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62418发布日期:2019-08-30 23:29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测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测定并输出布料片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的测定装置。



背景技术:

申请人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线条检查方法和线条检查装置。在该线条检查方法和线条检查装置中,提取纺织品的二维空间中的纹理特征,在数学上求得线交叉角度、经线数和纬线数。上述的纹理特征的提取算法包含接下来的顺序(1)~顺序(5)。即,(1)从数字静态照相机取得纺织品的数字图像数据。(2)对数字图像数据实施窗函数处理。(3)对进行了窗函数处理的数字图像数据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取得傅立叶谱。(4)提取傅立叶谱的峰值。(5)使各峰值的信息(角度、频率)与纺织品的纹理特征量(线交叉角度、经线数和纬线数)对应。线条检查方法和线条检查装置除了纺织品之外,还将通过印刷或者蚀刻形成有网格状的线条的膜、片材、滤网或者板作为检查对象。例如,线条检查方法和线条检查装置将等离子显示器用的电磁波屏蔽过滤器、生物化学用的分离过滤器、印刷用的滤网纱或者纱窗作为检查对象。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520794号公报

在布料的制造时或者布料制造的规定的制品的制造时,在制造车间,管理制品或者作为材料的布料的品质。例如,在制造车间,管理布料的单位面积质量。单位面积质量是每单位面积的质量。因此,发明人研究了如下的测定装置:能够与布料片的大小(面积)无关地,顺利地测定布料的单位面积质量,并输出单位面积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测定并输出布料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的测定装置。

本发明的一方面是一种测定装置,具备:载置布料片的载置台、测定载置于上述载置台的上述布料片的质量的质量计、拍摄载置于上述载置台的上述布料片的照相机、输出表示上述布料片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的单位面积质量的输出器、和处理器,上述处理器执行如下处理:取得由上述质量计测定出的上述布料片的质量的质量处理、取得包含由上述照相机拍摄到的上述布料片的图像部分的测定用的拍摄数据的测定用拍摄处理、从在上述测定用拍摄处理中取得的上述测定用的拍摄数据所含的上述布料片的图像部分取得与上述布料片对应的区域的测定用面积的测定用面积处理、根据在上述质量处理中取得的上述布料片的质量与在上述测定用面积处理中取得的上述测定用面积来计算上述单位面积质量的计算处理、和通过上述输出器来输出在上述计算处理中取得的上述单位面积质量的输出处理。

根据该测定装置,能够测定布料片的单位面积质量,作为测定结果将其输出。通过从测定用的拍摄数据所含的布料片的图像部分取得与布料片对应的区域的测定用面积,能够与布料片的形状无关地,测定单位面积质量。例如,无需在测定单位面积质量时,将布料片从布料剪裁成预先决定的形状。例如,在布料的制造时或者布料制造的规定的制品的制造时,在制造车间,能够顺利地测定制品或者作为材料的布料的单位面积质量。

测定装置也可以具备向上述照相机的拍摄范围照射红外线的照射器,上述照相机包含具有相对于红外线的灵敏度的图像传感器,上述照相机在从上述照射器照射红外线的状态下进行拍摄,上述测定用拍摄处理是取得包含由上述布料片反射的红外线形成的上述布料片的图像部分的上述测定用的拍摄数据的处理。在该情况下,测定装置也可以在上述载置台与上述照相机之间具备红外线透过过滤器。另外,在测定装置中,上述照相机也可以是红外线照相机。

根据上述的各结构,能够稳定地检测布料片的图像部分。能够提高测定用面积的精度。布料片是接下来那样的花纹的布料的一部分。上述的花纹例如是在布料的整体配置多个具有与载置面相同颜色的规定的形状的图形的花纹。载置面是供布料片载置的载置台的面。作为这样的花纹,例示适当地配置与载置面相同颜色的多个水珠的水珠花纹。以上述的水珠花纹为例进行说明。在测定单位面积质量前,裁剪水珠花纹的布料而形成布料片。在这种情况下,有时布料的剪断位置在水珠上。在布料片的拍摄使用可见光的情况下,在与该拍摄的拍摄数据对应的可见光图像中,背景色(载置面的颜色)与布料片的外缘的被剪断的水珠的部分的颜色成为相同颜色。其结果,考虑为无法适当地检测布料片的图像部分,或者上述的检测中需要特别的图像解析。与此相对,在布料片的拍摄使用了红外线的测定用的拍摄数据中,布料片的图像部分的水珠花纹的影响消失或者降低。其结果,背景(载置面)与布料片的图像部分的边界稳定,能够从背景区别开布料片的图像部分。不需要根据布料的花纹变更载置台的作业。

在测定装置中,也可以在上述载置台载置有面积被设定为基准值的基准样品,上述照相机拍摄载置于上述载置台的上述基准样品,上述处理器执行如下处理:取得包含由上述照相机拍摄到的上述基准样品的图像部分的校正用的拍摄数据的校正用拍摄处理、从在上述校正用拍摄处理中取得的上述校正用的拍摄数据所含的上述基准样品的图像部分取得与上述基准样品对应的区域的校正用面积的校正用面积处理、计算与上述基准值和在上述校正用面积处理中取得的上述校正用面积的差对应的修正系数的修正系数处理,上述计算处理是计算上述单位面积质量的处理,该单位面积质量为将在上述质量处理中取得的上述布料片的质量除以通过在上述修正系数处理中计算出的上述修正系数对在上述测定用面积处理中取得的上述测定用面积进行了修正的修正面积而得。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修正系数修正测定用面积。能够提高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精度。

根据本发明,能够获得能够测定并输出布料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的测定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测定装置的简要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作为操作画面的主画面的简要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上层表示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前的状态。与布料片未载置于载置台的状态对应。下层表示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后的状态。与布料片载置于载置台的状态对应。

图3是表示作为操作画面的子画面的简要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与基准样品载置于载置台的状态对应。

图4是主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校准处理的第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6是校准处理的第二部分的流程图。

图7是测定用面积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第一校正用面积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第二校正用面积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第三校正用面积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第四校正用面积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第五校正用面积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实测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修正系数处理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测定用拍摄数据的图。上层表示第一方式。在第一方式中,拍摄使用红外线。下层表示第二方式。在第二方式中,拍摄使用可见光。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下记载的结构,能够在相同的技术思想中采用各种结构。例如,以下所示的结构的一部分也可以省略或者置换成其他的结构等。也可以包含其他的结构。

<测定装置>

参照图1,对测定装置10进行说明。图1示意性地表示测定装置10。在图1中,虚线是隐藏线,点划线是中心线(基准线),双点划线是想象线。

测定装置10是测定单位面积质量n的装置。在实施方式中,单位面积质量n的测定对象物是布料片15。布料片15例如是从布料被剪下的布料的一部分。布料被使用为规定的制品的材料。单位面积质量n是每单位面积的质量。在实施方式中,将单位面积设为1m2。但是,单位面积也可以设为与1m2不同的面积。单位面积考虑诸多条件而被适当地决定。测定装置10例如在布料的制造车间或者布料制造的规定的制品的制造车间被使用。通过测定装置10,管理布料的品质。测定装置10具备:载置台20、质量计30、照相机40、收容室45、照射器50、输出器60、控制器70。

在载置台20载置有布料片15。在实施方式中,将供布料片15载置的载置台20的面称为“载置面22”。在载置台20中,载置面22的红外线反射率、红外线吸收率和红外线透过率的任一个或者全部也可以形成与布料片15不同的状态。例如,在载置台20中,载置面22的红外线反射率可以设为低于布料片15,载置面22的红外线吸收率可以高于布料片15,载置面22的红外线透过率也可以高于布料片15。一般而言,布料具有反射红外线的性质。在测定装置10中,作为载置台20,采用接下来的载置台。即,载置台20为丙烯酸制,载置面22形成单一色的磨砂状态。载置面22的颜色设为黑色。

质量计30测定载置于载置台20的物体的质量m,输出被测定出的质量m。在实施方式中,在载置台20载置有布料片15。在该情况下,质量计30输出布料片15的质量m。此外,在载置台20载置有基准样品17(参照图3)。基准样品17在后面进行叙述。质量计30例如是电子天平。在测定装置10中,作为质量计30,能够采用公知的质量计。因此,省略与质量计30相关的其他的说明。

