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长印制板的测试装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5294发布日期:2019-02-26 17:33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长印制板的测试装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制板的测试装夹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超长印制板的测试装夹装置,属于印制板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印制电路板的通短路测试,是印制板加工完成后、出货前必须进行的检测过程,测试设备包括飞针测试机和专用测试机,两种测试设备正常的测试长度一般都不超过600mm,少数尺寸较大的设备,也只能检测最长不超过710mm的印制板,超过此范围,测试机就无法测试;在此种情况下,一般厂家采用目测用肉眼看或用人工测试的方式检测,目测只能检查简单的表面线路,对复杂的印制板就无能为力,对孔的状况也很难检测,使用目测检测出的产品存在着较大的漏检风险,不能保证产品质量;用人工测试也存在如下主要缺点:1、生产效率低,使用专用测试机测试每块产品用时一般不超过10秒,而用人工测试每块产品需要15-30分钟;2、易漏测,人工测试过程枯燥,时间长,测试人员极易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容易漏测点,不能保证印制板产品的测试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超长尺寸印制板无法使用测试机检测的难题,现行的人工测试方法又存在很大的漏测风险和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长印制板的测试装夹装置,可有效解决测试设备台面不够长,无法测试超长印制板的实际问题,避免发生印制板漏测点现象,提高超长尺寸印制板的通短路测试效率和测试质量。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超长印制板的测试装夹装置,包括测试机上压板、测试机下压板、上伸长杆、下伸长杆、上支撑板、下支撑板、上测试模具和下测试模具;用于驱动测试机上压板垂直往复运动的外部气缸的气缸杆与测试机上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测试机下压板设置在设备台面上,所述上伸长杆和下伸长杆设置在测试机上压板和测试机下压板之间并分别与测试机上压板和测试机下压板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设置在上伸长杆和下伸长杆之间并分别与上伸长杆和下伸长杆连接,所述上测试模具和下测试模具设置在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并分别与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上测试模具和下测试模具的相对面上分别设置有上模测试探针和下模测试探针,待测试的印制电路板位于上模测试探针和下模测试探针之间;所述上伸长杆和下伸长杆、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的长度分别大于测试机上压板和测试机下压板的长度,所述上支撑板的中部通过沉头螺钉与上伸长杆连接,下支撑板的中部通过沉头螺钉与下伸长杆连接,在位于测试机上压板和测试机下压板外侧的上伸长杆和下伸长杆上分别螺纹连接有上模调节螺栓和下模调节螺栓,上模调节螺栓的螺栓杆端面与上支撑板板面接触,下模调节螺栓的螺栓杆端面与下支撑板板面接触,通过上模调节螺栓和下模调节螺栓分别调节位于测试机上压板和测试机下压板外侧的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变形施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上伸长杆、下伸长杆、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的长度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上伸长杆和下伸长杆上分别螺纹连接有若干个上模调节螺栓和下模调节螺栓,且若干个上模调节螺栓和若干个下模调节螺栓相互对应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上模调节螺栓的螺栓杆端面和下模调节螺栓的螺栓杆端面均是光滑的圆弧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上模调节螺栓的螺栓杆端面与上支撑板板面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润滑油层,所述的下模调节螺栓的螺栓杆端面与下支撑板板面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润滑油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上伸长杆和下伸长杆是金属钢材料,所述的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是厚度为10mm的环氧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用性强,克服了现有测试设备不能检测超长印制板的问题,避免了通过人工测试超长印制板,解决了因人工测试超长印制板而出现的漏测点和效率低下的问题;有效解决测试设备台面不够长,无法测试超长印制板的实际问题,避免发生超长印制板漏测点现象,提高超长尺寸印制板的通短路测试效率和测试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上模测试探针;2-上测试模具;3-上支撑板;4-气缸杆;5-上伸长杆;6-测试机上压板;7-上模调节螺栓;8-印制电路板;9-下模测试探针;10-下测试模具;11-下支撑板;12-下伸长杆;13-测试机下压板;14-设备台面;15-下模调节螺栓;16-沉头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的介绍。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超长印制板的测试装夹装置,包括测试机上压板6、测试机下压板13、上伸长杆5、下伸长杆12、上支撑板3、下支撑板11、上测试模具2和下测试模具10;用于驱动测试机上压板6垂直往复运动的外部气缸的气缸杆4与测试机上压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测试机下压板13设置在设备台面14上,上伸长杆5和下伸长杆12设置在测试机上压板6和测试机下压板13之间并分别与测试机上压板6和测试机下压板13固定连接,上支撑板3和下支撑板11设置在上伸长杆5和下伸长杆12之间并分别与上伸长杆5和下伸长杆12连接,上测试模具2和下测试模具10设置在上支撑板3和下支撑板11之间并分别与上支撑板3和下支撑板11固定连接,上测试模具2和下测试模具10的相对面上分别设置有上模测试探针1和下模测试探针9,待测试的印制电路板8位于上模测试探针1和下模测试探针9之间;上伸长杆5和下伸长杆12、上支撑板3和下支撑板11的长度分别大于测试机上压板6和测试机下压板13的长度,上支撑板3的中部通过沉头螺钉16与上伸长杆5连接,下支撑板11的中部通过沉头螺钉16与下伸长杆12连接,在位于测试机上压板6和测试机下压板13外侧的上伸长杆5和下伸长杆12上分别螺纹连接有上模调节螺栓7和下模调节螺栓15,上模调节螺栓7的螺栓杆端面与上支撑板3板面接触,下模调节螺栓15的螺栓杆端面与下支撑板11板面接触,通过上模调节螺栓7和下模调节螺栓15分别调节位于测试机上压板6和测试机下压板13外侧的上支撑板3和下支撑板11变形施压。

