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升记录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7082发布日期:2018-09-18 21:41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子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升记录仪。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电气设备的发展也越来越丰富。为了延长电子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稳定性等特性,通常会定期检测电子电气设备的重要元件的温升。其中,温升是指电子电气设备中的各个部件高出环境的温度。

然而,目前的温升采集分析装置通常采用粘贴热电偶在待检测元件和待检测部件表面的方式,采集需要的温升数据,在该过程中,需要确定待粘贴的热电偶是否正常、将待粘贴的热电偶通过胶水和催化剂固定在检测区域,并且漏粘重要的点位时需要重新进行粘点,极大了增加了采集温升数据的所需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用于提供一种温升记录仪,可降低采集温升数据的所需时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升记录仪,用于采集电子电气设备的温升数据,所述温升记录仪包括:用于采集电子电气设备的温升数据,所述温升记录仪包括:数据记录装置、环境温度感应装置,数据采集装置主体结构、透视扫描装置、至少3个红外线热感应装置;所述数据记录装置与所述数据采集装置主体结构相连;所述透视扫描装置、所述红外线热感应装置和所述环境温度感应装置均安装在所述数据采集装置主体结构的侧面上。

从上述实施例可知,通过透视扫描装置扫描获取待检测电子电气设备的轮廓数据,并在电子装置上形成三维立体图像,则用户可全方位了解待检测电子电气设备的构造,进而直接通过电子装置确定检测点并发送检测指令给温升记录仪,而无需因漏粘重要的点位而重新粘贴热电偶,极大的节省了采集温升数据的时间。温升记录仪通过环境温度感应装置获得周围环境的环境温度,并在接收检测指令后,通过红外线热感应装置获取温度数据和空间数据,通过电子装置进行处理即可获得温升数据,因此无需通过将热电偶粘贴在待检测区域的方式获取温升数据,更极大的节省了采集温升数据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实施例中的温升记录仪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实施例中的温升记录仪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实施例中的温升记录仪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实施例中的温升记录仪的数据记录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实施例中的温升记录仪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实施例中的温升记录仪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实施例中的温升记录仪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实施例中的温升记录仪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2的视角与图1的视角相对。该温升记录仪用于采集电子电气设备的温升数据。温升记录仪包括:数据记录装置101、环境温度感应装置102,数据采集装置主体结构103、透视扫描装置104、至少3个红外线热感应装置105。数据记录装置101与数据采集装置主体结构103相连。透视扫描装置104、红外线热感应装置105和环境温度感应装置102均安装在数据采集装置主体结构103的侧面上。

具体的,为了延长电子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稳定性等特性,通常需要定期检测电子电器设备的重要元件的温升。其中,温升是指电子电气设备中的各个部件高处环境的温度。数据记录装置101与数据采集装置主体结构103相连。基于合理分配重量的考虑,避免数据采集装置主体结构103的重量对数据记录装置101产生不利影响,将数据记录装置101和数据采集装置主体结构103分开放置,通过各自设置相应的数据接口进行连接,实现数据记录装置101和数据采集装置主体结构103之间的数据传输。在实际应用中,该连接方式可为光纤连接、无线射频通信连接或者类似的可进行数据传输的连接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数据记录装置101和数据采集装置主体结构103上分别设置有光纤接口,数据记录装置101和数据采集装置主体结构103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光纤连接。

其中,为了更好的确定电子电气设备的温升测试的检测点,安装在数据采集装置主体结构103的侧面的透视扫描装置104扫描电子电气设备,获取到轮廓数据后发送给数据记录装置101。在实际应用中,透视扫描装置104可为3D(3Dimensions,三维)透视扫描器。数据记录装置101将接收的轮廓数据进行处理后发送给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对该轮廓数据进行处理后生成三维立体图像在屏幕上显示,以使温升测试的操作人员可视化地进行操作,示例性的,操作人员可通过鼠标在该图像中选取检测点,或者根据该图像通过键盘输入检测点,或者通过其他的输入方式确定电子电气设备的检测点。由于操作人员可看到电子电气设备的三维立体图,因此操作人员可轻易地根据温升测试的检测方案确定检测点、并且对选取的检测点进行检查而不用担心漏掉检测点、以及错误选取检测点后可进行更改,极大了节省温升数据采集工作的时间。

