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偶检定炉的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1564发布日期:2018-12-25 20:49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热电偶检定炉的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电偶检定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热电偶检定炉的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热电偶是一种感温元件,它直接测量温度,并把温度信号转换成热电动势信号,通过电气仪表(二次仪表)转换成被测介质的温度。热电偶检定是判断各分度号热电偶的热点特性是否达到国家标准的一种操作方法,它是将标准热电偶和被检热电偶放入相应的热电偶检定炉内最高温区,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检定。

传统的热电偶检定炉包括机架以及机体,机体固定于机架上,机体开设有检定口,热电偶的热电极穿过检定口并进入机体内,然后在检定口处填充密封件,从而进行对热电偶的检测。

但是,通常在使用热电偶检定炉时,由于没有对应的上料装置,所以需要工作人员一只手扶着热电偶,另一只手填充密封件,导致整体的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电偶检定炉的上料装置,具有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电偶检定炉的上料装置,包括支撑架以及上料板,支撑架上固定有若干沿支撑架高度方向设置的竖杆,上料板水平设置且位于支撑架的上方,上料板开设有供竖杆穿过的连接口,支撑架上设置有带动上料板沿支架的高度方向移动的驱动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热电偶放置在上料板上,然后利用驱动组件带动上料板沿支撑架的高度方向移动,当热电偶的高度与检定口的高度相同时,移动热电偶,使热电偶的热电极穿过检定口;在上料板的支撑作用下,热电偶的接线盒位于上料板上,从而避免了接线盒悬空放置,从而降低了工作难度并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热电偶安装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驱动组件包括千斤顶,千斤顶的本体固定于支撑架上并位于上料板的下方,千斤顶的输出杆与上料板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千斤顶,带动上料板沿支撑架的高度方向移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

进一步的,驱动组件包括螺杆以及电机,螺杆的轴线沿支撑架的高度方向设置,上料板开设有供螺杆穿过的螺纹口,螺杆与螺纹口的内壁螺纹连接,电机固定于支撑架上,电机的输出轴与螺杆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电机,带动螺杆转动,从而带动上料板沿支撑架的高度方向移动,具有自动限位的优点。

进一步的,上料板的顶面开设有沿支撑架长度方向设置的滑槽,滑移块与滑槽滑移卡接,滑移块开设有与接线盒卡接的凹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与接线盒对应的滑移块滑入滑槽内,然后将接线盒卡接于凹槽内,当滑槽正对检定口时,移动滑移块,带动热电极滑入检定口;当需要对下一个热电偶进行检测时,沿滑槽移动滑移块取出凹槽上的热电偶并下一个热电偶放入,从而减少相对于检定口重新定位滑槽的概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机架上固定有抵接板,支撑架上固定有限位板,当固定板与限位板抵接时,滑槽与检定口的轴线沿支撑架高度方向分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限位板与抵接板抵接时,检定口正对上料板,通过驱动组件带动上料板沿支撑板的高度方向移动,从而使检定口与滑槽快速对准,从而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限位板上固定有磁铁块,抵接板上固定有与磁铁块抵接吸引的金属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抵接板与限位杆抵接时,金属条与磁铁块抵接吸引,从而减少在热电偶检定过程中支撑架偏移的概率。

进一步的,机体上设置有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发射器发出的红外线沿检定口的轴线方向设置,上料板侧壁固定有红外线接收器以及警示灯,红外线接收器的输出端耦接有控制电路,当红外线接收器接收红外线时,滑槽正对检定口且控制电路控制警示灯发光。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抵接板与限位板抵接时,红外线发射器与红外线接收器沿支撑架的高度方向分布,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上料板向上或向下移动,当红外线发射器接收红外线时,控制电路控制警示灯得电并发光,从而提醒工作人员滑槽正对检定口。

进一步的,支撑架的底面转动连接有滑轮,滑轮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滑轮转动的脚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滑轮,便于快速转移支撑架,通过设置脚刹,限制支撑架移动,具有操作方便的优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在上料板的支撑作用下,热电偶的接线盒位于上料板上,从而避免了接线盒悬空放置,从而降低了工作难度并提高了工作效率,并提高了热电偶安装的稳定性;

