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工合成材料测厚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4571发布日期:2019-06-26 01:42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土工合成材料测厚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工合成材料检测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土工合成材料测厚仪。



背景技术:

土工合成材料是土木工程应用的合成材料的总称。作为一种土木工程材料,它是以人工合成的聚合物(如塑料、化纤、合成橡胶等)为原料,制成的置于土体内部、表面或各种土体之间以发挥加强或保护土体作用的各种类型的产品。《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将土工合成材料分为土工织物、土工膜、土工特种材料和土工复合材料、土工网、玻纤网、土工垫等类型。土工合成材料测厚仪是一种用于土工布合成材料在不同的压力和规定的受压时间内测试其厚度的仪器。

目前,公告号为CN20558042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土工布测厚仪,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上设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设有平衡杆,平衡杆与支撑杆铰接,平衡杆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平衡锤和砝码,底座上设有基准板,基准板位于平衡杆下方,基准板上设有压脚,压脚位于平衡杆下方,压脚上设有压杆,压杆位于平衡杆下面,压杆上端设有读数头,所述的支撑杆上设有可以将支撑杆绕自身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平衡杆上下移动的调节装置。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砝码的重量通常为固定的整数值,通过增减砝码改变土工合成材料所受的压力,往往不能满足精准调压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土工合成材料测厚仪,其具有调压精确度高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土工合成材料测厚仪,包括底座、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的支撑座、一端与支撑座铰接的平衡杆、固定连接在平衡杆一端的平衡锤、固定在底座上并位于平衡杆下方的基准板、位于基准板上方用于压紧土工合成材料的压脚、固定连接在基准板上的竖直杆以及套设在竖直杆上并位于平衡杆上方的读数器,所述平衡杆上设置有压力调节组件,所述压力调节组件包括套设在平衡杆上并与平衡杆滑移连接的套筒、固定连接在套筒靠近读数器一端的固定块、与固定块转动连接并位于套筒上方的丝杆、套设在丝杆上并与其螺纹配合的滑块、固定连接在滑块顶端的连接杆以及固定连接在连接杆顶端的配重块,所述套筒的顶端开设有与所述滑块滑移配合的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丝杆,滑块受到滑槽的限位作用而将丝杆对其的转动力转化为沿滑槽水平滑移的滑动力,当滑块沿滑槽滑动时,配重块随滑块滑动,在配重块移动的过程中,平衡杆受压点改变,从而改变了平衡杆对压脚的压力,以此改变压脚对土工合成材料的压力,由于丝杆的螺纹较窄,滑块在丝杆上的移动较为缓慢,从而使得压力的变化值更加精细,从而提高了压力调节的精确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平衡杆上设置有固位组件,所述固位组件包括开设在平衡杆远离平衡锤一端的方形槽、一端与方形槽的内壁固定连接的弹簧以及与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并与方形槽滑移配合的圆形块,所述套筒两端的内壁上均开设有与所述圆形块卡接配合的圆形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套筒在平衡杆上滑移时,圆形块被挤压进方形槽内,当套筒的两端分别滑移至平衡杆远离平衡锤的一端时,圆形块在弹簧的弹性作用下被弹入圆形槽内并与圆形槽卡接配合,以此为套筒固位,避免套筒过度滑移而从平衡杆上脱落,从而避免影响土工合成材料的厚度测量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块的中心横向开设有供所述丝杆穿设的过杆口,所述过杆口的侧壁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丝杆的周侧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环形槽转动配合的环形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槽与环形块的设置在不影响丝杆转动的情况下,为丝杆固位,避免丝杆在转动过程中移位而影响滑块带动配重块滑移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筒远离所述固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丝杆转动配合的支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的设置在不影响丝杆转动的情况下为丝杆提供支撑,避免丝杆受到配重块的重力作用而歪斜,从而避免影响配重块的滑移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丝杆远离固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轮的设置节省了操作人员转动丝杆时的耗力,从而提高了丝杆的转动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平衡杆以及所述套筒上均标示有用于显示压力变化数值的刻度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平衡杆以及套筒上均标示刻度线,以便于操作人员在不同位置观察配重块移动过程中平衡杆受压变化,从而提高了压力调节的精确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脚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平衡杆底部开设有与所述卡块卡接配合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压脚置于基准板上,压脚的顶部与平衡板的底部通过卡块与卡槽的卡接配合而定位,以此提高压脚与平衡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脚的底部嵌合有第一磁铁,所述基准板的顶部嵌合有与所述第一磁铁磁性相吸的第二磁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压脚放置在基准板上时,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互相吸引,从而将位于压脚与基准板之间的土工合成材料压紧,以此防止土工合成材料跑位,从而提高土工合成材料厚度的检测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由于丝杆的螺纹较窄,滑块带动配重块在丝杆上的移动较为缓慢,从而提高了压力调节的精确度;

2.固位组件的设置避免了套筒过度滑移而从平衡杆上脱落,从而避免影响土工合成材料的厚度测量效果;

