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敷形涂覆材料防硫化腐蚀性能的评价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698982发布日期:2022-10-01 07:0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敷形涂覆材料防硫化腐蚀性能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于试验基板的同侧表面按相同的条件覆盖第一金属箔片和第二金属箔片,所述第一金属箔片与所述第二金属箔片相等且相互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箔片的表面涂覆敷形涂料,所述第二金属箔片的表面不涂覆敷形涂料;随后,依据预设的硫化腐蚀试验方法和测试条件对试样基板进行硫化腐蚀试验;试验完成后,根据所述第一金属箔片与所述第二金属箔片的发黑面积评价敷形涂覆材料的防硫化腐蚀性能;评价标准为:若所述第一金属箔片的发黑面积小于所述第二金属箔片内的发黑面积,表明所述敷形涂料具有防硫化腐蚀作用;若所述第一金属箔片的发黑面积等于所述第二金属箔片内的发黑面积,表明所述敷形涂料不具有防硫化腐蚀作用;且若所述第一金属箔片的发黑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金属箔片内的发黑面积,表明所述敷形涂料会加速硫化腐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基板的材质与印制电路板相同;和/或,所述第一金属箔片以及所述第二金属箔片的材质为易被硫化腐蚀的材质;优选地,所述试验基板的材料为玻璃纤维布增强环氧树脂;和/或,所述第一金属箔片以及所述第二金属箔片的材质为银或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箔片与所述试验基板的高度差小于30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金属箔片的形状为正方形或圆形或长方形;优选地,当所述第一金属箔片为方形时,所述第一金属箔片的边长为25-50mm;当所述第一金属箔片为圆形时,所述第一金属箔片的直径为25-5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箔片的边缘距离所述试验基板的边缘为20-30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箔片与所述第二金属箔片之间的间距为20-30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敷形涂料完全覆盖所述第一金属箔片,且沿所述第一金属箔片的边缘延伸至所述试验基板的表面;优选地,所述敷形涂料延伸的距离为10-15mm且延伸后所述敷形涂料在所述试验基板上的边缘距离所述试验基板边缘的具有5-10mm的间隔。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敷形涂料固化后的厚度为25-200μm。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硫化腐蚀试验方法包括:当产品服役环境为常规条件,按gb/t 2423.51《电工电子组件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ke:流动混合气体腐蚀试验》的方法1进行硫化腐蚀试验,试验时长为96-336h;当产品服役环境为恶劣条件,按astm b809《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porosity in metallic coatings by humid sulfur vapor(“flowers-of-sulfur”)》进行硫化腐蚀试验,试验温度为50-85℃,试验时长为96-336h。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硫化腐蚀试验完成后的试验基板
先置于21-25℃的条件下调节4-8h后,再根据发黑面积评价敷形涂覆材料的防硫化腐蚀性能;优选地,发黑面积的计算方法包括网格法或软件法;优选地,所述软件法包括image-proplus或photoshop。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敷形涂覆材料防硫化腐蚀性能的评价方法,属于测试评价技术领域。该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于试验基板的同侧表面按相同的条件覆盖第一金属箔片和第二金属箔片,第一金属箔片与第二金属箔片相等且相互间隔设置;于第一金属箔片的表面涂覆敷形涂料,第二金属箔片的表面不涂覆敷形涂料;随后,依据预设的硫化腐蚀试验方法和测试条件对试样基板进行硫化腐蚀试验;试验完成后,根据第一金属箔片与第二金属箔片的发黑面积评价敷形涂覆材料的防硫化腐蚀性能;评价标准为:若第一金属箔片的发黑面积小于第二金属箔片内的发黑面积,表明敷形涂料具有防硫化腐蚀作用。该方法能够有效定性定量评价敷形涂料的防硫化腐蚀性能。化腐蚀性能。化腐蚀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朱刚 唐雁煌 张培强 梁俊豪 刘子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
技术研发日:2022.07.04
技术公布日:2022/9/3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