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拔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2119发布日期:2019-02-10 22:53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拉拔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质量检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拉拔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拉拔试验装置主要适用于建筑工程固定隔热材料的铆钉拉拔力、墙体隔热保温材料的粘结强度和外墙饰面砖、各种板材、油漆材料等粘结强度的检测。

现有的拉拔试验装置,包括加载杆、拉拔仪、箱型梁、连接球头以及支撑梁,加载杆与拉拔仪二者固定连接,加载杆的一端尺寸变大突出,形成与连接球头相配合的连接端,箱型梁中部设有通孔,加载杆穿过该通孔,使得拉拔仪支撑在箱型梁上,连接球头包括两个能够分开及合拢的夹具,支撑梁竖直固定连接在箱型梁长度方向的两端。

但是现有的拉拔试验装置当要测量的工作环境的长度发生改变时,两个支撑梁之间的距离比较小,对要测量的预制件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种拉拔试验装置,达到增大测量范围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拉拔试验装置,包括拉拔装置,拉拔装置包括加载杆、拉拔仪、箱型梁、支撑梁和连接球头,支撑梁竖直固定连接在箱型梁长度方向的两端,连接球头与加载杆的底端连接,所述支撑梁下方设有辅助架,辅助架包括水平的支撑板和两个竖直的支撑腿,在支撑腿与支撑板之间设有连接件,在支撑板中间位置开设有竖直的与加载杆配合使用的连接孔,连接孔贯穿支撑板的厚度,在支撑板与支撑梁之间设有用于固定支撑梁的固定结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测试的物件比较小时,可不使用辅助架,直接用连接件将物件夹紧,当要测试的物件的长度大于两个支撑梁之间的距离时,此时可通过辅助架来完成测试,将支撑梁通过固定结构与支撑板连接,然后将支撑腿通过连接件与支撑板连接,使两个支撑腿之间的距离大于要测试物件的长度,再将加载杆带连接球头穿过连接孔,然后对要测试的物件夹紧,通过拉拔仪测试物件的粘结强度,辅助架的设置增大了拉拔装置测试的范围,间接提高了拉拔装置的实用性。

较佳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在支撑板上开设的与支撑梁配合使用的竖直的固定槽,在支撑梁底端固定连接的与固定槽配合使用的固定块,固定槽的深度小于支撑板的厚度,固定槽分布在连接孔的两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支撑梁上的固定块插到固定槽内,固定槽的深度小于支撑板的厚度时不会影响对支撑梁的使用,固定槽的设置对支撑梁起到一定的支撑和固定作用,给工作人员的操作提供了便捷。

较佳的,所述支撑板两侧固定连接有夹紧块,在夹紧块上开设有夹紧槽,两个夹紧槽相对,在两个夹紧槽上固定连接有固定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拉拔装置用来测试竖直面上的物件时,需要工作人员用手按住辅助架,给工作人员的操作带来了不便,将支撑梁插到固定槽内后,然后转动两个夹紧块,使支撑梁与两个夹紧槽紧贴,然后通过固定件将两个夹紧块固定,可防止在竖直面上使用时,拉拔装置脱离辅助架,给工作人员的操作提供了便捷。

较佳的,所述固定件为水平的固定销轴,固定销轴穿过两个夹紧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销轴的设置既方便工作人员将夹紧块固定,固定销轴对固定块起到起到阻挡作用,可防止固定块从固定槽内移出而使拉拔装置脱离辅助架,给工作人员的操作提供了便捷。

较佳的,所述夹紧块的截面形状呈L型,且夹紧块水平的一段与夹紧块竖直的一段铰接,夹紧块水平的一段与支撑板的上表面平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夹紧块水平的一段与支撑板的上表面平行时,对支撑梁上的固定块起到阻挡作用,可防止固定块在固定槽内移动,提高了使用时的稳定性,同时夹紧块水平的一段与竖直的一段铰接时,方便工作人员固定和拆卸拉拔装置。

较佳的,所述连接件包括多个连接槽,在支撑腿上固定连接有与连接槽配合使用的连接块,连接槽的长度方向与支撑板的宽度方向相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支撑腿水平插到连接槽内,可实现对支撑腿的固定,当要测试的物件的长度变化时,可移动两个支撑腿之间的距离,提高了测试的范围。

较佳的,所述连接槽和连接块的截面形状为T型,且连接槽的长度小于支撑板的宽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槽和连接块的截面形状为T型时,将整个拉拔装置带动支撑板提起时,T型的连接槽和支撑腿的配合使用,则不会使支撑腿在竖直方向滑落,连接槽的长度小于支撑板的宽度时,拉拔装置在竖直面内测试时,支撑腿也不会从连接槽内滑落,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

