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染色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04798发布日期:2020-12-08 13:32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染色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染色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染色架。



背景技术:

病理检验需要在机体病变部位采集小块组织,然后切片,将组织切片放在载玻片上,将盖玻片放置其上,用作观察,在做完标本后需要对载玻片进行染色,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染色片都是90°放置在染色架内,导致染色片在清洗过程中需要用镊子或手拿起来冲洗才能有一个很好的冲洗效果,工作量非常大,浪费时间,工作效率低;如果直接在染色架内进行冲洗会让部分染色片不能得到清洗,大大影响观察效果;因此实验人员还需要将部分染色片重复实验,极大加大了实验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染色架,有效解决了实验人员在冲洗染色片过程中,工作量大,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极大降低了实验人员的工作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染色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转动连接有活动盖,所述活动盖上固接有清洗接口,所述活动盖内固接有洒水板,所述本体内设置有染色片相配合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分为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所述上固定架与本体固接,所述上固定架上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下固定架与本体滑动连接;所述下固定架内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本体内设置有与下固定架相配合的滑动机构;所述本体底部设置有排水孔,所述本体底部设置有支脚。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机构包括与下固定架固接的活动齿条,所述本体内转动连接有与活动齿条相配合的活动齿轮,所述活动齿轮同轴固接有第一蜗轮,所述本体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蜗轮相配合的第一蜗杆。

进一步地:所述下固定架上设置有孔。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底部为弧度设计,排水孔位于弧度最低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增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清洗接口和洒水板的配合实现了对染色片的均匀冲洗,保证了染色片的冲洗效果,上固定块、下固定块和滑动机构的配合,实现了对染色片角度的调节,从而让染色片得到更好的冲洗,避免了染色片局部冲洗不到而重复操作,极大降低了实验人员的工作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固定块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固定块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底部立体图

图中:1、本体,2、活动盖,3、清洗接口,4、第一蜗杆,5、支脚,6、洒水板,7、上固定架,8、第一固定块,9、下固定架,10、第二固定块,11、活动齿条,12、活动齿轮,13、第一蜗轮,14、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新型染色架,包括本体1,本体1上转动连接有活动盖2,活动盖2上固接有清洗接口3,活动盖2内固接有洒水板6,本体1内设置有染色片相配合的固定架,固定架分为上固定架7和下固定架9,上固定架7与本体1固接,上固定架7上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块8;下固定架9与本体1滑动连接;下固定架9内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0,本体1内设置有与下固定架9相配合的滑动机构;本体1底部设置有排水孔14,本体1底部设置有支脚5。

如图1、2和4所示:实验人员在操作本实用新型时,实验人员先将活动盖2打开,将染色片放入固定架内,上固定架7与下固定架9之间的配合将染色片固定,然后实验人员调节滑动机构将染色片调节至45°角度,在这个角度下染色片冲洗最佳;然后实验人员将活动盖2合上后,实验人员将水管与清洗接口3相连接,水流在经洒水板6后均匀对染色片进行冲洗,冲洗后的水流经底部排水孔14流出;有效解决了实验人员在冲洗染色片过程中,工作量大,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极大降低了实验人员的工作难度。

滑动机构包括与下固定架9固接的活动齿条11,本体1内转动连接有与活动齿条11相配合的活动齿轮12,活动齿轮12同轴固接有第一蜗轮13,本体1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蜗轮13相配合的第一蜗杆4。

如图3所示:实验人员转动第一蜗杆4,第一蜗杆4转动通过第一蜗轮13带动活动齿轮12转动,活动齿轮12转动带动活动齿条11滑动,从而实现下固定架9的滑动。

下固定架9上设置有孔。

如图5所示:下固定架9上孔的设置方便了冲洗后水的排出。

本体1底部为弧度设计,排水孔14位于弧度最低处。

如图6所示:本体1底部的弧度设计和排水孔14与弧度的配合,方便了本实用新型对冲洗液的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如图2、3和5所示:实验人员在操作本实用新型时,实验人员先将活动盖2打开,将染色片放入固定架内,上固定架7与下固定架9之间的配合将染色片固定,下固定架9上孔的设置方便了冲洗后水的排出;然后实验人员调节滑动机构将染色片调节至45°角度,实验人员转动第一蜗杆4,第一蜗杆4转动通过第一蜗轮13带动活动齿轮12转动,活动齿轮12转动带动活动齿条11滑动,从而实现下固定架9的滑动;在这个角度下染色片冲洗最佳;然后实验人员将活动盖2合上后,实验人员将水管与清洗接口3相连接,水流在经洒水板6后均匀对染色片进行冲洗,冲洗后的水流经底部排水孔14流出,本体1底部的弧度设计和排水孔14与弧度的配合,方便了本实用新型对冲洗液的排出;有效解决了实验人员在冲洗染色片过程中,工作量大,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极大降低了实验人员的工作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染色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上转动连接有活动盖(2),所述活动盖(2)上固接有清洗接口(3),所述活动盖(2)内固接有洒水板(6),所述本体(1)内设置有染色片相配合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分为上固定架(7)和下固定架(9),所述上固定架(7)与本体(1)固接,所述上固定架(7)上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块(8);所述下固定架(9)与本体(1)滑动连接;所述下固定架(9)内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0),所述本体(1)内设置有与下固定架(9)相配合的滑动机构;所述本体(1)底部设置有排水孔(14),所述本体(1)底部设置有支脚(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染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包括与下固定架(9)固接的活动齿条(11),所述本体(1)内转动连接有与活动齿条(11)相配合的活动齿轮(12),所述活动齿轮(12)同轴固接有第一蜗轮(13),所述本体(1)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一蜗轮(13)相配合的第一蜗杆(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染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架(9)上设置有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染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底部为弧度设计,排水孔(14)位于弧度最低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染色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染色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转动连接有活动盖,所述活动盖上固接有清洗接口,所述活动盖内固接有洒水板,所述本体内设置有染色片相配合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分为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所述上固定架与本体固接,所述上固定架上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下固定架与本体滑动连接;所述下固定架内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本体内设置有与下固定架相配合的滑动机构;所述本体底部设置有排水孔,所述本体底部设置有支脚。有效解决了实验人员在冲洗染色片过程中,工作量大,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极大降低了实验人员的工作难度。

技术研发人员:栗春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06.02
技术公布日:2020.12.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