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孔景观仿古砖控制烧结曲线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347937发布日期:2019-12-06 21:03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仿古景观砖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三孔景观仿古砖控制烧结曲线的方法。



背景技术:

仿古砖仿造以往的样式做旧,用带着古典的独特韵味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为体现岁月的沧桑、历史的厚重,仿古砖通过样式、颜色、图案,营造出怀旧的氛围。所谓仿古,指的是砖的效果,具有仿古效果的砖。

目前,仿古砖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建筑行业,文化古迹的修复,仿古风格的现代建筑也需要这样的建筑材料进行装饰,目前的仿古砖为了提高其强度及仿古效果,大多会使用优质的矿物资源,经高温烧结而成,生产工艺复杂,抗压强度好不够理想,并且烧结完成的砖体一般存在诸如裂纹、花斑强度较低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都和烧制过程中烧结曲线的控制有关。

砖瓦产品的强度主要为高温下液相量的控制,一般普通产品的液相量为2%,过多的液相量会导致产品扭曲变形,三孔景观砖的液相量一般要求控制在2.5-2.8%之间,而液相量的控制即为烧结曲线的控制。

烧结曲线的控制直接影响到成品砖的合格率,现有的砖厂烧结曲线,在实际的运用中,往往为了提高产量,而忽略了烧结曲线的应用,由此导致了大量不合格砖的生成,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孔景观仿古砖控制烧结曲线的方法,具备工艺流程简单、温度控制较准确和砖坯成品率高等优点,解决了以往制砖过程温度控制不精确和砖坯合格率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工艺流程简单、温度控制较准确和砖坯成品率高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配比:黏土25-35份,页岩15-25份,陶土15-25份,砂岩25-35份,包括以下步骤:

1)从原料配比中总质量份数的十分之一作为小样,记录最高烧结温度;

2)对小样进行工艺实验,控制最高烧结温度并延长保温时间;

3)对小样烧结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记录,绘制烧结曲线简图;

4)依据小样工艺试验简图将剩余原料按照排潮、升温、烧结、保温和还原的步骤进行烧结。

5)根据小样实验,通过温度控制、进风速度控制和保温时间控制对烧结曲线进行细化。

优选的,所述小样的最高烧结温度在900-1000摄氏度之间。

优选的,所述排潮和升温阶段所用的时间为2-3天,所述升温阶段的最高温度为800摄氏度。

优选的,所述排潮和升温阶段所用的时间为2-3天,所述升温阶段的最高温度为800摄氏度。

优选的,所述保温阶段的时间为6-8小时。

优选的,所述还原阶段的温度控制在800-900摄氏度,还原过程中不断的向砖窑内鼓入一氧化碳气体,并操持还原时间为2-4h。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孔景观仿古砖控制烧结曲线的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三孔景观仿古砖控制烧结曲线的方法,首先通过小样实验的方法,预先测出此颗粒级配下烧结曲线的大致情况,根据小样在烧结过程中最高温度时所产生的液相量是否符合标准作为大规模生产过程中烧结曲线生成的指导,从而避免了不同颗粒级配因为烧结曲线的不同而导致的成品率低的情况发生,进而极大的提高了三孔仿古砖的成品率,并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三孔景观仿古砖控制烧结曲线的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配比:黏土30份,页岩20份,陶土20份,砂岩30份,包括以下步骤:1)从原料配比中总质量份数的十分之一作为小样,小样的最高烧结温度在900-1000摄氏度之间,记录最高烧结温度;2)对小样进行工艺实验,控制最高烧结温度并延长保温时间;3)对小样烧结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记录,绘制烧结曲线简图;4)依据小样工艺试验简图将剩余原料按照排潮、升温、烧结、保温和还原的步骤进行烧结,排潮和升温阶段所用的时间为2-3天,升温阶段的最高温度为800摄氏度,烧结阶段的温度为980摄氏度,烧结阶段的时间为22小时,保温阶段的时间为7小时,还原阶段的温度控制在800-900摄氏度,还原过程中不断的向砖窑内鼓入一氧化碳气体,并操持还原时间为3h;5)根据小样实验,通过温度控制、进风速度控制和保温时间控制对烧结曲线进行细化。

实施例一:

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配比:黏土30份,页岩20份,陶土20份,砂岩30份,包括以下步骤:1)从原料配比中总质量份数的十分之一作为小样,小样的最高烧结温度在900-1000摄氏度之间,记录最高烧结温度;2)对小样进行工艺实验,控制最高烧结温度并延长保温时间;3)对小样烧结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记录,绘制烧结曲线简图;4)依据小样工艺试验简图将剩余原料按照排潮、升温、烧结、保温和还原的步骤进行烧结,排潮和升温阶段所用的时间为2天,升温阶段的最高温度为800摄氏度,烧结阶段的温度为950摄氏度,烧结阶段的时间为20小时,保温阶段的时间为6小时,还原阶段的温度控制在800-900摄氏度,还原过程中不断的向砖窑内鼓入一氧化碳气体,并操持还原时间为2h;5)根据小样实验,通过温度控制、进风速度控制和保温时间控制对烧结曲线进行细化。

实施例1所得的烧结曲线液相量为2.4%。

实施例二:

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配比:黏土30份,页岩20份,陶土20份,砂岩30份,包括以下步骤:1)从原料配比中总质量份数的十分之一作为小样,小样的最高烧结温度在900-1000摄氏度之间,记录最高烧结温度;2)对小样进行工艺实验,控制最高烧结温度并延长保温时间;3)对小样烧结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记录,绘制烧结曲线简图;4)依据小样工艺试验简图将剩余原料按照排潮、升温、烧结、保温和还原的步骤进行烧结,排潮和升温阶段所用的时间为3天,升温阶段的最高温度为800摄氏度,烧结阶段的温度为980摄氏度,烧结阶段的时间为24小时,保温阶段的时间为8小时,还原阶段的温度控制在800-900摄氏度,还原过程中不断的向砖窑内鼓入一氧化碳气体,并操持还原时间为4;5)根据小样实验,通过温度控制、进风速度控制和保温时间控制对烧结曲线进行细化。

实施例2所得的烧结曲线液相量为2.7%,符合要求。

实施例三:

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配比:黏土30份,页岩20份,陶土20份,砂岩30份,包括以下步骤:1)从原料配比中总质量份数的十分之一作为小样,小样的最高烧结温度在900-1000摄氏度之间,记录最高烧结温度;2)对小样进行工艺实验,控制最高烧结温度并延长保温时间;3)对小样烧结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记录,绘制烧结曲线简图;4)依据小样工艺试验简图将剩余原料按照排潮、升温、烧结、保温和还原的步骤进行烧结,排潮和升温阶段所用的时间为2天,升温阶段的最高温度为800摄氏度,烧结阶段的温度为950-1000摄氏度,烧结阶段的时间为22小时,保温阶段的时间为7小时,还原阶段的温度控制在800-900摄氏度,还原过程中不断的向砖窑内鼓入一氧化碳气体,并操持还原时间为3h;5)根据小样实验,通过温度控制、进风速度控制和保温时间控制对烧结曲线进行细化。

实施例3所得的烧结曲线的液相量为2.6%。符合要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三孔景观仿古砖控制烧结曲线的方法,首先通过小样实验的方法,预先测出此颗粒级配下烧结曲线的大致情况,根据小样在烧结过程中最高温度时所产生的液相量是否符合标准作为大规模生产过程中烧结曲线生成的指导,从而避免了不同颗粒级配因为烧结曲线的不同而导致的成品率低的情况发生,进而极大的提高了三孔仿古砖的成品率,并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