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疫层析试纸及试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22228发布日期:2021-01-05 17:49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免疫层析试纸及试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快速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免疫层析试纸及试管。



背景技术:

在进行体外诊断或体外检测时,为了能够快速地获得定性结果,通常会采用层析试纸作为快速诊断工具或快速检测工具。如图1~2所示,常规的层析试纸包括基板a、样品垫b、胶体金垫c、硝酸纤维素膜d和吸水垫e,样品垫b、胶体金垫c、硝酸纤维素膜d和吸水垫e依次接触并设置在基板a的一侧,其中,硝酸纤维素膜d还设置有检测线和质控线(图中未示出)。

在一些应用场合中,由于容纳层析试纸的空间有限,除了样品垫b之外,胶体金垫c、甚至硝酸纤维素膜d会露出在容纳空间外,导致硝酸纤维素膜d接触外源性物质,干扰检测结果,易出现假阳性结果、假阴性结果或无效结果。此外,由于吸水垫e的容量有限,需要使用长度较长的吸水垫e才能满足检测要求,进而增加层析试纸的长度。为了适应层析试纸的长度,需要对容纳层析试纸的元件进行调整,如需要重新制作模具,导致生产成本提高。

此外,在进行快速检测时,会将层析试纸放入试管,对试管进行相应的反应操作。反应结束后,倾斜试管,使试管内的反应完成的溶液与稀释液混合后接触到层析试纸的样品垫b,以进行层析。然而,在倾斜试管的过程中,会出现反应溶液与稀释液未充分混合的情况,由于样品垫b的导引速率较快,未充分混合的溶液接触到样品垫b会被快速导引至硝酸纤维素膜d,导致检测结果不准,需要重新检测。

目前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层析试纸的长度过长,无法适用常规容纳元件的情况,以及反应溶液未充分稀释即被层析试纸快速吸附的情况,导致诊断结果不准确、相关生产费用增加的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免疫层析试纸及试管,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层析试纸快速吸附反应溶液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免疫层析试纸,包括:

基材;

层析膜,所述层析膜设置在所述基材的上表面;

吸水垫,所述吸水垫设置在所述基材的下表面;

其中,所述层析膜和所述吸水垫在所述基材的末端接触并进行溶液传递。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层析膜的末端超出所述基材的末端一定距离;

所述吸水垫的末端超出所述基材的末端一定距离;

所述层析膜的末端和所述吸水垫的末端接触并进行溶液传递。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层析膜还设置在所述基材的下表面,所述层析膜的末端和所述吸水垫的末端在所述基材的下表面接触并进行溶液传递。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水垫还设置在所述基材的上表面,所述层析膜的末端和所述吸水垫的末端在所述基材的上表面接触并进行溶液传递。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免疫层析试纸还包括:

结合垫,所述结合垫设置在所述基材,所述结合垫的末端和所述层析膜的前端接触并向所述层析膜传递溶液;

导引膜,所述导引膜设置在所述基材,所述导引膜的末端和所述结合垫的前端接触并向所述结合垫传递溶液;

其中,所述导引膜的溶液层析速度小于所述结合垫的溶液层析速度。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引膜的厚度小于0.15mm。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免疫层析试纸还包括:

样品垫,所述样品垫设置在所述基材,所述样品垫的末端和所述导引膜的前端接触并向所述导引膜传递溶液。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免疫层析试纸还包括:

样品垫,所述样品垫设置在所述基材,所述导引膜的末端和所述样品垫的前端接触并向所述样品垫传递溶液。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免疫层析试纸还包括:

样品限量膜,所述样品限量膜设置在所述基材,所述样品限量膜的末端和所述导引膜的前端接触并向所述导引膜传递溶液。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样品限量膜的吸液饱和容积为2~20μl。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免疫层析试纸还包括:

过滤垫,所述过滤垫设置在所述基材,所述导引膜的末端和所述过滤垫的前端接触并向所述过滤垫传递溶液。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免疫层析试纸还包括:

挡水垫,所述挡水垫靠近所述导引膜的前端设置。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免疫层析试纸还包括:

