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穿透测试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67268发布日期:2019-10-28 23:19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穿透测试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仪,尤其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穿透测试仪。



背景技术:

常用的充电电池除了锂电池之外,铅蓄电池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电池系统。铅蓄电池的优点是放电时电动势较稳定,缺点是比能量(单位重量所蓄电能)小,对环境腐蚀性强。铅蓄电池的工作电压平稳、使用温度及使用电流范围宽、能充放电数百个循环、贮存性能好(尤其适于干式荷电贮存)、造价较低,因而应用广泛。

铅酸蓄电池由极板、隔板、壳体、电解液、铅连接条、极柱等部件组成,其中极板又分为正极板和负极板两种,均由栅架和填充在其上的活性物质构成。蓄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能和化学能的相互转换,就是依靠极板上活性物质和电解液中硫酸的化学反应来实现的。

铅酸蓄电池的优劣和极板质量的高低有着很密切的关系,为了提高铅酸蓄电池的质量,通常会在组装铅酸蓄电池前对极板进行测试,其中极板穿透测试就是一项重要的检测方法。极板穿透测试是选取极板上不同的部位进行穿透,以测试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是否均匀的分布在极板上以及测试活性物质的固化强度,从而判断极板的质量高低。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通过人工来对极板进行穿透测试的,从而判断极板质量的高低全是凭借工人的手感和经验来进行的。这样,就会造成测试结果不准确,从而无法精准的判断极板的质量。另外,长时间通过人工来对极板进行穿透,也会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测试效率。

经过检索,暂未发现与本申请相同或相似的专利文献。

综上,如何设计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穿透测试仪,使其既能精准的判断极板上活性物质的均匀分布性和固化强度,从而判断极板质量的高低,又能代替人工进行极板穿透测试,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测试效率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穿透测试仪,其既能精准的判断极板上活性物质的均匀分布性和固化强度,从而判断极板质量的高低,又能代替人工进行极板穿透测试,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测试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穿透测试仪,其包括设置有通孔的测试平台、设置在测试平台上方位置且与测试平台连接成一体的上部支撑板、设置在上部支撑板上的升降冲头装置,在升降冲头装置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在测试平台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极板进行限位的限位装置;利用升降冲头装置的冲头下压且穿透极板伸入到测试平台上的通孔中,从而对极板进行穿透测试。

优选的,所述升降冲头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上部支撑板上的伺服电机、设置在伺服电机输出轴上的传动齿轮、与传动齿轮配合连接的垂向齿条和与垂向齿条连接的升降板;升降板的顶部与垂向齿条连接,压力传感器的顶部与升降板的底部连接,在压力传感器的底部上还设置有连接板,冲头连接在连接板的底部上。

优选的,在连接板的底部上设置有冲头固定夹,所述冲头固定夹包括底部带有安装孔的夹体,在夹体的一侧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安装孔连通;通过将冲头的一端插入到安装孔中且利用锁紧螺丝穿过所述螺纹孔将冲头的一端顶紧在安装孔中,从而将冲头连接在连接板的底部上。

优选的,所述升降冲头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压力传感器外部的U型保护罩,当压力传感器连接在升降板的底部上后,通过连接螺丝一和连接螺丝二分别穿过U型保护罩的两侧边锁紧在升降板的底部上,从而使得压力传感器位于U型保护罩的内部空间位置处。

优选的,在上部支撑板的顶部上还设置有光电开关,在垂向齿条的侧部上设置有与所述光电开关相配合的感应片。

优选的,在上部支撑板和测试平台之间还设置有四个垂向导轨,在升降板的四个角部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四个导块,通过所述四个导块分别与四个垂向导轨相配合滑动连接,从而使得升降板能沿垂向导轨上、下移动。

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装置一和限位装置二,所述限位装置一和限位装置二分别设置在测试平台的相邻两侧边位置处,所述限位装置一和限位装置二均包括连接块、丝杆和设置在连接块一侧的限位块;在所述连接块的侧部上设置有贯通的丝孔,丝杆的一端穿过所述丝孔,限位块连接在所述丝杆的一端上。

优选的,在限位块上还设置有能沿所述限位块长度方向来、回移动的L型挡片,在L型挡片的一侧边上还有腰型通孔,在限位块的顶部上还有调节螺丝孔,通过调节螺丝穿过腰型通孔拧入到调节螺丝孔中,从而将L型挡片连接在限位块上。

