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曳引机测试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07767发布日期:2019-02-19 18:27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曳引机测试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曳引机测试平台。



背景技术:

曳引机是电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曳引机的测试工作在电梯生产制造领域里是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曳引机的测试平台主要采用直流电机在曳引机上加载负载扭矩,曳引机将以该负载扭矩作为负载而运行;然而,现有的测试平台的直流电机只能输出额定的负载扭矩,因此,该测试平台的测试结果是以额定不变的负载为前提,对曳引机进行测试的,而无法再多种负载工况下对曳引机进行测试,导致曳引机的测试角度单一,测试准确度较低;又由于直流电机具有制造工艺复杂、维护困难、生产成本高、可靠性差、噪音大的缺点,因此,不仅测试平台的投入成本较高,还操作复杂,不利于推广;同时,由于直流电机在励磁绕组弱磁或失磁的时候,很容易造成飞车事故,因此测试平台在运行时,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曳引机测试平台。本技术方案可通过调节负载控制器向负载驱动电路输出的脉宽调制信号的占空比,来调节负载电机向曳引机输出的负载扭矩的大小,进而实现对曳引机在多种负载工况下分别进行测试的效果;可通过调节测试控制器向测试驱动电路输出的脉宽调制信号的占空比,来调节曳引机接收到的测试交流电的电流大小,进而起到调节曳引机输出功率大小的作用,实现了对曳引机在多种功率状态下分别进行测试的效果,实现了对曳引机的多工况多角度测试,提高了测试准确度;

通过使用永磁同步电机作为负载电机,相比于直流电机的制造工艺复杂、维护困难、生产成本高、可靠性差、噪音大的缺点,本技术方案结构的结构简单并且无需使用变压器等电气元件,便于操控和维修,有利于大规模推广;同时由于直流电机在励磁绕组弱磁或失磁的时候,很容易造成飞车事故,而永磁同步电机则有效的避免了弱磁或失磁的现象,进而避免了飞车事故,同时,永磁同步电机体积小,工作效率高,并且能耗较低,有效的降低了企业的测试成本,消除了曳引机测试平台的安全隐患;

通过设置传动装置以及万向节,通过更换万向节使得负载电机能够与不同型号规格的曳引机进行连接,扩大了曳引机测试平台的适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曳引机测试平台,包括整流模块、滤波电路、负载变频器、测试变频器和负载电机;所述整流模块与交流电源连接,所述整流模块还分别与所述负载变频器和测试变频器连接,所述负载变频器与所述负载电机连接,所述测试变频器与曳引机连接,所述负载电机与曳引机通过传动装置连接;

所述整流模块从交流电源获得三相交流电,并对该三相交流电进行整流获得直流电;所述滤波电路用于对所述直流电进行滤波;所述整流模块将直流电分别输出至所述负载变频器和测试变频器,所述负载变频器将直流电转变为负载交流电后输出至所述负载电机,所述测试变频器将直流电转变为测试交流电后输出至所述曳引机;所述负载电机向所述曳引机输出负载扭矩。

上述方案中,所述负载电机为永磁同步电机。

上述方案中,所述负载变频器包括负载逆变器、负载驱动电路和负载控制器,所述负载逆变器分别与所述整流模块和负载电机连接,所述负载驱动电路与所述负载逆变器连接,所述负载控制器与所述负载驱动电路连接,所述负载控制器向所述负载驱动电路输出脉宽调制信号,所述负载驱动电路根据脉宽调制信号控制所述负载逆变器的晶体管的导通和关断,使所述负载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负载交流电。

上述方案中,所述测试变频器包括测试逆变器、测试驱动电路和测试控制器,所述测试逆变器分别与所述整流模块和曳引机连接,所述测试驱动电路与所述测试逆变器连接,所述测试控制器与所述测试驱动电路连接,所述测试控制器向所述测试驱动电路输出脉宽调制信号,所述测试驱动电路根据脉宽调制信号控制所述测试逆变器的晶体管的导通和关断,使所述负载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测试交流电。

上述方案中,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和万向节,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负载电机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万向节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万向节背向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曳引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曳引机测试平台,实现了对曳引机在多种负载工况下分别进行测试的效果,以及对曳引机在多种功率状态下分别进行测试的效果,进而实现了对曳引机的多工况多角度测试,提高了测试准确度;结构简单并且无需使用变压器等电气元件,便于操控和维修,有利于大规模推广;有效的避免了弱磁或失磁的现象,进而避免了飞车事故,同时,永磁同步电机体积小,工作效率高,并且能耗较低,有效的降低了企业的测试成本,消除了曳引机测试平台的安全隐患;能够与不同型号规格的曳引机进行连接,扩大了曳引机测试平台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曳引机测试平台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中:1、整流模块 2、滤波电路 3、负载变频器 4、测试变频器