照相机40是数字照相机。照相机40包含具有相对于红外线的灵敏度的图像传感器。即,照相机40能够拍摄红外线。不过,图像传感器也具有相对于可见光的灵敏度。因此,照相机40也能够拍摄可见光。照相机40以在载置面22的上方与载置面22对置的状态被设置。在测定装置10中,照相机40与载置面22正对。因此,照相机40的拍摄方向成为与载置面22垂直的方向。照相机40在拍摄范围r1中包含载置面22。拍摄范围r1是由照相机40拍摄的范围。在图1中,在载置面22上由双点划线表示的2个矩形框中的内侧的矩形框表示拍摄范围r1。在实施方式中,布料片15的整体包含在拍摄范围r1中。即,布料片15具有小于拍摄范围r1的任意的形状。与此相伴,照相机40以在载置台20载置有布料片15的状态,拍摄布料片15的表面的整体。另外,在实施方式中,基准样品17的整体也包含在拍摄范围r1内。即,基准样品17具有小于拍摄范围r1的规定的形状。与此相伴,照相机40拍摄载置于载置台20的基准样品17的表面的整体。

收容室45收容照相机40。在收容室45的底面设置有红外线透过过滤器47。收容室45具有除了底面的红外线透过过滤器47之外的部分被遮光的构造。在照相机40收容于收容室45的状态下,红外线透过过滤器47设置于载置台20与照相机40之间。红外线透过过滤器47是吸收紫外线和可见光且透过红外线的过滤器。因此,由布料片15反射的光中的可见光等被红外线透过过滤器47吸收,未到达照相机40。换言之,由布料片15反射的光中的红外线透过红外线透过过滤器47并到达照相机40。在测定装置10中,作为红外线透过过滤器47,例如能够采用吸收波长为800nm以下的光的公知的红外线透过过滤器。因此,省略与红外线透过过滤器47相关的其他的说明。

照射器50照射红外线。作为在测定装置10中能够采用的照射器50,例示峰值的波长为850nm的红外线led。照射器50利用红外线从载置面22的上方照射拍摄范围r1。在测定装置10中,红外线的照射方向是相对于载置面22倾斜的方向。因此,照射器50利用红外线从载置面22的斜上方照射拍摄范围r1。在实施方式中,测定装置10的照射器50的台数为2台。2台照射器50设置于照相机40的两侧。将由红外线照射的载置面22上的范围称为“照明范围r2”。照明范围r2包含拍摄范围r1。在测定装置10中,2台照射器50设为各照射器50的载置面22上的照明范围均在照明范围r2内一致的状态。在图1中,在载置面22上由双点划线表示的2个矩形框中的外侧的矩形框表示照明范围r2。

不过,上述的红外线的照射方向与照射器50的台数及配置为例示。红外线的照射方向与照射器50的台数及配置考虑诸多条件而被适当地决定。例如,也可以将照射器50的台数设为1台,利用1台照射器50照射照明范围r2。此外,也可以将多个照射器50分别照射的载置面22上的范围设为不同的范围,利用多个照射器50照射照明范围r2的整体。此外,也可以将照射器50在载置台20上配置为接近载置面22,从拍摄范围r1的外周侧照射照明范围r2的整体。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将多个照射器50呈环状配置于上述的位置,或者将环状的照射器50配置于上述的位置。

输出器60是输出作为测定结果的单位面积质量n的设备。在测定装置10中,输出器60是显示器。作为显示器,例示液晶显示器。不过,采用为输出器60的显示器也可以是与液晶显示器不同的显示器。即,在测定装置10中,包含单位面积质量n的操作画面显示于作为输出器60的显示器中。在图1中,省略操作画面的图示。针对操作画面在后面进行叙述。

操作器65接受相对于测定装置10的各种指示的输入。在测定装置10中,操作器65设为包含触摸板的规格。在该情况下,操作器65与作为显示器的输出器60一同为触摸面板。测定装置10的操作人员以在输出器60显示有操作画面的状态,相对于触摸板的操作器65进行规定的操作。作为上述的操作,例示轻敲。操作器65接受与操作人员的操作对应的指示的输入。操作器65输出接受到的指示。不过,操作器65也可以包含规定的硬件键。此外,操作器65也可以是键盘和鼠标。

控制器70包含处理器71、存贮器72、存储器73、连接接口74。在实施方式中,将连接接口74记载为“连接i/f74”。处理器71执行运算处理,控制测定装置10。处理器71例如是cpu。

存贮器72是闪存。不过,存贮器72也可以是与闪存不同的存储介质。例如,存贮器72也可以是硬盘。存贮器72存储程序。存储于存贮器72的程序包含主处理(参照图4)的程序。主处理的程序包含图5~图14所示的各处理的程序。主处理的程序预先装载于存贮器72。

存储器73为供处理器71执行存储于存贮器72的程序时的存储区域。在存储器73中,在处理的执行中途,在规定的存储区域存储有规定的数据。存储器73例如是ram。在测定装置10中,控制器70的处理器71执行存储于存贮器72的程序。与此相伴,在测定装置10中,执行各种处理,从而实现与被执行的处理对应的功能。

在连接i/f74例如连接有质量计30、照相机40和操作器65。从质量计30输出的质量m经由连接i/f74输入到控制器70。来自质量计30的质量m从连接i/f74输出至处理器71。处理器71经由连接i/f74取得质量m。与由照相机40拍摄到的拍摄图像对应的拍摄信号经由连接i/f74输入到控制器70。来自照相机40的拍摄信号从连接i/f74输出至处理器71。处理器71经由连接i/f74取得拍摄信号。与此相伴,处理器71取得与拍摄图像对应的拍摄数据。即,处理器71对取得的拍摄信号进行处理而生成拍摄数据。从操作器65输出的指示经由连接i/f74输入控制器70。来自操作器65的指示从连接i/f74输出至处理器71。处理器71经由连接i/f74取得上述的指示。此外,在连接i/f74连接有照射器50和输出器60。在图1中,省略对质量计30、照相机40、照射器50和输出器60与连接i/f74进行连接的电气布线的图示。

<操作画面>

参照图2和图3,对操作画面进行说明。在测定装置10中,操作画面包含主画面80与子画面90。在实施方式中,在不区别主画面80与子画面90的情况下,或者在将这些总称的情况下,称为操作画面。主画面80伴随着主处理的开始而显示于输出器60。主画面80是与单位面积质量n的测定对应的操作画面,在测定布料片15的单位面积质量n的情况下显示于输出器60。子画面90在执行校准处理(参照图5和图6)的情况下被显示。

校准处理使用面积被设定为基准值的基准样品17而进行。在实施方式中,作为基准样品17,例示面积被设定为不同的5种基准值的第一样本、第二样本、第三样本、第四样本和第五样本。第一样本是面积设定为第一基准值“400mm2”的基准样品17。作为面积成为第一基准值的形状,例示1个边的尺寸为20mm的正方形。第二样本是面积设定为第二基准值“1600mm2”的基准样品17。作为面积成为第二基准值的形状,例示1个边的尺寸为40mm的正方形。第三样本是面积设定为第三基准值“3600mm2”的基准样品17。作为面积成为第三基准值的形状,例示1个边的尺寸为60mm的正方形。第四样本是面积设定为第四基准值“6400mm2”的基准样品17。作为面积成为第四基准值的形状,例示1个边的尺寸为80mm的正方形。第五样本是面积设定为第五基准值“10000mm2”的基准样品17。作为面积成为第五基准值的形状,例示1个边的尺寸为100mm的正方形。在实施方式中,在不区别第一样本、第二样本、第三样本、第四样本和第五样本的情况下,或者在将这些总称的情况下,称为“基准样品17”。作为第一基准值、第二基准值、第三基准值、第四基准值和第五基准值的上述各值为例示。基准样品17的基准值考虑诸多条件而被适当地决定。基准样品17的形状也可以为长方形、或者与正方形和长方形不同的多边形。另外,基准样品17的形状也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或者与上述的各形状不同的任意的形状。基准样品17的形状考虑诸多条件而被适当地决定。

基准样品17也可以与布料片15相同,将红外线反射率、红外线吸收率和红外线透过率的任一个或者全部设为与载置面22不同的状态。例如,基准样品17可以使红外线反射率高于载置面22,可以使红外线吸收率低于载置面22,也可以使红外线透过率低于载置面22。例如,基准样品17能够与布料片15相同,由从载置面22反射红外线的材料形成,或者能够设为从载置面22反射红外线的状态。此外,形成基准样品17的材料也可以设为是不产生皱折或者翘曲等、或者难以产生皱折或者翘曲等的材料。另外,在剪断面积大于基准值的材料而形成基准样品17的情况下,作为形成基准样品17的材料,也可以选择能够容易剪断为面积成为基准值的形状的材料。例如,形成基准样品17的材料可以是在剪断位置不产生起毛或者难以产生起毛的材料,也可以是伸缩性较低的材料。例如,基准样品17能够成为纸制。在该情况下,纸制的基准样品17也可以将表面色形成白色。

