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检测控制无线连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78052发布日期:2021-05-25 14:51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体温检测控制无线连接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监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体温检测控制无线连接系统,属于医疗检测设备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体温监测对于手术过程以及术后的恢复中具有重要意义。比如手术过程中,通过在腋窝下或在耳道中放置体温传感器,连接监护仪,记录和监测患者体温变化,用于监测手术中患者体温,防止出现术中低体温。另外,围术期低体温导致苏醒延迟,严重心率失常,感染等一系列术后并发症。所以,手术过程中应常规监测核心温度变化,以防止低体温发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另外,为了防治围术期低体温的发生,在术前,术中,术后,要常规监测核心温度,从而达到及时发现低体温,防治低体温的目的。但是,温度的测量只是一个开始,后续还需要针对术中低体温进行有效地干预,包括加热处理等,同时加热的处理措施如果能结合温度传感器的测量结果进行细分调整将会达到更好地治疗效果。

因此,体温检测以及进行加热处理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是巨大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体温检测控制无线连接系统,通过无线体温检测器获得患者体温,并将该体温数据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分享给控温系统和监护仪,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监护仪和控温系统无法低成本方便的获取体温数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体温检测控制无线连接系统,用于连接调温装置和监护仪;本发明的系统包括:无线体温检测器、用于控制所述调温装置的控温单元,以及用于安装在所述监护仪上的电阻输出模块;

所述无线体温检测器包括:用于检测体温的传感器,以及用于发送所述体温数据的无线发射器;该传感器与所述无线发射器电连接;

所述控温单元与所述电阻输出模块上均设置有用于接收所述无线体温检测器所发送体温数据的接收装置;

所述接收装置与所述无线发射器之间无线连接,所述接收装置获取所述无线体温检测器发送的体温数据,并将该体温数据传送至所述控温单元与所述电阻输出模块;

所述电阻输出模块包括电阻转换器;所述电阻输出模块通过该电阻转换器将接收到的所述体温数据转换为电阻值,并输出至所述监护仪的体温检测端子上。

如上所述的体温检测控制无线连接系统,其中,所述接收装置可自由获取所述无线发射器所发送的无线信号,该无线信号包括用于区分单个所述无线发射器的特定识别信息;

所述接收装置获取所述特定识别信息,以根据该特定识别信息确定是否与该无线发射器建立连接,并接收该无线发射器所发送的所述无线信号。

如上所述的体温检测控制无线连接系统,其中,所述系统中,至少一个所述电阻输出模块与至少一个所述控温单元组成临时匹配网络;

该临时匹配网络中,任一所述电阻输出模块或任一所述控温单元上的所述接收装置上,具有可组成该临时匹配网络的匹配信息;

所述临时匹配网络中,任一所述电阻输出模块或任一所述控温单元上的所述接收装置,在获取包括所述特定识别信息的无线发射器所发出的无线信号后,即将该无线信号分享至所有具有所述匹配信息的设备上。

如上所述的体温检测控制无线连接系统,其中,所述无线发射器未与任一所述接收装置建立连接时,以固定的间隔对外发送所述特定识别信息;

当所述接收装置与所述无线发射器建立连接后,则所述无线发射器停止发送该特定识别信息。

如上所述的体温检测控制无线连接系统,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接收装置上还设置有转发装置;

该接收装置获取所述特定识别信息的无线发射器所发出的无线信号后,通过所述转发装置将该信号转发至具有所述匹配信息的设备上。

如上所述的体温检测控制无线连接系统,其中,所述无线连接为蓝牙通信连接,则该蓝牙通信连接定义为:通过主机与从机之间进行通信;

所述无线发射器为从机,首先与该无线发射器建立连接的所述接收装置为主机,则所述无线发射器作为从机与该接收装置建立连接;

该接收装置通过其上设置的转发装置与所述临时匹配网络上其它设备相连时,则该接收装置为从机,另一接收装置作为主机,与之建立连接。

如上所述的体温检测控制无线连接系统,其中,所述控温单元与所述调温装置电连接;所述控温单元包括可编程控制器;

所述控温单元通过所述接收装置获取所述体温数据,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根据该体温数据与预设温度的差值,给出温控参数,并将该温控参数传输给所述调温装置;

所述温控参数包括:功率、时间和开关状态信息。

如上所述的体温检测控制无线连接系统,其中,所述监护仪的体温检测端子为热敏电阻接口;所述电阻输出模块还包括数模转换电路,该数模转换电路与电阻转换器相连,并通过所述电阻转换器与所述热敏电阻接口相连。

