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杆多工位水压检测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43944发布日期:2020-11-19 19:25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钻杆多工位水压检测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钻杆多工位水压检测平台。



背景技术:

钻杆是一种尾部带有螺纹的钢管,用于连接钻机地表设备和位于钻井底端钻磨设备或底孔装置。钻杆的用途是将钻探泥浆运送到钻头,并与钻头一起提高、降低或旋转底孔装置。钻杆必须能够承受巨大的内外压、扭曲、弯曲和振动,因此在钻杆生产结束之后需要对钻杆进行严格的压力检测防止钻杆杆部出现缺陷,影响实际应用,在现场生产中一般使用水压检测设备进行进行压力检测,但是常用的水压检测设备一次只能检测一根管道,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钻杆水压检测设备,能够同时检测多根钻杆的水密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钻杆多工位水压检测平台,所述钻杆多工位水压检测平台包括:上料支架、钻杆检测区域和下料区域,所述上料支架和下料区域分别位于所述钻杆检测区域的两侧,所述上料支架高于钻杆检测区域,所述下料区域低于所述钻杆检测区域;所述钻杆检测区域包括机头、机身和机尾,所述机身上安装有多工位自动上料工位座,所述机头上设置有钻杆进水口,增压管和水泵,所述水泵与增压管之间的连接管道安装有止回阀,所述水泵共有两个,分别是低压泵和高压泵,所述钻杆进水口与工位数量和位置相应,所述进水口通过进水管道连接增压管,所述进水管道上也安装有止回阀,所述增压管连接增压水泵,所述水泵与增压管之间安装有止回阀;所述机尾上相应位置设置有钻杆堵头,所述堵头的中心点与相应的钻杆进水口的中心点呈一条直线,所述机尾可以沿机身上布设的轨道水平移动;所述上料支架安装在机身一侧,高于所述多工位自动上料工位座10~20cm,所述上料支架为一侧开放的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的开放侧上设置有钻杆挡柱,所述框架的开放侧伸入到多工位自动上料工位座正上方,与所述多工位自动上料工位座之间部分垂直重合,重合的宽度为钻杆直径的1.1~1.2倍。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料支架沿上料方向倾斜,所述上料支架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夹角为5~10°。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多工位自动上料工位座不少于两个,且所有的多工位上料工位座的各个工位在一条直线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多工位自动上料工位座由退行齿板、隔块、山字座和夹具组成,所述退行齿板的齿牙为连续的直角三角形,所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由上料方向向出料方向延伸,所述退行齿板的齿牙数量比工位数量多一个,所述退行齿板下方连接伸缩气缸,能够做垂直方向上的往复运动,所述退行齿板的一端伸入到上料支架下方,所述隔块与退行齿板交错设置,所述隔块的数量与齿牙数量相同,所述山字座中设置与工位数量相同的钻杆定位座,所述钻杆定位座位置于相应的钻杆进水口对应,所述夹具上设置多个夹持位,每个钻杆定位座对应一个钻杆夹持位。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退行齿板上的齿牙的底角度数为30°~60°。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退行齿板往复运动的最低点低于钻杆定位座的最低点,所述退行齿板往复运动的最高点沿钻杆工位方向的投影包覆主所述上料支架上的钻杆挡柱的投影。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隔块上面具有和退行齿板方向相同的斜面。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夹持位的夹臂没有夹持动作时沿钻杆工位方向的投影被所述隔块完全笼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检测平台上安装有钻杆多工位自动上料工位座和水压检测装置,所述水压检测装置由压力管道和两级增压泵组成,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可以实现设备同时对多个钻杆同时检测,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检测时可以先通过低压泵充满水预检,预检没有问题后再使用高压泵检验,提高检验的准确和有效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工位自动上料工位座的上料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机头内水泵增压原理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

1.钻杆、2.机头、3.机身、4.机尾、5.下料区域、6.上料支架、7.进水口、8.堵头、9.轨道、10.退行齿板、11.隔块、12.山字座、13.夹具、14.钻杆挡柱、15.伸缩气缸、16.止回阀、17.增压管、18.进水口连接管道、19.低压泵连接管道、20.高压泵连接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钻杆五工位水压检测平台,所述钻杆五工位水压检测平台包括:上料支架6、钻杆检测区域和下料区域5,所述上料支架6和下料区域5分别位于所述钻杆检测区域的两侧,所述上料支架6高于钻杆检测区域,所述下料区域5低于所述钻杆检测区域;所述钻杆检测区域包括机头2、机身3和机尾4,所述机身3上安装有五工位自动上料工位座,所述机头2上设置有钻杆进水口7,所述钻杆进水口7共有五个和增压管17,所述增压管17通过低压连接管道19和高压连接管道20分别外接低压水泵和高压水泵,所述低压连接管道19和高压连接管道20上分别安装有止回阀,所述钻杆进水口5与工位的数量和位置相应,所述进水口5通过进水口连接管道18分别连接增压管17,所述进水口连接管道18上也安装有止回阀16;所述机尾4上相应位置设置有钻杆堵头8,所述钻杆堵头8的中心点与相应的钻杆进水口5的中心点呈一条直线,所述机尾4可以沿机身3上布设的轨道9水平移动;所述上料支架6安装在机身3一侧,高于所述多工位自动上料工位座10~20cm,所述上料支架6沿上料方向倾斜,所述上料支架6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夹角为5~10°,所述夹角可以保证上料位置的钻杆1被取走后剩余的钻杆1可以沿所述倾斜方向自动滚动补位,所述上料支架6为一侧开放的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的开放侧上设置有钻杆挡柱14,所述框架的开放侧伸入到机身3正上方,与所述上料工位座之间部分垂直重合,重合的宽度为钻杆1直径的1.1~1.2倍。

