮带626,使夹盘组件63移动,且入伸板632穿过竖置框架611,插入到分盘机构50中,同时,锁盘气缸633收缩,锁定销636与对应的卡盘销635分离;分盘机构50中的料盘下降至相应的高度后,卡盘销635处于料盘的边缘的内侧,锁盘气缸633伸展,使锁定销636与卡盘销635分别压合在料盘的外侧及内侧,以对料盘进行夹持;移夹电机623转动,通过第二传动皮带626,使夹盘组件63向远离竖置框架611的方向移动,同时,料盘在夹盘组件63的夹持下移动到横伸架621上;其后,垂直驱动电机612转动,通过第一传动皮带615,使横伸架621移动到预定的高度,方便取料机构90对料盘中的片状电子模组进行转移;取料完成后,通过将横伸架621升至与收盘机构70对应的高度,然后移动夹盘组件63,同时将料盘送入到收盘机构70中。

第一移盘装置20设置在主工作台10靠近内凹槽的一侧,竖置框架611与主工作台10固定连接;移夹组件62、及夹盘组件63容置在内凹槽中。

进一步地,为避免料盘在横伸架621上发生水平方向上的偏移,移夹组件62还包括对应平行设置在横伸架两侧的防偏导轨628,防偏导轨628包括安装在横伸架621上的下垫板628a、及安装在下垫板628a上的盘边压条628b;盘边压条628b上设有容边槽628c;料盘移动到横伸架621上后,下垫板628a对料盘起承载作用,且料盘的边缘容纳在容边槽628c中,容边槽628c可避免料盘在移动时发生抖动,同时,盘边压条628b对料盘在水平面上的方向起到限定作用。

请参阅图3,收盘机构70的结构与分盘机构50接近。载有检验合格的电子模组的料盘由取盘机构60放入至收盘机构70中,收盘机构70利用与分盘机构50相反的工作过程将放入其中的料盘相互重叠。

具体地,为将收盘机构70安装到分盘机构50上,收盘机构70还包括若干承托杆75,收盘机构70的主体通过承托杆75固定在下基板51或底架55上。

请参阅图11A至图15,物料转移装置30包括平移机构80、及安装在平移机构80上的取料机构90;该平移机构80包括第一Y轴组件81、与第一Y轴组件81相对设置的第二Y轴组件82、及横梁组件83;横梁组件83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第一Y轴组件81及第二Y轴组件82上;该取料机构90滑动设置在横梁组件83上;取料机构90包括运载底板91、安装在运载底板91上的若干提升组件92、及若干与提升组件92对应的吸附组件93;提升组件92包括滑动设置在运载底板91一侧的垂直架921;吸附组件93包括安装在垂直架921上的调向电机931、安装在调向电机931的输出轴上的主吸嘴932、连接主吸嘴932的横接块933、及安装在横接块933上的副吸嘴934;平移机构80可驱动取料机构90在预定平面内移动,使片状电子模组可在不同的装置或设备间转移,垂直架921可带动吸附组件93进行升降移动,在开始进行取料操作时,主吸嘴932、副吸嘴934在垂直架921的带动下下降并贴合到片状电子模组的表面,利用气压差将片状电子模组吸住并取出;在将片状电子模组放置到第一测试装置40上前,通过调向电机931对主吸嘴932及副吸嘴934的驱动,使片状电子模组放置在水平面上的方向发生调整,从而准确地放入到工位中。

请参阅图10A及图10B,第一Y轴组件81包括第一侧架811、滑动设置在第一侧架811上的第一承梁滑块812、固定在第一侧架811上的第一Y轴驱动电机813、及安装在第一侧架811上的第一丝杆副814。第一丝杆副814包括第一螺杆814a、及螺纹套接在第一螺杆814a上的第一滑动螺母814b;第一Y轴驱动电机813的输出轴与第一螺杆814a的一端同轴连接;第一Y轴组件81还包括第一Y轴导轨815,第一承梁滑块812通过第一Y轴导轨815滑动设置在第一侧架811上;第一滑动螺母814b与第一承梁滑块812连接,具体地,第一Y轴组件81还包括第一竖向传动块816,第一竖向传动块816分别与第一承梁滑块812及第一滑动螺母814b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10A及图11A,第二Y轴组件82包括第二侧架821、滑动设置在第二侧架821上的第二承梁滑块822、固定在第二侧架821上的第二Y轴驱动电机823、及安装在第二侧架821上的第二丝杆副824。第二丝杆副824包括第二螺杆824a、及螺纹套接在第二螺杆824a上的第二滑动螺母824b;第二Y轴驱动电机823的输出轴与第二螺杆824a的一端同轴连接;第二Y轴组件82还包括第二Y轴导轨825,第二承梁滑块822通过第二Y轴导轨825滑动设置在第二侧架821上;第二滑动螺母824b与第二承梁滑块822连接,具体地,第二Y轴组件82还包括第二竖向传动块826,第二竖向传动块826分别与第二承梁滑块822及第二滑动螺母824b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10A及图11B,横梁组件83包括横置梁831、滑动设置在横梁上的承载板832、安装在横置梁831上的X轴驱动电机833、及安装在横置梁831上的第三丝杠副;横置梁83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承梁滑块812及第二承梁滑块822上。第三丝杆副834包括第三螺杆834a、及螺纹套接在第三螺杆834a上的第三滑动螺母834b;X轴驱动电机833的输出轴与第三螺杆834a的一端同轴连接;横梁组件83还包括二X轴导轨835,二X轴导轨835对应设置在横置梁831的一侧的上下,承载板832通过X轴导轨835滑动设置在横置梁831上;第三滑动螺母834b与承载板832连接,具体地,横梁组件83还包括横向传动块836,横向传动块836分别与承载板832及第三滑动螺母834b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12至图14,具体地,提升组件92还包括安装在运载底板91上的移架电机922、套设在移架电机922的输出轴上的移架主动轮923、转动设置在运载底板91上的移架从动轮924、及移架同步皮带925;移架主动轮923通过移架同步皮带925连接移架从动轮924;移架同步皮带925的局部与垂直架921连接,具体地,移架同步皮带925上固定有夹带块925a,夹带块925a与垂直架921连接;具体地,提升组件92还包括安装在运载底板91上的移架导轨926,垂直架921安装在移架导轨926上,并通过移架导轨926滑动设置在运载底板91上。

