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台架用电机对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43108发布日期:2020-08-05 02:06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台架用电机对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对中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台架用电机对中装置。



背景技术:

轴线对中一直是影响电动机稳定运行的关键指标,不正确的对中将会造成过大的振动,从而缩短电动机轴承、设备侧轴承以及联接件的使用寿命。轴线对中要充分考虑电动机的极数、转子的长短、基础的状态、设备表面的脏污程度等因素。

目前,在进行电机测试的台架上,扭矩传感器的轴与电机轴有较高的同轴度要求,而他们的同轴度主要靠台架l板的装配精度以及中心孔的加工精度来保证;当测试不同尺寸的电机时,则需要制作对应的过渡板才能将电机装到l板上。由于从l板到电机轴之间有多个零件,零件的加工和装配误差的叠加,造成扭矩传感器的轴与电机轴的同轴度偏差较大,因此对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配精度都有很高的要求,加工成本较高。

申请号为cn201721422616.3的《一种端面安装电机测试系统的免对中的电机安装支架》公开了一种端面安装电机测试系统的免对中的电机安装支架,公开日为2018年6月19日,该免对中的电机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包括底板及两个互相平行的安装面,两个安装面上分别设有同心的止口,分别通过两个止口安装测功机和被试电机,通过制造高精密的电机安装工装从而“忽略”掉对中的过程,节省了对中工作所耗费的时间以及相应的设备器材,同时降低了对人员技能或经验的要求;但是,由于对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配精度都有很高的要求,加工成本较高,且当测试不同尺寸的电机时,还需要制作对应的安装板才能将电机装到安装面上,导致了成本的增加以及存在零件加工和装配的误差叠加,从而造成对中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及的,现有的对中装置对于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台架用电机对中装置,包括l板和过渡板,所述l板与过渡板上分别设有用于电机轴与对中相配合的第一定轴孔和第二定轴孔,所述l板与过渡板可活动连接,所述l板两侧设有加强筋;

所述l板与过渡板通过至少三个顶丝结构调整二者的相对位置以完成对电机轴与台架轴平行度的调节;所述过渡板的侧面和底面均设有用于分别调节侧面与加强筋以及底面与l板之间距离的调距装置,进而完成对电机轴与台架轴同轴度的调节。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顶丝结构包括设置在过渡板上的第一螺孔以及穿设于第一螺孔内的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用于通过旋拧调节过渡板远离l板的程度。

其中一种优选方案为所述第一螺孔的长度小于第一螺栓的螺杆长度。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顶丝结构围绕第二定轴孔呈圆周均匀分布。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采用四个所述顶丝结构。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调距装置包括设置在过渡板上的螺纹孔以及与螺纹孔相匹配的调节螺栓。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螺栓与加强筋或l板的接触面为平面。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l板上设有光孔,所述l板与过渡板螺纹连接,所述使l板与过渡板螺纹连接用的固定螺栓穿设于所述光孔内,所述光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固定螺栓的螺杆直径。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l板与过渡板通过止口结构定位,且公止口与母止口之间间隙配合。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公止口与母止口之间间隙范围为0.3-1mm。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过渡板上设有用于与电机前端盖连接的固定结构。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与l板通过焊接或螺钉固定的方式固定连接。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的厚度不小于20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台架用电机对中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顶丝结构和调距装置配合其他结构,可以有效避免因零件加工造成的误差,实现对电机沿2个坐标方向4个自由度的精准调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台架用电机对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结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台架用电机对中装置的侧面剖视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结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台架用电机对中装置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l板11加强筋12光孔

20过渡板21调距装置22调节螺栓

30顶丝结构31第一螺孔32第一螺栓

33第一螺栓组34第二螺栓组35第三螺栓组

36第四螺栓组40电机前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台架用电机对中装置,包括l板10和过渡板20,所述l板10与过渡板20上分别设有用于电机轴对中相配合的第一定轴孔和第二定轴孔,所述l板10与过渡板20可活动连接,所述l板10两侧设有加强筋11;

所述l板10与过渡板20通过至少三个顶丝结构30调整二者的相对位置以完成对电机轴与台架轴平行度的调节;所述过渡板20的侧面和底面均设有用于分别调节侧面与加强筋11以及底面与l板10之间距离的调距装置21进而完成对电机轴与台架轴位置度的调节。

具体实施时,如图1所示,包括一l板10以及与l板10可活动连接的过渡板20,二者的可活动连接具体可以为当需要调整l板10与过渡板20相对位置时,其二者可以实现相对位置关系的移动,当调整完毕后,则可以进行二者的固定。

