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丝绳热处理用水余氯检测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83896发布日期:2018-11-27 22:10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丝绳热处理用水余氯检测装置及方法,属于钢丝绳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钢丝硬化生产过程中,水处理作为一种冷却和冲洗工艺普遍被国内外的弹簧钢丝生产企业所利用,但是众所周知水中的氯离子对油回火钢丝的危害,因此国内外众多企业都把生产用水从一般的自来水改为纯水,这样大大的降低了导电率,但是水中会不可避免的含有氯离子,附着在钢丝表面将影响钢丝的机械性能。如何找到一种快速检测氯离子的装置对于钢丝生产工艺中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丝绳热处理用水余氯检测装置及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钢丝绳热处理用水余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水池、第二水池、冷却水池及PLC,第一水池内置加热棒,第一水池通过电磁阀一连接第二水池,第二水池通过电磁阀二连接冷却水池,第二水池上方设有若干光源,第二水池设有气泵、出口孔及余氯检测仪,气泵通过管道连接出口孔,PLC连接加热棒、电磁阀一、光源、余氯检测仪、电磁阀二及用于控制钢丝绳运行的主动轮。

前述的一种钢丝绳热处理用水余氯检测装置,余氯检测仪有八个,出口孔有15个。

前述的一种钢丝绳热处理用水余氯检测装置,光源是白炽灯。

基于前述的一种钢丝绳热处理用水余氯检测装置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工作:

S1:将PLC余氯的阈值设置为A,A的范围是5-20mg/l;

S2:自来水进入至第一水池1时,PLC开启加热棒将第一水池1中的水加热至T℃并保持A分钟;T的范围是50-80度,A1的范围是10-30min;

S3:PLC开启电磁阀一,将第一水池中的水放入第二水池;

S4:PLC开启光源及气泵,气泵将空气从出口孔排出,待时间t1之后关闭气泵及光源,待t2时间之后开启余氯检测仪对水中的余氯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记为B;t1的范围是15-60min,t2等于5min;

S5:PLC比较A与B,若A大于等于B则开启电磁阀二及主动轮;若A小于B则进入下一步骤;

S6:PLC开启气泵及光源,t3时间之后关闭气泵及光源t2时间,开启余氯检测仪对水中的余氯进行检测,若A大于等于B则开启电磁阀二及主动轮,否则则重复此步骤,直至A大于等于B,然后开启电磁阀二及主动轮。

前述的一种钢丝绳热处理用水余氯检测装置的方法,光源是白炽灯。

前述的一种钢丝绳热处理用水余氯检测装置的方法,A等于10mg/l。

前述的一种钢丝绳热处理用水余氯检测装置的方法,A1等于15min,t1等于30min。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经过两次除氯过程对于自来水中的氯气进行处理,第一次除氯采用加热的方式进行,第二次采用气体翻滚配合光照的方式进行,两种除氯方式成本较低,效果佳,无环境污染,在保证除氯的同时并未向水中添加任何不利于水质的物质。

其中第二次除氯过程伴随着余氯的检查,确保进入冷却水池中的冷却水能够满足钢丝绳的生产工艺要求;当水中的余氯含量过高时,水不进入至冷却水池,并停止主动轮的转动,使钢丝绳停止进入至冷却水中,并开启除氯装置,当水中的余氯含量低于预设阈值时,则正常进行工作。

本发明能够防止冷却水余氯过多时对钢丝绳进行冷却,整体自动化程度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原理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第一水池;2-第二水池;3-冷却水池;4-主动轮;5-PLC;11-加热棒;12-电磁阀一;21-光源;22-电磁阀二;23-气泵;231-出气孔;232-余氯检测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钢丝绳热处理用水余氯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水池1、第二水池2、冷却水池3及PLC5,第一水池1内置加热棒11,第一水池1通过电磁阀一12连接第二水池2,第二水池2通过电磁阀二22连接冷却水池3,第二水池2上方设有若干光源21,第二水池2设有气泵23、出口孔231及余氯检测仪232,气泵23通过管道连接出口孔231,PLC5连接加热棒11、电磁阀一12、光源21、余氯检测仪232、电磁阀二22及用于控制钢丝绳运行的主动轮4。

余氯检测仪232有八个,出口孔231有15个。

光源21是白炽灯。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钢丝绳热处理用水余氯检测装置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工作:

首先将将PLC5余氯的阈值设置为5-20mg/l,然后当自来水进入至第一水池1时,PLC5开启加热棒11将第一水池1中的水加热至50-80度并保持10-30min分钟,这是第一阶段的除氯过程。

第二阶段除氯:PLC5开启电磁阀一12,将第一水池1中的水放入第二水池2,PLC5开启光源21及气泵23,气泵23将空气从出口孔231排出,待15-60min之后关闭气泵23及光源21,待5min之后开启余氯检测仪232对水中的余氯进行检测,这是第二阶段除氯过程。

第二阶段分析:PLC5比较A与B,若A大于等于B则开启电磁阀二22及主动轮4;若A小于B则PLC5急需开启气泵23及光源21,t3时间之后关闭气泵23及光源21t2时间,开启余氯检测仪232对水中的余氯进行检测,若A大于等于B则开启电磁阀二22及主动轮4,再次开启气泵23及光源21进行除氯工作,直至B小于A,则证明进入至冷却水池的水是可以对钢丝绳进行冷却的。

本发明经过两次除氯过程对于自来水中的氯气进行处理,第一次除氯采用加热的方式进行,第二次采用气体翻滚配合光照的方式进行,两种除氯方式成本较低,效果佳,无环境污染,在保证除氯的同时并未向水中添加任何不利于水质的物质。

其中第二次除氯过程伴随着余氯的检查,确保进入冷却水池3中的冷却水能够满足钢丝绳的生产工艺要求;当水中的余氯含量过高时,水不进入至冷却水池,并停止主动轮的转动,使钢丝绳停止进入至冷却水中,并开启除氯装置,当水中的余氯含量低于预设阈值时,则正常进行工作。

本发明能够防止冷却水余氯过多时对钢丝绳进行冷却,整体自动化程度较高。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