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击器测试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6171发布日期:2019-05-15 23:36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冲击器测试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击器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击器测试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潜孔冲击器制作及组装完成后,在出厂前都会进行冲击工作测试。测试过程中需要保持冲击器的稳定,并给冲击器一个向下的压力,使冲击器保持与垫板的接触。同时在需要进行防空打测试的时候,需要提起冲击器保持其与垫板形成一定的距离。

目前,冲击器的测试工作都是由两人或者三人协作作业共同完成。测试过程中需要两人共同按住冲击器使其与打击的垫板形成压力,在需要做空打测试工作时,需两人同时用力将冲击器提起在进行测试作业。在测试较大型号的冲击器时,由于重量较大两人共同作业也难以完成测试工作。

因此,如何不依靠人力对冲击器进行加压和提升,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冲击器测试夹持装置,在冲击器测试过程中,其可对待测试冲击器进行水平夹持并可带动其竖向移动,有助于实现冲击器测试的自动化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冲击器测试夹持装置,包括:

定位基座,固设于冲击器测试装置上,用于对冲击器测试夹持装置进行定位;

夹持部,水平设置于所述定位基座上,用于对待测试冲击器进行夹持;

推进提升部,与所述夹持部固定相接,用于带动所述夹持部沿所述定位基座上下滑动;

驱动装置,用于为所述夹持部和所述推进提升部提供动力驱动。

优选地,还包括调整螺杆,与所述夹持部螺纹相接,用于调整所述夹持部在竖直方向上的初始位置。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驱动装置,具体包括:

夹持油缸,用于水平驱动所述夹持部对所述待测试冲击器进行夹持;

推进提升油缸,用于竖直驱动所述推进提升部上下运动。

优选地,所述夹持部包括:

夹持基座,其与所述推进提升部固定相接,所述夹持油缸水平贯穿于其中;

夹块,水平设置于所述夹持基座的内部通孔内,与所述夹持油缸的端部相连接,用于对所述待测试冲击器进行夹持。

优选地,所述夹持基座为U型基座,所述夹持部包括两所述夹持油缸,分别水平贯穿于所述U型基座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夹块为包胶的钢块。

优选地,所述推进提升部为推进提升滑块,其与所述夹持基座固定相接;推进提升油缸驱动所述推进提升滑块使其带动所述夹持基座沿所述定位基座上下滑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冲击器测试夹持装置,包括固设于冲击器测试装置上用于对冲击器测试夹持装置进行定位的定位基座,以及水平方向上对待测试冲击器进行夹持作用的夹持部,和竖直方向上带动夹持部上下滑动的推进提升部,所述夹持部和所述推进提升部之间固定相接。所述推进提升部不仅可以改变工作状态时冲击器的竖向位置,以便进行不同的测试,比如冲击测试或空打测试;还可以对测试过程中的待测试冲击器向下施压,保证测试过程中待测试冲击器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不变。另外,上述测试夹持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用于为所述夹持部和所述推进提升部提供动力驱动。

上述夹持装置实现了冲击器测试过程中对不同类型的待测试冲击器进行自动化夹持的功能,节省了人工并且避免了测试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冲击器测试夹持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核心是提供一种可自动化操作的冲击器测试夹持装置。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冲击器测试夹持装置的俯视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冲击器测试夹持装置包括定位基座45,U型夹持基座42,两个夹持油缸41,两个位于夹持油缸41端部的夹块43,U型夹持基座42的底部两端固定设置有两个推进提升滑块44,推进提升油缸46设置于定位基座45的中心位置。

定位基座45的外端与U型夹持基座42相接触,为方便滑动,两者之间为滑动相接,具体地,可在U型夹持基座42的底部背面设置与定位基座45相配合的光滑的轨道凹槽,使得定位基座45处于凹槽内,方便了定位基座45对U型夹持基座42的定位。同时,定位基座45的内端设置于冲击器测试装置上,与之固定相接,可以为焊接,可以为螺钉相接。定位基座45为竖直设置在冲击器测试装置中,其高度可以贯穿整个冲击器测试装置的竖直高度,也可以根据需要具体设置。