透明保护膜,所述透明保护膜至少覆盖所述层析膜和所述结合垫。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层析膜包括依次设置的检测线和质控线。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水垫的末端的下表面和所述层析膜的末端的上表面接触;或

所述吸水垫的末端的上表面和所述层析膜的末端的下表面接触。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结合垫的末端的下表面和所述层析膜的前端的上表面接触;或

所述结合垫的末端的上表面和所述层析膜的前端的下表面接触。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引膜的末端的下表面和所述结合垫的前端的上表面接触;或

所述导引膜的末端的上表面和所述结合垫的前端的下表面接触。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引膜的末端的下表面和所述过滤垫的前端的上表面接触;或

所述导引膜的末端的上表面和所述过滤垫的前端的下表面接触。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垫的末端的下表面和所述结合垫的前端的尚博凹面接触;或

所述过滤垫的末端的上表面和所述结合垫的前端的下表面接触。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样品垫的末端的下表面和所述导引膜的前端的上表面接触;或

所述样品垫的末端的上表面和所述导引膜的前端的下表面接触。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样品垫的末端的下表面和所述结合垫的前端的上表面接触;或

所述样品垫的末端的上表面和所述结合垫的前端的下表面接触。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引膜的末端的下表面和所述样品垫的前端的上表面接触;或

所述导引膜的末端的上表面和所述样品垫的前端的下表面接触。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样品限量膜的末端的下表面和所述导引膜的前端的上表面接触;或

所述样品限量膜的末端的上表面和所述导引膜的前端的下表面接触。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吸水垫的末端位于所述基材的上表面,所述吸水垫的前端位于所述基材的下表面的情况下:

位于所述基材的上表面的所述吸水垫的长度大于位于所述基材的下表面的所述吸水垫的长度;或

位于所述基材的上表面的所述吸水垫的长度等于位于所述基材的下表面的所述吸水垫的长度;或

位于所述基材的上表面的所述吸水垫的长度小于位于所述基材的下表面的所述吸水垫的长度。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层析膜的前端位于所述基材的上表面,所述层析膜的末端位于所述基材的下表面的情况下:

位于所述基材的上表面的所述层析膜的长度大于位于所述基材的下表面的所述层析膜的长度;或

位于所述基材的上表面的所述层析膜的长度等于位于所述基材的下表面的所述层析膜的长度;或

位于所述基材的上表面的所述层析膜的长度小于位于所述基材的下表面的所述层析膜的长度。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线和所述质控线位于所述基材的上表面;或

所述检测线位于所述基材的上表面,所述质控线位于所述基材的下表面;或

所述检测线和所述质控线位于所述基材的下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免疫层析试管,所述免疫层析试管设置有如上所述的免疫层析试纸。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免疫层析试管包括管部和盖部;

所述管部包括:

样品腔;

试纸固定部件,所述免疫层析试纸设置于所述试纸固定部件的内部;

在所述盖部封闭所述管部的情况下,所述样品腔的顶部和所述试纸固定部件的顶部连通,所述免疫层析试纸的样品溶液接收端靠近所述盖部。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免疫层析试纸的长度大于所述试纸固定部件的高度。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免疫层析试纸的长度与所述试纸固定部件的高度的差值为1~5mm。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免疫层析试纸的的挡水垫填充所述免疫层析试纸与所述试纸固定部件的空隙。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透明中空管,所述免疫层析试纸设置于所述透明中空管的内部,所述透明中空管设置于所述试纸固定部件的内部。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中空管的一端为封闭端。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免疫层析试纸及试管,利用分别设置在基材上下表面的层析膜和吸水垫,在保证吸水垫长度以及吸收能力的情况下,大幅度减少免疫层析试纸的长度,进而适用于容纳空间较小的试管;仅使免疫层析试纸的样品溶液接收端露出于容纳空间,避免层析膜接触外源性物质,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中常用的层析试纸的示意图;