主画面80包含预览区域81、测定结果区域82、和校准按钮83(参照图2)。预览区域81是显示与拍摄范围r1对应的拍摄图像的区域。在测定装置10中,显示于预览区域81的拍摄图像是动画。测定结果区域82是显示布料片15的单位面积质量n(g/m2)、布料片15的面积(mm2)和质量(g)的区域。校准按钮83是指示校准处理(参照图4的s17、图5和图6)的执行的操作按钮。校准按钮83与校准指示对应。校准指示是校准处理的执行指示。在操作器65接受到相对于校准按钮83的轻敲的情况下,处理器71取得校准指示。与此相伴,处理器71开始校准处理。

子画面90包含预览区域91、第一样本按钮92、第二样本按钮93、第三样本按钮94、第四样本按钮95、第五样本按钮96、修正系数按钮97、返回按钮98(参照图3)。预览区域91是显示与拍摄范围r1对应的拍摄图像的区域。在测定装置10中,显示于预览区域91的拍摄图像是动画。

第一样本按钮92是指示第一校正用拍摄处理(参照图5的s35)的执行的操作按钮。第一样本按钮92与第一样本指示对应。第一样本指示是第一校正用拍摄处理的执行指示。操作人员将第一样本载置于载置台20。之后,操作人员以在载置台20载置有第一样本的状态,轻敲第一样本按钮92。轻敲第一样本按钮92,该轻敲被操作器65接受。在该情况下,处理器71取得第一样本指示。与此相伴,处理器71开始第一校正用拍摄处理。

第二样本按钮93是指示第二校正用拍摄处理(参照图5的s41)的执行的操作按钮。第二样本按钮93与第二样本指示对应。第二样本指示是第二校正用拍摄处理的执行指示。操作人员将第二样本载置于载置台20。之后,操作人员以在载置台20载置有第二样本的状态,轻敲第二样本按钮93。轻敲第二样本按钮93,该轻敲被操作器65接受。在该情况下,处理器71取得第二样本指示。与此相伴,处理器71开始第二校正用拍摄处理。

第三样本按钮94是指示第三校正用拍摄处理(参照图5的s47)的执行的操作按钮。第三样本按钮94与第三样本指示对应。第三样本指示是第三校正用拍摄处理的执行指示。操作人员将第三样本载置于载置台20。之后,操作人员以在载置台20载置有第三样本的状态,轻敲第三样本按钮94。轻敲第三样本按钮94,该轻敲被操作器65接受。在该情况下,处理器71取得第三样本指示。与此相伴,处理器71开始第三校正用拍摄处理。

第四样本按钮95是指示第四校正用拍摄处理(参照图6的s53)的执行的操作按钮。第四样本按钮95与第四样本指示对应。第四样本指示是第四校正用拍摄处理的执行指示。操作人员将第四样本载置于载置台20。之后,操作人员以在载置台20载置有第四样本的状态,轻敲第四样本按钮95。轻敲第四样本按钮95,该轻敲被操作器65接受。在该情况下,处理器71取得第四样本指示。与此相伴,处理器71开始第四校正用拍摄处理。

第五样本按钮96是指示第五校正用拍摄处理(参照图6的s59)的执行的操作按钮。第五样本按钮96与第五样本指示对应。第五样本指示是第五校正用拍摄处理的执行指示。操作人员将第五样本载置于载置台20。之后,操作人员以在载置台20载置有第五样本的状态,轻敲第五样本按钮96。轻敲第五样本按钮96,该轻敲被操作器65接受。在该情况下,处理器71取得第五样本指示。与此相伴,处理器71开始第五校正用拍摄处理。

修正系数按钮97是指示修正系数处理(参照图6的s65和图14)的执行的操作按钮。修正系数按钮97与修正系数指示对应。修正系数指示是修正系数处理的执行指示。操作人员例如在分别轻敲第一样本按钮92、第二样本按钮93、第三样本按钮94、第四样本按钮95和第五样本按钮96后,轻敲修正系数按钮97。轻敲修正系数按钮97,该轻敲被操作器65接受。在该情况下,处理器71取得修正系数指示。与此相伴,处理器71开始修正系数处理。

返回按钮98是指示校准处理的结束的操作按钮。返回按钮98与返回指示对应。返回指示是校准处理的结束指示。操作人员例如在结束校准处理的情况下,轻敲返回按钮98。轻敲返回按钮98,该轻敲被操作器65接受。在该情况下,处理器71取得返回指示。与此相伴,处理器71结束校准处理。

<主处理>

参照图4,对主处理进行说明。操作人员接通测定装置10的电源。与此相伴,处理器71起动存储于存贮器72的主处理的程序,开始主处理。照射器50开始红外线的照射。

开始主处理的处理器71显示主画面80(s11)。处理器71将主画面80的显示指令输出至输出器60。输出器60根据该显示指令,显示主画面80(参照图2上层)。处理器71与s11的执行同时,使照相机40起动(s13)。处理器71将起动指令输出至照相机40。照相机40根据起动指令进行起动,开始拍摄。处理器71取得与由照相机40拍摄到的拍摄图像对应的拍摄数据。处理器71使与上述的拍摄数据对应的拍摄图像包含于主画面80的预览区域81。在主画面80中,在预览区域81输出与拍摄范围r1一致的拍摄图像(参照图2)。针对s11与s13的顺序,也可以在执行s13后,执行s11。

接下来,处理器71对是否已取得校准指示进行判断(s15)。操作人员轻敲校准按钮83。校准按钮83的轻敲被操作器65接受。在该情况下,处理器71从操作器65取得校准指示。在取得校准指示的情况下(s15:是),处理器71执行校准处理(s17)。校准处理是取得修正系数的处理。校准处理和修正系数在后面进行叙述。在校准处理中,操作画面从主画面80向子画面90切换。在执行s17后,处理器71显示主画面80(s19)。s19与s11相同地被执行。因此,省略与s19相关的其他的说明。在执行s19后,处理器71使处理返回s15。之后,处理器71反复执行s15以后的处理。

在未取得校准指示的情况下(s15:否),处理器71执行质量处理(s21)。质量处理是取得由质量计30测定出的布料片15的质量m的处理。操作人员将布料片15载置于载置台20。质量计30测定载置于载置台20的布料片15的质量m。在s21中,处理器71取得由质量计30测定出的布料片15的质量m。处理器71使质量m存储于存储器73。处理器71在来自质量计30的值大于0,且该值表示了设定时间恒定值的情况下,将来自质量计30的值取得为质量m。设定时间考虑诸多条件而被适当地决定。例如,也可以将通过预先的实验求得的接下来的时间设为设定时间。上述的时间是在将布料片15载置于载置台20后,由质量计30测定的质量m稳定所需的时间。

接着,处理器71执行测定用拍摄处理(s23)。测定用拍摄处理是取得测定用的拍摄数据的处理。在实施方式中,将测定用的拍摄数据称为“测定用拍摄数据”。测定用拍摄数据是包含由照相机40拍摄到的布料片15的图像部分的图像数据。另外,测定用拍摄数据是与来自照射器50的红外线被载置台20上的布料片15反射后的红外线图像对应的图像数据。在测定装置10中,测定用拍摄数据是静止图像的图像数据。在s23中,处理器71将拍摄指令输出至照相机40。照相机40根据拍摄指令,拍摄拍摄范围r1。处理器71取得与由照相机40拍摄到的拍摄图像对应的测定用拍摄数据。处理器71使测定用拍摄数据存储于存储器73。针对s21与s23的顺序,也可以在执行s23后,执行s21。但是,处理器71也可以以来自质量计30的值大于0,且该值表示了设定时间恒定值为条件,执行s23。

在执行s23后,处理器71执行测定用面积处理(s25)。测定用面积处理是从在s23中取得的测定用拍摄数据所含的布料片15的图像部分取得与布料片15对应的区域的测定用面积a的处理。测定用面积处理在后面进行叙述。

接下来,处理器71执行计算处理(s27)。计算处理是根据在s21中取得的质量m与在s25中取得的测定用面积a计算单位面积质量n的处理。在计算处理中,利用包含修正系数(参照图14的s163)的多项式近似曲线来修正测定用面积a,将在s21中取得的质量m除以修正后的修正面积b,计算单位面积质量n。在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多项式近似曲线的次数成为4次。

对在s27中执行的计算处理进一步进行说明。处理器71从存储器73取得测定用面积a与修正系数,利用式(1)计算修正率j。测定用面积a在后述的图7的s73中存储于存储器73。修正系数在后述的图14的s163中存储于存储器73。另外,处理器71利用式(2)计算修正面积b。由此,处理器71利用式(3)取得单位面积质量n。

j=coeff4×a4+coeff3×a3+coeff2×a2+coeff1×a+coeff0···(1)

b=(j+1)×a···(2)

n=m/b···(3)