较佳的,所述加载杆远离支撑板的一端设有加长杆,加长杆与加载杆之间螺纹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将整个拉拔装置放在辅助架上后,加载杆的测量行程将会变短,此时将加长杆与加载杆连接,用加长杆上的连接件来夹住物件,加长杆与加载杆螺纹连接时,不仅操作方便,同时在使用时也会比较稳定,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支撑板与支撑腿的配合使用,增大了整个拉拔装置测试的范围;

2、固定槽与夹紧块的配合使用,提高了拉拔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旨在显示固定槽时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图中,1、拉拔装置;11、加载杆;12、拉拔仪;13、箱型梁;14、支撑梁;15、连接件;2、辅助架;21、支撑板;211、连接孔;22、支撑腿;3、固定结构;31、固定槽;32、夹紧块;321、夹紧槽;33、固定块;4、固定销轴;5、连接件;51、连接槽;52、连接块;6、加长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拉拔试验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拉拔装置1和辅助架2,拉拔装置1包括加载杆11、拉拔仪12、箱型梁13、支撑梁14和连接球头15,支撑梁14固定连接在箱型梁13长度方向的两端,加载杆11与拉拔仪12固定连接,连接球头15连接在加载杆11的底端。

如图2所示,辅助架2包括支撑板21和支撑腿22,支撑板21的截面呈矩形状,支撑腿22竖直设置在支撑板21的下底面上,在支撑板21中间位置设有竖直的连接孔211,连接孔211的深度贯穿支撑板21的厚度,连接孔211的直径大于加载杆11的直径,在支撑板21与支撑梁14之间设有用于固定支撑梁14的固定结构3,固定结构3包括固定槽31、夹紧块32和固定块33,固定块33固定连接在支撑梁14的底端,固定槽31竖直开设在支撑板21上并与固定块33配合使用,固定块33插在固定槽31内后与支撑板21的上表面齐平,固定槽31的深度小于支撑板21的厚度,固定槽31位于连接孔211的两侧,夹紧块32的截面呈L型状,且夹紧块32位于支撑板21的两侧,夹紧块32竖直的一段与支撑板21固定连接,水平的一段与竖直的一段铰接,在夹紧块32水平的一段开设有与支撑梁14配合使用的夹紧槽321,夹紧块32水平的一段与固定块33的上表面抵接,在两个夹紧块32之间设有固定件,固定件为固定销轴4。

将支撑梁14插到固定槽31内,同时加载杆11带连接球头15竖直插到连接孔211内,此时转动夹紧块32水平的一段,使夹紧块32上的夹紧槽321与支撑梁14的外表面抵接,此时夹紧块32的下表面与固定块33抵接,然后用固定销轴4将两个夹紧块32连接,固定销轴4与夹紧块32的配合使用,提高了使用时的稳定性,可防止拉拔装置1在竖直方向上使用时,拉拔装置1从辅助架2上滑落,同时也给工作人员的安装提供了便捷。

在支撑腿22与支撑板21之间设有连接件5,连接件5包括多个连接槽51和连接块52,连接槽51的长度方向与支撑板21的宽度方向一致,连接槽51的长度小于支撑板21的宽度,连接块52与支撑腿22顶端固定连接,连接槽51对称开设在固定槽31的两侧,连接槽51和连接块52的截面形状均呈T型。

将支撑腿22上的连接块52插到连接槽51内,当要测试的物件的长度大于两个支撑梁14之间的距离时,可调节两个支撑腿22之间的距离,使两个支撑腿22之间的距离符合要测试物件的长度,连接槽51和连接块52的截面形状均为T型时,可防止支撑腿22在竖直方向上与支撑板21脱离,同时当需要在竖直面内测试时,连接槽51的长度小于支撑板21的宽度时,可防止支撑腿22在使用时滑出连接槽51,给工作人员的操作提供了便捷,支撑腿22与支撑板21之间可拆卸时,减少了占用面积。

回看图1,在加载杆11的下端螺纹连接有加长杆6,加长杆6的下端与连接球头15连接。当拉拔装置1与辅助架2连接后,加载杆11的测量行程将会变短,此时将加长杆6连接在加载杆11的底端,然后再将连接球头15与加长杆6连接,加长杆6与加载杆1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后,不仅方便工作人员操作,同时由于螺纹自锁性质,可使加长杆6在测量时保持稳定,增大了测试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先将支撑梁14插到固定槽31内,同时使加载杆11穿过连接孔211,转动夹紧块32水平的一段,使夹紧槽321与支撑梁14的外壁抵接,然后用固定销轴4将两个对称的夹紧块32固定,可防止在使用时支撑梁14与固定槽31脱离,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然后根据要测量物件的长度,调整两个支撑腿22之间的距离,将两个支撑腿22上的连接块52插到连接槽51内,然后将加载杆11上的连接球头15拧下,将加长杆6拧在加载杆11上,再将连接球头15与加长杆6的底端连接,辅助架2的设置增大了测量的范围。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