图2是相关技术中常用的层析试纸的剖面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免疫层析试纸的示意图(一);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免疫层析试纸的剖面图(一);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免疫层析试纸的示意图(二);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免疫层析试纸的剖面图(二);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免疫层析试纸的示意图(三);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免疫层析试纸的剖面图(三);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免疫层析试纸的示意图(四);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免疫层析试纸的剖面图(四);

图1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免疫层析试纸的示意图(五);

图1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免疫层析试纸的剖面图(五);

图1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免疫层析试纸的示意图(六);

图1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免疫层析试纸的剖面图(六);

图1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免疫层析试纸的示意图(七);

图1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免疫层析试纸的剖面图(七);

图1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免疫层析试纸的示意图(八);

图1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免疫层析试纸的剖面图(八);

图1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免疫层析试纸的示意图(九);

图2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免疫层析试纸的剖面图(九);

图2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免疫层析试纸的示意图(十);

图2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免疫层析试纸的剖面图(十);

图2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免疫层析试纸的剖面图(十一);图2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免疫层析试管的剖面图(未设置免疫层析试纸);

图2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免疫层析试管的剖面图(设置免疫层析试纸);

图2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透明中空管的剖面图(一);

图2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透明中空管的剖面图(二);

图2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免疫层析试管的剖面图(设置套设透明中空管的免疫层析试纸)。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基板a、样品垫b、胶体金垫c、硝酸纤维素膜d、检测线d1、质控线d2、吸水垫e;

免疫层析试纸100、基材101、层析膜102、吸水垫103、结合垫104、导引膜105、样品垫106、样品限量膜107、过滤垫108、挡水垫109、透明保护膜110、检测线111、质控线112;

免疫层析试管200、管部210、盖部220、样品腔211、试纸固定部件212;

透明中空管3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3~4所示,一种免疫层析试纸100,包括基材101、层析膜102、吸水垫103、结合垫104和导引膜105,其中,导引膜105、结合垫104、层析膜102和吸水垫103依次设置基材101。

基材101由塑料制成,如不干胶塑料。

导引膜105设置在基材101的上表面,即导引膜105的下表面和基材101的上表面连接,如粘接。导引膜105的末端和结合垫104的前端接触,导引膜105向结合垫104传递溶液。

导引膜105的末端的上表面和结合垫104的前端的下表面接触,或,导引膜105的末端的下表面和结合垫104的前端的上表面接触。

其中,导引膜105由纤维素膜制成。

其中,导引膜105的厚度小于0.15mm。

结合垫104设置在基材101的上表面,即结合垫104的下表面和基材101的上表面连接,如粘接。结合垫104的末端和层析膜102的前端接触,结合垫104向层析膜102传递溶液。具体地,结合垫104的末端的上表面和层析膜102的前端的下表面接触,或,结合垫104的末端的下表面和层析膜102的前端的上表面接触。

其中,结合垫104为胶体金垫。

其中,结合垫104由玻璃纤维、聚酯膜、纤维素滤纸、无纺布等材质制成。

其中,导引膜105的溶液层析速度小于结合垫104的溶液层析速度。

层析膜102至少设置在基材101的上表面,即层析膜102的下表面和基材101的上表面连接,如粘接。层析膜102的末端和吸水垫103的末端接触,层析膜102向吸水垫103传递溶液。

其中,层析膜102还设置有检测线111和质控线112,沿着层析膜102的前端至末端依次设置。

其中,层析膜102由硝酸纤维素膜制成。

吸水垫103至少设置在基材101的下表面,即吸水垫103的上表面和基材101的下表面连接,如粘接。吸水垫103的末端和层析膜130的末端接触。

其中,吸水垫103为吸水纸。

其中,层析膜102的末端和吸水垫103的末端在基材101的末端接触并进行溶液传递。

在本实施例的第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4所示,层析膜102的末端超出基材101的末端一定距离,吸水垫103的末端超出基材101的末端一定距离,层析膜102的末端和吸水垫103的末端接触并进行溶液传递,即层析膜102的末端的下表面和吸水垫103的末端的上表面接触并进行溶液传递。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层析膜102、基材101和吸水垫103形成一个三明治结构。

