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粉探伤仪的探头操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18595发布日期:2020-04-10 15:21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磁粉探伤仪的探头操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损检测工具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磁粉探伤仪的探头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磁粉探伤是一种表面探伤方法,适用于探测钢铁等磁性材料制成的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缺陷,如探测轧制钢材、铸件、锻件、焊缝和机加工零件表面缺陷,近表面的细小缺陷。目前的便携式磁粉探伤仪由探伤仪主机和探头组成,探伤仪主机可提供电源,探头可以采用旋转磁场探头、角焊缝探头、磁轭式探头、角焊缝旋转磁场探头等。

如公开号为cn20705123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磁粉探伤仪,包括电源箱和探头,所述探头与电源箱电连接,所述探头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注射装置,所述注射装置的输出端朝向探头的底端设置,所述注射装置靠近其输出端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连通有储液罐,所述储液罐固定连接于探头,所述探头固定设置有驱动注射装置的驱动端进行注射操作或复位的驱动机构。上述的方案中,将储液罐固定在探头上,减少储液罐丢失的情况,电源箱与探头电连接,为探头对工件进行磁化提供电源,将探头的底端抵住工件的表面,对工件进行磁化前,利用驱动机构对注射装置的驱动端进行注射和复位的操作,进行注射操作时,注射装置内的磁悬液从注射装置的输出端被喷向工件的待测区域,进行复位操作时,储液罐中的磁悬液被抽进注射装置中,等待下一次的注射操作,向工件表面喷射足够的磁悬液后,可对工件进行磁化并进行探伤观察。

在使用探头时,需要工作人员握住探头并将底端抵住工件的表面,然后在工件表面移动,对工件表面的不同区域进行检测。但是对于高度比较高的工件,工作人员需要举着探头进行探伤操作,时间一长手容易酸,肌肉容易损伤,影响工作人员身体健康;若是工作人员在手酸之后休息,则影响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粉探伤仪的探头操作装置,工作人员可以在辅助操作支架的低处操作探头,使得探头能够在工件的高处进行探伤检测,保障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同时提高检测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磁粉探伤仪的探头操作装置,包括支架本体、与所述支架本体滑移连接的用于安装探头的夹持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上并用于驱动所述夹持装置运动的驱动装置;

所述夹持装置包括与所述支架本体滑移连接且与驱动装置固定连接的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上设置有朝向或远离驱动装置方向滑移的缓冲块,所述缓冲块与滑动块之间设置有复位机构,且所述缓冲块上设置有用于锁定探头的锁定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探伤检测时,将支架主体放置到工件旁,然后把探头安装到缓冲块上,之后用锁定机构将探头锁定在缓冲块上,然后启动驱动装置使得滑动块带动缓冲块和探头沿着支架本体长度方向运动,进行工件高处的表面探伤,而工作人员只需要在低处操作驱动装置,操作方式简单方便;若是工件表面有凹凸不平或者有其余物件设置在探伤路径上时,探头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具有弹性缓冲力,使得探头能够适应变化,探头依旧能够继续探伤,提高了探头的适用性。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块远离驱动装置一侧开设有容置槽,所述缓冲块滑移连接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复位机构包括连接容置槽的槽底和缓冲块的弹簧或者弹性胶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块滑移连接在容置槽内,当工件表面有凸起物时,缓冲块受力朝着容置槽的槽底运动,此时弹簧或者弹性胶块压缩具有弹性恢复力;当探头回到平整的地方时,缓冲块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复位,使探头继续探伤。当然,一开始也可以使弹簧或者弹性胶块略微压缩,可适应工件表面有凹槽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块下侧面与所述容置槽的槽壁之间设置有滚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小缓冲块和容置槽之间的摩擦力,使得缓冲块和容置槽之间的移动更加顺畅。

进一步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一端连接于缓冲块一侧的连接绳,滑动块的另一侧设置有卡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将探头锁定在缓冲块上,且操作简单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卡扣包括安装于缓冲块上的安装架、转动连接于安装架上的扣片,安装架上设置有与所述扣片扣接的扣接件,所述扣片与安装架之间形成供连接绳通过的通孔,所述扣片朝向连接绳的一侧设置有卡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连接绳穿过通孔后,转动扣片使得扣片上的卡齿与连接绳接触卡接,此时扣片与扣接件扣接,以提高扣片和连接绳之间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架本体内部的多个齿轮、啮合于所述齿轮外的链条,所述滑动块固定连接于链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齿轮转动带动链条运动,从而带动动滑块运动,从而带动缓冲块运动,操作简单方便。