本实施例中,上伸长杆5、下伸长杆12、上支撑板3和下支撑板11的长度相同。

本实施例中,上伸长杆5和下伸长杆12上分别螺纹连接有若干个上模调节螺栓7和下模调节螺栓15,且若干个上模调节螺栓7和若干个下模调节螺栓15相互对应设置。

本实施例中,上模调节螺栓7的螺栓杆端面和下模调节螺栓15的螺栓杆端面均是光滑的圆弧结构。

本实施例中,上模调节螺栓7的螺栓杆端面与上支撑板3板面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润滑油层,下模调节螺栓15的螺栓杆端面与下支撑板11板面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润滑油层。

本实施例中,上伸长杆5和下伸长杆12是金属钢材料,上支撑板3和下支撑板11是厚度为10mm的环氧板。

本实施例解决了测试机设备测试平台和测试机压板不够长的实际情况,通过上伸长杆和下伸长杆延长测试长度,伸长杆上安装支撑板,在伸长杆上设置调节螺栓顶动支撑板向外产生变形,进一步调节测试模具上测试探针对待测试印制电路板的测试接触压力,确保测试模具远端的测试探针对待测试印制电路板具有足够的测试接触压力;本实施例中,伸长杆优选使用金属方钢管材料,在长出测试机上压板和测试机下压板的部位制作M10螺纹孔,安装M10的螺栓,螺栓分布的间距60-100mm,优选80mm,每个支撑板与测试机压板之间设置有两根伸长杆,支撑板优选使用10mm厚平整的环氧板,长度与伸长杆一致,使用沉头螺钉将支撑板和伸长杆连接在一起,伸长杆和支撑板长度比所需测试的最长的印制电路板长20-30mm,按照专用测试治具安装测试探针,测试探针尽量选择大型号的针,提高测试压力和接触的可靠性。

推广使用,待测试印制电路板特长时,可将伸长杆和支撑板相应做长,测试时,将待测试印制电路板对应放置在下测试模具的测试探针上,外部气缸的气缸杆驱动测试机上压板垂直向下运动放下上测试模具,上测试模具的测试探针与待测试印制电路板加压接触,由于位于测试机上压板和测试机下压板外侧的支撑板受到的压力不足,因此,通过上模调节螺栓和下模调节螺栓分别调节位于测试机上压板和测试机下压板外侧的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变形施压,使测试模具远端的测试探针对待测试印制电路板具有足够的测试接触压力;按照测试步骤进行调试和测试,若伸长段的测试压力不足,将报集中开路的错误信息,此时,调节开路测试点部位的调节螺栓,增加测试压力,直到开路消失,及表示测试压力合适。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用性强,克服了现有测试设备不能检测超长印制板的问题,避免了通过人工测试超长印制板,解决了因人工测试超长印制板而出现的漏测点和效率低下的问题;有效解决测试设备台面不够长,无法测试超长印制板的实际问题,避免发生超长印制板漏测点现象,提高超长尺寸印制板的通短路测试效率和测试质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专利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