在本实施例的第二个实施方式中,如图5~6所示,层析膜102还设置在基材101的下表面,即层析膜102的末端在基材101的末端向下弯折。具体地,层析膜102的末端的上表面和吸水垫103的末端的上表面接触并进行溶液传递,或层析膜102的末端的下表面和吸水垫103的末端的下表面接触并进行溶液传递。

在该实施方式中,位于基材101的上表面的层析膜102的长度大于位于基材101的下表面的层析膜102的长度;或者,位于基材101的上表面的层析膜102的长度等于位于基材101的下表面的层析膜102的长度;或者,位于基材101的上表面的层析膜102的长度小于位于基材101的下表面的层析膜102的长度。

优选地,位于基材101的上表面的层析膜102的长度大于位于基材101的下表面的层析膜102的长度

在本实施例的第三个实施方式中,如图7~8所示,吸水垫103还设置在基材101的上表面,即吸水垫103的末端在基材101的末端向上弯折。具体地,吸水垫103的末端的上表面和层析膜102的末端的上表面接触并进行溶液传递,或吸水垫103的末端的下表面和层析膜102的末端的下表面接触并进行溶液传递。

在该实施方式中,位于基材101的上表面的吸水垫103的长度大于位于基材101的下表面的吸水垫103的长度;或者,位于基材101的上表面的吸水垫103的长度等于位于基材101的下表面的吸水垫103的长度;或者,位于基材101的上表面的吸水垫103的长度小于位于基材101的下表面的吸水垫103的长度。

优选地,位于基材101的上表面的吸水垫103的长度小于位于基材101的下表面的吸水垫103的长度。

此外,为了确保层析膜102的末端和吸水垫103的末端接触,在层析膜102的末端和吸水垫103的末端还设置有薄膜。薄膜包覆层析膜102和吸水垫103,以使层析膜102和吸水垫103保持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免疫层析试纸100的长度为2cm~4cm,优选的为2.8cm、3.0cm、3.2cm、3.5cm。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样品溶液接触导引膜105后,在导引膜105上缓慢向前流动;导引膜105将样品溶液传递至结合垫104;在结合垫104上,样品溶液和胶体金颗粒结合并迅速向层析膜102流动;在吸水垫103的作用下,样品溶液在层析膜102上向吸水垫103的方向流动,并在层析膜102上显色;根据检测线111和质控线112的结果,即可获知样品溶液是否呈阳性或阴性。

在相关技术中,层析试纸的长度约为6cm~8cm。将本实施例的免疫层析试纸与相关技术中的层析试纸相比,本实施例的免疫层析试纸的长度大幅度减少,其长度约为相关技术中的层析试纸的50%。此外,本实施例能够在保证吸收能力的情况下,大幅度减少免疫层析试纸的长度,从而降低对试管的长度的要求,进而减少试管的制造成本。

实施例2

如图9~10所示,一种免疫层析试纸100,包括基材101、层析膜102、吸水垫103、结合垫104、导引膜105和样品垫106,其中,样品垫106、导引膜105、结合垫104、层析膜102和吸水垫103设置在基材101。

其中,基材101、层析膜102、吸水垫103和结合垫104连接关系、结构和构成同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样品垫106设置在基材101的上表面,即样品垫106的下表面和基材101的上表面连接,如粘接。

其中,样品垫106由玻璃纤维、聚酯膜、纤维素滤纸、无纺布等材质制成。

在本实施例的第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9~10所示,样品垫106的末端和导引膜105的前端接触,样品垫106向导引膜105传递溶液。具体地,样品垫106的末端的上表面和导引膜105的前端的下表面接触,或,样品垫106的末端的下表面和导引膜105的前端的上表面接触。

在本实施例的第二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1~12所示,样品垫106的前端与导引膜105的末端接触,导引膜105向样品垫106传递溶液。具体地,导引膜105的末端的上表面和样品垫106的前端的下表面接触,或,导引膜105的末端的下表面和样品垫106的前端的上表面接触。

