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电路、终端及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9164发布日期:2019-04-13 01:03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检测电路、终端及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科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电路、终端及充电器。



背景技术:

在终端关机较长时间后,当再次开机时,往往会遇到无法开机的情况。此时,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其无法确定是终端电池没电造成的无法开机还是终端设备损坏造成的无法开机,因此用户只能求助于售后维修,造成售后不良率上升。所以,现有终端中亟需一种能够方便用户自行检测终端电池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测电路、终端及充电器,用于方便用户自行检测终端电池。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测电路,包括检测模块和指示模块;

所述指示模块,与所述检测模块连接,用于连接检测电源,并与所述检测模块构成指示通路;

所述检测模块,连接所述终端电池,用于根据所述终端电池的电池电压控制所述指示通路的开启或关闭。

检测模块通过检测终端电池电压而控制指示通路开启或关闭,进而可以控制指示模块的工作,实现指示模块对电池状态的指示,使得用户可以直接通过指示模块确定终端电池是否损坏,无需求助专业检修人员,对终端电池的检测更加方便。

可选的,所述指示模块包括发光二极管;

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用于连接检测电源,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用于连接所述检测模块,所述发光二极管用于在所述检测模块开启所述指示通路时接收所述检测电源提供的检测电压并发光。

可选的,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检测晶体管;

所述检测晶体管的控制电极与所述终端电池的阳极连接,第一电极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二电极与所述终端电池的阴极连接,所述检测晶体管用于通过所述控制电极接收所述终端电池的电池电压,根据所述电池电压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连接。

可选的,所述检测晶体管具体用于:在所述电池电压为高电压时关闭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连接,在所述电池电压为低电压时开启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连接。

第二方面,一种终端,包括终端电池和检测模块;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连接充电器,并与所述充电器中的指示模块构成指示通路;

所述检测模块,与所述终端电池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终端电池的电池电压控制所述指示通路的开启和关闭。

可选的,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检测晶体管;

所述检测晶体管的控制电极与所述终端电池的阳极连接,所述检测晶体管的第二电极与所述终端电池的阴极连接,所述检测晶体管的第一电极用于连接所述指示模块,所述检测晶体管用于通过所述控制电极接收所述终端电池的电池电压,根据所述电池电压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连接。

可选的,所述检测晶体管具体用于:在所述电池电压为高电压时关闭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连接,在所述电池电压为低电压时开启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连接。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充电器,所述充电器包括指示模块和检测电源,适用于如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

可选的,所述指示模块包括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用于接收检测电压,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用于连接所述终端的检测模块,所述发光二极管用于在所述指示通路开启时接收所述检测电源提供的检测电压发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的检测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的检测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是一种终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检测电路100包括检测模块101和指示模块102。其中,指示模块102,与检测模块101连接,用于连接检测电源200,并与检测模块101构成指示通路。检测模块101,连接终端电池300,用于根据终端电池300的电池电压控制指示通路的开启或关闭。

如图1所示,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当终端电池300的电池电压大于预设阈值时,检测模块101关闭指示通路,指示模块102无法利用检测电源200提供的检测电压发出指示信号;当终端电池300的电池电压不大于预设阈值时,检测模块101开启指示通路,指示模块102可以利用检测电源200提供的检测电压发出指示信号。

在终端无法开机时,用户便可以根据指示模块102是否发出指示信号便可以确定终端无法开机的原因为终端电池300无电还是终端电池300或终端电池300的输出电路损坏,具体而言,当指示模块102未发出指示信号时,说明终端电池300的电池电压大于预设阈值,终端电池300中有足够电量,终端无法开机的原因是因为终端电池300或终端电池300的输出电路损坏;当指示模块102发出指示信号时,说明终端电池300的电池电压不大于预设阈值,终端电池300中的电量过低,终端无法开机的原因有可能是因为终端电池300中的电量不足。

容易想到的,检测模块101也可以在终端电池300的电池电压大于预设阈值时开启指示通路,在终端电池300的电池电压不大于预设阈值时关闭指示通路,以使指示模块102可以指示终端电池300的不同状态,具体过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再一一赘述。

在图1所示的检测电路100中,检测模块101通过检测终端电池300的电压而控制指示通路开启或关闭,进而可以控制指示模块102的工作,实现指示模块102对终端电池300不同状态的指示,使得用户可以直接通过指示模块102的指示信号确定终端电池300是否损坏,无需求助专业检修人员,对终端电池300的检测更加方便。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图1中的指示模块200可以基于发光二极管实现。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的检测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指示模块102为发光二极管102,发光二极管102的阳极用于连接检测电源200,发光二极管102的阴极用于连接检测模块101,发光二极管102用于在检测模块101开启指示通路时接收检测电源200提供的检测电压并发光。

发光二极管102是一种常规的半导体元器件,不仅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而且还可以节省终端空间。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图1中的检测模块101可以基于检测晶体管实现。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的检测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检测模块101为检测晶体管101,检测晶体管101的控制电极与终端电池300的阳极连接,第一电极与发光二极管102的阴极连接,第二电极与终端电池300的阴极连接,检测晶体管101用于通过控制电极接收终端电池的电池电压,根据电池电压开启或关闭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连接。

检测晶体管101具有与发光二极管102相似的优点,也是一种常规的半导体元器件,其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而且还可以节省终端空间。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检测晶体管101既可以是P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positive channel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PMOS),也可以是N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negative channel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NMOS)。

在检测晶体管101为PMOS时,检测晶体管101可以在电池电压为高电压时关闭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连接,在电池电压为低电压时开启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连接,从而时间了对检测通路的控制。

具体实施过程中,检测电源200可以是终端所连接的外部电源,可以直接利用终端的充电器实现,由充电器提供的充电电压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检测电压。在此情况下,指示模块102既可以位于终端外表面,又可以位于充电器的外表面。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结构示意图。图4中,终端400包括终端电池300、检测模块101和指示模块102。指示模块102可以位于终端400的外壳,以便于用户观察指示模块102是否发出了指示信号。

图4中检测模块101和指示模块102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再赘述。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是一种终端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终端500包括终端电池300和检测模块101,检测模块101,用于连接充电器600,并与充电器600中的指示模块102构成指示通路;检测模块101,与终端电池300连接,用于根据终端电池300的电池电压控制指示通路的开启和关闭。

具体实施过程中,当终端与充电器连接后,终端中的检测模块便与充电器中的指示模块构成指示通路。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检测电源,如图5所示,充电器600包括指示模块和检测电源,适用于如图5中所示的终端,显然,图5中的充电器600也适用于图4所示的终端。

图5中,检测模块101和指示模块102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再赘述。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