(2)通过设置抵接板、限位板、红外发射器以及红外接收器,从而使滑槽快速正对检定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热电偶检定炉与上料装置的位置关系;

图2为本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热电偶检定炉与上料装置的位置关系;

图3实施例二的局部俯视图,示出了限位板以及抵接板的位置关系。

附图标记:1、支撑架;2、上料板;3、竖杆;4、驱动组件;41、螺杆;42、电机;5、机体;6、机架;7、检定口;8、滑轮;9、控制电路;10、滑槽;11、滑移块;12、凹槽;13、抵接板;14、限位板;15、金属条;16、磁铁块;17、红外线发射器;18、红外线接收器;19、警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一种热电偶检定炉的上料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支撑架1、上料板2、竖杆3以及驱动组件4,支撑架1整体呈长方体形设置;竖杆3呈圆柱形设置,竖杆3设置有四根,竖杆3的轴线沿支撑架1的高度方向设置;上料板2的横截面为长方形,上料板2水平设置,上料板2开设有沿支撑架1竖直方向设置的连接口,连接口用于供竖杆3转过,连接口的内壁固定有弹性层,弹性层与穿过的竖杆3过盈配合,弹性层设置为橡胶材料;驱动组件4设置于支撑架1上,且用于带动上料板2沿支撑架1的高度方向移动。

如图1所示,驱动组件4设置为千斤顶,千斤顶包括本体以及输出杆,千斤顶的本体固定于支撑架1上并位于上料板2的下方,千斤顶的输出杆与上料板2固定连接。通过启动千斤顶,从而带动上料板2上下移动。

如图1所示,支撑架1的底面转动连接有滑轮8,滑轮8设置为万向轮且设置有四个,四个滑轮8沿支撑架1的竖向中心线周向均匀分布,滑轮8上设置有脚刹,脚刹用于限制滑轮8转动。支撑架1在滑轮8的作用下移动至预定位置处,并利用脚刹将支撑架1相对于地面固定。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法:将热电偶放置于上料板2上,启动千斤顶,使热电极与检定口7等高,然后将热电极卡入检定口7。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2和图3所示,驱动组件4包括螺杆41以及电机42。螺杆41的轴线沿支撑架1的高度方向设置,螺杆41的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上料板2开设有螺纹口,螺纹口内壁设置有内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匹配,当螺杆41穿过螺纹口时螺杆41与螺纹口的内壁螺纹连接;电机42固定于支撑架1上,电机42的输出轴与螺杆41同轴线设置,电机42的输出轴与螺杆41固定连接。通过启动电机42,带动螺杆41转动,从而带动上料板2上下移动。

如图2和图3所示,上料板2的顶面开设有滑槽10,滑槽10贯穿上料板2,滑槽10竖向截面呈T形设置,滑槽10沿支撑架1长度方向设置,上料板2上设置有滑移块11,滑移块11与滑槽10滑移卡接,滑移块11开设有凹槽12,凹槽12与对应的接线盒卡接,凹槽12与接线盒的抵接面上固定有柔性层,柔性层用于减少对接线盒的摩擦。

如图2和图3所示,机架6上固定有抵接板13,支撑架1上固定有限位板14,抵接板13朝向限位板14的侧面固定有金属条15,金属条15沿抵接板13的长度方向设置,限位板14朝向抵接板13的侧面固定嵌设有磁铁块16,当抵接板13与限位板14抵接时,磁铁块16与金属条15抵接吸引,且滑槽10位于检定口7的正上方或正下方。

如图2和图3所示,机体5上固定有红外线发射器17,红外线发射器17发出的红外线沿检定口7的轴线方向设置,上料板2侧壁固定有红外线接收器18、警示灯19以及控制电路9,控制电路9耦接于有红外线接收器18的输出端,当红外线接收器18接收红外线时,滑槽10正对检定口7且警示灯19发光。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法:移动支撑架1,使抵接板13与限位板14抵接,磁铁块16吸引金属条15,启动电机42,带动上料板2上下移动,当警示灯19发光时,停止电机42,将滑移块11滑入滑槽10,然后将接线盒卡接与滑移块11吗,移动滑移块11使热电极滑入检定口7。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