样品垫106的末端与结合垫104的前端接触,样品垫106向结合垫104传递溶液。具体地,样品垫106的末端的上表面和结合垫104的前端的下表面接触,或,样品垫106的末端的下表面和结合垫104的前端的上表面接触。

在本实施例的第三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3~14所示,免疫层析试纸包括两个导引膜105分别设置在样品垫106的前侧和后侧,即第一个导引膜105的末端与样品垫106的前端接触,第一个导引膜105向样品垫106传递溶液。具体地,第一个导引膜105的末端的上表面和样品垫106的前端的下表面接触,或,第一个导引膜105的末端的下表面和样品垫106的前端的上表面接触。

样品垫106的末端与第二个导引膜105接触,样品垫106向第二个导引膜105传递溶液。样品垫106的末端的上表面和第二个导引膜105的前端的下表面接触,或,样品垫106的末端的下表面和第二个导引膜105的前端的上表面接触。

其中,在导引膜105仅有一个的情况下,导引膜105可以为第一导引膜;在导引膜105为两个的情况下,靠近层析膜102的导引膜105可以为第一导引膜,远离层析膜102的导引膜可以为第二导引膜。

在本实施例中,样品垫106的溶液层析速度大于导引膜105的溶液层析速度。

在本实施例中,免疫层析试纸100的长度为2cm~4cm,优选的为3.2cm、3.5cm。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3

如图15~16所示,一种免疫层析试纸100,包括基材101、层析膜102、吸水垫103、结合垫104、导引膜105和样品限量膜107,其中,样品限量膜107、导引膜105、结合垫104、层析膜102和吸水垫103依次设置在基材101。

其中,基材101、层析膜102、吸水垫103、结合垫104和导引膜105的连接关系、结构和构成同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样品限量膜107设置在基材101的上表面,即样品限量膜107的下表面与基材101的上表面连接,如粘接。样品限量膜107的末端与导引膜105的前端接触,样品限量膜107向导引膜105传递溶液。具体地,样品限量膜107的末端的上表面与导引膜105的前端的下表面接触,或,样品限量膜107的末端的下表面与导引膜105的前端的上表面接触。

其中,样品限量膜107的吸液饱和容积为2~20μl,能够吸收微量样品。

其中,样品限量膜107由玻璃纤维、聚酯膜、纤维素滤纸等材质制成。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将样品限量膜107对准样品,如使用样品限量膜107蘸取创口处血液(如人血、动物血);然后样品被传递至导引膜105,并在导引膜105上缓慢向前流动;导引膜105将样品溶液传递至结合垫104;在结合垫104上,样品溶液与胶体金颗粒结合并迅速向层析膜102流动;在吸水垫103的作用下,样品溶液在层析膜102上向吸水垫103的方向流动,并在层析膜102上显色;根据检测线111和质控线112的结果,即可获知样品溶液是否呈阳性或阴性。

实施例4

如图17~18所示,一种免疫层析试纸100,包括基材101、层析膜102、吸水垫103、结合垫104、导引膜105、样品垫106和样品限量膜107,其中,样品限量膜107、导引膜105、样品垫106、结合垫104、层析膜102和吸水垫103设置在基材101。

其中,基材101、层析膜102、吸水垫103、结合垫104、导引膜105和样品垫106的连接关系、结构和构成同实施例2的第二个实施方式、第三个实施方式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样品限量膜107设置在基材101的上表面,即样品限量膜107的下表面与基材101的上表面连接,如粘接。样品限量膜107的末端与导引膜105的前端接触,样品限量膜107向导引膜105传递溶液。具体地,样品限量膜107的末端的上表面与导引膜105的前端的下表面接触,或,样品限量膜107的末端的下表面与导引膜105的前端的上表面接触。