当在s17中未执行校准处理(参照图5和图6)的情况下,在s27中,修正面积b成为与测定用面积a相同的值。因此,式(3)实际上成为“n=m/a”。修正率j或者后述的在图14的s163中存储于存储器73的修正系数例如也可以登记于主处理的程序。在开始当前执行中的主处理后,在未执行s17,且修正系数未存储于存储器73的情况下(图14的s163:未执行),在s35中,处理器71使用登记完毕的修正率j或者修正系数。登记于主处理的程序的修正率j或修正系数(coeff0,coeff1,coeff2,coeff3,coeff4)的初始值被设定为0。在利用式(2)计算修正率j的情况下,处理器71将登记于主处理的程序的修正率j更新成新计算出的修正率j。

接着,处理器71执行输出处理(s29)。输出处理是通过输出器60输出在s27中取得的单位面积质量n的处理。在实施方式中,修正面积b和质量m也与单位面积质量n一同被输出。处理器71将单位面积质量n、修正面积b和质量m的输出指令输出至输出器60。输出器60根据输出指令,输出单位面积质量n、修正面积b和质量m。即,输出器60在测定结果区域82显示包含作为测定结果的单位面积质量n、修正面积b和质量m的主画面80(参照图2下层)。在执行s29后,处理器71使处理返回s15。之后,处理器71反复执行s15以后的处理。主处理因测定装置10的电源切断而结束。来自照射器50的红外线的照射持续至测定装置10的电源切断。

<校准处理>

参照图5和图6,对在图4的s17中执行的校准处理进行说明。开始校准处理的处理器71显示子画面90(s31)。处理器71将子画面90的显示指令输出至输出器60。输出器60根据该显示指令,显示子画面90(参照图3)。

接下来,处理器71判断是否已取得第一样本指示(s33)。操作人员轻敲第一样本按钮92。不过,设为在载置台20未安装有第一样本则在预览区域91未显示第一样本。在该情况下,操作人员在轻敲第一样本按钮92前,在载置台20载置第一样本。第一样本按钮92的轻敲被操作器65接受。在该情况下,处理器71从操作器65取得第一样本指示。

在未取得第一样本指示的情况下(s33:否),处理器71使处理移至s39。在取得了第一样本指示的情况下(s33:是),处理器71执行第一校正用拍摄处理(s35)。第一校正用拍摄处理是取得接下来的校正用的拍摄数据的处理。在实施方式中,将上述的校正用的拍摄数据称为“第一校正用拍摄数据”。第一校正用拍摄数据是包含由照相机40拍摄到的第一样本的图像部分的图像数据。另外,第一校正用拍摄数据是与来自照射器50的红外线被载置台20上的第一样本反射后的红外线图像对应的图像数据。在测定装置10中,第一校正用拍摄数据是静止图像的图像数据。在s35中,处理器71将拍摄指令输出至照相机40。照相机40根据拍摄指令,拍摄拍摄范围r1。处理器71取得与由照相机40拍摄到的拍摄图像对应的第一校正用拍摄数据。处理器71使第一校正用拍摄数据存储于存储器73。

接着,处理器71执行第一校正用面积处理(s37)。第一校正用面积处理是从在s35中取得的第一校正用拍摄数据所含的第一样本的图像部分取得与第一样本对应的区域的面积的处理。在实施方式中,将由第一校正用面积处理取得的上述的面积称为“第一校正用面积x1”。第一校正用面积处理在后面进行叙述。在执行s37后,处理器71使处理返回s33。之后,处理器71反复执行s33以后的处理。

在s39中,处理器71判断是否已取得第二样本指示。操作人员轻敲第二样本按钮93。不过,设为在载置台20未安装有第二样本则在预览区域91未显示第二样本。在该情况下,操作人员在轻敲第二样本按钮93前,在载置台20载置第二样本。第二样本按钮93的轻敲被操作器65接受。在该情况下,处理器71从操作器65取得第二样本指示。

在未取得第二样本指示的情况下(s39:否),处理器71使处理移至s45。在取得了第二样本指示的情况下(s39:是),处理器71执行第二校正用拍摄处理(s41)。第二校正用拍摄处理是取得接下来的校正用的拍摄数据的处理。在实施方式中,将上述的校正用的拍摄数据称为“第二校正用拍摄数据”。第二校正用拍摄数据是包含由照相机40拍摄到的第二样本的图像部分的图像数据。另外,第二校正用拍摄数据是与来自照射器50的红外线被载置台20上的第二样本反射后的红外线图像对应的图像数据。在测定装置10中,第二校正用拍摄数据是静止图像的图像数据。在s41中,处理器71将拍摄指令输出至照相机40。照相机40根据拍摄指令,拍摄拍摄范围r1。处理器71取得与由照相机40拍摄到的拍摄图像对应的第二校正用拍摄数据。处理器71使第二校正用拍摄数据存储于存储器73。

接着,处理器71执行第二校正用面积处理(s43)。第二校正用面积处理是从在s41中取得的第二校正用拍摄数据所含的第二样本的图像部分取得与第二样本对应的区域的面积的处理。在实施方式中,将由第二校正用面积处理取得的上述的面积称为“第二校正用面积x2”。第二校正用面积处理在后面进行叙述。在执行s43后,处理器71使处理返回s33。之后,处理器71反复执行s33以后的处理。

在s45中,处理器71判断是否已取得第三样本指示。操作人员轻敲第三样本按钮94。不过,设为在载置台20未安装有第三样本则在预览区域91未显示第三样本。在该情况下,操作人员在轻敲第三样本按钮94前,在载置台20载置第三样本。第三样本按钮94的轻敲被操作器65接受。在该情况下,处理器71从操作器65取得第三样本指示。

在未取得第三样本指示的情况下(s45:否),处理器71使处理移至图6的s51。在取得了第三样本指示的情况下(s45:是),处理器71执行第三校正用拍摄处理(s47)。第三校正用拍摄处理是取得接下来的校正用的拍摄数据的处理。在实施方式中,将上述的校正用的拍摄数据称为“第三校正用拍摄数据”。第三校正用拍摄数据是包含由照相机40拍摄到的第三样本的图像部分的图像数据。另外,第三校正用拍摄数据是与来自照射器50的红外线被载置台20上的第三样本反射后的红外线图像对应的图像数据。在测定装置10中,第三校正用拍摄数据是静止图像的图像数据。在s47中,处理器71将拍摄指令输出至照相机40。照相机40根据拍摄指令,拍摄拍摄范围r1。处理器71取得与由照相机40拍摄到的拍摄图像对应的第三校正用拍摄数据。处理器71使第三校正用拍摄数据存储于存储器73。

接着,处理器71执行第三校正用面积处理(s49)。第三校正用面积处理是从在s47中取得的第三校正用拍摄数据所含的第三样本的图像部分取得与第三样本对应的区域的面积的处理。在实施方式中,将由第三校正用面积处理取得的上述的面积称为“第三校正用面积x3”。第三校正用面积处理在后面进行叙述。在执行s49后,处理器71使处理返回s33。之后,处理器71反复执行s33以后的处理。

在图6的s51中,处理器71判断是否已取得第四样本指示。操作人员轻敲第四样本按钮95。不过,为了在载置台20未安装有第四样本则在预览区域91未显示第四样本。在该情况下,操作人员在轻敲第四样本按钮95前,在载置台20载置第四样本。第四样本按钮95的轻敲被操作器65接受。在该情况下,处理器71从操作器65取得第四样本指示。

在未取得第四样本指示的情况下(s51:否),处理器71使处理移至s57。在取得了第四样本指示的情况下(s51:是),处理器71执行第四校正用拍摄处理(s53)。第四校正用拍摄处理是取得接下来的校正用的拍摄数据的处理。在实施方式中,将上述的校正用的拍摄数据称为“第四校正用拍摄数据”。第四校正用拍摄数据是包含由照相机40拍摄到的第四样本的图像部分的图像数据。另外,第四校正用拍摄数据是与来自照射器50的红外线被载置台20上的第四样本反射后的红外线图像对应的图像数据。在测定装置10中,第四校正用拍摄数据是静止图像的图像数据。在s53中,处理器71将拍摄指令输出至照相机40。照相机40根据拍摄指令,拍摄拍摄范围r1。处理器71取得与由照相机40拍摄到的拍摄图像对应的第四校正用拍摄数据。处理器71使第四校正用拍摄数据存储于存储器73。

接着,处理器71执行第四校正用面积处理(s55)。第四校正用面积处理是从在s53中取得的第四校正用拍摄数据所含的第四样本的图像部分取得与第四样本对应的区域的面积的处理。在实施方式中,将由第四校正用面积处理取得的上述的面积称为“第四校正用面积x4”。第四校正用面积处理后述。在执行s55后,处理器71使处理返回图5的s33。之后,处理器71反复执行s33以后的处理。

