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并装式公路车辆动态称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71612发布日期:2019-07-13 09:52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并装式公路车辆动态称重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称重领域,涉及一种并装式公路车辆动态称重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称重板采用合金钢,整板结构设计,为了适应公路车道宽度,单支称重板设计长度一般在1.75米左右,整板中的应变梁,即粘贴电阻应变计部位,按一定尺寸间隔分布,以满足偏载测量精度要求。增加应变梁数,缩进间隔尺寸的方式可以提高称重板的偏载测量精度,但由于传感器内部电路为整体惠斯登电桥,应变梁数量越多,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会越小,以至于无法有效的进行后端的数字采集和处理;同时随着应变梁的数量增加,应变计焊点数量也随之增加,加大了产品的质量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并装式公路车辆动态称重机构,提升了整个机构的偏载测量精度,减少了称重板的电路焊点,减少了质量风险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并装式公路车辆动态称重机构,包括称重板和底板;

所述底板中部设置有条形孔,条形孔长边与底板长边平行;

所述称重板底部靠近两侧位置分别设置有平行的凹槽,凹槽靠近底板长边,且凹槽长边与底板长边平行,称重板至少为两个,水平并排固定在底板上,每个称重板的凹槽均共线,且每个称重板的凹槽均设置有应变计;条形孔宽度不大于两个凹槽的最短距离,条形孔长度不小于称重板并排总长度。

优选的,底板包括两个长条形的基板、两个侧板和两个端板,两个基板侧面分别与两个侧板表面底部固定连接,两个基板位于两个侧板之间,两个基板端面分别与两个端板表面底部固定连接,两个基板中间形成条形孔。

进一步,称重板两端与侧板之间均设置有压条,压条截面为梯形,截面底部为短边,压条上设置有竖直方向的螺纹孔,基板上设置有与螺纹孔位置对应的通孔。

再进一步,螺纹孔上半部分设置有圆柱形的沉头孔,基板上的通孔从底部向上穿有螺钉,称重板与基板通过螺母连接,螺母位于沉头孔中。

再进一步,螺母采用六角螺母,沉头孔水平方向连接有矩形槽,矩形槽内设置有矩形的限位块。

优选的,每个称重板的应变计数量为四个。

优选的,称重板底部凹槽形状为倒凸形。

优选的,称重板数量为三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整个称重板分为多个单块的小型称重板,每个单块的小型称重板结构与现有的称重板结构相同,每个凹槽都设置有应变计,从而在不增加应变梁的前提下,称重板整体的应变计数量增加,提升了整个机构的偏载测量精度的同时,体积和重量有大幅度下降,生产、安装过程中的转运效率得到提升,减少了称重板的电路焊点对称重板性能的影响,减少了质量风险点,提高产品寿命及精度,维修更加方便。

进一步,通过将底板以及其侧板和端板采用分体式设计,避免了底座再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变形问题,简化了工艺,提升了制造效率;分体式结构减少了定额材料,减低了成本;安装过程减小了环氧混凝土固化带来的变形影响,保障了产品的测量精度。

进一步,采用矩形限位块与六角螺母其中一面贴合设置,使车辆经过时,称重机构整体的剧烈震动不会影响六角螺母的松动,保证了机构的安全性。

进一步,将现有的称重板设置有八个应变计,改为每个称重板设置有四个应变计,在减少单个称重板应变计数量的同时,增加了整体应变计的数量,便于制作加工的同时,减少了每个称重板的焊点数量,提高了使用寿命,并且提高了整体的偏载测量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称重板;2-基板;3-压条;4-限位块;5-侧板;6-六角螺母;7-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称重机构包括称重板1和底板。

所述底板包括两个长条形的基板2、两个侧板5和两个端板7,两个基板2侧面分别与两个侧板5表面底部固定连接,两个基板2位于两个侧板5之间,每个端板7将两个基板2的同一侧端面连接,两个基板2中间形成条形孔,条形孔宽度不大于两个凹槽的最短距离,条形孔长度不小于称重板1并排的总长度;由于分体式设计,减小了尺寸,安装时减小了环氧混凝土固化带来的变形影响,为产品的测量精度提供了保障。

所述称重板1底部靠近两侧位置分别设置有平行的凹槽,凹槽形状为倒凸形,凹槽靠近底板长边,且凹槽长边与底板长边平行,称重板1至少为两个,本实施例优选三个称重板1,水平并排固定在底板上,称重板1的凹槽均共线,且将现有的称重板1设置有八个应变计,改为每个称重板1的单个凹槽均设置有两个应变计,在减少单个称重板1应变计数量的同时,增加了整体应变计的数量,便于制作加工的同时,减少了每个称重板1的焊点数量,提高了使用寿命,并且提高了整体的偏载测量精度。

称重板1两端与侧板5之间均设置有压条3,压条3截面为梯形,截面底部为短边,压条3上设置有竖直方向的螺纹孔,基板2上设置有与螺纹孔位置对应的通孔,螺纹孔上半部分设置有圆柱形的沉头孔,基板2上的通孔从底部向上穿有螺钉,称重板1与基板2通过六角螺母6连接,六角螺母6位于沉头孔中,沉头孔水平方向连接有矩形槽,矩形槽内设置有矩形的限位块4。将六角螺母6锁紧后,采用矩形限位块4与六角螺母6其中一面贴合设置,使车辆经过时,称重机构整体的剧烈震动不会影响六角螺母6的松动,保证了机构的安全性。

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