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拓展光谱分析仪范围的辅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7393发布日期:2018-09-07 23:37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材料分析检测领域,涉及一种拓展光谱分析仪范围的辅具及其工作过程。



背景技术:

随着工厂产品生产量的增大,产品材料种类的增多,材料验收时间要求紧迫,材料化学成份的手工化学分析法已跟不上生产进度,因此现在大多数公司才采用了先进光谱分析法,例如Q4TASMAN光谱分析仪,大大缩短了材料验收时间。由于Q4TASMAN光谱分析仪为通用标准设备,受其接口限制,只能分析直径≥16mm的棒料等,对于常用材料直径<16mm的棒料的化学成份检测不了,解决3mm≤d<16mm棒料的光谱分析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拓展光谱分析仪范围的辅具及其工作过程,通过辅具将3mm≤d<16mm的棒料进行夹紧固定后,直接放置于测定位置进行测定,测定的数据达到国家标准,同时与不利用辅具的铜棒和铝棒测定结果相比较,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3%,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拓展光谱分析仪范围的辅具,从下到上包括依次套设连接的底挡盖、连接座和顶封座,底挡盖的侧壁内表面开有内螺纹;

所述连接座从下到上包括一体成型的下连接段、中段和上连接段,下连接段的侧壁外表面开有与底挡盖侧壁内表面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连接座通过下连接段螺纹连接固定于底挡盖中,同时下连接段的表面中心处开有锥口向上的第一锥形通孔,中段的表面中心处开有中间孔,上连接段的表面中心处开有螺纹连接孔;

所述顶封座包括一体成型的固定座和封顶座,固定座的表面中心处开有锥口向下的第二锥形通孔,固定座的侧壁外表面开有与螺纹连接孔螺纹配合的外螺纹,顶封座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于连接座上,封顶座的底面中心处开有定位槽,定位槽与第二锥形通孔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底挡盖的盖底开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孔直径小于3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锥形通孔、中间孔和螺纹连接孔的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中间孔的孔径大于螺纹连接孔的孔径0.8-1.1mm,螺纹连接孔的孔径大于第一锥形通孔最大端孔径0.3-0.6mm。

进一步地,所述封顶座的底端侧壁外表面一体连接固定有挡圈。

一种拓展光谱分析仪范围的辅具工作过程,具体工作过程为:

S1:将连接座通过下连接段螺纹连接固定于底挡盖中,然后将棒料的直径最小端穿过螺纹连接孔、中间孔和第一锥形通孔后直接与底挡盖底部压紧相接,此时棒料的最小端将第一通孔完全覆盖;

S2:将棒料最大端穿过第二锥形通孔和定位槽,然后将顶封座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于连接座上,旋转调节连接座与底挡盖之间的位置同时旋转调节顶封座,直到棒料的顶端与定位槽的槽底压紧相接;

S3:然后将固定棒料后的辅具放置于光谱分析仪的测试台上,辅具底端将测试台上的测试孔完全覆盖,同时调节电极与顶封座的顶端压紧相接,然后进行测试。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辅具将3mm≤d<16mm的棒料进行夹紧固定后,直接放置于测定位置进行测定,测定的数据达到国家标准,同时与不利用辅具的铜棒和铝棒测定结果相比较,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3%,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辅具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挡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顶封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辅具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光谱分析仪使用过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拓展光谱分析仪范围的辅具,如图1和图2所示,从下到上包括依次套设连接的底挡盖1、连接座2和顶封座3,底挡盖1的盖底开有第一通孔11,第一通孔11的孔直径小于3mm,底挡盖1的侧壁内表面开有内螺纹;

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座2从下到上包括一体成型的下连接段21、中段22和上连接段23,下连接段21的侧壁外表面开有与底挡盖1侧壁内表面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连接座2通过下连接段21螺纹连接固定于底挡盖1中,同时下连接段21的表面中心处开有锥口向上的第一锥形通孔211,中段22的表面中心处开有中间孔221,上连接段23的表面中心处开有螺纹连接孔231,第一锥形通孔211、中间孔221和螺纹连接孔231的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中间孔221的孔径大于螺纹连接孔231的孔径0.8-1.1mm,螺纹连接孔231的孔径大于第一锥形通孔211最大端孔径0.3-0.6mm;棒料的最小端穿过螺纹连接孔231、中间孔221和第一锥形通孔211后直接与底挡盖1底部压紧相接,同时棒料的最小端将第一通孔11完全覆盖;