具体地,为使移架电机922的输出轴受力平衡,提升组件92还包括隔离座922a、及移架轴承922b;移架电机922通过隔离座922a安装到运载底板91上,移架主动轮923处于隔离座922a与运载底板91之间;移架电机922的输出轴的最外端穿设在移架轴承922b中,移架轴承922b嵌设在运载底板91中。

进一步地,为平衡垂直架921及吸附组件93的重力,避免在垂直架921及吸附组件93在移架电机922断电后下坠,造成吸附组件93受损,提升组件92还包括固定在运载底板91上的提升卡销927、及连接提升卡销927的拉伸弹簧928;拉伸弹簧928的一端连接提升卡销927,拉伸弹簧928的另一端连接垂直架921,从而使垂直架921及吸附组件93的重力得到了平衡,避免在移架电机922断电后下坠,对垂直架921及吸附组件93起到承载作用。

具体地,调向电机931的输出轴中设有贯通其上下的气流通道;气流通道连通至主吸嘴932,气流通道还与真空气源连接;为调节副吸嘴934与主吸嘴932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尺寸的产品,横接块933上设有调距槽933a,调距槽933a以主吸嘴932为中心径向延伸,副吸嘴934穿设在调距槽933a中,并可根据片状电子模组的尺寸而调整与主吸嘴932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为避免横接块933在转动时因受到内部管道的干扰。导致副吸嘴934相对主吸嘴932的角度发生转动,导致无法准确调整片状电子模组的水平角度,吸附组件93还包括分流接头935,分流接头935连通至气流通道,分流接头935还连通至副吸嘴934。具体地,运载底板91固定在承载板832上。第一侧架811、及第二侧架821分别相对固定在主工作台10两侧。

平移机构80运行时,第一Y轴驱动电机813、及第二Y轴驱动电机823同步转动,从而驱动第一承梁滑块812、第二承梁滑块822分别相对第一侧架811、第二侧架821移动,且第一承梁滑块812与第二承梁滑块822的移动速度一致;同时,横置梁831跟随第一承梁滑块812、第二承梁滑块822在Y轴方向上移动;承载板832在Y轴方向上的位置与横置梁831保持一致,同时,通过X轴驱动电机833驱动第三螺杆834a转动,使承载板832可相对横置梁831在X轴方向上移动,从而可使安装在承载板832上的取料机构90可在预定平面上自由移动。主工作台10在取料机构90移动至横伸架621上的料盘上方时,移架电机922转动,从而驱使移架同步皮带925转动,移架同步皮带925带动垂直架921下降,使主吸嘴932、及副吸嘴934贴合到片状电子模组的表面,在气压差的作用下,片状电子模组被吸住;移架电机922反方向转动,使吸住片状电子模组的吸附组件93上升;其后,平移机构80再次运行,使取料机构90移动至第一测试装置40上方,在将片状电子模组放置到第一测试装置40中的相应位置前,通过调向电机931对主吸嘴932及副吸嘴934的驱动,可使片状电子模组的水平角度获得调整,垂直架921下降,从而使吸附组件93将片状电子模组准确地放入到第一测试装置40中。

进一步地,为避免调向电机931的转动角度过大,导致连接调向电机931的气流通道的气管受到过度拉伸,取料机构90还包括转角限制组件94,转角限制组件94包括安装在调向电机931的输出轴上的转角挡片941,及安装在垂直架921上的转角感应器942,转角感应器942与转角挡片941对应设置,转角挡片941上设有与转角感应器942对应的限角缺口941a,转角感应器942根据转角挡片941的边缘判断调向电机931是否转动至范围极限,从而避免了调向电机931的转动角度过大。进一步地,为检测主吸嘴932及副吸嘴934是否吸附有片状电子模组,取料机构90还包括真空表95,真空表95安装在隔离座922a上,真空表95连通至气流通道的入口。