进一步的,位于下端的齿轮同轴连接有操作手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转动操作手柄转动齿轮,从而带动链条运动,该操作位置较低,工作人员能在低处控制探头的高处作业,保障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同时提高检测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块下端设置有承托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将探头托住,分担锁定机构对探头的作用力,提高锁定机构对探头锁定的强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通过支架本体的设置,使得探头能够安装在沿着支架本体长度方向移动的缓冲块上,工作人员操作设置在支架本体下方的操作手柄就能够驱动探头沿着支架本体长度方向移动,使得探头能够进行工件高处的探伤工作,保障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同时提高检测效率;

2、通过在缓冲块和容置槽之间设置弹簧或者弹性胶块,当工件表面有凸起物时,缓冲块受力朝着容置槽的槽底运动,此时弹簧或者弹性胶块压缩具有弹性恢复力;当探头回到平整的地方时,缓冲块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复位,使探头继续探伤,提高了探头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锁定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支架本体;200、夹持装置;210、滑动块;220、缓冲块;221、容置槽;222、滚珠;223、承托件;230、复位机构;240、锁定机构;241、连接绳;242、卡扣;243、安装架;244、扣片;245、扣接件;246、卡齿;300、驱动装置;310、齿轮;320、链条;330、操作手柄;400、探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磁粉探伤仪的探头操作装置,参照图1,包括支架本体100、与支架本体100滑移连接的用于安装探头400的夹持装置200,以及设置于支架本体100上并用于驱动夹持装置200运动的驱动装置300。进行工件的探伤检测时,将探头400安装在夹持装置200并使探头400的底部能够与工件表面接触,然后驱动夹持装置200使得探头400能够在工件表面运动,达到探伤检测的目的。

参照图2和图3,支架本体100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滑道,夹持装置200包括与滑道滑移连接且与驱动装置300固定连接的滑动块210,滑动块210能够沿着滑道运动。滑动块210远离驱动装置300一侧开设有容置槽221,缓冲块220滑移连接于容置槽221内,使得缓冲块220能够在滑动块210上朝向或远离驱动装置300方向运动。并且,缓冲块220与滑动块210之间设置有复位机构230,且缓冲块220上设置有用于锁定探头400的锁定机构240。其中,复位机构230包括连接容置槽221的槽底和缓冲块220的弹簧或者弹性胶块,使得在工件探伤过程中,缓冲块220能具有一定的移动空间,以适应工件表面的凹凸状况。并且,为了减小缓冲块与容置槽的槽壁之间的摩擦力,在缓冲块220下侧面与容置槽221的槽壁之间设置有滚珠222。

参照图4,锁定机构240包括一端连接于缓冲块220一侧的连接绳241,滑动块210的另一侧设置有卡扣242。卡扣242包括安装于缓冲块220上的安装架243、转动连接于安装架243一侧的扣片244,扣片244与安装架243之间形成供连接绳241通过的通孔。另外,安装架243上靠近扣片的侧面设置有与扣片244扣接的扣接件245,扣片244朝向连接绳241的一侧设置有卡齿246。安装探头400时,将探头400放置到缓冲块220一侧,然后将连接绳241依次穿过探头400的操作部、扣片244与安装架243之间形成的通孔,之后转动扣片244使得卡齿246与连接绳241卡接,同时扣片244与扣接件245扣接,将探头400锁定在缓冲块220上。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的锁定机构240可以设有多个以提高锁定的稳定性。另外,缓冲块220下端一体设置有承托件223,可对探头400提供支撑力,减小锁定机构240的承重力。

回到图2,驱动装置300包括转动安装于支架本体100内部的多个齿轮310、啮合于齿轮310外的链条320,滑动块21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链条320,且位于下端的齿轮310同轴连接有操作手柄330。

工作过程:

需要进行工件表面探伤检测时,将探头400安装在缓冲块220上,然后用卡扣242将连接绳241卡住,将探头400绑定在缓冲块220上,然后将支架本体100安放在待检测的工件旁,使得探头400的底面能够与工件表面抵触。

转动操作手柄330,使得探头400能够在链条320的调动下沿着支架本体100移动,使得探头400能够对工件高处的位置进行检测,无需工作人员用手直接举着进行检测,保障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同时提高检测效率。

在检测过程中,若是碰到一些凸起或者凹陷(应形状要求设置)的位置,缓冲块220在复位机构230的作用下具有一定的弹性空间,以适应凸起或凹陷情况。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