如图4所示,所述顶封座3包括一体成型的固定座31和封顶座32,固定座31的表面中心处开有锥口向下的第二锥形通孔311,固定座31的侧壁外表面开有与螺纹连接孔231螺纹配合的外螺纹,顶封座3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于连接座2上,封顶座32的底面中心处开有定位槽321,定位槽321与第二锥形通孔311相连通,同时封顶座32的底端侧壁外表面一体连接固定有挡圈33,棒料插接于底挡盖1和连接座2中后,将棒料最大端穿过第二锥形通孔311和定位槽321,然后将顶封座3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于连接座2上,旋转顶封座3直到棒料的顶端与定位槽321的槽底压紧相接,同时由于中间孔221的孔径大于螺纹连接孔231的孔径,使得顶封座3在与连接座2连接固定时穿过螺纹连接孔231后可以在中间孔221中上下调节,实现棒料顶端的压紧固定;

实施例2:

一种拓展光谱分析仪范围的辅具,如图5和图6所示,从下到上包括依次套设连接的底挡盖1、连接座2和顶封座3,挡盖1、连接座2和顶封座3的结构与实施例1结构相同,同时底挡盖1的侧壁外表面开有外螺纹,顶封座3的封顶座32侧壁外表面开有外螺纹;

辅具还包括套设于底挡盖1、连接座2和顶封座3上的外连封座4,外连封座4包括一体连接的下外封筒41和上外封筒42,外连封座4通过底挡盖1、连接座2和顶封座3穿过下外封筒41和上外封筒42固定,同时下外封筒41和上外封筒42的侧壁内表面均开有内螺纹,下外封筒41的内螺纹与底挡盖1侧壁外表面的外螺纹相配合,上外封筒42的内螺纹与封顶座32侧壁外表面的外螺纹螺纹配合,在测定比较长的棒料时,由于棒料的高度较大,使得棒料套设于底挡盖1、连接座2和顶封座3之间后,底挡盖1、连接座2和顶封座3之间有间隙无法实现螺纹连接,此时通过将外连封座4套设于底挡盖1、连接座2和顶封座3之间对辅具进行固定密封,防止测定时有光进入辅具内,影响测定结果;

实施例3:

该辅具的具体工作过程为:

(1)将连接座2通过下连接段21螺纹连接固定于底挡盖1中,然后将棒料的直径最小端穿过螺纹连接孔231、中间孔221和第一锥形通孔211后直接与底挡盖1底部压紧相接,此时棒料的最小端将第一通孔11完全覆盖;

(2)将棒料最大端穿过第二锥形通孔311和定位槽321,然后将顶封座3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于连接座2上,旋转调节连接座2与底挡盖1之间的位置同时旋转调节顶封座3,直到棒料的顶端与定位槽321的槽底压紧相接;

(3)然后将固定棒料后的辅具放置于光谱分析仪的测试台上,辅具底端将测试台上的测试孔完全覆盖,同时调节电极与顶封座3的顶端压紧相接,然后进行测试;

(4)当棒料的长度较大时直接将外连封座4通过底挡盖1、连接座2和顶封座3穿过下外封筒41和上外封筒42固定,同时通过螺纹连接实现下外封筒41与底挡盖1之间和上外封筒42与封顶座32之间的固定连接。

实施例4:

选取不同直径的钢棒和铝棒进行了验证,具体过程为:

(1)选取直径分别是28mm、8mm、3mm的钢棒,先对28mm棒料直接放在仪器上进行测试,再运用辅具夹住8mm、3mm棒料进行测试,操作如图7所示;最后对先后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如表1所示:

表1:光谱分析仪对不同直径的钢棒测试结果

(2)选取直径为28mm、8mm、3mm的铝棒同上步骤进行对比测试,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如表2所示:

表2:光谱分析仪对不同直径的铝棒测试结果

由表1和表2可知,3mm≤d<16mm棒料的通过辅具固定后进行光谱分析,测定结果符合目标要求。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