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测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5163发布日期:2018-12-11 20:26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柔性测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柔性测温装置。



背景技术:

焊接设备运行过程中,为监控炉腔温度或监控工件温度及实施焊接曲线,大都采用接触式温度传感器进行测温或控温。现有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主要有金属铠装热电偶、柔性测温线(柔性测温传感器)及非接触式传感器。

金属铠装热电偶相对比较硬,测温不灵活,接线不耐高温,只能铠装部分进入炉腔,做固定点测温,或弯折做不同点测温,弯折次数多了铠装部分容易断;接触部分所受压力不同,测得的数据偏差较大;热响应时间慢,该类传感器一般在20s以下,最快5s。

柔性测温线固定不够方便,并且点容易吸热,使得测量数据不准确;测量时,柔性测温线的测温头与待测工件(或载台)之间的测量压力不均匀,也容易造成测量数据不准确。

非接触式传感器,需对测温腔体进行特殊处理,尤其是对真空设备,要固定非接触式传感器,只能测定预设点,灵活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测温装置,能够有效提高测温准确性。

实现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

一种柔性测温装置,包括柔性测温线和测温头,测温头位于信号传输线的端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块, 压块安装在柔性测温线上。

进一步地,柔性测温线穿过压块,测温头位于压块的工作面外部。

进一步地,对应压块的顶面和底面设有第一通孔,柔性测温线穿过第一通孔,测温头位于压块底面的下方。

进一步地,对应压块的侧面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设有螺纹;顶丝穿过第二通孔,顶丝用于固定压块。

进一步地,压块为正方体、圆柱体或锥体。

进一步地,第一通孔对应压块顶面和底面的中心位置设置;第二通孔对应压块侧面的中心位置设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压块安装在柔性测温线上,柔性测温线穿过压块,测温头位于压块的工作面外部。本实用新型测温时,将压块固定于待测工件(或载台)上方,通过压块底面(工作面)下方的测温头进行测温,通过压块对待测工件(或载台)施压,能够保证每次测量压力基本一致,有效减少了测量压力对测量效果的影响,进而提高测量准确性。压块的热容量小,对局部温度影响小,而且压块与待测工件(或载台)的接触面少,测量时可以通过压块的一条棱边或一个点与待测工件(或载台)接触,有效减少固定点吸热对测量效果的影响,进而提高测量准确性。本实用新型对应压块的侧面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设有螺纹;顶丝穿过第二通孔,顶丝用于固定压块。本实用新型通过顶丝与压块上第二通孔的配合对固定块进行固定,固定更加方便可靠。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于各种工况准确测温,如常压焊接炉、真空焊接炉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柔性测温传感器具有柔性测温线2和测温头4,测温头4位于柔性测温线2的端部,此为现有技术。设有压块1,柔性测温线2穿过压块,测温头4位于压块的工作面外部。压块为正方体、圆柱体或锥体,或其它形状,本实施例中,压块1为正方体形。压块1的顶面和底面设有第一通孔,柔性测温线2穿过第一通孔,测温头4位于压块1底面(工作面)的下方,即凸出压块1的底面。对应压块1的侧面设有第二通孔3,第二通孔3内设有螺纹;顶丝(图上未画出)穿过第二通孔,顶丝用于固定压块1。实施时,第一通孔对应压块顶面和底面的中心位置设置;第二通孔3对应压块侧面的中心位置设置。

测温时,将压块固定于待测工件(或载台)上方,通过压块底面下方的测温头进行测温,通过压块对待测工件(或载台)施压,能够保证每次测量压力基本一致,有效减少了测量压力对测量效果的影响,进而提高测量准确性。压块的热容量小,对局部温度影响小,而且压块与待测工件(或载台)的接触面少,测量时可以通过压块的一条棱边或一个点与待测工件(或载台)接触,有效减少固定点吸热对测量效果的影响,进而提高测量准确性。本实用新型通过顶丝与压块上第二通孔的配合对固定块进行固定,固定更加方便可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