所述五工位自动上料工位座为三个,平行放置,三个五工位上料工位座的工位在一条直线上,所述钻杆1在进行测试时可以有较多的支撑点,放置中心重力过大导致弯曲变形。

所述五工位自动上料工位座由退行齿板10、隔块11、山字座12和夹具13组成,所述退行齿板10的齿牙为连续的6个直角三角形,所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由上料方向向出料方向延伸,所述直角三角形底角度数为30°~60°,角度太小,同样的退行距离齿牙宽度过大,钻杆1取出时滚动时间较长,浪费工时,角度太大则齿牙宽度过小,对齿板的高度要求较大,不利于安装,所述退行齿板10下方连接伸缩气缸15,能够做垂直方向上的往复运动,所述退行齿板10的取料端伸入到上料支架6下方,所述隔块11与退行齿板10交错设置,所述隔块11的数量与齿牙数量相同也是6个,所述山字座12中设置5个钻杆定位座,所述钻杆定位座位置于相应的钻杆进水口7对应,所述夹具13上设置5个夹持位,每个钻杆定位座对应一个钻杆夹持位。

所述退行齿板10往复运动的最低点低于钻杆定位座的最低点,所述退行齿板10往复运动的最高点沿钻杆工位方向的投影能包覆所述上料支架上的钻杆挡柱14的投影。通过此方式,当退行齿板10运动到最高点时可以通过齿牙将靠在钻杆挡柱14上的钻杆1顶出到齿牙上。

所述隔块11上面具有和退行齿板10方向相同的斜面,当齿板下落时钻杆1落到隔块11顶部,可以沿所述隔块11顶部的斜面继续向下滚到山字座12上的钻杆定位座上。

所述夹具上的夹持位的夹臂没有夹持动作时沿钻杆工位方向的投影被所述隔块11完全包裹,可以防止钻杆1沿隔块11顶部滚动到钻杆定位座上时碰触到夹臂,影响钻杆1的运动轨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钻杆1通过滚动到达上料支架6的钻杆挡柱14位置,退行齿板10下的伸缩气缸15将退行齿板10顶起,所述退行齿板10的最外侧齿牙将钻杆1沿钻杆挡柱14顶起,当所述退行齿板10上的齿牙沿钻杆方向的投影覆盖住钻杆挡柱14时所述被顶起的钻杆1沿齿牙斜面向下滚动到达齿牙底部,然后退行齿板10在收缩气缸15的作用下向下回落,由于隔块11与齿牙交错设置,钻杆1会落到隔块11的顶部上,然后沿着隔块11顶部的斜面继续向下滚动,落到山字座12上的钻杆定位座上,于此同时另外一个钻杆沿着上料支架滚动到钻杆挡柱14旁空出的位置,上述动作重复进行5遍,将5根钻杆依次进入钻杆定位座中,然后退行齿板10停止动作,机尾3沿轨道9向前运动,安装在机尾3的堵口8自动对准堵住钻杆1的底部管口后将钻杆1前推至钻杆进水口5内并压紧,五工位自动上料工位座上的夹具13开始夹紧钻杆1,然后低压泵开始工作,将水打入增压管17内,由增压管17分流进入钻杆1内部,待整个系统充满水后高压泵开始工作,对增压管加压,并将压力通过进水口连接管道18传导到5个钻杆1内,高压检测结束后,先停止高压泵工作,然后机尾3沿轨道9缓慢后退,将钻杆1松脱,夹具13打开,然后退行齿板10重新在上下运动5次,将工位中检测后的钻杆1转移到下料区域5。在整个加压检测的两个阶段中,低压泵充水特点为流量大,充水速度快,整体压力小,而高压泵充水特点为流量小、压力高,充水速度慢,这种两阶段加压设置可以有效提高高压检测的效率,提高检测设施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