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温升记录仪的数据采集装置主体结构103的侧面上设置环境温度感应装置102和至少3个红外线热感应装置105,分别用于采集周围环境的环境温度数据和放置在数据采集装置主体结构103的下方的电子电气设备的温度数据及空间数据。在实际应用中,数据采集装置主体结构103的材料可为塑料或者金属,环境温度感应装置102可为环境温度传感器,红外线热感应装置105可为红外线热感应器。在实际应用中,安装在数据采集装置主体结构103的侧面的环境温度感应装置102和红外线热感应装置105对该电子电气设备进行扫描,环境温度感应装置102获取环境温度数据、红外线热感应装置105获取电子电气设备的温度数据及空间数据。

可以理解的,红外线热感应装置105可获取电子电气设备位于同一个平面上的元件的温度数据和空间数据,两个红外线热感应装置105可获取电子电气设备位于同一条直线的元件的温度数据和空间数据,则三个红外线热感应装置105可获取电子电气设备的一个定点的温度数据和空间数据,因此,需要的红外线热感应装置105的数量最少为3个。但是,为了增加测量精度,红外线热感应装置105的数量可随着实际需求而增加。

其中,环境温度感应装置102和红外线热感应装置105将采集的数据发送给数据记录装置101,数据记录装置101将该数据进行整理后发送给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将接收的环境温度数据和检测点的温度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温升数据,该温升数据可由检测点的温度数据减去环境温度数据而获得。电子装置对该温升数据和空间数据进行分析,获得各个检测点的温升数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透视扫描装置扫描获取待检测电子电气设备的轮廓数据,并在电子装置上形成三维立体图像,则用户可全方位了解待检测电子电气设备的构造,进而直接通过电子装置确定检测点并发送检测指令给温升记录仪,而无需因漏粘重要的点位而重新粘贴热电偶,极大的节省了采集温升数据的时间。温升记录仪通过环境温度感应装置获得周围环境的环境温度,并在接收检测指令后,通过红外线热感应装置获取温度数据和空间数据,通过电子装置进行处理即可获得温升数据,因此无需通过将热电偶粘贴在待检测区域的方式获取温升数据,更极大的节省了采集温升数据的时间。

参见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实施例中的温升记录仪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与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提供的温升记录仪不同的是,于本实施例中:

进一步的,透视扫描装置104与数据采集装置主体结构103之间通过第一机械手连接。红外线热感应装置105与数据采集装置主体结构103之间通过第二机械手连接。连接数据采集装置主体结构103和红外线热感应装置105的第二机械手绕着与数据采集装置主体结构103的连接点360度旋转。

具体的,自动化设备随着工业的发展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生产领域中,其中,机械手是一种能模仿人手和手臂的某些动作功能,可按照编译的程序进行抓取物体及移动物体的自动化设备。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温升记录仪中,机械手作为连接扫描装置和数据采集装置主体结构103的工具,可控制扫描装置进行一定的移动。其中,第一机械手连接透视扫描装置104和数据采集装置主体结构103,第二机械手连接红外线热感应装置105和数据采集装置主体结构103,第二机械手可绕着与数据采集装置主体结构103的连接点进行360度旋转,从而通过第二机械手控制红外线热感应装置105进行360度旋转,从而对检测点进行扫描并获得温度数据和空间数据。其中,红外线热感应装置105进行全方位的旋转,进而可扫描电子电气设备的各个部位。

进一步的,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实施例中的温升记录仪的数据记录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该图可视为温升记录仪的数据记录装置主体结构去除顶板之后的俯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实施例中的温升记录仪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5的视角与图3的视角相对。结合图3至图5所示,数据记录装置101包括:数据记录装置主体结构1011、温度数据采集电路板1012、空间数据采集电路板1013、控制和显示电路板1014、数据存储输出电路板1015、功能旋钮1016和第一电源耦合器1017。数据记录装置主体结构1011的内部设置有空心腔体,温度数据采集电路板1012、空间数据采集电路板1013、控制和显示电路板1014和数据存储输出电路板1015并排安装在空心腔体的底面上。功能旋钮1016和第一电源耦合器1017均安装在数据记录装置主体结构1011的侧面上。温升记录仪还包括:控制板201和第二电源耦合器202。控制板201和第二电源耦合器202均安装在数据采集装置主体结构103的侧面上。

具体的,如图4所示,数据记录装置主体结构1011的内部设置有空心腔体,该空心腔体可为长方体结构。在该空心腔体的底面上,并排设置有温度数据采集电路板1012、空间数据采集电路板1013、控制和显示电路板1014以及数据存储输出电路板1015。可以理解的,空心腔体的底面的面积应不小于温度数据采集电路板1012、空间数据采集电路板1013、控制和显示电路板1014和数据存储输出电路板1015的底面积之和,以更好的容纳上述电路板。