在s57中,处理器71判断是否已取得第五样本指示。操作人员轻敲第五样本按钮96。不过,设为在载置台20未安装有第五样本则在预览区域91未显示第五样本。在该情况下,操作人员在轻敲第五样本按钮96前,在载置台20载置第五样本。第五样本按钮96的轻敲被操作器65接受。在该情况下,处理器71从操作器65取得第五样本指示。

在未取得第五样本指示的情况下(s57:否),处理器71使处理移至s63。在取得了第五样本指示的情况下(s57:是),处理器71执行第五校正用拍摄处理(s59)。第五校正用拍摄处理是取得接下来的校正用的拍摄数据的处理。在实施方式中,将上述的校正用的拍摄数据称为“第五校正用拍摄数据”。第五校正用拍摄数据是包含由照相机40拍摄到的第五样本的图像部分的图像数据。另外,第五校正用拍摄数据是与来自照射器50的红外线被载置台20上的第五样本反射后的红外线图像对应的图像数据。在测定装置10中,第五校正用拍摄数据是静止图像的图像数据。在s53中,处理器71将拍摄指令输出至照相机40。照相机40根据拍摄指令,拍摄拍摄范围r1。处理器71取得与由照相机40拍摄到的拍摄图像对应的第五校正用拍摄数据。处理器71使第五校正用拍摄数据存储于存储器73。

接着,处理器71执行第五校正用面积处理(s61)。第五校正用面积处理是从在s59中取得的第五校正用拍摄数据所含的第五样本的图像部分取得与第五样本对应的区域的面积的处理。在实施方式中,将由第五校正用面积处理取得的上述的面积称为“第五校正用面积x5”。第五校正用面积处理在后面进行叙述。在执行s61后,处理器71使处理返回图5的s33。之后,处理器71反复执行s33以后的处理。

在s63中,处理器71判断是否已取得修正系数指示。操作人员轻敲修正系数按钮97。修正系数按钮97的轻敲被操作器65接受。在该情况下,处理器71从操作器65取得修正系数指示。

在未取得修正系数指示的情况下(s63:否),处理器71使处理移至s67。在取得了修正系数指示的情况下(s63:是),处理器71执行修正系数处理(s65)。修正系数处理是计算与第一差值、第二差值、第三差值、第四差值和第五差值对应的修正系数的处理。第一差值是第一基准值(400mm2)与第一校正用面积x1的差。第二差值是第二基准值(1600mm2)与第二校正用面积x2的差。第三差值是第三基准值(3600mm2)与第三校正用面积x3的差。第四差值是第四基准值(6400mm2)与第四校正用面积x4的差。第五差值是第五基准值(10000mm2)与第五校正用面积x5的差。在修正系数处理中,通过高斯消元法,取得在图3的s27中使用的4次的多项式的系数(参照上述的式(1))。修正系数处理在后面进行叙述。之后,处理器71结束校准处理。

在s67中,处理器71判断是否已取得返回指示。在未取得返回指示的情况下(s67:否),处理器71使处理返回图5的s33。之后,处理器71反复执行s33后下的处理。在取得了返回指示的情况下(s67:是),处理器71结束校准处理。

<测定用面积处理>

参照图7,对在图4的s25中执行的测定用面积处理进行说明。开始测定用面积处理的处理器71执行实测处理(s71)。上述在测定用面积处理中取得的测定用面积a通过在s71中执行的实测处理而取得。实测处理在后面进行叙述。在执行s71后,处理器71使在实测处理中取得的测定用面积a存储于存储器73(s73)。之后,处理器71结束测定用面积处理。

<第一校正用面积处理>

参照图8,对在图5的s37中执行的第一校正用面积处理进行说明。开始第一校正用面积处理的处理器71执行实测处理(s81)。上述在第一校正用面积处理中取得的第一校正用面积x1通过在s81中执行的实测处理而取得。实测处理在后面进行叙述。在执行s81后,处理器71使在实测处理中取得的第一校正用面积x1存储于存储器73(s83)。之后,处理器71结束第一校正用面积处理。

<第二校正用面积处理>

参照图9,对在图5的s43中执行的第二校正用面积处理进行说明。开始第二校正用面积处理的处理器71执行实测处理(s91)。上述在第二校正用面积处理中取得的第二校正用面积x2通过在s91中执行的实测处理而取得。实测处理在后面进行叙述。在执行s91后,处理器71使在实测处理中取得的第二校正用面积x2存储于存储器73(s93)。之后,处理器71结束第二校正用面积处理。

<第三校正用面积处理>

参照图10,对在图5的s49中执行的第三校正用面积处理进行说明。开始第三校正用面积处理的处理器71执行实测处理(s101)。上述在第三校正用面积处理中取得的第三校正用面积x3通过在s101中执行的实测处理而取得。实测处理在后面进行叙述。在执行s101后,处理器71使在实测处理中取得的第三校正用面积x3存储于存储器73(s103)。之后,处理器71结束第三校正用面积处理。

<第四校正用面积处理>

参照图11,对在图6的s55中执行的第四校正用面积处理进行说明。开始第四校正用面积处理的处理器71执行实测处理(s111)。上述在第四校正用面积处理中取得的第四校正用面积x4通过在s111中执行的实测处理而取得。实测处理在后面进行叙述。在执行s111后,处理器71使在实测处理中取得的第四校正用面积x4存储于存储器73(s113)。之后,处理器71结束第四校正用面积处理。

<第五校正用面积处理>

参照图12,对在图6的s61中执行的第五校正用面积处理进行说明。开始第五校正用面积处理的处理器71执行实测处理(s121)。上述在第五校正用面积处理中取得的第五校正用面积x5通过在s121中执行的实测处理而取得。实测处理在后面进行叙述。在执行s121后,处理器71使在实测处理中取得的第五校正用面积x5存储于存储器73(s123)。之后,处理器71结束第五校正用面积处理。

<实测处理>

参照图13,对在图7的s71、图8的s81、图9的s91、图10的s101、图11的s111和图12的s121中执行的实测处理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中,在不区别测定用拍摄数据、第一校正用拍摄数据、第二校正用拍摄数据、第三校正用拍摄数据、第四校正用拍摄数据和第五校正用拍摄数据的情况下,或者在将这些总称的情况下,简称为“拍摄数据”。在不区别布料片15与作为基准样品17的第一样本、第二样本、第三样本、第四样本和第五样本的情况下,或者在将这些总称的情况下,称为“被检测物”。在不区别测定用面积a、第一校正用面积x1、第二校正用面积x2、第三校正用面积x3、第四校正用面积x4和第五校正用面积x5的情况下,或者在将这些总称的情况下,简称为“面积”或者“被检测物的面积”。

因此,当在图7的s71中执行实测处理的情况下,在实测处理的说明中,拍摄数据是指测定用拍摄数据。在该情况下,在实测处理中检测的区域是测定用拍摄数据所含的布料片15的图像部分,面积是测定用面积a。当在图8的s81中执行实测处理的情况下,在实测处理的说明中,拍摄数据是指第一校正用拍摄数据。在该情况下,在实测处理中检测的区域是第一校正用拍摄数据所含的作为基准样品17的第一样本的图像部分,面积是第一校正用面积x1。当在图9的s91中执行实测处理的情况下,在实测处理的说明中,拍摄数据是指第二校正用拍摄数据。在该情况下,在实测处理中检测的区域是第二校正用拍摄数据所含的作为基准样品17的第二样本的图像部分,面积是第二校正用面积x2。当在图10的s101中执行实测处理的情况下,在实测处理的说明中,拍摄数据是指第三校正用拍摄数据。在该情况下,在实测处理中检测的区域是第三校正用拍摄数据所含的作为基准样品17的第三样本的图像部分,面积是第三校正用面积x3。当在图11的s111中执行实测处理的情况下,在实测处理的说明中,拍摄数据是指第四校正用拍摄数据。在该情况下,在实测处理中检测的区域是第四校正用拍摄数据所含的作为基准样品17的第四样本的图像部分,面积是第四校正用面积x4。当在图12的s121中执行实测处理的情况下,在实测处理的说明中,拍摄数据是指第五校正用拍摄数据。在该情况下,在实测处理中检测的区域是第五校正用拍摄数据所含的作为基准样品17的第五样本的图像部分,面积是第五校正用面积x5。

开始实测处理的处理器71以拍摄数据为处理对象,执行二值化处理(s131)。二值化处理是对拍摄数据进行二值化的处理。通过二值化处理,拍摄数据转换成白和黑的2灰度的图像数据。二值化处理是已经实用的公知的图像处理。因此,省略与s131相关的其他的说明。

