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链式电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02588发布日期:2019-02-01 20:20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拆卸链式电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腐蚀监测与研究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拆卸链式电极。



背景技术:

海水/大气界面、海泥/海水界面、海洋温跃层、储油罐中卤水/石油界面等众多两相介质界面区域是金属腐蚀严重、金属腐蚀机理复杂、金属腐蚀防护困难的区域。

研究界面区域的腐蚀是进行金属腐蚀防护的基础,利用传统小尺寸金属样品挂样研究难以获得长尺整体金属的腐蚀信息,而利用长尺整体金属进行挂样、投入大、技术难度大,且难以获得局部金属腐蚀信息。

现有的链式电极皆非“可拆卸”式的,电极使用一次就废弃,浪费人力物力,同时也限制了金属腐蚀研究技术的使用,难以满足大量的环境界面区域金属腐蚀研究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可拆卸链式电极,多个电极单体可以任意组装形成链式电极或阵列电极,在使用中可以对电极单体进行拆卸,便于取金属片进行研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拆卸链式电极,包括多个电极单体,多个电极单体通过导线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的电极单体包括第一管件、第二管件、金属片以及金属导体;所述的第一管件的一端通过挡板密封,另一端与第二管件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且第一管件与第二管件为密封连接;金属片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二管件另一端的管口密封连接;在第一管件上设有开孔,所述的导线穿入开孔中通过金属导体与金属片连接;导线通过第二连接件与开孔密封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电极单体内设有金属片,金属片通过金属导体与导线连接,电极单体的一端通过挡板密封,另一端为金属片,金属片与第二管件也是密封连接,另外,开孔处也是通过第二连接件进行密封,保证了在测试时,外界的海水、海泥等物质不能进入电极单体内部,在使用时,导线与电化学测试仪连接,将电极单体置于需要测试的物质中,金属片的一侧与外界连接,海水、海泥等腐蚀金属片,通过电化学测试仪实时监测金属片受腐蚀的情况;另外,当测试完毕,还可以将电极单体拆开,取出金属片,对金属片进行形貌进行测试,获取金属片受腐蚀的情况。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拆卸链式电极,通过链式电极可以模拟检测海水不同深度对金属的腐蚀情况,既可以获得局部金属腐蚀信息,又可以模拟长尺整体金属并获得整体金属的腐蚀信息;另外利用该电极既可以利用电化学分析技术分析金属腐蚀,也可以利用传统的失重法进行金属局部腐蚀速率的测定,还可以利用微观形貌分析技术分析金属腐蚀;而且,电极单体为可拆开式的,测试完毕后,可更换金属片后继续使用,有效节约了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的多个电极单体通过导线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电极单体之间的连接为可拆卸的,可根据需要任意组装。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金属导体为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挡板上,另一端与金属片连接。弹簧具有弹性,当第一管件与第二管件连接后,弹簧的一端相抵于挡板,另一端受到金属片施加的压力,从而保证其始终能与金属片连接紧密,提高测试的准确性;且通过弹簧与金属片连接,在将第二管件与第一管件连接时,可操作性较强,不会因为金属导体位置没有放正等问题,而导致第一管件与第二管件不能有效连接。

作为优选地,所述的第一连接件为橡胶圈,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管件与金属片连接的一端的管口内设有抵持部,金属片固定于抵持部上,在金属片的两侧均设有橡胶圈,通过橡胶圈与第二管件的内壁密封连接。金属片置于第二管件内,固定于抵持部上,通过橡胶圈实现金属片与第二管件的内壁的密封连接,保证在测试时,海水等物质不会从第二管件的管口金属电极单体内部。

作为优选地,所述的第二连接件为树脂。

作为优选地,在第一管件内导线与金属导体连接处填充有树脂。利用树脂对开孔进行密封,同时将第一管件内填充树脂,保证开孔处、导线与金属导线连接处充分密封,保证外界物质不能进入电极单体内。

作为优选地,所述的第一管件与第二管件通过螺纹连接。通过螺纹连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能够达到密封连接的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拆卸链式电极,多个电极单体可以任意组装形成链式电极或阵列电极,既可以获得局部金属腐蚀信息,又可以模拟长尺整体金属并获得整体金属的腐蚀信息,提高了测试的多样性及准确性;在使用中还可以对电极单体进行拆卸,取金属片进行研究或者对金属片进行更换,有效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极单体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极单体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极单体之间的第一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极单体之间的第二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模拟海洋温跃层不同位置的电极的腐蚀电流。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利用失重法获得不同位置电极的腐蚀速率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海水/海泥界面附近电极间电偶电流密度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可拆卸链式电极,包括多个电极单体1,多个电极单体1通过导线2可拆卸式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所述的电极单体1包括第一管件11、第二管件12、金属片13以及弹簧14;所述的第一管件11的一端通过挡板15密封,另一端与第二管件12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且第一管件11与第二管件12为密封连接;金属片13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二管件12另一端的管口密封连接;在第一管件11上设有开孔16,所述的导线2穿入开孔16中通过金属导体与金属片13连接;导线2通过第二连接件17与开孔16密封连接。弹簧14的一端固定于挡板15上,另一端与金属片13连接。弹簧14具有弹性,当第一管件11与第二管件12连接后,弹簧14的一端相抵于挡板15,另一端受到金属片13施加的压力,从而保证其始终能与金属片13连接紧密,提高测试的准确性;且通过弹簧14与金属片13连接,在将第二管件12与第一管件11连接时,可操作性较强,不会因为金属导体位置没有放正等问题,而导致第一管件11与第二管件12不能有效连接。

将导线2从开孔16处传入第一管件11中,与弹簧14焊接在一起,利用树脂对第一管件11导线2连接处及开孔16处进行填充,保证第一管件11的一端与外界处于充分密封状态,树脂仅填充第一管件11的一部分,弹簧14大部分留在树脂外部;然后将橡胶圈置于第二管件12管口处的抵持部18处,将金属片13置于橡胶圈上,再在金属片13的另一侧放置橡胶圈,使金属片13将第二管件12一端的管口封住,防止液体介质进入;将第一管件11与第二管件12通过螺纹连接后,弹簧14受到金属片13的压力从而保证了弹簧14与金属片13能够紧密的接触在一起,第一管件11与第二管件12螺纹连接处可以借助凡士林、密封胶等物质进行密封。电极在使用时,可以将第一管件11与第二管件12旋开,将金属片13取出进行更换。

在将多个电极单体1进行组装时,可以将多个金属电极先固定在缆绳3上,然后通过导线2将各个电极单体1进行连接。

具体应用

1. 利用可拆卸链式电极研究管线钢X70在模拟海洋温跃层中的腐蚀问题。制作了如图3或图4的可拆卸链式电极。利用电化学分析手段获得了位于模拟海洋温跃层不同位置的电极的腐蚀电流如图5。旋开电极取出圆形金属片13,利用失重法获得不同位置电极的腐蚀速率,如图6。

2. 利用可拆卸链式电极研究管线钢X70在海水/海泥界面的腐蚀问题。制作了如图3或图4的可拆卸链式电极。利用电化学分析手段获得了位于海水/海泥界面附近电极间电偶电流密度,如图7。旋开电极取出圆形金属片13,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获得不同位置电极的微观形貌。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