其中,功能旋钮1016和第一电源耦合器1017均安装在数据记录装置主体结构1011的侧面上。在实际应用中,功能旋钮1016和第一电源耦合器1017可位于数据记录装置主体结构1011的同一侧,也可位于数据记录装置主体结构1011的不同侧,可根据实际情况而确定。功能旋钮1016用于控制透视扫描装置104和红外线热感应装置105的扫描速度,以增加采集的数据并提高测试精度。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功能旋钮1016和第一电源耦合器1017安装在数据记录装置主体结构1011的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功能旋钮1016上的按钮数量可为6个,3个用于控制透视扫描装置104的扫描速度,3个用于控制红外线热感应装置105的扫描速度,透视扫描装置104和红外线热感应装置105的扫描速度可分为低、中和高。在实际应用中,功能旋钮1016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增加或减少。第一电源耦合器1017用于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温升记录仪中的数据记录装置提供电能支持。

其中,控制板201和第二电源耦合器202均安装在数据采集装置主体结构103的侧面上。在实际应用中,控制板201和第二电源耦合器202可位于数据采集装置主体结构103的同一侧面上,也可位于数据采集装置主体结构103的不同侧面,可根据实际情况而确定。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控制板201和第二电源耦合器202安装在数据采集装置主体结构103的相邻的两个侧面上。其中,控制板201用于接收透视扫描装置104采集到的轮廓数据和红外线热感应装置105采集到的温度数据及空间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后发送给控制和显示电路板1014。第二电源耦合器202用于为环境温度感应装置102、透视扫描装置104、红外线热感应装置105和控制板201提供电能支持。

进一步的,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实施例中的温升记录仪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环境温度感应装置102、透视扫描装置104和红外线热感应装置105均与控制板电性连接,控制板201与控制和显示电路板1014电性连接。控制和显示电路板1014分别与空间数据采集电路板1013和温度数据采集电路板1012电性连接。空间数据采集电路板1013和温度数据采集电路板1012均与数据存储输出电路板1015电性连接。控制和显示电路板1014板与功能旋钮1016电性连接。第一电源耦合器1017分别与温度数据采集电路板1012、空间数据采集电路板1013、控制和显示电路板1014和数据存储输出电路板1015电性连接。第二电源耦合器202分别与环境温度感应装置102、透视扫描装置104、红外线热感应装置105和控制板201电性连接。

具体的,环境温度感应装置102将采集到的环境温度数据、透视扫描装置104采集到的轮廓数据和红外线热感应装置105采集到的温度数据和空间数据发送给控制板201进行处理,示例性的,将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并将数据进行压缩。控制板201将接收到的数据发送给控制和显示电路板1014,控制和显示电路板1014将接收的数据进行解压和分类。并且,控制和显示电路板1014将分类后的数据分别发送给温度数据采集电路板1012和空间数据采集电路板1013。在实际应用中,将温度数据发送给温度数据采集电路板1012,将轮廓数据和空间数据发送给空间数据采集电路板1013。温度数据采集电路板1012用于获取温度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处理。空间数据采集电路板1013用于获取空间数据和轮廓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处理。数据存储输出电路板1015用于将接收的数据进行存储和输出到其他的存储设备或电子装置,以将温度数据和空间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

其中,功能旋钮1016可由用户进行旋转,以生成不同速度的扫描速度指令并发送给控制和显示电路板1014,控制和显示电路板1014接收该扫描速度指令后,对该扫描速度指令进行分析,将扫描速度控制指令通过控制板201发送给透视扫描装置104和红外线热感应装置105,从而控制透视扫描装置104和红外线热感应装置105的扫描速度。

其中,第一电源耦合器1017和第二电源耦合器202外接电源,第一电源耦合器1017为温度数据采集电路板1012、空间数据采集电路板1013、控制和显示电路板1014和数据存储输出电路板1015提供电力支持。第二电源耦合器202为环境温度感应装置102、透视扫描装置104、红外线热感应装置105和控制板201提供电力支持。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温升记录仪还包括显示屏1018、电源按钮1019和电源开关203,显示屏1018和电源按钮1019均安装在所述数据记录装置主体结构1011的侧面上。电源开关203安装在数据采集装置主体结构103的侧面上。较佳的,显示屏1018与功能旋钮1016呈并排分布,电源按钮1019与控制板201位于主体结构的同一个侧面。在实际应用中,电源按钮1019可为圆柱结构,也可为长方体结构,用于控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数据采集装置的电源接通和电源断开。显示屏1018可为液晶显示屏,用于显示红外线热感应装置105采集的温度数据和空间数据,示例性的,显示屏1018上可显示X:15,Y:20,Z:26,T:56℃(单位:摄氏度),表示坐标为(15,20,26)的检测点的温度为56℃。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电源开关203和第二电源耦合器202均安装在数据采集装置主体结构103的同一个侧面上,电源开关203与控制板201位于数据采集装置主体结构103的不同侧面上。电源开关203用于控制环境温度感应装置102、透视扫描装置104、红外线热感应装置105和控制板201接通电源与断开电源。在实际应用中,电源开关203可与第二电源耦合器202位于数据采集装置主体结构103的不同侧面上。