接着,处理器71以在s131中处理完毕的拍摄数据为处理对象,执行封闭处理(s133)。封闭处理是执行规定次数膨胀处理,之后,反复与膨胀处理相同的次数的收缩处理的处理。膨胀处理是将与白像素的周围(上下左右)邻接的黑像素转换成白像素的处理。收缩处理是将与黑像素的周围(上下左右)邻接的白像素转换成黑像素的处理。封闭处理、膨胀处理和收缩处理是已经实用的公知的图像处理。因此,省略与s133相关的其他的说明。

接下来,处理器71以在s133中处理完毕的拍摄数据为处理对象,执行标记处理(s135)。标记处理是对黑像素和白像素分别赋予不同的标签的处理。根据标记处理,对形成与拍摄数据对应的拍摄图像的像素中的、接下来的第一像素标注与接下来的第二像素不同的标签。第一像素是形成拍摄数据所含的被检测物的图像部分的像素。若以被检测物为布料片15的情况为例,则第一像素形成在后述的图15上层右侧表示的第一方式的标记处理后的测定用拍摄数据中的黑色的图像部分(参照在前述的测定用拍摄数据中标注了附图标记“15”的部分)。第二像素是形成除了拍摄数据所含的被检测物之外的图像部分的像素。换言之,第二像素是形成与拍摄数据对应的拍摄图像的像素中的、第一像素以外的像素。例如,在被检测物是将材料本身设为面积成为基准值的形状的物体的情况下,第二像素是形成拍摄数据所含的接下来的范围内的载置面22的图像部分的像素。上述的范围是拍摄范围r1中的、未被被检测物覆盖而露出的状态的载置面22的范围。标记处理是已经实用的公知的图像处理。因此,省略与s135相关的其他的说明。

在执行s135后,处理器71取得被检测物的面积(s137)。以上省略了说明,但在主处理的程序所含的实测处理的程序中登记有每一个像素的面积值。在s137中,处理器71确定上述的第一像素的数量。处理器71根据确定出的数量和上述的面积值的积,取得被检测物的面积。例如,第一像素的数量为c个,每一个像素的面积值为dmm2/像素。在该情况下,处理器71将通过“c×d”获得的值取得为被检测物的面积。之后,处理器71结束实测处理。

<修正系数处理>

参照图14,对在图6的s65中执行的修正系数处理进行说明。开始修正系数处理的处理器71从存储器73取得第一校正用面积x1(s141)。第一校正用面积x1在图8的s83中存储于存储器73。接着,处理器71取得第一修正值y1(s143)。第一修正值y1利用接下来的式(4)计算。在式(4)中,值“400mm2”与第一基准值的400mm2对应。处理器71将计算出的值取得为第一修正值y1。处理器71使第一修正值y1存储于存储器73。

y1=(400-x1)/x1···(4)

在执行s143后,处理器71从存储器73取得第二校正用面积x2(s145)。第二校正用面积x2在图9的s93中存储于存储器73。接着,处理器71取得第二修正值y2(s147)。第二修正值y2利用接下来的式(5)计算。在式(5)中,值“1600mm2”与第二基准值的1600mm2对应。处理器71将计算出的值取得为第二修正值y2。处理器71使第二修正值y2存储于存储器73。

y2=(1600-x2)/x2···(5)

在执行s147后,处理器71从存储器73取得第三校正用面积x3(s149)。第三校正用面积x3在图10的s103中存储于存储器73。接着,处理器71取得第三修正值y3(s151)。第三修正值y3利用接下来的式(6)计算。在式(6)中,值“3600mm2”与第三基准值的3600mm2对应。处理器71将计算出的值取得为第三修正值y3。处理器71使第三修正值y3存储于存储器73。

y3=(3600-x3)/x3···(6)

在执行s151后,处理器71从存储器73取得第四校正用面积x4(s153)。第四校正用面积x4在图11的s113中存储于存储器73。接着,处理器71取得第四修正值y4(s155)。第四修正值y4利用接下来的式(7)计算。在式(7)中,值“6400mm2”与第四基准值的6400mm2对应。处理器71将计算出的值取得为第四修正值y4。处理器71使第四修正值y4存储于存储器73。

y4=(6400-x4)/x4···(7)

在执行s155后,处理器71从存储器73取得第五校正用面积x5(s157)。第五校正用面积x5在图12的s123中存储于存储器73。接着,处理器71取得第五修正值y5(s159)。第五修正值y5利用接下来的式(8)计算。在式(8)中,值“10000mm2”与第五基准值的10000mm2对应。处理器71将计算出的值取得为第五修正值y5。处理器71使第五修正值y5存储于存储器73。

y5=(10000-x5)/x5···(8)

接下来,处理器71计算修正系数(s161)。修正系数的计算使用高斯消元法。在高斯消元法中,作为行列x的输入值,使用第一校正用面积x1、第二校正用面积x2、第三校正用面积x3、第四校正用面积x4和第五校正用面积x5,作为行列y的输入值,使用第一修正值y1、第二修正值y2、第三修正值y3、第四修正值y4和第五修正值y5。这里,在s161中,适当地使用公知的程序中的规定的函数。在实施方式中,通过高斯消元法,作为修正系数,计算4次的排列。即,在s161中,计算4次的修正系数。

接着,处理器71使在s161中计算出的修正系数“coeff[5]=xx[5]”存储于存储器73(s163)。coeff[5]作为修正系数,包含[coeff0、coeff1、coeff2、coeff3、coeff4](0次、1次、2次、3次、4次)。行列xx[5]作为与[coeff0、coeff1、coeff2、coeff3、coeff4]对应的值,储存[xx0、xx1、xx2、xx3、xx4](0次、1次、2次、3次、4次)。在执行s163后,处理器71结束修正系数处理。

<实施例>

发明人这次使用与测定装置10对应的测定装置,实施了上述的校准处理。因此,对此进行说明。基准样品17与上述的第一样本、第二样本、第三样本、第四样本和第五样本形成相同。

在以第一样本(第一基准值:400mm2)为对象的第一校正用面积处理(参照图8)中,通过s81的实测处理,取得第一校正用面积x1“389.6mm2”(参照图13的s137),作为第一校正用面积x1存储上述的值(参照图8的s83)。

在以第二样本(第二基准值:1600mm2)为对象的第二校正用面积处理(参照图9)中,通过s91的实测处理,取得第二校正用面积x2“1588.9mm2”(参照图13的s137),作为第二校正用面积x2存储上述的值(参照图9的s93)。

在以第三样本(第三基准值:3600mm2)为对象的第三校正用面积处理(参照图10)中,通过s101的实测处理,取得第三校正用面积x3“3599.5mm2”(参照图13的s137),作为第三校正用面积x3存储上述的值(参照图10的s103)。

在以第四样本(第四基准值:6400mm2)为对象的第四校正用面积处理(参照图11)中,通过s111的实测处理,取得第四校正用面积x4“6374.8mm2”(参照图13的s137),作为第四校正用面积x4存储上述的值(参照图11的s113)。

在以第五样本(第五基准值:10000mm2)为对象的第五校正用面积处理(参照图12)中,通过s121的实测处理,取得第五校正用面积x5“9975.9mm2”(参照图13的s137),作为第五校正用面积x5存储上述的值(参照图12的s123)。

在修正系数处理(图14)中,作为第一修正值y1、第二修正值y2、第三修正值y3、第四修正值y4和第五修正值y5,取得接下来的各值。即,在s143中,从上述的式(4)取得第一修正值y1“0.026694045”。第一差值(400-x1)为10.4mm2。在s147中,从上述的式(5),取得第二修正值y2“0.006985965”。第二差值(1600-x2)为11.1mm2。在s151中,从上述的式(6),取得第三修正值y3“0.000138908”。第三差值(3600-x3)为0.5mm2。在s155中,从上述的式(7),取得第四修正值y4“0.003953065”。第四差值(6400-x4)为25.2mm2。在s159中,从上述的式(8),取得第五修正值y5“0.002415822”。第五差值(10000-x5)为24.1mm2

在修正系数处理中,通过对这样的各值进行的高斯消元法,计算接下来的修正系数,存储计算出的修正系数(参照图14的s161、s163)。在该情况下,上述的式(1)成为接下来的式(9)。

coeff0=0.0372790078891326000000000

coeff1=0.0000303485836542386000000

coeff2=0.0000000085293095598340900

coeff3=0.0000000000009581917945669

coeff4=0.0000000000000000373938979

j=0.0000000000000000373938979×a4+0.0000000000009581917945669×a3+0.0000000085293095598340900×a2+0.0000303485836542386000000×a+0.0372790078891326000000000···(9)