如上所述的体温检测控制无线连接系统,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识别装置;

该识别装置上具有可以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匹配码;

所述识别装置先后连接一个所述无线发射器,以及至少一个所述控温单元或/和所述电阻输出模块上的接收装置;从而将所述匹配码分发至以上设备上,从而使具有该匹配码的设备建立无线通讯连接。

如上所述的体温检测控制无线连接系统,其中,所述识别装置包括:用于检测无线信号强度的接收器,以及用于辨别无线信号发送地址的信号解析器;

所述匹配码根据所述接收器或/和所述信号解析器所反馈的信号强度信息以及地址信息来分发所述匹配码。

本发明的系统,能够仅仅通过单个体温传感器即可将体温数据分享至多个设备,不仅没有线缆的束缚,且能够应用于现有的设备,并且操作简便;另外,本发明在批量应用过程中能够很好的建立临时匹配网络,以方便特定体温数据的分发。

本发明的系统由于采用单个体温传感器,成本较低,也不需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且能够很好的与现有的医疗检测系统以及体温辅助加热设备相兼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体温检测控制无线连接系统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体温检测控制无线连接系统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体温检测控制无线连接系统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当然,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任一技术方案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现有技术中的术中体温的监测的方式,均为通过有线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方式,即将温度传感器的感温端放置到患者的指定部位进行温度的测量,将温度传感器的连接端连接到监护仪的温度测量输入端,则患者的体温直接在监护仪上进行显示。

而现有技术中的术中控温的方式,则是通过控温设备直接对患者进行体温的控制,具体的控制的强度和速度,则只能通过医护人员的经验,设定一个数值,不能自动的根据患者的体温情况进行自动的调整,比如当患者体温过低时,提高控温的强度和速度,当患者的体温升高时,则适当调小控温的强度和速度。

随着科技的发展,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具有闭环的控温功能的控温系统,但是一般情况下,监护仪和医院的his系统进行通信,如果温度传感器和监护仪连接,则该温度传感器无法作为控温系统的输入,实现温度的闭环控制;如果温度传感器和控温系统连接,则温度显示只能在控温系统上显示,并不能实现在监护仪上的显示,既不符合现有医护人员通过监护仪观察温度的习惯,也无法将数据记录在his系统中,满足术中的质控要求。

因此,现有技术中如果要实现监护仪和控温系统均获得体温数据,必须额外增加一个单独的温度传感器,而且控温系统的温度和监护仪测量的温度是两套独立的数值,由于温度传感器均是一次性使用,则该方式既造成了温度传感器的浪费,又无法实现数据的共享,同时也会给医护人员增加操作的工作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具体实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体温检测控制无线连接系统结构原理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的体温检测控制无线连接系统,用于连接现有技术中的调温装置和监护仪,不需要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造即可实施。

本实施例的系统包括:无线体温检测器1、用于控制所述调温装置的控温单元4,以及用于安装在所述监护仪30上的电阻输出模块3。

无线体温检测器1包括:传感器11和无线发射器13。传感器11用于检测体温并获取体温数据,无线发射器13用于发送该体温数据;传感器11和无线发射器13相互电连接。

一般情况下,无线体温检测器1包括还可以包括:调制电路12。调制电路12通常用于将所述传感器11获得的模拟体温数据转化为数字体温数据,该传感器11通过所述调制电路12与所述无线发射器13电连接。调制电路12也可以通过转化芯片的实体结构集成在传感器11或无线发射器13上。

无线体温检测器1仅仅负责将体温数据数字化,并且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发送出去。

现有的各种方式均可以实现该功能。也就是说,传感器11可以直接输出模拟信号或者数字信号的体温数据,经过模数转化后,再经过调制电路12进行编码和调制,最终通过无线发射器13发送出去。

接收装置2用于接收所述无线体温检测器所发送的体温数据。所述接收装置2与所述无线发射器13之间无线连接,且所述控温单元4与所述电阻输出模块3上均设置有接收装置2。

所述接收装置2获取所述无线体温检测器1发送的体温数据,并将该体温数据传送至所述控温单元4与所述电阻输出模块3;接收装置2一般为与所述无线发射器13相对应的无线通信设备,能够根据预期编码和规则,将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还原为数字体温数据。

