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T取电测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2345发布日期:2019-03-02 02:47阅读:1012来源:国知局
一种CT取电测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温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CT取电测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电缆式红外测温产品在电气、石油、化工、钢铁等制造与相关备领域应用广泛,而现有测温产品使用的电能一般由电池或供电线路提供,由于在实际应用中,在对一些设备进行实时在线测温时,某些测温环境中不允许外接电缆,尤其是一些高压带电设备,并且安装位置复杂多变,因此在狭窄空间内通常不利于电池的更换或在供电线路的铺设,故无法为测温产品持续供电。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CT取电测温装置,可在复杂环境中为测温装置提供电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CT取电测温装置,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测温模块、处理模块以及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所述处理模块的电源端与还与CT取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CT取电模块包括交直流转换单元、储能单元、电压监测单元、电压转换单元以及滤波稳压单元;

所述交直流转换单元,用于将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交直流转换单元的输入端与设置在电缆上的高导磁率合金连接,交直流转换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储能单元和电压监测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储能单元,用于储存电能,储能单元的输出端与电压检测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电压监测单元,用于监测输入电压值的大小,当输入电压达到设定值则电压监测单元的输出端输出电压,电压监测单元的输出端与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电压转换单元,用于将直流电压转换为脉冲电压,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出端与滤波稳压单元连接;

所述滤波稳压单元,用于稳定输出直流电压,滤波稳压单元的输出端与处理模块的电源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交直流转换单元的输出端还与过电压保护单元相连。

进一步,所述交直流转换单元包括第一变压器和桥式整流电路,所述第一变压器一次绕组的接线端与设置在电缆上的高导磁率合金连接,第一变压器二次绕组的接线端与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储能单元连接。

进一步,所述储能单元采用电容C1作为储能元件。

进一步,所述电压监测单元采用了型号为ME2807的电压检测芯片,芯片ME2807的使能端分别与交直流转换单元和储能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芯片ME2807的输出端与第二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电压转换单元包括第二变压器和电压起振电路,所述第二变压器一次绕组接线端的一端与电压起振电路的输入端以及电压监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变压器一次绕组接线端的另一端与电压起振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二次绕组的接线端与滤波稳压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滤波稳压单元包括电容C3和芯片LDO,所述电容C3的两端与电压转换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容C3高电平的一端与芯片LDO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芯片LDO的输出端与处理模块的电源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成本低,采用CT取电模块代替电池,不仅避免更换电源的麻烦,同时还可持续为测温装置持续供电,同时结合各单元的功能可为测温装置持续输出稳定的电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优实施例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优实施例的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一种CT取电测温装置,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测温模块2、处理模块3以及无线数据传输模块4,所述处理模块3的电源端与还与CT取电模块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测温模块2用于测量待测体的温度并将检测信号反馈给处理模块3,所述处理模块3用于接收测温模块2的检测信号并将该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再将数字信号发送给无线数据传输模块4,所述无线数据传输模块4接收相关信号后便向后台系统发送相关数据,所述无线数据传输模块4可采用433M、868M、915M或2.4G等频段进行无线传输,无线数据传输模块4采用的是常用的硬件结构及原理进行传输。

所述CT取电模块1包括交直流转换单元11、储能单元13、电压监测单元14、电压转换单元15以及滤波稳压单元16;

所述交直流转换单元11,用于将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交直流转换单元11的输入端与设置在电缆17上的高导磁率合金18连接,交直流转换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储能单元13和电压监测单元14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储能单元13,用于储存电能,储能单元13的输出端与电压检测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电压监测单元14,用于监测输入电压值的大小,当输入电压达到设定值则电压监测单元14的输出端输出电压,电压监测单元14的输出端与电压转换单元15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电压转换单元15,用于将直流电压转换为脉冲电压,电压转换单元15的输出端与滤波稳压单元16连接;

所述滤波稳压单元16,用于稳定输出直流电压,滤波稳压单元16的输出端与处理模块3的电源端连接。

参照图2,所述交直流转换单元11包括第一变压器111和桥式整流电路112,所述第一变压器111一次绕组的接线端与设置在电缆17上的高导磁率合金18连接,第一变压器111二次绕组的接线端与桥式整流电路11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桥式整流电路112的输出端与储能单元13连接,当电缆17有电流通过时,高导磁率合金18会发生磁场耦合效应,产生电压,经过第一变压器111升压后,再经过桥堆整流成为直流电压,输出的直流电压为储能单元13充电储能或为电压监测单元14使能端供电。

所述交直流转换单元11的输出端还与过电压保护单元12相连,所述过电压保护单元12可直接采用稳压二极管D1,稳压二极管D1的阳极与桥式整流电路112的负极端连接,稳压二极管D1的阴极与桥式整流电路112的正极端连接,当桥式整流电路112的输出电压大于稳压二极管D1的击穿电压时,稳压二极管D1就提供一个低阻抗的路径从而释放电压,从而保护后面的元器件。

所述储能单元13采用电容C1作为储能元件,所述电容C1的两端分别与桥式整流电路112的正负极连接。

所述电压监测单元14采用了型号为ME2807的电压检测芯片,芯片ME2807的使能端分别与桥式整流电路112的正极端连接,芯片ME2807的接地端与桥式整流电路112的负极端连接,即芯片ME2807的使能端和接地端也同时接在电容C1的两端,芯片ME2807的输出端与第二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采用电压检测芯片ME2807,可检测使能端的输入电压是否达到设定值V1,当使能端的输入的电压值小于V1时,则芯片ME2807不工作,此时交直流转换单元11为电容C1充电,直到电容C1两端电压等于设定值V1,则芯片ME2807工作,并输出对应的电压给电压转换单元15。

所述电压转换单元15包括第二变压器151和电压起振电路152,所述电压起振电路152包括电阻R1、电容C2和三极管Q1,所述电阻R1的一端同时连接着芯片ME2807的输出端和第二变压器151一次绕组的第一接线端,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着电容C2的一端以及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同时与ME2807的接地端和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相连,所述第二变压器151的一次绕组接线端的第二接线端,所述第二变压器151的二次绕组的接线端与滤波稳压单元16的输入端连接,由电阻R1和电容C2组成RC振荡电路,同时配合三极管Q1的通断,可向第二变压器151的一次绕组输入一定频率的脉冲电压,并经过第二变压器151升压后,使第二变压器151的二次绕组输出与一次绕组相同频率的电压值给滤波稳压单元16,所输出的脉冲电压的频率由电阻R1和电容C2的值决定。

所述滤波稳压单元16包括电容C3和芯片LDO,所述电容C3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变压器151的二次绕组接线端连接,所述电容C3高电平的一端还与芯片LDO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芯片LDO的接地端与电容C3低电平的一端相连,所述芯片LDO的输出端与处理模块3的电源端连接,所述滤波稳压单元16将电压转换单元15输出的脉冲电压经过电容C3的滤波作用和芯片LDO的降压后会输出稳定的工作电压给处理模块3,使处理模块3可正常工作。

本实例中,所述测温模块2的工作电压可由CT取电模块1提供,当处理模块3工作时,同时测温模块2也启动工作。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