其中,样品限量膜107的吸液饱和容积为2~20μl,能够吸收微量样品。

其中,样品限量膜107由玻璃纤维、聚酯膜、纤维素滤纸等材质制成。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将样品限量膜107对准样品,如使用样品限量膜107蘸取创口处血液(如人血、动物血);然后样品被传递至导引膜105,并在导引膜105上缓慢向前流动;(在有样品垫106的情况下,导引膜105将样品溶液传递至样品垫106;样品溶液接触样品垫106后,被传递至导引膜105,并在导引膜105上缓慢向前流动;导引膜105将样品溶液传递至结合垫104);在结合垫104上,样品溶液与胶体金颗粒结合并迅速向层析膜102流动;在吸水垫103的作用下,样品溶液在层析膜102上向吸水垫103的方向流动,并在层析膜102上显色;根据检测线111和质控线112的结果,即可获知样品溶液是否呈阳性或阴性。

实施例5

如图19~20所示,一种免疫层析试纸100,包括基材101、层析膜102、吸水垫103、结合垫104、导引膜105和过滤垫108,其中,导引膜105、过滤垫108、结合垫104、层析膜102和吸水垫103依次设置在基材101。

其中,基材101、层析膜102、吸水垫103和结合垫104的连接关系、结构和构成同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过滤垫108设置在基材101的上表面,过滤垫108设置在基材101的上表面,即过滤垫108的下表面与基材101的上表面连接,如粘接。过滤垫108的前端与导引膜105的末端接触,导引膜105向过滤垫108传递溶液。具体地,导引膜105的末端的上表面与过滤垫108的前端的下表面接触,或,导引膜105的末端的下表面与过滤垫108的前端的上表面接触。过滤垫108的末端与结合垫104的前端接触,过滤垫108向结合垫104传递溶液。具体地,过滤垫108的末端的上表面与结合垫104的前端的下表面接触,或,过滤垫108的末端的下表面与结合垫104的前端的上表面接触。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样品溶液接触导引膜105后,在导引膜105上缓慢向前流动;导引膜105将样品溶液传递至过滤垫108;样品溶液经过滤垫108过滤后被传递至结合垫104;在结合垫104上,样品溶液和胶体金颗粒结合并迅速向层析膜102流动;在吸水垫103的作用下,样品溶液在层析膜102上向吸水垫103的方向流动,并在层析膜102上显色;根据检测线111和质控线112的结果,即可获知样品溶液是否呈阳性或阴性。

实施例6

如图21~22所示,一种免疫层析试纸100,包括基材101、层析膜102、吸水垫103、结合垫104、导引膜105和挡水垫109,其中,导引膜105、结合垫104、层析膜102和吸水垫103依次设置在基材101。

其中,基材101、层析膜102、吸水垫103、结合垫104和导引膜105的连接关系、结构和构成同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挡水垫109设置在导引膜105,并靠近导引膜105的前端设置,即挡水垫109的下表面导引膜105的上表面连接,如粘接。

挡水垫109具有一定的长度和厚度,用于在免疫层析试纸100插入免疫层析试管的试纸放置腔(或者试纸放置部件)情况下,填充免疫层析试纸100与试纸放置腔之间的空隙,避免液体在不经过导引膜105导引的情况下直接进入到试纸放置腔的内部,防止未混匀的液体直接接触结合垫104或层析膜102。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挡水垫109还可以应用在实施例2~实施例5的免疫层析试纸100。

实施例7

如图23所示,一种免疫层析试纸100,包括基材101、层析膜102、吸水垫103、结合垫104、导引膜105和透明保护膜110,其中,导引膜105、结合垫104、层析膜102和吸水垫103依次设置在基材101。

其中,基材101、层析膜102、吸水垫103、结合垫104和导引膜105的连接关系、结构和构成同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透明保护膜110的下表面至少覆盖结合垫104和层析膜102。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透明保护膜110可以避免结合垫104和层析膜102的接触外源性含水混合物,提高层析试纸的检测结果的正确率。

此外,透明保护膜110还可以应用在实施例2~实施例6的免疫层析试纸100。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涉及安装实施例1~5中的免疫层析试纸的免疫层析试管。

如图24~25所示,一种免疫层析试管200,包括管部210和盖部220,管部210包括样品腔211和试纸固定部件212,其中,免疫层析试纸100放置于试纸固定部件212内。