优选的,在测试平台上还设置有能拆装的承压板,所述测试平台上的通孔设置在承压板上。

优选的,在测试平台的侧部还设置有活动抽屉,当活动抽屉插入到测试平台中后,所述活动抽屉位于承压板上通孔的下方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既能精准的判断极板上活性物质的均匀分布性和固化强度,从而判断极板质量的高低,又能代替人工进行极板穿透测试,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测试效率。通过设置伺服电机与齿轮齿条机构相配合,能精准的控制冲头的行程,从而更加便于极板质量的测试。通过设置上述冲头拆装的结构,就能根据实际工况,选择相应的冲头进行极板测试,这样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通用性。通过在压力传感器的外部设置一个保护罩,能够防止外部因素对压力传感器造成影响,保证压力传感器测量的精度。通过设置光电开关与感应片相配合,能对冲头行程的零点位置进行确定,从而更加精准的测试极板质量。通过限位装置一和限位装置二的限位块分别将极板相邻的两边限位住,从而使得极板在测试平台上无法移动,进一步保证了测试结果的精确性。通过设置L型挡片的位置调节结构,从而利用L型挡片对极板进行限位时,能够根据极板上不同的穿透位置,对L型挡片的位置进行调节,实用性强。通过设置能拆装的承压板,当承压板损坏后,可直接更换新的承压板继续进行测试工作,从而降低了维护成本。通过在通孔下方位置设置活动抽屉,这样每次穿透极板时,废渣就会掉入到活动抽屉中,当积累一段时间后,将活动抽屉抽出,将其中的废渣倒出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位于伺服电机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升降冲头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升降冲头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限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位于承压板处的测试平台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 测试平台,111. 承压板,112. 通孔,2. 上部支撑板,3. 升降冲头装置,311. 伺服电机,312. 传动齿轮,313. 垂向齿条,314. 升降板,315. 冲头,316. U型保护罩,4. 压力传感器,5. 极板,6. 限位装置,7. 支撑杆,8. 连接板,9. 冲头固定夹,911. 夹体,912. 螺纹孔,10. 连接螺丝一,11. 光电开关,12. 感应片,13. 垂向导轨,14. 导块,15. 连接块,16. 丝杆,17. 限位块,171. 调节螺丝孔,18. L型挡片,181. 腰型通孔,19. 导向杆,20.槽口,21. 活动抽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的阐述。

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穿透测试仪,其包括设置有通孔(图中未示出)的测试平台1、设置在测试平台1上方位置且与测试平台1连接成一体的上部支撑板2、设置在上部支撑板2上的升降冲头装置3,在升降冲头装置3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4,在测试平台1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极板5进行限位的限位装置6;利用升降冲头装置3的冲头下压且穿透极板5伸入到测试平台1上的通孔中,从而对极板5进行穿透测试。本实施例在测试前先将极板5放置在测试平台1上,再利用限位装置6限制住极板5在水平面上(即X轴和Y轴方向)的移动,然后控制升降冲头装置3下压,利用升降冲头装置3的冲头与极板5接触并穿透极板5,在此过程中,利用压力传感器4测出压力变化,完成极板穿透测试。因此,本实施例既能精准的判断极板上活性物质的均匀分布性和固化强度,从而判断极板质量的高低,又能代替人工进行极板穿透测试,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测试效率。在本实施例中,上部支撑板2是通过四个支撑杆7连接在测试平台1上方位置的。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升降冲头装置3还包括设置在上部支撑板2上的伺服电机311、设置在伺服电机311输出轴上的传动齿轮312、与传动齿轮312配合连接的垂向齿条313和与垂向齿条313连接的升降板314;升降板314的顶部与垂向齿条313连接,压力传感器4的顶部与升降板314的底部连接,在压力传感器4的底部上还设置有连接板8,冲头315连接在连接板314的底部上。通过设置伺服电机与齿轮齿条机构相配合,能精准的控制冲头的行程,从而更加便于极板质量的测试。

在连接板314的底部上设置有冲头固定夹9,所述冲头固定夹9包括底部带有安装孔(图中未示出)的夹体911,在夹体911的一侧上设置有螺纹孔912,所述螺纹孔912与安装孔连通;通过将冲头315的一端插入到安装孔中且利用锁紧螺丝(图中未示出)穿过所述螺纹孔912将冲头315的一端顶紧在安装孔中,从而将冲头315连接在连接板8的底部上。为了测试不同型号的极板,冲头设置有多个,每个冲头的另外一端的尺寸也是不相同的,通过设置上述能拆装的结构,就能根据实际工况,选择相应的冲头进行极板测试,这样提高了本实施例的通用性。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升降冲头装置3还包括设置在压力传感器4外部的U型保护罩316,当压力传感器4连接在升降板314的底部上后,通过连接螺丝一10和连接螺丝二分别穿过U型保护罩316的两侧边锁紧在升降板314的底部上,从而使得压力传感器4位于U型保护罩316的内部空间位置处。通过在压力传感器的外部设置一个保护罩,能够防止外部因素对压力传感器造成影响,保证压力传感器测量的精度。

