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码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4737发布日期:2019-08-27 20:05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编码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码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编码器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将编码器旋转柄与旋钮设计为少量干涉。由于旋钮为塑胶材质,硬度较低,干涉的塑胶会被编码器柄(材料:铝)挤压,利用塑胶的挤压,实现旋钮与编码器旋转柄的紧配合,从而能够通过旋钮的旋转带动编码器的旋转柄转动。但这种装配方式对塑胶的精度要求高,干涉的尺寸不能超过0.02毫米,否则会导致旋钮过松或者过紧,并且,塑料旋钮多次插拔后,容易产生永久变形,无法与编码器配合。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编码器结构,以克服或至少缓解上述全部或部分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编码器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编码器结构对旋钮精度要求高、以及旋钮经过多次插拔后难以与编码器紧配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编码器结构,其中,包括:

编码器,所述编码器包括主体和设置在所述主体上的旋转柄;

弹性套,所述弹性套可拆卸地套装在所述旋转柄的外周;

旋钮,所述旋钮套装在所述弹性套的外周以能够通过所述弹性套拧动所述旋转柄。

优选地,所述弹性套在所述弹性套的圆周方向断开以形成缺口。

优选地,所述弹性套沿所述弹性套的圆周方向形成多个间隔的凸起部。

优选地,所述弹性套的横截面为波浪形截面。

优选地,所述弹性套的横截面为锯齿形截面。

优选地,所述弹性套的内外表面上均设置有多个点状突起。

优选地,所述弹性套为不锈钢弹性套。

优选地,所述旋转柄为圆柱形旋转柄。

优选地,所述主体包括圆形台阶,所述旋转钮连接于所述圆形台阶,所述弹性套的一端抵靠所述圆形台阶。

优选地,所述旋钮的内壁面为一整圈圆弧面。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编码器结构包括编码器结构包括:编码器,编码器包括主体和设置在主体上的旋转柄;弹性套,弹性套可拆卸地套装在旋转柄的外周;旋钮,旋钮套装在弹性套的外周以能够通过弹性套拧动旋转柄。弹性套被挤压在旋钮和旋转柄之间,利用弹性向内挤紧旋转柄,向外挤压旋钮,从而实现旋钮与旋转柄的紧配合,以使得旋钮能够通过弹性套拧动旋转柄。与现有技术中依靠旋钮与旋转柄设计为少量干涉实现紧配合相比,该编码器具有能够降低对塑胶旋钮精度要求的优点,并且由于弹性套的存在,使得旋钮经过多次插拔后仍可以与编码器紧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能够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编码器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编码器结构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编码器未装入旋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编码器装入旋钮后的部分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能够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并且,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的技术方案能够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旋转柄可以在编码器的主体上旋转,主体焊接在PCB板上,与PCB板电路接通,根据不同的PCB板电路,通过拧动旋转柄可以实现音量或者温度的调节。旋钮一般由塑胶制成,旋转柄一般由金属(铝)制成。

参照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编码器结构,其中,包括:

编码器,编码器包括主体1和设置在主体1上的旋转柄2;

弹性套3,弹性套3可拆卸地套装在旋转柄2的外周;

旋钮4,旋钮4套装在弹性套3的外周以能够通过弹性套3拧动旋转柄2。

上述实施例中,弹性套3被挤压在旋钮4和旋转柄2之间,利用弹性向内挤紧旋转柄2,向外挤压旋钮4,从而实现旋钮4与旋转柄2的紧配合,以使得旋钮4能够通过弹性套3拧动旋转柄2。与现有技术中依靠旋钮4与旋转柄2设计为少量干涉实现紧配合相比(现有技术中对旋钮4的精度要求高,干涉的尺寸不能超过0.02毫米,否则会导致旋钮4过松或者过紧),该编码器具有能够降低对塑胶旋钮4精度要求的优点。

弹性套3可以是一整圈塑胶套,在旋钮4和旋转柄2的挤压下产生形变从而实现旋钮4与旋转柄2的紧配合,但这种配合方式不方便旋钮4的插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弹性套3也可以在弹性套3的圆周方向断开以形成缺口5。这里说的弹性套3的圆周方向断开形成缺口5是指弹性套3的圆周面不是一个整的圆周面,而是在弹性套3的圆周方向上设置一缺口5。当弹性套3被挤压后,弹性套3受力变形有向缺口5内部变形的空间,弹性套3不会因为空间问题增大弹性套3变形的难度。如图3-图4所示,装入旋钮4,弹性套3被挤压后,弹性套3向缺口5方向延伸,外径变小,缺口5变小。当旋钮4拔出后,弹性套3又可以回复原状,外径变大,缺口5变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弹性套3沿弹性套3的圆周方向形成多个间隔的凸起部6,凸起部6挤压旋钮4,凸起部6之间的凹陷部挤压旋转柄2外周,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旋钮4与旋转钮的紧配合。弹性套3的横截面可以为波浪形截面,也可以为锯齿形截面,也可以为多个不规则的凸起部6,只要能够实现弹性套3同时对旋钮4和旋转柄2的挤压从而实现旋钮4和旋转柄2之间的紧配合的实施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采用弹性套3的挤压实现旋钮4和旋转柄2的紧配合,避免了旋钮4和旋转柄2的直接接触,也就不会存在现有技术中依靠旋钮4和旋转柄2的少量干涉实现紧配合的现象。

此外,弹性套3的内外表面上均设置有多个点状突起,弹性套3内表面上的点状突起挤压旋转柄2外周,弹性套3外表面上的点状突起挤压旋钮4,从而实现旋钮4与旋转柄2的紧配合。采用点状突起还可以增大弹性套3内表面与旋转柄2外周的摩擦和弹性套3外表面和旋钮4之间的摩擦,更有利于实现旋钮4带动旋转柄2转动。

另外,弹性套3为不锈钢弹性套3,弹性套3由弹性较好的金属制成,优选为不锈钢。传统技术中采用旋钮4与旋转柄2设计为少量干涉,由于旋钮4是塑胶件,容易产生永久变形而使得旋钮4无法与编码器紧配合。而该实施例中采用不锈钢弹性件,不需要将旋钮4和旋转柄2设计为干涉,旋钮4能够经过多次插拔后,依然能够实现旋钮4与旋转柄2的紧配合。实际制作过程中,可以先将编码器和弹性套3两个零件装配在一起,成为一个零件。

进一步地,旋转柄2为圆柱形旋转柄2,圆形旋转柄2方便弹性套3套装在旋转柄2上。

进一步地,主体1包括圆形台阶7,旋转钮连接于圆形台阶7,弹性套3的一端抵靠圆形台阶7。圆形台阶7的直径大于旋转柄2的直径,圆形台阶7可以对弹性套3起到限位作用,弹性套3的一端抵靠到圆形台阶7上时,说明安装已到位。优选地,弹性套3的长度等于或略小于旋转柄2的高度。

此外,旋钮4的内壁面为一整圈圆弧面。由于采用了弹性套3,不需要依靠旋钮4与旋转柄2的干涉产生紧配合,旋钮4的内壁面和旋转柄2的外周面均可以设置为圆弧面,不需要按传统技术设置突起或凹陷,制作简单,对旋钮4的精度要求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