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便携式测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9800发布日期:2019-04-09 22:50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便携式测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绘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便携式测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土建等工程领域经常会使用测绘仪,而在户外测绘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经常将测绘仪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目前使用的测绘设备不能拆卸,携带、搬运很不方便,还要另外携带供电装置,给户外测绘工作带来不便。

因此,发明一种新型便携式测绘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便携式测绘装置,通过在伸缩支腿外侧设置第一滚轮,可使得再将伸缩支腿收纳至嵌合槽内时,使第一滚轮恰好与地面相接处,携带、搬运十分方便,并且通过在底板底部设置有第二滚轮,可在测绘过程中需要变更测绘点,只需将定位杆拧进下支杆内,使底板底部的第二滚轮接触地面即可进行测绘点的更换,操作简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便携式测绘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配合设有箱盖,所述箱体与箱盖之间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所述箱体内腔底部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端部的活塞杆顶部固定设有托台,所述托台顶部设置有圆盘,所述圆盘顶部固定设有测绘仪框架,所述测绘仪框架内部设置有测绘头,所述测绘头两侧与对应侧的测绘仪框架内壁之间均设置有第一转杆,所述测绘头与测绘仪框架之间通过第一转杆活动连接,所述箱体一侧底部固定设有盲孔套筒,所述盲孔套筒顶部对应设置有限位套筒,所述限位套筒上贯穿套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底端固定插接于盲孔套筒内部,所述伸缩杆顶部固定设有握杆,所述箱体底部四角位置均倾斜设有伸缩支腿,四个所述伸缩支腿外侧顶端均设置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底端固定套设有底板,所述底板底部四角位置均设置有第二滚轮,所述伸缩支腿顶端贯穿设有第二转杆以及底端套接有定位杆,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嵌合槽,所述嵌合槽两侧均对应设有限位卡槽,所述箱盖内表面设置有固定夹,所述第二转杆固定设于嵌合槽的端部。

优选的,所述液压缸数量设有四个,四个所述液压缸对应设置于托台底部四角位置。

优选的,所述托台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环形槽,所述圆盘底部对用设有环形滑块,所述环形滑块与环形槽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箱体底部四角位置固定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内侧设置为倾斜状,所述限位块内侧的倾斜角度与伸缩支腿的倾斜角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嵌合槽垂直方向上的投影形状为工字型,所述嵌合槽数量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嵌合槽呈十字形交叉设置,非使用状态下的伸缩支腿与嵌合槽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伸缩支腿包括上支杆和下支杆,所述下支杆套设于上支杆内,所述上支杆与下支杆上设置有通孔,且上支杆上的通孔数量设有多个,所述下支杆一端内部固定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外部套设有弹簧,所述导向柱以选活动套设有跳豆按钮,所述跳豆按钮底端设置有环形台阶,所述环形台阶外直径大于弹簧与通孔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杆贯穿设置于上支杆端部,且与上支杆之间活动连接,所述定位杆套设于下支杆端部,且与下支杆之间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在伸缩支腿外侧设置第一滚轮,可使得再将伸缩支腿收纳至嵌合槽内时,使第一滚轮恰好与地面相接处,携带、搬运十分方便,并且通过在底板底部设置有第二滚轮,可在测绘过程中需要变更测绘点,只需将定位杆拧进下支杆内,使底板底部的第二滚轮接触地面即可进行测绘点的更换,操作简便;

2、通过环形槽与环形滑块的配合使用,可在测绘过程中通过转动圆盘来变更测绘角度,避免频繁调整设备位置的操作;

3、通过设有限位块,限位块内侧的倾斜角度与伸缩支腿的倾斜角度相等,可对打开状态的伸缩支腿提供一个依托力,使其支撑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非使用状态底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伸缩支腿局部剖视图;

