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46512发布日期:2019-09-12 08:57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推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测分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推条装置。



背景技术:

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飞速发展,对医学检验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POCT设备的出现,减轻检验人员的操作压力和工作强度。POCT将自动一体化大型设备与快速简便化小型仪器进行有机的结合。具有很多的优势,如:更便捷、高通量、更精简、更美观、更丰富。

但是,在整个运行过程中,如何自动完成质控、吸样、稀释、混匀、测量、检测、以及换样、退料、装料等过程,是考验整个装置的重要因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推条装置,完成将滴有样品的试纸条从储存槽内移动到孵育区进行孵育或者从储存槽内移动检测区内进行检测,实现自动化推条,自动运行,自动转换。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推条装置,通过推动件进行推条,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分别单向制动,进行长距离的运行和精准的定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推条装置,包括转运小车、支架和推动件;所述支架上横置导向轴,所述转运小车分别滑动套置于导向轴上;所述转运小车一侧设置第一移动机构,第一移动机构带动转运小车沿导向轴轴向往复运转;所述转运小车上设置可相对滑动的推动件,所述推动件一侧设置第二移动机构,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带动推动件沿导向轴的垂直方向往复运动。

进一步,所述转运小车两端分别设置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上设置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套置于导向轴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和第一皮带,在支架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皮带套置于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上;所述第一电机通过转轴与第一主动轮相连;所述导向块上设置第一夹固件,所述第一夹固件与第一皮带固定相连。

进一步,所述夹固件包括底板和夹板,所述第一皮带夹固于底板与夹板之间,通过螺栓紧固。

进一步,在支架的两端分别设置定位块。

进一步,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主动轮、第二从动轮、第三从动轮和套置于其上的第二皮带;所述第二主动轮、第二从动轮和第三从动轮三角设置,且第二从动轮和第三从动轮的延长线与导向轴垂直;所述第二电机通过转轴与第二主动轮相连;所述推动件通过第二夹固件与第二从动轮和第三从动轮之间的第二皮带相连。

进一步,所述转运小车上设置滑轨,所述滑轨的延长线与导向轴方向垂直;所述推动件上设置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套置于滑轨上滑动。

进一步,所述推动件包括L型推动条;所述L型推动条的长条顶端与滑动块相连。

进一步,所述转运小车上,滑轨的两端分别设置定位探测件;在滑动块上设置定位挡片。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退条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推条装置在整个运行过程中起到装条、退条的作用,即将试纸条从一个工位推入另一个工位,实现推动的效果。

第一移动机构带动转运小车和推动件整体进行移动,实现从一个工位向另一个工位的运行;推动件滑动设置于转运小车上,转运小车上设置的第二移动机构带动推动件进行推动的往复运动,起到推动的动作。整体设计合理,运行简单,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推条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推条装置仰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转运小车;11-导向块;12-滑轨;13-第一夹固件;2-支架;21-导向轴;22-定位块;3-推动件;31-滑动块;32-定位探测件;33-定位挡片;41-第一电机;42-第一主动轮;43-第一从动轮;44-第一皮带;51-第二电机;52-第二主动轮;53-第二从动轮;54-第三从动轮;55-第二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2,一种推条装置,包括转运小车1、支架2和推动件3;所述支架2上横置导向轴21,所述转运小车1分别滑动套置于导向轴21上;所述转运小车1一侧设置第一移动机构,第一移动机构带动转运小车1沿导向轴21轴向往复运转;所述转运小车1上设置可相对滑动的推动件3,所述推动件3一侧设置第二移动机构,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带动推动件3沿导向轴21的垂直方向往复运动。

推条装置在整个运行过程中起到装条、退条的作用,即将试纸条从一个工位推入另一个工位,实现推动的效果。

第一移动机构带动转运小车1和推动件3整体进行移动,实现从一个工位向另一个工位的运行;推动件3滑动设置于转运小车1上,转运小车1上设置的第二移动机构带动推动件3进行推动的往复运动,起到推动的动作。整体设计合理,运行简单,自动化程度高。

所述转运小车1两端分别设置导向块11,所述导向块11上设置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套置于导向轴21上。双导向轴21提高转运移动的精确度和平衡度。

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41、第一主动轮42、第一从动轮43和第一皮带44,在支架2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第一主动轮42和第一从动轮43,所述第一皮带44套置于第一主动轮42和第一从动轮43上;所述第一电机41通过转轴与第一主动轮42相连;所述导向块11上设置第一夹固件13,所述第一夹固件13与第一皮带44固定相连。

所述第一夹固件13包括底板和夹板,所述第一皮带44夹固于底板与夹板之间,通过螺栓紧固。所述第一夹固件13和第二夹固件的结构相同。此种方式拆卸安装方便,且不磨损皮带,制动安全。

在支架2的两端分别设置定位块22。用于进行限位。

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51、第二主动轮52、第二从动轮53、第三从动轮54和套置于其上的第二皮带55;所述第二主动轮52、第二从动轮53和第三从动轮54三角设置,且第二从动轮53和第三从动轮54的延长线与导向轴21垂直;所述第二电机51通过转轴与第二主动轮52相连;所述推动件3通过第二夹固件与第二从动轮53和第三从动轮54之间的第二皮带55相连。

所述转运小车1上设置滑轨12,所述滑轨12的延长线与导向轴21方向垂直;所述推动件3上设置滑动块31,所述滑动块31套置于滑轨12上滑动。

所述推动件3包括L型推动条;所述L型推动条的长条顶端与滑动块31相连。L型推动条的设计,与试纸条的退条相匹配。

所述转运小车上,滑轨12的两端分别设置定位探测件32;在滑动块31上设置定位挡片33。

定位探测件32采用光耦进行探测,定位挡片33靠近时,光信号发生变化,起到定位的效果,保证推动件3的推移距离精准。型号为TP805的光耦可实现此功能,但不局限于此种型号。

使用方法:第一电机41带动第一皮带44使转运小车1沿导向轴21轴向移动,进行不同工位之间的转换;第二电机51带动第二皮带55使推动件3将试纸条从试纸条储存槽内推动到孵育仓或者检测区内,实现不同环境的运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