一般情况下,本实施例中的调温装置为电热毯、输液加温仪、血液加温仪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电阻输出模块3包括电阻转换器;所述电阻输出模块3通过该电阻转换器将接收到的所述体温数据转换为电阻值,并输出至所述监护仪30的体温检测端子上。

具体的,电阻输出模块3通过接收装置2接收数字化的温度数值,并将温度数值转换为符合一定要求的电阻值。电阻输出模块3用于通过无线通讯接收数字体温数据,并将数字化体温数据转换为可被监护仪接收的电阻信号。

具体原理为,监护仪测量温度值的原理和前端温度采集模块是相同的,多参数监护仪通过检测输入信号的电阻值,然后按照电阻值和温度值的关系,通过查找表计算得到正确的温度值,从而在屏幕上进行显示。目前行业内的监护仪有两种标准,一种是2.25k@25℃,另外一种是10k@25℃。因此所述电阻输出模块只需要按照监护仪对应的标准进行电阻输出,监护仪即可在屏幕上将对应的温度值进行显示。假设人体温度为37℃,无线体温检测器1测量到人体温度为37℃,从而将该温度值通过无线通讯通道发送给接收装置,所述电阻输出模块接收到该数字量温度值,将控制内部的模拟处理电路输出一个1.35k(按照2.25k@25℃的标准)的电阻值,该电阻连接到多参数监护仪上以后,多参数监护仪则显示为37℃。

如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体温检测控制无线连接系统,无线体温检测器至少与一个所述接收装置相连;至少一个固定在电阻输出模块上和/或控温单元上的接收装置在获取所述体温数据后,可以转发给相应的电阻输出模块上和/或控温单元上的接收装置。

无线体温检测器的无线信号可以直接发送给电阻输出模块,电阻输出模块上的接收装置在获取特定的体温数据后,由电阻输出模块接收装置转发给控温单元;无线体温检测器也可以发送给控温单元上的接收装置时,由控温单元发送给电阻输出模块。很显然的,如图1,无线体温检测器也可以同时发送给控温单元和电阻输出模块。

但是本实施例中,可以明显的看出,当同一个环境下存在两个无线体温检测器时,由于两个无线体温检测器都在广播温度值,则电阻输出模块和控温单元均无法确定以哪个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为输入参数,从而无法正常工作,使用上受到限制。

本实施例中,所述接收装置2可自由获取所述无线发射器13所发送的无线信号,该无线信号包括用于区分单个所述无线发射器的特定识别信息;该特定识别信息一般为代表自身唯一性的识别id,也可以为其它可区分不同无线发射器的信息,如信号强度、编号、信号类型等。

所述接收装置2获取所述特定识别信息,以根据该特定识别信息确定是否与该无线发射器13建立连接,并接收该无线发射器13所发送的所述无线信号。

本实施例的系统中,一个无线体温检测器、至少一个所述电阻输出模块3与至少一个所述控温单元4组成临时匹配网络;单个临时匹配网络用于对具体特定的病人进行监测和控温。

该临时匹配网络中,任一所述电阻输出模块3或任一所述控温单元4上的所述接收装置2上,具有可组成该临时匹配网络的匹配信息。

所述临时匹配网络中,任一所述电阻输出模块3或任一所述控温单元4上的所述接收装置2,在获取包括所述特定识别信息的无线发射器所发出的无线信号后,即将该无线信号分享至所有具有所述匹配信息的设备上。

因此,在本实施例的临时匹配网络中,电阻输出模块和控温单元是可以根据匹配信息一一绑定或者一对多配对绑定的,不管电阻输出模块还是控温单元识别到无线体温检测器的代表自身唯一性的特定识别信息后,均自动接收无线体温检测器的测量温度值,并将温度值分享给临时匹配网络中的设备,然后电阻输出对应的电阻值,控温单元根据测量温度值和目标温度值的差调节自身的输出功率。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体温检测控制无线连接系统,所述无线发射器13与任一所述接收装置2未建立连接时,以固定的间隔对外发送所述特定识别信息;当所述接收装置与所述无线发射器建立连接后,则所述无线发射器停止发送该特定识别信息。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

1、无线体温检测器贴合在病人的待测温部位,传感器11可以直接输出模拟信号或者数字信号的体温数据,经过模数转化后,再经过调制电路12进行编码和调制(包含加密并符合设备间的数据传输协议),最终通过无线发射器13发送出去。无线发射器所发送的无线信号中,除了包含该体温数据,还包括该无线体温检测器的特定识别信息(特定识别信息为id、网络地址、信号强度、编号、信号类型、逻辑操作权限或特定密码)。