如图25所示,在盖部220封闭管部210的情况下,样品腔211和试纸固定部件212的顶部连通,且免疫层析试纸100的样品溶液接收端(如导引膜105、样品垫106或样品限量膜107)靠近盖部220的内底面,用于在试管200倾斜一定角度的情况下,接触并吸附样品腔211内的物质。其中,样品腔211内的物质包括但不限于生化反应试剂或生化反应溶液。

其中,样品腔211为规则形状腔室(如圆形腔室、矩形腔室、梯形腔室)或不规则形状腔室。试纸固定部件212为规则形状腔室(如圆形腔室、矩形腔室、梯形腔室)或不规则形状。

免疫层析试纸100的样品溶液接收端吸收生化反应试剂或生化反应溶液后,在吸水垫103的作用下,生化反应试剂或生化反应溶液层析流动到层析膜102完成反应并显示检测信号。

其中,试纸固定部件212的轴线与样品腔211的轴线平行。

其中,试纸固定部件212至少为六面体结构。试纸固定部件212的上面为开口,用于使免疫层析试纸100从试纸固定部件212的上面插入至试纸固定部件212。

在这种情况下,在试纸固定部件212的开口处,免疫层析试纸100的挡水垫109填充于免疫层析试纸100与试纸固定部件212之间,用于阻挡液体通过免疫层析试纸100与试纸固定部件212之间的间隙进入试纸固定部件212的内部,并接触结合垫104或层析膜102。

其中,挡水垫109至少不凹陷于试纸固定部件212设置,即挡水垫109的上端平面与试纸固定部件212的上端平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或挡水垫109凸出于试纸固定部件212设置。

或者,试纸固定部件212的上面和一侧面为开口。采用这种方式的目的是,在起到固定免疫层析试纸100的基础上,减少免疫层析试管200的模具成本和制备材料。

其中,免疫层析试纸100的长度大于试纸固定部件212的高度。一般而言,免疫层析试纸100的长度与试纸固定部件212的高度之间的差值为1mm~5mm,优选的的差值为2mm、3mm。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样品腔211可以是多个,多个样品腔211的轴线平行,至少一个样品腔211用于放置生化反应试剂或生化反应溶液,至少一个样品腔211用于放置功能性反应试剂。其中,功能性试剂包括但不限于降解酶、裂解液、探针、缓冲液、稀释液等,或者是生化反应完成后进行后续反应的试剂。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试纸固定部件212可以是多个,多个试纸固定部件212的轴线平行,每个试纸固定部件212内均放置有免疫层析试纸100,可以同时对同一个样品的不同指标进行检测。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免疫层析试纸100的长度较短,使得免疫层析试管200的长度也相应的缩短。从大规模批量生产的角度来说,可以节省大量的生产物料和生产成本。

实施例7

如图26所示,免疫层析试纸100还包括透明中空管300,透明中空管300包裹免疫层析试纸100于透明中空管300的内部,即免疫层析试纸100设置于透明中空管300的内部。

透明中空管300的第一端为封闭端,其第二端为开口端,设置开口端的目的是便于将免疫层析试纸100从开口向透明中空管300的内部移动。

此外,免疫层析试纸100的样品溶液接收端位于透明中空管300的开口端。

其中,透明中空管300由透明材料制成,如塑料、热塑性树脂,便于观察免疫层析试纸100的检测或诊断结果。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7所示,透明中空管300的开口端的第二端的横截面的宽度大于开口端的第一端的横截面的内径。优选地,透明中空管300的开口端的横截面的宽度由开口端的第二端向开口端的第一端递减。

如28所示,将套设有透明中空管300的免疫层析试纸100放入免疫层析试管200的试纸固定部件212,避免免疫层析试纸100在试纸固定部件212内移动。

此外,使用透明中空管300可以避免免疫层析试纸100直接与试纸固定部件212的内表面接触,防止试纸固定部件212的内表面的表面张力影响免疫层析试纸100的吸附速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