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羊包虫抗体检测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15120发布日期:2021-04-02 09:35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牛羊包虫抗体检测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测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牛羊包虫抗体检测卡。



背景技术:

牛羊包虫抗体检测卡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原理制成,样本加入到加样孔后与胶体金标记物一起沿层析膜移动,若样本中存在包虫抗体则与胶体金标物及检测线上的抗原结合而显示紫红色,若样本中不存在包虫抗体则不产生颜色反应。

目前市面上的检测卡种类多种多样,这些检测卡均为一次性使用的,检测卡检测完一次后就要作为废物进行处理,这无疑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因此需要一种可以二次使用的检测卡,可进行试剂条的更换,提高检测卡使用的频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牛羊包虫抗体检测卡,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检测卡试剂条不可更换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牛羊包虫抗体检测卡,包括底壳和上盖,所述上盖一端与底壳铰接,上盖背离铰接处的一端设置有卡扣结构,所述上盖朝向底壳的侧面上开设有观察孔和加样孔,所述底壳内设置有透明罩体,所述透明罩体内设置有试剂条,透明罩体朝向上盖的侧面连接有与透明罩体内部相连通的加样管,所述加样管插入到加样孔中,所述加样管的端口处盖设有薄膜层。

进一步的,所述底壳底面长度方向两端设置有与透明罩体接触的挡止块。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朝向底壳的侧面上突出设置有与透明罩体接触的顶柱。

进一步的,所述卡扣结构包括开设于底壳顶面上的第一凹槽、设置于第一凹槽内的插座和固定于上盖且能够插入到插座内的插头。

进一步的,所述插座包括具有弹性的弧形板和固定于弧形板两端的圆柱体,所述插头包括与上盖连接的连接杆和固定于连接杆朝向插座一端的球形体,所述球形体能够从两个圆柱体之间插入。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罩体包括相互扣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加样管设置于上壳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试剂条设置于透明罩体中,将透明罩体放置到底座中,将上盖盖设到底壳上,并用卡扣结构连接上盖和底壳,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揭开薄膜层,在加样管中加入样液,样液顺着加样管进入到透明罩体中,试剂条在毛细作用下,样液顺着试剂条运动到试剂条的反应区,从上盖上的观察孔中观察检测结构,使用过后,直接更换透明罩体,牛羊包虫抗体检测卡就可直接再次使用,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透明罩体包括相互扣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在更换透明罩体后,打开透明罩体,将试剂条取出进行销毁,而透明罩体可以进行杀菌消毒过后进行再次使用,进一步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2的b-b断面图;

图4为图2的ⅰ部放大图;

图5为图2的ⅱ部放大图。

图中:底壳(1)、上盖(2)、观察孔(3)、加样孔(4)、透明罩体(5)、试剂条(6)、加样管(7)、薄膜层(8)、挡止块(9)、顶柱(10)、第一凹槽(11)、座(12)、插头(13)、第一矩形框(14)、第二矩形框(15)、弧形凸起(16)、第二凹槽(17)、弧形板(121)、圆柱体(122)、连接杆(131)、球形体(132)、上壳体(51)、下壳体(5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牛羊包虫抗体检测卡,包括底壳1和上盖2,所述上盖2一端与底壳1铰接,上盖2背离铰接处的一端设置有卡扣结构,所述上盖2朝向底壳1的侧面上开设有观察孔3和加样孔4,所述底壳1内设置有透明罩体5,所述透明罩体5内设置有试剂条6,透明罩体5朝向上盖2的侧面连接有与透明罩体5内部相连通的加样管7,所述加样管7插入到加样孔4中,所述加样管7的端口处盖设有薄膜层8。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壳1和上盖2的材质均为硬质塑料,易于成型价格低,便于制造和节约成本;所述透明罩体5的材质为pmma、ps或pc等透明塑料,并优选为pc透明塑料,其具有透明性较好,价格低,加工性好的优点;并且加样管7顶端向内收缩,避免上盖2打开或者合上时,加样管7与加样孔4发生运动干涉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使用的可靠性;所述薄膜层8可以防止灰尘落入到透明罩体5内,避免污染透明罩体5中的试剂条6,影响试剂条6的检测结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壳1底面长度方向两端设置有与透明罩体5接触的挡止块9,防止透明罩体5的两端与底壳1接触,避免了上盖2盖合时,上盖2与透明罩体5进行碰撞,干涉上盖2的运动,进一步地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上盖2朝向底壳1的侧面上突出设置有与透明罩体5接触的顶柱10,所述顶柱10在上盖2两端设置有两个,防止检测卡使用时透明罩体5与在底壳1内发生晃动。

具体的,如图2、图3和图5所示,所述卡扣结构包括开设于底壳1顶面上的第一凹槽11、设置于第一凹槽11内的插座12和固定于上盖2且能够插入到插座12内的插头13,进一步,所述插座12包括具有弹性的弧形板121和固定于弧形板121两端的圆柱体122,所述插头13包括与上盖2连接的连接杆131和固定于连接杆131朝向插座12一端的球形体132,所述球形体132能够从两个圆柱体122之间插入;弧形板121固定于第一凹槽11底部,所述插座12和插头13的材质也为塑料,弧形板121和连接杆131分别与底壳1和上盖2一体成型,在合上上盖2时,将插头13的球形体132插入到两个圆柱体122之间,圆柱体122对球形体132进行挤压,实现上盖2的扣合,在检测卡使用过后,更换透明罩体5时,用力掰动上盖2,将球形体132脱出两个圆柱体122,可以打开上盖2。

实施例2

与上述实施相比,区别之处在于:如图2所示,所述透明罩体5包括相互扣合的上壳体51和下壳体52,所述加样管7设置于上壳体51上。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上壳体51和下壳体52相向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矩形框14和第二矩形框15,所述第一矩形框14套设于第二矩形框15的外部,第一矩形框14内侧面上设置有弧形凸起16,第二矩形框15的外侧面上设置有供弧形凸起16插入的第二凹槽17,弧形凸起16在第一矩形框14各个内侧面上均是连续的,而第二凹槽17于第二矩形框15的外侧面上也是连续的,在检测卡使用过后,将透明罩体5取出,用力抠开上壳体51和下壳体52,使弧形凸起16从第二凹槽17中脱出,取出透明罩体5中的试剂条6,而上壳体51和下壳体52可以进行杀菌消毒,重新装入试剂条6,进行重复利用,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进一步,第一矩形框14与下壳体52相接触的面的外沿设置有倒角,便于打开上壳体51和下壳体52,方便打开透明罩体5。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