2、电阻输出模块和控温单元是可以根据待测病人的测温和控温要求已经安装好的。至少一个电阻输出模块和至少一个控温单元已经根据相关要求通过接受装置彼此获取了匹配信息,从而构建了一个用于接收无线体温检测器的无线信号的临时匹配网络(匹配信息一般为密码匹配或者验证匹配,即互相发送或分享一个辨识信息,从而确认彼此的物理身份,进而可以决定是否建立分型数据的连接)。

3、此时,通过该临时匹配网络中任意一个设备上的接收装置与无线体温检测器相连;在连接的初期,无线体温检测器发送特定识别信息,接收装置通过获取该特定识别信息并发出反馈信息,从而确定具有该特征识别信息的无线体温检测器为某一具体物理设备,然后建立连接。(例如,接收装置通过获取该特定识别信息并发出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促使无线体温检测器发出固定频率的振动或者蜂鸣声或者闪烁,从而确定该特定识别信息与具体某个无线体温检测器的对应关系,从而建立连接)。

4、具体的某个无线体温检测器与临时匹配网络上的设备建立连接后,则无线体温检测器持续不断的将无线信号内的体温数据分享给该网络上的所有设备;临时匹配网络上的每个设备也可以通过分享的特定识别信息,与该无线体温检测器建立一对多的连接。

5、无线体温检测器实时通过无线信号分型自身测量的体温数据,电阻输出模块获取该数据后通过预先的编码对照规则转化为相应的电阻值,并输入给监护仪,以便于监护仪获取该电阻并对应显示为体温数据;控温单元获取该数据后,将该体温数据与预设温度进行比对,并给出温控参数,并将该温控参数传输给调温装置,进行控温操作。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系统,至少一个所述接收装置2上还设置有转发装置;该接收装置获取所述特定识别信息的无线发射器13所发出的无线信号后,通过所述转发装置将该信号转发至具有所述匹配信息的设备上。

例如,具有转发装置的接收装置2固定在所述电阻输出模块3上时,所述电阻输出模块2通过该转发装置与所述控温单元3相连;一般来说,所述转发装置为无线通信装置或线缆。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无线连接为蓝牙通信连接,则该蓝牙通信连接定义为:通过主机与从机之间进行通信;

所述无线发射器为从机,首先与该无线发射器建立连接的所述接收装置为主机,则所述无线发射器作为从机与该接收装置建立连接;

该接收装置通过其上设置的转发装置与所述临时匹配网络上其它设备相连时,则该接收装置为从机,另一接收装置作为主机,与之建立连接。

如图3,本实施例的体温检测控制无线连接系统,还包括识别装置9;识别装置9能够识别特定的系统内设备,并将这些设备之间建立连接。

该识别装置9上具有可以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匹配码;所述识别装置先后连接一个所述无线发射器13,以及至少一个所述控温单元4或/和所述电阻输出模块3上的接收装置2;从而将所述匹配码分发至以上设备上,从而使具有该匹配码的设备建立无线通讯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识别装置9包括:用于检测无线信号强度的接收器,以及用于辨别无线信号发送地址的信号解析器;所述匹配码根据所述接收器或/和所述信号解析器所反馈的信号强度信息以及地址信息来分发所述匹配码。

一般情况下,接收器为无线信号强度检测装置;信号解析器为uuid识别装置。

识别装置9可识别控温单元的代表自身的唯一性的id,将唯一性的id通知电阻输出模块,由电阻输出模块将数字温度值传输给指定控温单元,或者,所述识别模块可识别电阻输出模块的代表自身的唯一性的id,将唯一性的id通知控温单元,由控温单元将数字温度值传输给指定电阻输出模块。

识别装置实际使用过程中:

识别装置9可以为一个单独手持装置,也可以安装在手持设备上(如移动通讯设备等),识别装置靠近(也可以采用非靠近的方式,如搜索当前范围内所有信号源的方式获取连接的途径)一个具有接收装置的控温单元或电阻输出模块,确认该控温单元或电阻输出模块的识别信息能够被分拣出来。