3.环形槽与环形块的设置在不影响丝杆转动的情况下,为丝杆固位,避免丝杆在转动过程中移位而影响滑块带动配重块滑移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撑座;3、平衡杆;31、卡槽;32、圆形槽;33、刻度线;4、平衡锤;5、基准板;51、竖直杆;511、读数器;52、第二磁铁;6、压脚;61、卡块;62、第一磁铁;7、压力调节组件;71、套筒;711、支撑杆;712、滑槽;72、固定块;721、过杆口;722、环形槽;73、丝杆;731、环形块;732、手轮;74、滑块;75、连接杆;76、配重块;8、固位组件;81、方形槽;82、弹簧;83、圆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土工合成材料测厚仪,包括底座1、支撑座2、平衡杆3、平衡锤4、基准板5以及压脚6。底座1侧截面为梯形,上截面为长方形。支撑座2为长方形板状结构,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上表面,并与平衡杆3铰接。平衡杆3为圆形杆状结构,并沿支撑座2转动。平衡杆3的底部开设有卡槽31,卡槽31截面为三角形,且其长度方向与平衡杆3的宽度方向一致。平衡锤4为圆形盘状结构,固定连接在平衡杆3的一端,用于为平衡杆3提供平衡力。基准板5为圆形盘状结构,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上表面,土工合成材料置于基准板5上。基准板5上垂直固定连接有竖直杆51,竖直杆51为圆形杆状结构,其长度高于平衡杆3的高度。竖直杆51的上方套设固定有读数器511,读数器511位于平衡杆3的上方,用于显示土工合成材料的在不同压力下的厚度。压脚6为底部带有圆盘的圆形柱状结构,用于将放置于基准板5上的土工合成材料压紧。

压脚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块61,卡块61截面为三角形,且与卡槽31卡接配合,从而提高了压脚6与平衡杆3连接的紧密性。压脚6的底部嵌合有第一磁铁62,第一磁铁62截面为长方形,具有磁性。基准板5的顶部嵌合有第二磁铁52,第二磁铁52截面为长方形,并与第一磁铁62的磁性相吸。第一磁铁62和第二磁铁52的设置提高了压脚6与基准板5之间连接的紧密性,从而将土工合成材料压紧,避免其跑位而影响厚度测量结果。

参照图2,平衡杆3上设置有压力调节组件7,压力调节组件7包括套筒71、固定块72、丝杆73、滑块74、连接杆75以及配重块76。套筒71为圆形筒状结构,套设在平衡杆3的外侧,并与平衡杆3滑移配合;套筒71的长度小于平衡杆3的长度。套筒71的顶部开设有滑槽712,滑槽712截面为长方形,且其长度方向与套筒71的长度方向一致。固定块72为长方形块状结构,固定连接在套筒71的顶部,且位于套筒71靠近平衡锤4的一端。结合图1所示,固定块72远离平衡锤4的侧壁中心开设有过杆口721,过杆口721截面为圆形,并延伸至固定块72的内部。丝杆73为圆形杆状结构,其表面开设有螺纹,且其一端通过过杆口721延伸至固定块72的内部,并与固定块72转动连接。丝杆73的周侧固定连接有环形块731,环形块731为圆环形块731状结构,且与环形槽722转动配合。环形块731的设置在不影响丝杆73转动的同时,为丝杆73限位,防止丝杆73在转动过程中跑位而影响压力调节的效果。套筒71远离固定块7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711,支撑杆711为圆形杆状结构,且其顶端与丝杆73转动配合,支撑杆711的设置为丝杆73提供支撑,避免丝杆73受到配重块76的重力作用而歪斜,从而避免影响压力调节的效果。丝杆73远离固定块7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732,手轮732为圆盘形结构,用于节省转动丝杆73时的耗力。滑块74为方形块状结构,套设在丝杆73上并与丝杆73螺纹配合,且滑块74的底部与滑槽712滑移配合。连接杆75为圆形杆状结构,其底部与滑块74的顶部固定连接,且其顶部与配重块76的底部固定连接。配重块76为方形块状结构,质量较重,用于为平衡杆3施加压力,从而为土工合成材料施加压力。

参照图2,平衡杆3上设置有固位组件8,固位组件8包括方形槽81、弹簧82以及圆形块83。结合图1所示,方形槽81开设于平衡杆3远离支撑座2的一端的上表面,且其截面为方形。弹簧82的一端与方形槽81的槽底固定,且弹簧82的另一端与圆形块83固定连接。圆形块83为半圆形块83状结构,其直径与方形槽81的槽宽相同,并与方形槽81滑移配合。套筒71与平衡杆3相接触的内壁上开设有圆形槽32,圆形槽32截面为半圆形,有四个,以两个为一组,两组圆形槽32分别位于套筒71长度方向的两端,且每组圆形槽32均对称设置。当套筒71向靠近平衡锤4的方向滑移时,圆形块83被套筒71的内壁挤压进方形槽81中,当圆形块83与套筒71端部的圆形槽32位置对应时,圆形块83在弹簧82的弹伸作用下弹入圆形槽32中并与其卡接配合。从而为套筒71固位;套筒71的反向滑移同理。固位组件8的设置使得一方面避免套筒71滑移过度从平衡杆3上脱落,另一方面在不使用套筒71时将套筒71移回固位,从而缩短套筒71与平衡杆3的总长,以提高测厚仪存放的便利性。

参照图2,平衡杆3和套筒71上标示有刻度线33,刻度线33沿平衡杆3以及套筒7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在两者的顶部。刻度线33的设置便于操作人员在不同位置观察配重块76移动过程中平衡杆3的受压变化,从而提高了压力调节的精确度。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转动手轮732以使丝杆73转动,与丝杆73螺纹连接的滑块74由于受到滑槽712的限位作用而将丝杆73对其的转动力转化为自身在滑槽712内的水平滑移,以此带动配重块76滑移至丝杆73的不同位置,从而改变配重块76对平衡杆3的压力,以此改变平衡杆3对土工合成材料的压力,由于丝杆73的螺纹较窄,以此使得压力的变化值更加精细,从而提高了压力调节的精准度。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