图中:1箱体、2箱盖、3液压缸、4托台、5环形槽、6圆盘、7环形滑块、8测绘仪框架、9第一转杆、10测绘头、11固定夹、12盲孔套筒、13限位套筒、14伸缩杆、15握杆、16限位块、17伸缩支腿、171上支杆、172下支杆、173通孔、174导向柱、175弹簧、176跳豆按钮、18底板、19定位杆、20第一滚轮、21第二滚轮、22第二转杆、23嵌合槽、24限位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新型便携式测绘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顶部配合设有箱盖2,所述箱体1与箱盖2之间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所述箱体1内腔底部设置有液压缸3,所述液压缸3端部的活塞杆顶部固定设有托台4,所述托台4顶部设置有圆盘6,所述圆盘6顶部固定设有测绘仪框架8,所述测绘仪框架8内部设置有测绘头10,所述测绘头10两侧与对应侧的测绘仪框架8内壁之间均设置有第一转杆9,所述测绘头10与测绘仪框架8之间通过第一转杆9活动连接,所述箱体1一侧底部固定设有盲孔套筒12,所述盲孔套筒12顶部对应设置有限位套筒13,所述限位套筒13上贯穿套设有伸缩杆14,所述伸缩杆14底端固定插接于盲孔套筒12内部,所述伸缩杆14顶部固定设有握杆15,所述箱体1底部四角位置均倾斜设有伸缩支腿17,四个所述伸缩支腿17外侧顶端均设置有第一滚轮20,所述第一滚轮20底端固定套设有底板18,所述底板18底部四角位置均设置有第二滚轮21,所述伸缩支腿17顶端贯穿设有第二转杆22以及底端套接有定位杆19,所述箱体1底部设置有嵌合槽23,所述嵌合槽23两侧均对应设有限位卡槽24,所述箱盖2内表面设置有固定夹11,所述第二转杆22固定设于嵌合槽23的端部。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液压缸3数量设有四个,四个所述液压缸3对应设置于托台4底部四角位置,可使得测绘头10保持在水平台面上,以提高测绘数据的精确性。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托台4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环形槽5,所述圆盘6底部对用设有环形滑块7,所述环形滑块7与环形槽5相配合,可通过转动圆盘6来变更测绘角度,避免频繁调整设备位置的操作。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箱体1底部四角位置固定设有限位块16,所述限位块16内侧设置为倾斜状,所述限位块16内侧的倾斜角度与伸缩支腿17的倾斜角度相等,可对打开状态的伸缩支腿17提供一个依托力,使其支撑效果更佳。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嵌合槽23垂直方向上的投影形状为工字型,所述嵌合槽23数量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嵌合槽23呈十字形交叉设置,非使用状态下的伸缩支腿17与嵌合槽23相配合,可在非使用状态下对伸缩支腿17进行收纳,并使第一滚轮20恰好与地面相接处,使得测量人员可以通过将伸缩杆14拉起,然后推动箱体1移动即可,携带十分方便,省力。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伸缩支腿17包括上支杆171和下支杆172,所述下支杆172套设于上支杆171内,所述上支杆171与下支杆172上设置有通孔173,且上支杆171上的通孔173数量设有多个,所述下支杆172一端内部固定设有导向柱174,所述导向柱174外部套设有弹簧175,所述导向柱174以选活动套设有跳豆按钮176,可通过向下压跳豆按钮176,使其陷入到通孔173内,便于对上支杆171与下支杆172之间的相对长度进行调节,适用性强,所述跳豆按钮176底端设置有环形台阶,所述环形台阶外直径大于弹簧175与通孔173的直径,可避免跳豆按钮176在弹簧175的回复力作用下被弹飞。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转杆22贯穿设置于上支杆171端部,且与上支杆171之间活动连接,可使伸缩支腿17以第二转杆22为中心轴旋转一定角度,以便于对伸缩支腿17进行展开或隐藏,所述定位杆19套设于下支杆172端部,且与下支杆172之间螺纹连接,可在测绘过程中需要变更测绘点,只需将定位杆19拧进下支杆172内,使底板18底部的第二滚轮21接触地面即可进行测绘点的更换,操作简便。

本实用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3,在使用过程中,可通过底板18将伸缩支腿17自嵌合槽23内提起,然后根据自身情况调节好上支杆171与下支杆172之间的相对高度,并将定位杆19拧出,使其长度大于底板18最高点到第二滚轮21最低点之间的距离,并且由于伸缩支腿17打开状态下与箱体1之间呈倾斜设置,可大大提高测绘装置在使用时的稳定性,随后打开箱盖2,通过外部控制装置将托台4顶起,使得测绘头10露出箱体1进行测绘操作,并且在测绘过程中,操作人员可随手在箱盖2内侧利用固定夹11固定的记录纸上进行测绘数据的记录,方便快捷,若是在测绘过程中需要变更测绘点,只需将定位杆19拧进下支杆172内,使底板18底部的第二滚轮21接触地面即可进行测绘点的更换,当不需要使用时,可以将测绘头10隐藏到箱体1内部,并合上箱盖2,然后将向下按压跳豆按钮176,将伸缩支腿17收缩至原始状态,随后将伸缩支腿17以第二转杆22为中心轴旋转一定角度,使得伸缩支腿17嵌入到嵌合槽23内,同时使得底板18卡在限位卡槽24内,避免伸缩支腿17脱离嵌合槽23,由于伸缩支腿17隐藏至嵌合槽23内后,第一滚轮20恰好与地面相接处,使得测量人员可以通过将伸缩杆14拉起,然后推动箱体1移动即可,携带十分方便,省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