请参阅图15至图16,第一测试装置40用于对电子模组进行性能测试。该第一测试装置40包括安装在主工作台10上的测试支撑组件41、安装在测试支撑组件41上的退位机构42、及安装在退位机构42上的性能识别组件43;性能识别组件43包括电子检测器431、安装在电子检测器431上的载缸架432、若干安装在载缸架432上的下点气缸433、及若干分别连接下点气缸433的点墨杆434。

测试支撑组件41包括安装在主工作台10上的测试底板411、及安装在测试底板411上的检测台412;检测台412上设有若干容置槽412a,以容纳电子模组。

退位机构42包括退位移动板421、连接退位移动板421的驱动组件422、及连接驱动组件422的退位引动板423;具体地为使退位移动板421具有较大的行程,同时减少驱动组件422占用的空间,驱动组件422为无杆气缸,退位引动板423连接无杆气缸上的滑块。

下点气缸433的缸体固定在载缸架432上,点墨杆434的上端连接下点气缸433的活塞杆;为减少性能识别组件43的移动控制,令测试完成后可立即对电子模组进行标记,点墨杆434穿设在电子检测器431中,使电子检测器431检测完成后,可立即对电子模组进行标记,无需再次调节性能识别组件43的位置以使点墨杆434的下端对准电子模组。具体地,为在电子模组上留下清晰完整的标记图案,点墨杆434的下端套设有点墨印头534a,点墨印头534a由软质材料制成,从而可使点墨印头534a的下表面与电子模组的表面充分接触。

退位移动板421滑动设置在测试底板411上,具体地,测试支撑组件41还包括与退位移动板421对应的测试导轨413,测试导轨413安装在测试底板411上,退位移动板421安装在测试导轨413上;具体地,为保证性能识别组件43稳定移动,二退位移动板421平行设置在测试底板411上;驱动组件422安装在一退位移动板421的一侧,驱动组件422上的滑块通过退位引动板423连接一侧的退位移动板421。电子检测器431的两侧分别安装在退位移动板421;具体地,为向点墨杆434的下端补充颜料,性能识别组件43还包括供墨台435,供墨台435安装在检测台412的一侧,供墨台435中装载有颜料。

测试底板411固定在主工作台10上。在第一测试装置40测试前,通过驱动组件422带动退位移动板421,使性能识别组件43移动至远离检测台412的一侧且点墨杆434与供墨台435对应的位置,容置槽412a外露,此时,物料转移装置30将片状电子模组放置到容置槽412a中,同时,下点气缸433伸展,使点墨杆434的下端接触供墨台435,使点墨杆434获得颜料补充;其后,驱动组件422带动退位移动板421往反方向移动,使电子检测器431的检测口对准容置槽412a中的电子模组,同时点墨杆434对准电子模组的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子检测器431对检测台412上的电子模组检测完成后,通过对应的下点气缸433伸展,使点墨杆434的下端在性能正常的电子模组的表面作出标记。标记操作完成后,性能识别组件43移动开检测台412,然后,物料转移装置30根据测试结果将各容置槽412a中的电子模组分开放置。

进一步地,为使电子检测器431在测试时能贴近到电子模组表面,同时避免在电子检测器431移动时与电子模组发生碰撞,第一测试装置40还包括举升组件44,举升组件44与退位机构42对应,电子检测器431的两侧分别通过举升组件44安装在退位机构42上,举升组件44包括安装在退位移动板421上的载轨侧板441、安装在退位移动板421上的举升气缸442、及安装在载轨侧板441的侧滑导轨443;电子检测器431的两侧分别通过侧滑导轨443与载轨侧板441滑动连接;举升气缸442的缸体固定在退位移动板421上,举升气缸442的活塞杆与电子检测器431连接;当需要利用电子检测器431检测电子模组前,通过收缩举升气缸442,可使电子检测器431贴合到电子模组表面;当需要移动电子检测器431时,通过举升气缸442的伸展,使电子检测器431的下表面与检测台412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从而避免了电子检测器431与电子模组之间发生碰撞。

进一步地,为提高自动检测设备100的检测效率,自动检测设备100还包括设置在主工作台10一侧的第二移盘装置20a、及安装在主工作台10上的第二测试装置40a。

具体地,为将片状电子模组准确地放入到容置槽412a,自动检测设备100还包括固定在主工作台10上的支撑杆12、安装在支撑杆12上的光源发生器13、及安装在支撑杆12上的图像收集器14;图像收集器14处于光源发生器13下方,取料机构90从料盘上取出片状电子模组后,先将片状电子模组移动至光源发生器上方,在光源发生器13的光线照射下,图像采集器14采集片状电子模组的位置及角度信息,根据采集到的信息,平移机构80对片状电子模组的位置进行调整,取料机构90对片状电子模组的水平角度进行调整,然后,物料转移装置30按既定的移动路径将片状电子模组放置到容置槽412a中。为放置不合格的片状电子模组,自动检测设备100还包括固定在主工作台10上的收集台15。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移盘装置、物料转移装置可将相互重叠的料盘中的片状电子模组高效地放置到第一测试装置中进行性能测试,从而自动高效地完成电子模组的测试。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