U型夹持基座42水平设置于定位基座45上,用于对待测试冲击器3进行夹持,其开放的一端朝外,底部的一端与定位基座45相接触。U型夹持基座42因为一端为开放端,所以在对冲击器3进行夹持时操作更加方便,可以直接从开放端将冲击器3移动至U型夹持基座42的中心位置即可。当然,夹持基座42也可以设置为圆形或者椭圆形,若为一体的圆形或椭圆形夹持部,则测试工作开始前均需将夹持部提升至明显高于冲击器的位置,待冲击器到达中心位置后,再将夹持部降低至冲击器平均高度,操作步骤相对较多;若为分体的圆形或椭圆形夹持部,则通常为两个半圆形,测试时还需将两部分固定连接,测试前及测试完毕后将其打开以方便冲击器进入或退出。

由于不同规格的冲击器3的直径大小不同,所以夹持基座42的内径通常均略大,因此要对不同规格的冲击器3进行夹持保证其测试过程中不会脱落,需在水平方向上提供可以将冲击器3夹紧的驱动力。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U型夹持基座42的两端对称设置可以在其内部水平滑动的两夹持油缸41,来实现对冲击器3的夹持。当然也可以仅在夹持基座42的一个方向上设置夹持油缸41,其将冲击器3夹紧时,冲击器3的一侧与夹持基座42的内侧面相抵触,但此种设置下,冲击器3在测试前后难免会有位置移动,由此冲击测试时冲击器3的中心位置不便确定,会给被击打部件的设置带来不便。

进一步地,为避免夹紧过程中对待测试冲击器3造成损伤,可以在夹持油缸41端部(即与冲击器的接触面)设置夹块43,夹块43可以为包胶的金属本体,比如包胶的钢制本体,既能较好的实现对冲击器3的夹紧功能,又能避免冲击器3外表面的损伤。

上述U型夹持基座42,夹持油缸41和位于夹持油缸41端部的夹块43即可很好地实现对冲击器3的夹持工作,但出厂前冲击器3的测试工作不但包括实物冲击测试还包括空打测试,为了在一个冲击器3测试装置中同时完成不同种类的测试,则要求冲击器3可在竖直方向上下移动。针对一个固定型号的冲击器而言,当需要进行实物打击测试时,通常夹持装置会将冲击器3控制在一个特定的高度,使冲击器3的钻头与待击打实物相接触,当需要进行空打测试时,则需驱动夹持装置使之带动冲击器3沿竖直方向上移,使冲击器3的钻头与待击打实物保持一段距离。

因此,上述冲击器测试夹持装置还包括推进提升部,与上述夹持部固定相接,用于带动夹持部沿所述定位基座45上下滑动。推进提升部与夹持部之间可以采用常规的连接方式,包括焊接或螺钉相接。本实施方式中,推进提升部为推进提升滑块44,其固定设置于U型夹持基座42的底部两端,对其提供向上或向下的驱动力,对称设置可使夹持基座42的受力更加均衡,滑动过程更加平稳。相配合地,推进提升滑块44的驱动装置为推进提升油缸46,可以将其设置于定位基座45的中心位置,也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只要不与其他部件形成干涉且操作方便即可。

上述冲击器测试夹持装置中驱动装置均采用液压驱动的方式,原因是液压驱动动力足,操作方便且易控制。整个测试过程中均可操作夹持油缸41使之对冲击器3施加向下的恒定压力,根据不同情况,可对不同规格冲击器设置不同的压力值,以便进行精确的冲击测试。当然,也可采用其他常见的驱动方式,比如链轮机构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为使夹紧效果较好,通常上述冲击器测试夹持装置在测试过程中均大体位于待测试冲击器3的中间部位,当面对的待测试冲击器3的规格相差较大时,尤其是高度差异较大时,可在不使用驱动装置的情况下,通过人工操作,在测试开始前即对夹持装置的初始高度进行调整。具体地,可在夹持基座42的底端设置调整螺杆47,两者之间螺纹相接,待夹持基座42的高度确定后,可以将位于调整螺杆47上方的螺母拧紧,从而将夹持基座42的高度固定;当需要调整时将上述螺母旋松重新确定位置后再拧紧即可。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冲击器测试夹持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