如图3-4所示,所述可活动连接的方式可以为l板10与过渡板20通过止口结构定位,且公止口和母止口之间设有间隙便于实现二者的可活动连接;此外,还可以为所述l板10上设有光孔12,而所述l板10与过渡板20通过螺纹连接,且所述使l板10与过渡板20螺纹连接用的固定螺栓穿设于所述光孔12内,所述光孔12的直径大于所述固定螺栓,当固定螺栓未完全拧紧时,由于光孔12的直径大于所述固定螺栓的螺杆直径,因此使得l板10与过渡板20可以实现相对位置关系的移动,当调节完毕时,再将固定螺栓进行拧紧;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种可活动连接的方式可以单一设置也可以同时设置,同时设置时,则需要对光孔12以及公止口与母止口之间间隙进行适应性匹配,螺纹连接结构和光孔12的组合使用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所述l板10与过渡板20上分别设有第一定轴孔和第二定轴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轴孔和第二定轴孔设置为两同心圆孔,所述第一定轴孔作为对中的基准使用,而被测试的电机则通过电机前端盖40与过渡板20固定连接从而将被测试的电机安装于过渡板20上;被测试的电机的电机轴依次自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穿出。

如图1-2所示,通过至少三个顶丝结构30调节l板10与过渡板20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对电机轴与台架轴平行度的调节,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设置有4个顶丝结构30,4个所述顶丝结构30围绕第二定轴孔呈圆周均匀分布,所述顶丝结构30包括设置在所述过渡板20的第一螺孔31以及穿设于第一螺孔31内的第一螺栓32,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螺孔31的长度小于第一螺栓32的螺杆长度,当需要进行调节时,先将第一螺栓32拧入第一螺孔31内,并将所述第一螺栓32的末端顶在l板10的表面,根据百分表测量电机轴最上方母线的竖直面上的误差,选择性的旋拧四个方向上相应的第一螺栓32,使得第一螺栓32的螺杆末端可以将过渡板20局部向远离l板方向调节,从而实现对l板10与过渡板20的相对位置的调节,进而使得电机轴与台架轴实现两轴的平行,有效避免了因加工导致的l板10、过渡板20等结构的误差使得电机轴与台架轴难以实现同轴。

不仅如此,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过渡板20的两侧面分别设有用于调节过渡板20侧面与加强筋11之间距离的调距装置21,所述过渡板20的底面同样设有调节过渡板20底面与l板10底面板之间距离的调距装置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距装置21采用在过渡板20上设置有螺纹孔以及与之匹配的调节螺栓22,通过将调节螺栓22的旋拧,当调节螺栓22旋拧出并与相对应的加强筋11或者l板10接触时,继续旋拧调节螺栓22,即可实现调节过渡板20的两侧面与两加强筋11以及过渡板20的底面与l板10之间的距离。

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可以有效避免因零件加工造成的误差,通过顶丝结构30和调距装置21的搭配,实现对电机沿2个坐标方向4个自由度的精准调整。

优选地,所述顶丝结构30包括设置在过渡板20上的第一螺孔31以及穿设于第一螺孔31内的第一螺栓32,所述第一螺栓32用于通过旋拧调节过渡板20远离l板10的程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螺孔31的长度小于第一螺栓32的螺杆长度。

具体实施时,l板10和过渡板20先通过止口结构或螺纹连接等方式活动连接,且l板10和过渡板20呈紧密贴合状态。所述顶丝结构30包括在过渡板20上设置的第一螺孔31以及穿设于第一螺孔31内的第一螺栓32,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螺孔31的长度小于第一螺栓32的螺杆长度。当进行调节时,先将第一螺栓32拧入第一螺孔31内,并将所述第一螺栓32的末端顶在l板10的表面,根据百分表测量电机轴最上方母线的竖直面上的误差,选择性的旋拧四个方向上相应的第一螺栓32,使得第一螺栓32的螺杆末端可以将过渡板20局部向远离l板方向调节进而使得电机轴与台架轴实现同轴。

优选地,所述顶丝结构30围绕第二定轴孔呈圆周均匀分布。

具体实施时,所述顶丝结构30围绕第二定轴孔成圆周均匀分布,通过围绕第二定轴孔呈圆周均匀分布便于对过渡板20进行调节。

优选地,采用四个所述顶丝结构30。

具体实施时,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顶丝结构30包括设置在所述过渡板20上,以第二定轴孔为轴心呈圆周均匀分布有4个顶丝结构30,所述顶丝结构30包括设置在过渡板20上的第一螺孔31,所述第一螺孔31与第一螺栓32螺纹连接,由于所述第一螺孔31的长度小于第一螺栓32的螺杆长度,当需要进行调节时,先将第一螺栓32拧入第一螺孔31内,并将所述第一螺栓32的末端顶在l板10的表面,根据百分表测量电机轴最上方母线的竖直面上的误差,选择性的旋拧四个方向上相应的第一螺栓32,使得第一螺栓32的螺杆末端可以将过渡板20局部向远离l板方向调节,具体位置如图5所示,依照从左至右、从上至下分别记为第一螺栓组33、第二螺栓组34、第三螺栓组35和第四螺栓组36,并采用以下实施方式:

先用百分表测量电机轴最上方的母线的竖直面上的误差,若轴伸端沿z轴正方向偏,则拧紧第三螺栓组35和第四螺栓组36,反之则拧紧第一螺栓组33和第二螺栓组34,直至轴伸端竖直面方向的误差满足要求;再用百分表测量电机轴一侧的母线在水平面上的误差,若轴伸末端沿y轴正方向偏,则拧紧第一螺栓组33和第三螺栓组35,反之拧紧第二螺栓组34和第四螺栓组36,直至轴伸端水平方面向的误差满足要求,从而实现调节电机轴与台架轴的平行程度;

需要说明的是,以图5所示朝上为所述z轴正方向,以图5所示朝右为所述y轴正方向,以图3所示朝右为x轴正方向。

优选地,所述调距装置21包括设置在过渡板20上的螺纹孔以及与螺纹孔相匹配的调节螺栓22。

具体实施时,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过渡板20的两侧面分别设有用于调节过渡板20侧面与加强筋11之间距离的调距装置21以及所述过渡板20的底面同样设有调节过渡板20底面与l板10底面板之间距离的调距装置21;所述调距装置21采用在过渡板20上设置有螺纹孔以及与之匹配的调节螺栓22,并采用以下实施方式:

先用百分表测量电机轴与和电机轴对接的轴的高度差,再拧出过渡板20底部调距装置21的调节螺栓22,当调节螺栓22旋拧出并与l板10接触时,继续旋拧调节螺栓22,即可实现调节过渡板20的底面与l板10之间的距离,从而将电机向上顶至两轴高度差满足要求;再用百分表测量电机轴与和电机轴对接的轴的一侧,若电机轴相对与其对接的轴偏向y正方向,则拧出过渡板20右侧调距装置21的调节螺栓22,当调节螺栓22旋拧出并与右侧加强筋11接触时,继续旋拧调节螺栓22,即可实现调节过渡板20右侧与右侧加强筋11之间的距离,从而将电机轴往y负方向顶至两轴水平方向误差满足要求,反之拧出过渡板20左侧一调距装置21的调节螺栓22将电机轴往y正方向顶至两轴水平方向误差满足要求。

优选地,所述调节螺栓22与加强筋11或l板10的接触面为平面。

具体实施时,为了实现更为精确的调节,所述调节螺栓22与加强筋11或l板10的接触面为平整面。

优选地,所述调节螺栓22与第一螺栓32螺杆部分的直径不小于6mm。

优选地,所述l板10上设有光孔12,所述l板10与过渡板20螺纹连接,所述使l板10与过渡板20螺纹连接用的固定螺栓穿设于所述光孔12内,所述光孔12的直径大于所述固定螺栓的螺杆直径。

具体实施时,如图3-4所示,所述l板10上设有光孔12,而所述l板10与过渡板20通过螺纹连接,且所述使l板10与过渡板20螺纹连接用的固定螺栓穿设于所述光孔12内,所述光孔12的直径大于所述固定螺栓,当固定螺栓未完全拧紧时,由于光孔12的直径大于所述固定螺栓的螺杆直径,因此使得l板10与过渡板20可以实现相对位置关系的移动,当调节完毕时,再将固定螺栓进行拧紧。

优选地,所述l板10与过渡板20通过止口结构定位,且公止口与母止口之间间隙配合。

具体实施时,所述l板10与过渡板20通过止口结构定位,且公止口与母止口之间间隙配合,以使得l板10与过渡板20实现可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公止口与母止口之间间隙范围为0.3-1mm。

具体实施时,所述公止口与母止口之间间隙范围为0.3-1mm,以保证电机装好后电机轴低于与其对接的轴。

优选地,所述过渡板20上设有用于与电机前端盖40连接的固定结构。

具体实施时,如图3所示,所述过渡板20通过止口结构与电机前端盖40实现固定连接,当然,所述固定结构还可以为螺栓固定等其他结构。

优选地,所述加强筋11与l板10通过焊接或螺钉固定的方式固定连接。

具体实施时,所述加强筋11与l板10优选通过焊接或螺钉固定等方式保证结合面的切向强度。

优选地,所述加强筋11的厚度不小于20mm。

具体实施时,所述加强筋11的厚度不小于20mm,以保证台架的稳定性。

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诸如l板、加强筋、光孔、过渡板、调距装置、调节螺栓、顶丝结构、第一螺孔、第一螺栓、第一螺栓组、第二螺栓组、第三螺栓组、第四螺栓组、电机前端盖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