进一步的,如图4和5所示,数据记录装置101还包括:视频图形阵列接口101A、通用串行总线接口101B和网口101C。视频图形阵列接口101A、通用串行总线接口101B和网口101C安装在数据记录装置主体结构1011的侧面上。在实际应用中,视频图形阵列接口101A、通用串行总线接口101B和网口101C可位于数据记录装置主体结构1011的同一个侧面,也可位于数据记录装置主体结构1011不同侧面。视频图形阵列接口101A和网口101C均可与电子装置电性连接,将透视扫描装置104到的轮廓数据和红外线热感应装置105采集到的温度数据及空间数据发送给电子装置。通用串行总线接口101B可与移动存储设备电性连接,将透视扫描装置104到的轮廓数据和红外线热感应装置105采集到的温度数据及空间数据发送给移动存储设备进行存储。在实际应用中,视频图形阵列接口101A、通用串行总线接口101B和网口101C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用,其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和减少。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显示屏1018与数据存储输出电路板1015电性连接。电源按钮1019与第一电源耦合器1017电性连接,电源开关203与第二电源耦合器202电性连接。其中,数据存储输出电路板1015发送温度数据和空间数据给显示屏1018进行显示。电源按钮1019控制第一电源耦合器1017的接通和断开,从而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温升记录仪中的数据记录装置101提供电力支持或断开电力支持。电源开关203用于控制第二电源耦合器202的接通和断开,从而为环境温度感应装置102、透视扫描装置104、红外线热感应装置105和控制板201提供电力支持或断开电力支持。

其中,如图6所示,数据存储输出电路板1015分别与视频图形阵列接口101A、通用串行总线接口101B和网口101C电性连接,将接收的环境温度数据、轮廓数据、温度数据和空间数据通过视频图形阵列接口101A和网口101C发送给电子装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到各个检测点的温升数据。或者,将接收的环境温度数据、轮廓数据、温度数据和空间数据通过通用串行总线发送给移动存储设备进行存储。

可选的,透视扫描装置104的数量为1个或多个,透视扫描装置104安装在数据采集装置主体结构103的各个侧面上。可以理解的,透视扫描装置104的数量为1个时,透视扫描装置104安装在数据采集装置主体结构103的一个侧面上;透视扫描装置104的数量为多个时,透视扫描装置104安装在数据采集装置主体结构103的各个侧面上。在实际应用中,多个透视扫描装置104可等量和等间距地分布在数据采集装置主体结构103的侧面上,也可按实际需要控制多个透视扫描装置104的分布。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温升记录仪还包括支撑结构204和操作平台205。支撑结构204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支撑结构204的第一端安装在数据采集装置主体结构103的下表面上,支撑结构204的第二端安装在操作平台的上表面上。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支撑结构204为圆柱体结构,采用的材料为钢材。电子电气设备放置在操作平台的上表面上,数据采集装置主体结构103的下方。较佳的,支撑结构204的高度可调节,数据采集装置主体结构103和操作平台205的尺寸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调整,以容纳不同尺寸的电子电气设备。可以理解的,支撑结构204的高度高于透视扫描装置104和红外线热感应装置105的高度,以使透视扫描装置104和红外线热感应装置105可顺利扫描电子电气设备。

可选的,第一电源耦合器1017和第二电源耦合器202内置保险丝且可更换,以提高使用本实施例中的温升记录仪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透视扫描装置使得用户可全方位了解待检测电子电气设备的构造,进而直接通过电子装置确定检测点并发送检测指令给温升记录仪,而无需因漏粘重要的点位而重新粘贴热电偶,极大的节省了采集温升数据的时间。温升记录仪通过环境温度感应装置和红外线热感应装置可无需通过将热电偶粘贴在待检测区域的方式获取温升数据,更极大的节省了采集温升数据的时间。通过360度旋转红外线热感应装置,可扫描电子电气设备的任意区域并获得该区域的温度数据和空间数据,提高温升数据采集的便利性。通过设置功能旋钮,可提供多种精度的数据。通过设置多种电路板和电子元件,可提高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温升记录仪的便利性。

以上为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温升记录仪的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