<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实施方式,能够获得接下来的效果。

(1)测定装置10具备载置台20、质量计30、照相机40、输出器60、和控制器70(参照图1)。控制器70包含处理器71。在测定装置10中,处理器71执行主处理(参照图4)。在主处理中,处理器71执行质量处理、测定用拍摄处理、测定用面积处理、计算处理、输出处理(参照图4的s21~s29)。即,在质量处理中,处理器71取得由质量计30测定出的布料片15的质量m。在测定用拍摄处理中,处理器71取得包含由照相机40拍摄到的布料片15的图像部分的测定用拍摄数据。在测定用面积处理中,处理器71从测定用拍摄数据所含的布料片15的图像部分取得与布料片15对应的区域的测定用面积a(参照图7的s71和图13的s137)。在计算处理中,处理器71根据质量m与测定用面积a计算单位面积质量n。在输出处理中,处理器71利用输出器60输出单位面积质量n。

因此,能够测定布料片15的单位面积质量n,作为测定结果将其输出。即,输出器60能够在主画面80的测定结果区域82显示单位面积质量n(参照图2下层)。从测定用拍摄数据所含的布料片15的图像部分取得与布料片15对应的区域的测定用面积a,由此能够与布料片15的形状无关地,测定单位面积质量n。例如,在测定单位面积质量n时,不需要将布料片15从布料剪裁成预先决定的形状。例如,在布料的制造时或者布料制造的规定的制品的制造时,在制造车间,能够顺利地测定制品或者作为材料的布料的单位面积质量n。

(2)测定装置10具备收容室45与照射器50(参照图1)。收容室45收容照相机40。在收容室45的底面设置有红外线透过过滤器47。在照相机40收容于收容室45的状态下,红外线透过过滤器47设置于载置台20与照相机40之间。照射器50向拍摄范围r1照射红外线。照相机40包含具有相对于红外线的灵敏度的图像传感器。照相机40在从照射器50照射红外线且由布料片15反射了来自照射器50的红外线的状态下,拍摄布料片15。在该情况下,处理器71取得包含由布料片15反射的红外线形成的布料片15的图像部分的测定用拍摄数据(参照图4的s23)。

因此,能够稳定地检测布料片15的图像部分。能够提高测定用面积a的精度。与实施方式的布料片15不同,布料片设为接下来的花纹的布料的一部分。上述的花纹例如是在布料的整体配置多个具有与载置面22相同颜色的规定的形状的图形的花纹。作为这样的花纹,例示适当地配置有与载置面22相同颜色的多个水珠的水珠花纹。以上述的水珠花纹为例进行说明。在测定单位面积质量n前,水珠花纹的布料被裁剪而形成布料片。在该情况下,有时布料的剪断位置在水珠上。在布料片的拍摄使用可见光的情况下,在与该拍摄所得的拍摄数据对应的可见光图像中,背景色(载置面22的颜色)与布料片的外缘的被剪断的水珠的部分的颜色成为相同颜色。其结果,考虑为无法适当地检测布料片的图像部分,或者在上述的检测中需要特别的图像解析。与此相对,在布料片的拍摄使用了红外线的测定用拍摄数据中,布料片的图像部分中的水珠花纹的影响消失或者降低。其结果,背景(载置面22)与布料片的图像部分的边界稳定,从而能够从背景区别开布料片的图像部分。不需要根据布料的花纹变更载置台20的作业。将收容室45形成除了底面的红外线透过过滤器47之外的部分被遮光的构造,由此能够不受设置测定装置10的环境的可见光等影响地,利用照相机40拍摄红外线。

发明人在接下来的第一方式和第二方式中比较了通过图13的s135中的标记处理确定的布料片15的图像部分。在第一方式中,照射器50向拍摄范围r1照射红外线。第一方式的测定装置与测定装置10对应。测定用拍摄数据包含由布料片15反射的红外线形成的布料片15的图像部分(参照在图15上层左侧表示的“测定用面积处理前”)。在第二方式中,作为照射器,采用可见光led,照射器向拍摄范围r1照射可见光。在第二方式的测定装置中,红外线透过过滤器47被省略。测定用拍摄数据包含由布料片15反射的可见光形成的布料片15的图像部分(参照在图15下层左侧表示的“测定用面积处理前”)。在第一方式和第二方式中,其他的条件相同。

在第一方式中,通过标记处理确定的布料片15的图像部分的外缘与测定用面积处理(参照图7)前的测定用拍摄数据所含的布料片15的图像部分的外缘同等(参照图15上层)。即,在第一方式中,能够检测与布料片15的实际的形状同等或者与其近似的布料片15的图像部分。在第二方式中,通过标记处理确定的布料片15的图像部分的外缘若与第一方式相比,则与测定用面积处理前的测定用拍摄数据所含的布料片15的图像部分的外缘不同(参照图15下层)。根据这样的结果,发明人考虑为也可以在测定装置的规格的决定考虑接下来的点。即,发明人考虑为在制造车间,在需要高精度地测定制品或者作为材料的布料的单位面积质量n的情况下,优选采用与第一方式的测定装置对应的测定装置10。与此相对,发明人例如考虑为在制造车间内的单位面积质量n的测定较简易的情况下,能够采用第二方式的测定装置。在图15中,在接下来的各框内由点划线表示的矩形框是说明用的图示。上述的各框是包含第一方式的标记处理后的测定用拍摄数据的框、与包含第二方式的标记处理后的测定用拍摄数据的框。即,第一方式的由点划线表示的矩形框与第一方式的测定用面积处理前的测定用拍摄数据的图示范围对应,是包含第一方式的标记处理后的测定用拍摄数据的框内的背景与该测定用拍摄数据所含的载置面22的分界线。第二方式的由点划线表示的矩形框与第二方式的测定用面积处理前的测定用拍摄数据的图示范围对应,是包含第二方式的标记处理后的测定用拍摄数据的框内的背景与该测定用拍摄数据所含的载置面22的分界线。

(3)在测定装置10中,处理器71执行校准处理(参照图5和图6)。在执行校准处理的情况下,在载置台20载置有基准样品17,照相机40对基准样品17进行拍摄(参照图3)。在校准处理中,处理器71执行第一校正用拍摄处理和第一校正用面积处理、第二校正用拍摄处理和第二校正用面积处理、第三校正用拍摄处理和第三校正用面积处理、第四校正用拍摄处理和第四校正用面积处理、第五校正用拍摄处理和第五校正用面积处理、修正系数处理(参照图5的s35、s37、s41、s43、s47、s49和图6的s53、s55、s59、s61、s65)。

在第一校正用拍摄处理中,处理器71取得包含由照相机40拍摄到的作为基准样品17的第一样本的图像部分的第一校正用拍摄数据。在第一校正用面积处理中,处理器71从第一校正用拍摄数据所含的第一样本的图像部分取得与第一样本对应的区域的第一校正用面积x1(参照图8的s81和图13的s137)。在第二校正用拍摄处理中,处理器71取得包含由照相机40拍摄到的作为基准样品17的第二样本的图像部分的第二校正用拍摄数据。在第二校正用面积处理中,处理器71从第二校正用拍摄数据所含的第二样本的图像部分取得与第二样本对应的区域的第二校正用面积x2(参照图9的s91和图13的s137)。在第三校正用拍摄处理中,处理器71取得包含由照相机40拍摄到的作为基准样品17的第三样本的图像部分的第三校正用拍摄数据。在第三校正用面积处理中,处理器71从第三校正用拍摄数据所含的第三样本的图像部分取得与第三样本对应的区域的第三校正用面积x3(参照图10的s101和图13的s137)。在第四校正用拍摄处理中,处理器71取得包含由照相机40拍摄到的作为基准样品17的第四样本的图像部分的第四校正用拍摄数据。在第四校正用面积处理中,处理器71从第四校正用拍摄数据所含的第四样本的图像部分取得与第四样本对应的区域的第四校正用面积x4(参照图11的s111和图13的s137)。在第五校正用拍摄处理中,处理器71取得包含由照相机40拍摄到的作为基准样品17的第五样本的图像部分的第五校正用拍摄数据。在第五校正用面积处理中,处理器71从第五校正用拍摄数据所含的第五样本的图像部分取得与第五样本对应的区域的第五校正用面积x5(参照图12的s121和图13的s137)。

在修正系数处理中,处理器71计算与第一差值、第二差值、第三差值、第四差值和第五差值对应的修正系数(参照图14的s161)。第一差值是第一样本的第一基准值(400mm2)与第一校正用面积x1的差。第二差值是第二样本的第二基准值(1600mm2)与第二校正用面积x2的差。第三差值是第三样本的第三基准值(3600mm2)与第三校正用面积x3的差。第四差值是第四样本的第四基准值(6400mm2)与第四校正用面积x4的差。第五差值是第五样本的第五基准值(10000mm2)与第五校正用面积x5的差。即,在修正系数处理中,处理器71取得与第一差值对应的第一修正值y1、与第二差值对应的第二修正值y2、与第三差值对应的第三修正值y3、与第四差值对应的第四修正值y4、与第五差值对应的第五修正值y5(参照图13的s143、s147、s151、s155、s159)。接下来,处理器71执行将第一校正用面积x1、第二校正用面积x2、第三校正用面积x3、第四校正用面积x4和第五校正用面积x5设为行列x的输入值,将第一修正值y1、第二修正值y2、第三修正值y3、第四修正值y4和第五修正值y5设为行列y的输入值的高斯消元法,计算修正系数(参照图14的s161)。

