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路测速判向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65434发布日期:2019-01-02 22:45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路测速判向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路测速判向传感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双路测速判向传感器多用光电编码器或磁传感器较多,但光电编码器容易被污染而失效,很多场合都不能使用。磁传感器又分感应磁铁的磁编码器和感应齿轮的磁传感器,感应磁铁的磁编码器存在响应时间慢,输出延时的问题,并且磁编码器价格昂贵。检测齿轮的磁传感器目前主要是在信号处理板上焊接两颗磁敏元件,根据两颗磁敏元件的相对位置来输出两路相位差90°的方波,但这种磁传感器中两芯片之间的相对位置难以控制,工艺较为复杂,成本相对来说也会比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一种可靠性高、响应时间快、工艺简单、成本更低的双路测速判向传感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双路测速判向传感器,包括有壳体、信号处理板和磁铁,还包括有磁敏芯片和聚磁片,所述壳体设有用于放置齿轮的第一凹槽,所述磁敏芯片固定在所述信号处理板上,所述磁敏芯片集成有两颗相位差90°的磁敏元件,所述磁铁设于所述磁敏芯片背面,所述信号处理板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聚磁片设于所述磁敏芯片与所述磁铁之间。

其中,所述磁敏元件为霍尔元件。

其中,所述聚磁片为软磁材料。

其中,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磁铁、所述磁敏芯片和所述聚磁片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

其中,所述壳体包括有后盖板,所述信号处理板固定在所述后盖板上,所述壳体还设有螺纹孔,所述后盖板设有U型孔或圆孔,所述后盖板与所述壳体用螺钉连接。

其中,所述壳体还设有出线孔,所述信号处理板还连接有电缆,所述电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出线孔连接有插接端子。

其中,所述后盖板还设有护线套所述护线套固定在所述后盖板外边缘上,所述护线套嵌入所述出线孔内。

其中,所述壳体还包括有圆环盖,所述壳体外壁和所述圆环盖内壁均设有螺纹,所述圆环盖与所述壳体螺纹连接。

其中,所述壳体为PBT加玻纤材料制成,所述壳体内部灌封环氧树脂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一颗磁敏芯片可实现相位差90°的信号,没有相对位置要求,同时磁敏芯片面积相对齿轮宽度较小,适用于更小的齿轮,具有响应时间快、可靠性高、工艺简单和成本更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隐藏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点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输出信号的示意图;

图中:1-插接端子;2-壳体;21-第一凹槽;22-第二凹槽;23-螺纹孔; 24-出线孔;25-圆环盖;3-信号处理板;4-电缆;5-磁敏芯片;6-磁铁;7-聚磁片;8-齿轮;9-后盖板;91-护线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局限于此。

如图1至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双路测速判向传感器,包括有壳体 2、信号处理板3和磁铁6,还包括有磁敏芯片5和聚磁片7,所述壳体2设有用于放置齿轮8的第一凹槽21,所述磁敏芯片5固定在所述信号处理板3上,所述磁敏芯片5集成有两颗相位差90°的磁敏元件,所述磁铁6设于所述磁敏芯片5背面,所述信号处理板3设于所述壳体2内,所述聚磁片7设于所述磁敏芯片5与所述磁铁6之间;所述磁铁6为高温磁铁,设置成高温磁铁,为传感器的工作提供保障,相比于现有的检测齿轮的磁传感器,本实施例把两颗磁敏元件集成在一颗磁敏芯片5中,用一颗磁敏芯片5实现原来两颗磁敏元件输出相位差90°的信号,本实施例具有响应时间快、可靠性高、工艺简单和成本更低的特点。

本实施例的工作方式是:如图5所述,齿轮8安装在电机轴上,电机转动带动齿轮转动,测试时,齿轮8移到第一凹槽21内,正对磁敏芯片5,齿轮8 每转过一个齿高和齿槽,传感器就输出一个脉冲信号(两路),因为传感器里的两颗霍尔元件相对位置相差了齿轮一个齿高和齿槽周期的1/4,因此输出就相差了360/4=90°,因此,齿轮8每转动一周,传感器就输出两路跟齿数一样的相差90°的脉冲信号,从而实现速度的检测,如图6所述,根据a、b相位出现的先后来判断电机正反转。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磁敏元件为霍尔元件,设置一颗磁敏芯片5,没有相对位置要求也能输出两路相位相差90°的信号。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聚磁片7为软磁材料的聚磁片7;所述聚磁片7可以提高磁铁6磁场的均匀性,使信号输出更可靠。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壳体2内设有第二凹槽22,所述磁铁6、所述磁敏芯片5和所述聚磁片7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22内;所述第二凹槽22为所述磁铁6、所述磁敏芯片5和所述聚磁片7提供存放空间,同时起到固定作用,使所述磁铁6、所述磁敏芯片5和所述聚磁片7贴合。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壳体2包括有后盖板9,所述信号处理板3固定在所述后盖板9上,所述壳体2还设有螺纹孔23,所述后盖板 9设有U型孔或圆孔,所述后盖板9与所述壳体2用螺钉连接;设置后盖板9 与壳体2可拆卸连接,利于传感器的组装。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壳体2还设有出线孔24,所述信号处理板3还连接有电缆4,所述电缆4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出线孔24连接有插接端子1;在壳体2上设置出线孔24,利于信号处理板3与外界的终端连接及信号的分析,信号处理板3连接电缆4,通过插接端子1连接外界的显示装置或者软件分析输出的信号,电缆4可套上保护管,使用具有屏蔽信号干扰的保护管,避免信号在电缆4上传输失真。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后盖板9还设有护线套91所述护线套91固定在所述后盖板9外边缘上,所述护线套91嵌入所述出线孔24 内;设置护线套91是为了防止线缆在壳体2壁上摩擦导致破损,为信号的传输提供保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壳体2还包括有圆环盖25,所述壳体2外壁和所述圆环盖25内壁均设有螺纹,所述圆环盖25与所述壳体2螺纹连接;设置圆环盖25可拆卸,方便传感器测试齿轮8的安装和拆除。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壳体2为PBT加玻纤材料制成,所述壳体2内部灌封环氧树脂胶;设置PBT加玻纤材料制成的壳体2,壳体2 灌封环氧树脂胶,增强传感器的耐压性和密封性,为整个传感器提供可靠的工作环境。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