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检测差速器行星齿轮安装距的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39948发布日期:2020-03-24 14:27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检测差速器行星齿轮安装距的检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差速器行星齿轮加工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差速器行星齿轮安装距的检具。



背景技术:

差速器行星齿轮在加工过程中的精车、磨削工序都需对该项指标进行检测。现有的检测手段是在将行星齿轮装在滚动检查机上,在理论安装距下与半轴齿轮啮合,通过检侧隙来间接检测行星齿轮的安装距。

现有的在滚动检查机上检测差速器行星齿轮安装距的检测装置,操作不便,并且费时费力,与大批大量生产不匹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的上述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用于在批在量生产中检测差速器行星齿轮安装距的检具。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检测差速器行星齿轮安装距的检具,包括标准平板、齿模座、球面盖、定位心轴和被测齿轮,所述标准平板上设有齿模座,所述齿模座设置于支撑底座上,所述齿模座的中部设有用于安装定位心轴的通孔一,所述齿模座的上部设有齿槽,所述齿模座上安装有被测齿轮,所述被测齿轮的轮齿与齿槽相适配抵接,所述被测齿轮的上部设有球面盖,所述球面盖的中部设有通孔二,所述球面盖的下部以通孔二为中心设置有球形面,所述球形面与被测齿轮的上部相适配,所述定位心轴设置的下部穿过通孔二、被车齿轮设置于通孔一内。

优选地,所述定位心轴呈“t”型,所述定位心轴的顶部设有检具板,所述检具板的顶部设有检具面。

优选地,所述标准平板的一侧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有百分表,所述百分表与检具面抵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检具板的下表面与球面盖的顶部抵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检测差速器行星齿轮安装距的检具结构简单、制造费用低、装卸时间短、定位检测精度高,方便差速器行星齿轮安装距的检测,为差速器行星齿轮的加工质量监控提供有力的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检测差速器行星齿轮安装距的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被测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标准平板,2.齿模座,3.被测齿轮,4.球面盖,5.定位心轴,6.百分表,7.安装架,8.检具面,9.球形面,10.齿槽,11.通孔一,12.通孔二,13.检具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检测差速器行星齿轮安装距的检具,包括标准平板1、齿模座2、球面盖4、定位心轴5和被测齿轮3,所述支撑底座1上设有齿模座2,所述齿模座2设置于标准平板1上,所述齿模座2的中部设有用于安装定位心轴5的通孔一11,所述齿模座2的上部设有齿槽10,所述齿模座2上安装有被测齿轮3,所述被测齿轮3的轮齿与齿槽10相适配抵接,所述被测齿轮3的上部设有球面盖4,所述球面盖4的中部设有通孔二12,所述球面盖4的下部以通孔二12为中心设置有球形面9,所述球形面9与被测齿轮3的上部相适配,所述定位心轴5设置的下部穿过通孔二12、被车齿轮设置于通孔一11内。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定位心轴5呈“t”型,所述定位心轴5的顶部设有检具板13,所述检具板13的顶部设有检具面8。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标准平板1的一侧设有百分表架7,所述百分表架7上设有百分表6,所述百分表6与检具面8抵接。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检具板13的下表面与球面盖4的顶部抵接。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检测差速器行星齿轮安装距的检具时,将被测齿轮3的标准齿轮放置齿模座2上后,使被测齿轮3的标准齿轮的轮齿与齿模座2上部的齿槽10啮合,然后将球面盖4安装在被测齿轮3的上部,定位心轴5穿过通孔二12和被测齿轮3的标准齿轮安装于通孔一11中,被测齿轮3的标准齿轮安装于球面盖4与齿模座2之间,然后将百分表6的测头抵接于定位心轴5的顶部,也就是将百分表6的测头与检具板13上的检具面8抵接,将百分表6的指针调到“0”位,取出标准齿轮,再换上被测齿轮3,百分表指针读数即为该被测齿轮3与标准齿轮安装距的差异。

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检测差速器行星齿轮安装距的检具结构简单、制造费用低、装卸时间短、定位检测精度高、检测方便快捷,提高了检测的效率,方便差速器行星齿轮安装距的检测,为大批大量生产差速器行星齿轮的加工质量监控提供有力的保障。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