5、负载电机 6、传动装置 7、曳引机 8、交流电源

31、负载逆变器 32、负载驱动电路 33、负载控制器

41、测试逆变器 42、测试驱动电路 43、测试控制器

61、第一传动轴 62、第二传动轴 63、万向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曳引机7测试平台,包括整流模块1、滤波电路2、负载变频器3、测试变频器4和负载电机5;整流模块1与交流电源8连接,整流模块1还分别与负载变频器3和测试变频器4连接,负载变频器3与负载电机5连接,测试变频器4与曳引机7连接,负载电机与曳引机7通过传动装置6连接;

整流模块1从交流电源8获得三相交流电,并对该三相交流电进行整流获得直流电;滤波电路2用于对直流电进行滤波;整流模块1将直流电分别输出至负载变频器3和测试变频器4,负载变频器3将直流电转变为负载交流电后输出至负载电机5,测试变频器4将直流电转变为测试交流电后输出至曳引机7;负载电机5向曳引机7输出负载扭矩。

优选的,负载电机5为永磁同步电机。

具体的,负载变频器3包括负载逆变器31、负载驱动电路32和负载控制器33,负载逆变器31分别与整流模块1和负载电机5连接,负载驱动电路32与负载逆变器31连接,负载控制器33与负载驱动电路32连接,负载控制器33向负载驱动电路32输出脉宽调制信号,负载驱动电路32根据脉宽调制信号控制负载逆变器31的晶体管的导通和关断,使负载逆变器31将直流电转换为负载交流电,并输出至负载电机5。

具体的,测试变频器4包括测试逆变器41、测试驱动电路42和测试控制器43,测试逆变器41分别与整流模块1和曳引机7连接,测试驱动电路42与测试逆变器41连接,测试控制器43与测试驱动电路42连接,测试控制器43向测试驱动电路42输出脉宽调制信号,测试驱动电路42根据脉宽调制信号控制测试逆变器41的晶体管的导通和关断,使负载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测试交流电,并输出至曳引机7。

具体的,传动装置6包括第一传动轴61、第二传动轴62和万向节63,第一传动轴61的一端与负载电机5连接,第一传动轴61的另一端与万向节63的一端连接,第二传动轴62的一端与万向节63背向第一传动轴61的一端连接,第二传动轴62的另一端与曳引机7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是:整流模块1从交流电源8获得三相交流电,并对该三相交流电进行整流获得直流电;滤波电路2用于对直流电进行滤波;整流模块1将直流电分别输出至负载变频器3和测试变频器4;

负载控制器33向负载驱动电路32输出脉宽调制信号,负载驱动电路32根据脉宽调制信号控制负载逆变器31的晶体管的导通和关断,使负载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负载交流电;测试控制器43向测试驱动电路42输出脉宽调制信号,测试驱动电路42根据脉宽调制信号控制测试逆变器41的晶体管的导通和关断,使负载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测试交流电。

负载电机5获得负载交流电后将向曳引机7输出负载扭矩,启动曳引机7使曳引机7带动负载电机5转动,此时,曳引机7将以负载电机5输出的负载扭矩作为负载运行,进而实现对曳引机7测试的功能;

可通过调节负载控制器33向负载驱动电路32输出的脉宽调制信号的占空比,来调节负载电机5向曳引机7输出的负载扭矩的大小,进而实现对曳引机7在多种负载工况下分别进行测试的效果;

可通过调节测试控制器43向测试驱动电路42输出的脉宽调制信号的占空比,来调节曳引机7接收到的测试交流电的电流大小,进而起到调节曳引机7输出功率大小的作用,实现了对曳引机7在多种功率状态下分别进行测试的效果;

通过使用永磁同步电机作为负载电机5,相比于直流电机的制造工艺复杂、维护困难、生产成本高、可靠性差、噪音大的缺点,本技术方案结构的结构简单并且无需使用变压器等电气元件,便于操控和维修;同时由于直流电机在励磁绕组弱磁或失磁的时候,很容易造成飞车事故,而永磁同步电机则有效的避免了弱磁或失磁的现象,进而避免了飞车事故,同时,永磁同步电机体积小,工作效率高,并且能耗较低,有效的降低了企业的测试成本;

通过设置传动装置6以及万向节63,通过更换万向节63使得负载电机5能够与不同型号规格的曳引机7进行连接,扩大了曳引机7测试平台的适用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