此时可以通过信号强度或者id来判断和分析该物理设备是否为待连接设备(具体讲,通过信号强度识别时能够反馈信号强度信息使该设备发出反馈,如蜂鸣声或信号灯闪烁),从而给予识别装置这个设备连接的权限以及匹配码,同时识别装置的匹配码还可以分发给特定的需要监测体温的患者身上的无线体温检测器。

具体的,识别装置区分特定的设备后,即可建立短暂的通讯连接,发送一个匹配码给予该设备,并且允许具有该匹配码的设备相互之间具有自动组网和分发数据的能力。需要说明的是,匹配码可以为信息开通权限或者数据处理权限,也可以为数据分发规则或数据加密规则,只需满足将特定设备自由组网即可。

因此,本发明可以通过识别装置连接不同的设备,而通过无线信号强度来分发匹配码,从而组件无线通讯的连接;还可以通过识别装置分别不同的设备,来讲特定的设备建立连接关系,最大限度的方便了医护人员自由组网和监测。

本实施例的体温检测控制无线连接系统,其中,所述监护仪30的体温检测端子为热敏电阻接口;所述电阻输出模块3还包括数模转换电路,该数模转换电路与电阻转换器相连,并通过所述电阻转换器与所述热敏电阻接口相连。

电阻输出模块3控制所述数模转换电路输出对应的电阻模拟信号,所述电阻转换器和监护仪相连,由监护仪检测数模转换电路的输出电阻值并显示为温度值,克服现有技术中无线测量设备无法接入到监护仪中的技术缺陷,达到利用传统的监护仪,不改变医护人员使用习惯、借助监护仪对his等系统的现成接口将体温数据接入的基础上,实现对患者的无线体征监测效果。

本实施例的体温检测控制无线连接系统,其中,所述无线体温检测器1还包括电池;该电池分别与传感器、调制电路和无线发射器电连接,从而提供无线信号发送所需的电能,以及体温检测所需的电流。

本实施例的体温检测控制无线连接系统,其中,所述无线发射器为蓝牙通信装置、wifi通信装置、红外通讯装置或其它短波/微波通信装置。

本实施例的体温检测控制无线连接系统,其中,所述控温单元4与所述调温装置40电连接;所述控温单元4包括可编程控制器;

所述控温单元4通过所述接收装置2获取所述体温数据,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根据该体温数据与预设温度的差值,给出温控参数,并将该温控参数传输给所述调温装置;所述温控参数包括:功率、时间和开关状态信息。

当控温目标设定好以后,如果无线体温检测器的温度和控温目标超过一定阈值,则控温模块控制温度输出模块以高功率(200w)的方式对外输出;如果无线体温检测器的温度和控温目标未超过一定的阈值,则控温模块控制温度输出模块以常规功率100w的方式对外输出。

在本实施例临时匹配网络中,无线体温检测器通过广播的方式对外发送自身测量的温度值,则电阻输出模块和控温单元都可以接收到无线体温检测器的测量温度值。假定此时测量温度值37℃,温控单元设定目标为37.5℃,温度差的阈值为2℃,则电阻输出模块输出一个阻值为2.25k的电阻,监护仪上显示37.0℃,而控温单元则控制加热单元以100w的加热功率对人体进行加热。

本发明实施例的体温检测控制无线连接系统结构具有如下优点:

1、实现了体温数据的数据共享

一个温度传感器实现数据的共享,既能将数据作为控温单元的输入,又能将数据在医院的his系统中记录下来,满足控制温度以及体温实时监测的需求。

2、降低成本,减少线缆束缚

在现有的实施方案中,需要两个温度传感器,也需要两个温度传感器的线缆,使用成本高,同时线缆束缚影响医护人员的效率。本发明实施例采用无线连接,并且将数据转化为可与现有设备相连通的接口端子,只有一个温度传感器,降低了50%的成本,同时省略了线缆,方便医护人员的操作。

3、操作简洁

由于术中体温监测要求测量核心体温,而测量核心体温的过程中体温传感器的放置比较消耗医护人员的时间,按照本发明医护人员只需要放置一个体温传感器,极大缩短了操作时间,且准确度更有保障。

4、组网简单

本发明可以通过识别装置靠近不同的设备,而通过无线信号强度来分发匹配码,从而组件无线通讯的连接;还可以通过识别装置分别不同的设备,来讲特定的设备建立连接关系,最大限度的方便了医护人员自由组网和监测。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一些变形加必需的通用技术叠加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简化上位一些重要技术特征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为:无线连接的方式结合电阻输出模块的应用,并配合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