因此,能够利用修正系数来修正测定用面积a。在主处理的计算处理(参照图4的s27)中,处理器71计算将质量m除以修正面积b的单位面积质量n。修正面积b是利用包含通过高斯消元法计算出的修正系数的修正率j修正了测定用面积a的面积。在测定装置10中,修正率j是4次的多项式近似曲线。通过测定装置10,能够提高单位面积质量n的测定精度。该情况即便在上述的第二方式的测定装置中也相同。即,在上述的第二方式的测定装置中执行校准处理,由此即便是第二方式的测定装置,也能够获得上述的效果。

<变形例>

实施方式也能够形成如下。以下所示的变形例中的几个结构也能够适当地组合并采用。以下,说明与上述不同的点,适当地省略相同的点的说明。

(1)测定装置10具备收容室45(参照图1)。照相机40收容于收容室45。在收容室45的底面设置有红外线透过过滤器47。在测定装置中,也可以省略收容室45。红外线透过过滤器也可以直接安装于照相机40的透镜部。通过这样的结构,在测定装置中,也能够在载置台20与照相机40之间设置红外线透过过滤器。与上述的测定装置10相同,能够不受供测定装置设置的环境的可见光等影响地,利用照相机40拍摄红外线。

(2)测定装置10具备照相机40和红外线透过过滤器47(参照图1)。在测定装置中,作为照相机,也可以采用红外线照相机。在测定装置中能够采用的上述的红外线照相机是也被称为夜视照相机的照相机,不包含被称为温度测定用的热成像的照相机。在该情况下,也可以省略在测定装置10中与照相机40分体设置的红外线透过过滤器47。

(3)在测定装置10中,作为输出器60,采用显示器(参照图1)。输出器也可以设为与显示器不同的设备。例如,输出器也可以是印刷机。在该情况下,在主处理(参照图4)的s29中执行的输出处理中,单位面积质量n印刷于规定的用纸。另外,输出器也可以是扬声器。在该情况下,在上述的输出处理中,单位面积质量n被声音输出。此外,输出器也可以包含显示器、印刷机和扬声器中的2个以上的设备。

(4)作为基准样品17,例示了第一样本、第二样本、第三样本、第四样本和第五样本。在该情况下,子画面90包含第一样本按钮92、第二样本按钮93、第三样本按钮94、第四样本按钮95、和第五样本按钮96(参照图3)。校准处理成为与上述的5种基准样品17对应的形式(参照图5和图6)。即,校准处理包含s33~s37、s39~s43、s45~s49、s51~s55、和s57~s61,在图6的s65中执行的修正系数处理包含s141和s143、s145和s147、s149和s151、s153和s155、s157和s159(参照图14)。s33~s37、s141和s143与第一样本对应。s39~s43、s145和s147与第二样本对应。s45~s49、s149和s151与第三样本对应。s51~s55、s153和s155与第四样本对应。s57~s61、s157和s159与第五样本对应。在图14的s161中,执行将第一校正用面积x1、第二校正用面积x2、第三校正用面积x3、第四校正用面积x4和第五校正用面积x5设为行列x的输入值,且将第一修正值y1、第二修正值y2、第三修正值y3、第四修正值y4和第五修正值y5设为行列y的输入值的高斯消元法。

也可以采用与第一样本、第二样本、第三样本、第四样本和第五样本不同的样本,作为基准样品17。作为基准样品17的样本,例如也可以形成3种或4种,或者6种以上。在校准处理中,与s33~s37、s39~s43、s45~s49、s51~s55、s57~s61的每一个相同的一系列的处理被重复与基准样品17的数量对应的次数。在修正系数处理中,与s141和s143、s145和s147、s149和s151、s153和s155、s157和s159的每一个相同的一系列的处理被重复与基准样品17的数量对应的次数。另外,在s161中执行的高斯消元法中,与基准样品17的数量一致的数量的校正用面积被设为行列x的输入值,与基准样品17的数量一致的数量的修正值被设为行列y的输入值。

以将基准样品17设为第一样本、第二样本和第三样本这3种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在校准处理中,s51~s61被省略。处理器71在s45被否定的情况下(参照图5的s45:否),使处理移至图6的s63。在修正系数处理中,s153~s159被省略。在s161中,处理器71将第一校正用面积x1、第二校正用面积x2和第三校正用面积x3设为行列x的输入值,并且将第一修正值y1、第二修正值y2和第三修正值y3设为行列y的输入值,执行高斯消元法,计算修正系数。这样的情况也能够通过高斯消元法,计算4次的修正系数。不过,修正系数也可以形成与4次不同的次数。修正系数的次数考虑诸多条件而被适当地决定。

(5)在测定装置10中,在单位面积质量n的测定中,假定在载置台20上且在拍摄范围r1内,测定对象外的异物与布料片15一同存在。在该情况下,测定用拍摄数据与布料片15的图像部分一同包含上述的异物的图像部分。在主处理(参照图4)的s25中执行的测定用面积处理中,也可以执行接下来的处理。即,在图7的s71中执行的实测处理(参照图13)中,通过s135的标记处理,对形成布料片15的图像部分的像素与形成异物的图像部分的像素标注不同的标签。不过,异物被假定为小于布料片15。在异物大于布料片15的情况下,考虑为操作人员能注意到异物。因此,在s137中,处理器71以上述的各像素中的、被标注了像素数较多的标签的像素(参照上述的“第一像素”)为对象,确定其数量。由此,能够顺利地测定布料片15的单位面积质量n。在该情况下,形成异物的图像部分的像素成为上述的第二像素。

(6)作为基准样品17,能够采用将反射红外线的材料本身设为面积成为基准值的形状的样品(参照图2)。此外,基准样品17也可以设为将面积被设定为基准值的图形表现为面积大于基准值的材料的方式。作为成为基准样品17的上述的图形的表现方法,例示印刷。在该情况下,在拍摄范围r1内,在表现有成为基准样品17的上述的图形的区域和除此以外的区域中,也可以设为上述的基准样品17与载置面22的情况相同,红外线反射率、红外线吸收率和红外线透过率的任一个或者全部为不同的状态。例如,成为基准样品17的上述的图形的部分能够设为相比配置于拍摄范围r1内的未表现该图形的区域反射红外线的状态。在表现图形的材料的面积大于拍摄范围r1的情况下,未表现上述的图形的区域是未表现图形的材料的区域。另外,在表现图形的材料的面积小于拍摄范围r1的情况下,未表现上述的图形的区域是未表现图形的材料的区域与包含载置面22的区域。在将基准样品17设为在面积大于基准值的材料表现了面积被设定为基准值的图形的方式的情况下,在图8的s81、图9的s91、图10的s101、图11的s111和图12的s121中执行的实测处理(参照图13)中,处理器71将面积被设定为第一基准值、第二基准值、第三基准值、第四基准值和第五基准值的上述的各图形的部分设为被检测物,上述相同地取得这些面积(参照图13的s137)。

(7)测定装置10测定单位面积质量n。主画面80包含测定结果区域82,单位面积质量n、修正面积b和质量m被输出至测定结果区域82(参照图2下层)。在测定装置10中,也可以测定布料片15的经线和纬线的线交叉角度,并将其输出。另外,在测定装置10中,也可以测定布料片15的每单位长度的纬线根数和经线根数,将这些输出。线交叉角度、经线根数和纬线根数的测定能够采用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处理算法。因此,省略与线交叉角度、经线根数和纬线根数的测定相关的说明。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测定装置,15—布料片,17—基准样品,20—载置台,22—载置面,30—质量计,40—照相机,45—收容室,47—红外线透过过滤器,50—照射器,60—输出器,65—操作器,70—控制器,71—处理器,72—存贮器,73—存储器,74—连接接口(连接i/f),80—主画面,81—预览区域,82—测定结果区域,83—校准按钮,90—子画面,91—预览区域,92—第一样本按钮,93—第二样本按钮,94—第三样本按钮,95—第四样本按钮,96—第五样本按钮,97—修正系数按钮,98—返回按钮,a—测定用面积,b—修正面积,m—质量,n—单位面积质量,r1—拍摄范围,r2—照明范围,x1—第一校正用面积,x2—第二校正用面积,x3—第三校正用面积,x4—第四校正用面积,x5—第五校正用面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