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找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39952发布日期:2021-01-15 11:44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找点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自动找点机。



背景技术:

测试治具在生产完成后需要找点确认,确保治具在出货时点位顺序正确,且均导通。但是在找点时,目前采用的最传统的方式:人工找点。这需要两人协同合作,因此在生产效率上非常慢,且人为找点为避免出现疏忽错误,因此人工需反复找点两次,因此占用大量人力,时间资源等,最后依然会出现人为疏忽的错误并造成品质异常,接到客户投诉。

因此,人工找点确认方法存在以下缺陷:

1:浪费人力资源;

2:时间长,效率慢;

3:有出错误风险,品质得不到保障;

4:品质异常,影响公司的形象及效益;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节约人力成本、效率高、准确率高的自动找点机,来提升生产效率,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找点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找点机,包括治具底板、治具头、pin针和两支垂直探针,所述治具头安装在治具底板上,治具头通过漆包线导通pin针,pin针安装在pin针座上;两支垂直探针,一支为用于测试pin针座的设备a测试笔,一支为用于测试治具头的设备b测试笔;两支垂直探针均为弹簧探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治具头与pin针之间通过漆包线电路导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设备a测试笔设置在pin针上方,设备b测试笔设置在治具头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设备a测试笔和设备b测试笔内均安装有弹簧,设备a测试笔和设备b测试笔底部均连接有测试探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测试探针采用50μm钛合金测试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pin针座上设置的pin针的间距为固定间距,间距为1.27mm或2.54m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治具底板上还设有pin针座安装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治具底板上安装有装夹挡块,装夹挡块为l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pin针与治具头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两支垂直探针由自动找点机预装软体分别控制移动,两支垂直探针为独立移动运行,上下为同上同下;两支垂直探针固定在移动手臂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找点机,在找点操作时,两支垂直探针同上同下移动,方便检测确认pin针与治具头是否电路导通,具有节约人工成本,提高时效性,找点准确率高,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生产能力的优点。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治具底板上治具测试点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用新型实施例图2中pin针座区域内pin针范围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治具底板、2-治具头、3-漆包线、4-pin针、5-pin针座、6-设备a测试笔、7-设备b测试笔、8-弹簧、9-测试探针、10-装夹挡块、11-pin针座安装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3,一种自动找点机,包括治具底板1、治具头2、pin针4、设备a测试笔6和设备b测试笔7,所述治具头2安装在治具底板1上,治具头2通过漆包线3导通pin针4,pin针4安装在pin针座5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中,所述漆包线3将治具头2与pin针4导通,是指:漆包线3将治具头2与pin针4电路导通。

所述pin针4上方设有设备a测试笔6,治具头2上方设有设备b测试笔7,设备a测试笔6和设备b测试笔7均为弹簧探针,所述设备a测试笔6和设备b测试笔7内均安装有弹簧8,设备a测试笔6和设备b测试笔7底部均连接有测试探针9,避免在测试时,测试探针9硬接触导致损坏治具头2及测试探针9,弹簧8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

参见图3所示,所述pin针座5上设置的pin针4的间距为固定间距,其采用的国际通用间距为1.27mm或2.54mm;因此,固定类型的pin针座5,他们之间的pin针4间距一致,因此,设备a测试笔6按不同类型移动固定间距即可;在由软体转换时,只需选定模式方式即可设定好设备a测试笔6的移动间距。

所述设备b测试笔7的移动方式,在由软体转换时,将参数数据顺序转换为找点机可识别的顺序及坐标数据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测试探针9采用50μm钛合金测试针,设备a测试笔6和设备b测试笔7的测试探针9同时接触通过软体,计算导通后显示“good”,不导通显示“ng”。

实施例2

如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自动找点机,包括治具底板1、治具头2、pin针4、设备a测试笔6和设备b测试笔7,所述治具头2安装在治具底板1上,治具头2通过漆包线3导通pin针4,所述pin针4上方设有设备a测试笔6,治具头2上方设有设备b测试笔7。

参见图2所示,所述治具底板1上还设有pin针座安装位11,pin针座安装位11为冶具组装后,用于安装pin针座5的位置,但由于治具在完全组装前(半成品时),需要检测pin针4与治具头2是否导通,因此需要将pin针座5拆开来,参见图2所示,只是简易示意图,为拆开来放置的方向位置图。

所述治具底板1上安装有装夹挡块10,装夹挡块10为l型,装夹挡块10用于固定冶具一次性装夹到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在进行装夹时,通过l型的装夹挡块10将治具底板1限位装夹,一次性到位;然后,两支垂直探针,一支为用于测试pin针座5的设备a测试笔6,一支为用于测试治具头2的设备b测试笔7,两支垂直探针由自动找点机预装软体分别控制移动,为独立移动运行,上下为同上同下;两支垂直探针固定在移动手臂上,由电机驱动高精密丝杆控制移动行程(图中未示出);由于两支垂直探针均内置有弹簧8,均为弹簧测试针,能够避免在测试时硬接触导致损坏治具头2与测试探针9。

因此,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pin针4与治具头2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因此,pin针座5需组装在固定高度的固定架上(图中未示出)。

因此,在找点操作时,两支垂直探针同上同下移动,两支垂直探针分别与治具头2、pin针4相接触,在漆包线3的电路导通下,检测确认pin针4与治具头2是否电路导通,若导通显示“good”,若不导通显示“ng”。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找点机,具有节约人工成本,提高时效性,找点准确率高,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生产能力的优点。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