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支架系统直线度压紧校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20369发布日期:2020-03-31 16:11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颅内支架系统直线度压紧校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装夹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颅内支架系统直线度压紧校准装置。



背景技术:

颅内支架系统的整体直线度能确保支架在通路输送系统里输送时,经推送导丝传导的推力或扭矩能准确、轻松的支架部位完成响应。工程领域一般应用可见光直线投射在物体上来查看和校准被测量物体的直线度,或者采用简易的直尺或皮尺测量直线度。以上校准方法在处理细长、3d结构的颅内支架系统直线度时,发现当推送导丝的丝径小于0.2mm时可见光线很难投射到位,而手持直尺或平铺直尺也仅能满足单个面的直线校准,校准误差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颅内支架系统直线度压紧校准装置,该校准装置能够实现三维立体方向的直线度校准,提高颅内支架系统的生产合格率。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颅内支架系统直线度压紧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竖直固定侧板,侧板表面形成导向部,导向部表面上端安装气缸,气缸的活塞杆端连接上压块;所述底板上表面对应于上压块的下方固定设置下压块,下压块底面转动配合连接磁吸旋转上块,磁吸旋转上块的底面固定压紧部;下压块的顶面转动配合设置磁吸旋转下块,所述磁吸旋转下块的顶面设置有与压紧部相配合的压槽,所述上压块与下压块还配合设置缓冲机构,下压块上对应于压槽的端面设置直线度校准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压块的底面及下压块的顶面分别设置弧形安装槽,弧形安装槽的内壁转动设置若干磁吸滚珠,所述磁吸旋转上块、磁吸旋转下块的弧形面分别与相应的磁吸滚珠磁性相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下压块上配合设置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设置于下压块顶面对应于磁吸旋转下块两侧的缓冲弹簧及设置于下压块上并将所述下压块分为下压块上部、下压块下部的缓冲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部的侧面对应于下压块的顶面下方设置限位柱,以对上压块的下行位置进行限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压块靠近导向部一侧设置导向槽,该导向槽与导向部相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上设置腰型孔,以实现底板的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缸通过控制管路连接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直线度校准器呈半圆形,直线度校准器的零刻度线与压槽的圆弧底面顶点的延长线在同一直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槽内壁设置下部缓冲层,下部缓冲层与压紧部均采用软质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磁吸旋转上块、磁吸旋转下块相互压紧配合后,其轴向远离直线度校准器一侧构成旋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产品可对支架系统的推送导丝完成快速装夹、水平固定于紧固装置的u型凹槽内,确保推送导丝在紧固装置中水平固定。设计带有偏差角度测量的直线度校准装置,将靠近水平固定的推送导丝的远端部分轻轻嵌入校准装置,查看支架沿导丝在各个方向的偏离直线的角度情况,完成生产过程中直线度的校准,提高成品率。有快速紧固装置和校准装置组合而成的这一整套直线度校准装置方便易用,仅需以上两个步骤即可快速完成直线度校准,提高产品成品率的同时也能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3中,包括底板1、侧板2、气缸3、上压块4、磁吸旋转上块4-1、下压块5、磁吸旋转下块5-1、压槽5-2、下部缓冲层5-3、限位柱6、缓冲层7、缓冲弹簧8、直线度校准器9、导向部10、开关11、磁吸滚珠12、旋钮13等。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颅内支架系统直线度压紧校准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表面竖直固定侧板2,侧板2表面形成导向部10,导向部10表面上端安装气缸3,气缸3的活塞杆端连接上压块4;所述底板1上表面对应于上压块4的下方固定设置下压块5,下压块5底面转动配合连接磁吸旋转上块4-1,磁吸旋转上块4-1的底面固定压紧部4-2;下压块5的顶面转动配合设置磁吸旋转下块5-1,所述磁吸旋转下块5-1的顶面设置有与压紧部4-2相配合的压槽5-2,所述上压块4与下压块5还配合设置缓冲机构,下压块5上对应于压槽5-2的端面设置直线度校准器9。

上压块4的底面及下压块5的顶面分别设置弧形安装槽,弧形安装槽的内壁转动设置若干磁吸滚珠12,所述磁吸旋转上块4-1、磁吸旋转下块5-1的弧形面分别与相应的磁吸滚珠12磁性相吸连接。

下压块5上配合设置缓冲装置,缓冲装置包括设置于下压块5顶面对应于磁吸旋转下块5-1两侧的缓冲弹簧8及设置于下压块5上并将所述下压块5分为下压块上部、下压块下部的缓冲层7。

导向部10的侧面对应于下压块5的顶面下方设置限位柱6,以对上压块4的下行位置进行限位。

上压块4靠近导向部10一侧设置导向槽,该导向槽与导向部2相配合。

底板1上设置腰型孔,以实现底板1的固定连接,气缸3通过控制管路连接开关11。

直线度校准器9呈半圆形,直线度校准器9的零刻度线与压槽5-2的圆弧底面顶点的延长线在同一直线上。

压槽5-2内壁设置下部缓冲层5-3,下部缓冲层5-3与压紧部4-2均采用软质材料制成,在具体生产中可以选用橡胶等。

磁吸旋转上块4-1、磁吸旋转下块5-1相互压紧配合后,其轴向远离直线度校准器9一侧构成旋钮13。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上压块4与下压块5的压紧配合作用,除了采用本实用新型产品中的气缸3带动上压块4进行升降动作之外,还可以采用其他装置,如手动夹钳等。

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合理巧妙,紧固装置(上压块4及下压块5)可完成对推送导丝部位的快速装夹和水平固定,当气缸3下压时,磁吸旋转上块4-1和磁吸旋转下块5-1为一个整体圆柱,夹紧推送导丝,通过右侧旋钮13进行整体360°旋转,配合设定有刻度偏差(0-5°)测量的直线度校准器9,将水平固定的推送导丝放置入直线度校准器9的卡槽部位,便于观察整个支架系统在各个方向的偏离程度,用于辅助在颅内支架系统生产过程中对支架与推送导丝连接的直线度完成快速的校准,提高产品的成品率,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