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上部支撑板2的顶部上还设置有光电开关11,在垂向齿条313的侧部上设置有与所述光电开关11相配合的感应片12。通过设置光电开关与感应片相配合,能对冲头行程的零点位置进行确定,从而更加精准的测试极板质量。在本实施例中,光电开关采用槽型光电开关。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上部支撑板2和测试平台1之间还设置有四个垂向导轨13,在升降板314的四个角部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四个导块14,通过所述四个导块14分别与四个垂向导轨13相配合滑动连接,从而使得升降板能沿垂向导轨上、下移动。通过在升降板的四个角部位置设置导向机构,能够保证升降板更加平稳的上、下移动。

如图1和图7所示,所述限位装置6包括限位装置一611和限位装置二612,所述限位装置一611和限位装置二612分别设置在测试平台1的相邻两侧边位置处,所述限位装置一611和限位装置二612均包括设置在测试平台1上的连接块15、丝杆16和设置在连接块15一侧的限位块17;在所述连接块15的侧部上设置有贯通的丝孔,丝杆16的一端穿过所述丝孔,限位块17连接在所述丝杆16的一端上。通过限位装置一和限位装置二的限位块分别将极板相邻的两边限位住,从而使得极板在测试平台上无法移动,进一步保证了测试结果的精确性。

在限位块17上还设置有能沿所述限位块17长度方向来、回移动的L型挡片18,在L型挡片18的一侧边上还有腰型通孔181,在限位块17的顶部上还有调节螺丝孔171,通过调节螺丝(图中未示出)穿过腰型通孔181拧入到调节螺丝孔171中,从而将L型挡片18连接在限位块17上。由于穿透极板时,有时需要在一块极板上的不同位置进行穿透,通过设置上述结构,使得L型挡片的位置能够随时进行调节,从而利用L型挡片对极板进行限位时,能够根据极板上不同的穿透位置,对L型挡片的位置进行调节,实用性强。在本实施例中,在限位块17 上还设置有导向杆19,导向杆 19 的一端穿过连接块15与限位块17连接,导向杆19能沿连接块15来、回移动从而对限位块17进行导向。

如图8所示,在测试平台1上还设置有能拆装的承压板111,所述测试平台1上的通孔112设置在承压板111上。当承压板损坏后,可直接更换新的承压板继续进行测试工作,从而降低了维护成本。在本实施例中,是在位于承压板两侧位置的测试平台1上开有两个槽口19,当需要更换承压板时,直接用手或工具伸入到两个槽口中将承压板取出即可。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测试平台1的侧部还设置有活动抽屉21,当活动抽屉21插入到测试平台1中后,所述活动抽屉21位于承压板上通孔的下方位置。这样设置,每次穿透极板时,废渣就会掉入到活动抽屉中,当积累一段时间后,将活动抽屉抽出,将其中的废渣倒出即可。

综上,本实用新型既能精准的判断极板上活性物质的均匀分布性和固化强度,从而判断极板质量的高低,又能代替人工进行极板穿透测试,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测试效率。通过设置伺服电机与齿轮齿条机构相配合,能精准的控制冲头的行程,从而更加便于极板质量的测试。通过设置上述冲头拆装的结构,就能根据实际工况,选择相应的冲头进行极板测试,这样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通用性。通过在压力传感器的外部设置一个保护罩,能够防止外部因素对压力传感器造成影响,保证压力传感器测量的精度。通过设置光电开关与感应片相配合,能对冲头行程的零点位置进行确定,从而更加精准的测试极板质量。通过限位装置一和限位装置二的限位块分别将极板相邻的两边限位住,从而使得极板在测试平台上无法移动,进一步保证了测试结果的精确性。通过设置L型挡片的位置调节结构,从而利用L型挡片对极板进行限位时,能够根据极板上不同的穿透位置,对L型挡片的位置进行调节,实用性强。通过设置能拆装的承压板,当承压板损坏后,可直接更换新的承压板继续进行测试工作,从而降低了维护成本。通过在通孔下方位置设置活动抽屉,这样每次穿透极板时,废渣就会掉入到活动抽屉中,当积累一段时间后,将活动抽屉抽出,将其中的废渣倒出即可。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多个”即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量。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或变换,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