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工程车辆的车轴转动角度检测装置及工程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36573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工程车辆的车轴转动角度检测装置及工程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程车辆和用于具有一可转动车轴的工程车辆的车轴转动角度检测装置。
在典型的工程车辆如叉车中,用于支承后轮的一车轴相对于车架转动,以稳定车架。但是,如果这种叉车被操作来转向,由离心力产生的横向力就会作用在车架上并使叉车倾斜。这种倾斜会使车架侧倾并因此而使车辆不稳定。
日本未审查的专利公开号No.58-211903描述了一种叉车,其具有一用于检测离心力的检测装置。当车辆转向时如果检测到的离心力超过一预定值,一锁止机构使车轴相对于车架锁止,以使车架的倾斜最小。这样叉车以稳定的方式转向。
日本未审查的专利公开号No.58-167215描述了一种叉车,其具有一用于检测车叉上负荷的重量和车叉高度的检测装置。如果检测到的负荷重量与车叉高度超过预定的阈值,一锁止机构则锁止车轴。
由本受让人申请的日本未审查的专利公开号No.9-315125描述了如

图12所示的一种车轴锁止装置。后轮91由一后轴92支承。后轴92通过一中央销94可转动地支承在一车架93上。一液压阻尼器95设置在后轴92与车架93之间。一电磁阀96设置在阻尼器95上。一控制器(未示出)使阀96的线圈激磁或消磁,从而锁止或解锁阻尼器95。具体地说,当车叉高度与货物重量大于预定的阈值时,控制器促使阻尼器95锁止后轴92。阻尼器95既充当用于锁止后轴92的一装置,还充当一减振器。因此采用这种阻尼器就减少了装置中部件的数量并简化了结构。
由于阈值是仅针对车叉高度与货物重量来设定的,故在后轴92相对于车架93倾斜的同时也可能被锁止。例如,即使一后轮91位于一台阶或凸起上,后轴92也可能被锁止。当叉车此后移到平的路面上时,抬起的后轮91与路面脱离接触。即,当叉车以相对较高的位置搬运一相对较重的负荷时,由于重心相对靠近于前轮,故由凸起抬起的后轮91还保持抬起状态。结果,车辆仅由三个车轮支承,或者由前轮与另一后轮91支承。这使得车辆不稳定。
此外,在一个后轮91抬起的同时解锁后轴92会使抬起的车轮91落到路面上,这造成一很大的冲击。这会造成由车叉搬运的货架上的货物移动。特别是,当后轴被锁止时,车叉高度与货物重量大于阈值,即所搬运的货物较重并且保持在较高的位置。在该状态下,解锁后轴92会使货物移动并影响操作。
按照申请公开号No.58-167215的锁止机构,其通过在车架与车轴之间插入两个挡块来锁止车轴。但是,当车轴转动时,该挡块不能插入,因为车轴的转动使得车轴与车架之间的空间变窄了。换言之,当抬起时,车轴不能被锁止。因此,没有因车轮下落而造成的随之而来的冲击。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工程车辆的车轴转动角度检测装置,其检测一车轴的转动角度,该车轴支承车轮并根据车轴的转动角度控制车轴的锁止。
为达到上述和其它目的,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了一种用于工程车辆的车轴转动角度检测装置。该车辆具有一车轴,该车轴支承有一车轮,并且绕一转动轴线可转动地支承在车架上。该装置包括一检测器,其用于检测车轴的转动角度,还包括一转换器,其用于将车轴的转动运动转换为旋转或直线运动。该检测器位于车架或车轴上。该转换器根据转换的运动致动所述检测器并与转动轴线隔开设置。
通过结合附图以本发明原理的示例的方式所作的下列描述,可以显见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优点。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下列描述,可最好地理解本发明及其目的与优点,其中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安装在一叉车上的一车轴角度检测装置的局部后视图;图2为图1的放大的顶视图;图3为图1的一放大的视图;图4为用于第一实施例的叉车中的车轴转动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叉车的后视原理图;图6为图5的叉车的侧视图;图7为用于图4的叉车的车轴转动控制中的一曲线图;图8为后轴转动范围的曲线图9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一车轴角度检测装置的局部后视图;图10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一车轴角度检测装置的局部后视图;图11为图10的装置的横剖侧视图;和图12为现有技术的车轴角度检测装置的后视图。
现结合图1~8来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图6所示的一叉车1具有从动前轮7和转向后轮11。一对外柱杆2设置在车架1a的前面。一对内柱杆3设置在外柱杆2之间。一车叉4通过一链条和一举升链轮(均未示出)连接到每一内柱杆3上。外柱杆2通过倾斜油缸5连接到车架1a上,其中油缸5可使柱杆相对于车架1a倾斜。在每一外柱杆2的后侧设置一举升油缸6。每一举升油缸6包括一活塞杆6a,其连接到相应的内柱杆3的顶端上。举升油缸6延伸和收缩活塞杆6a,从而举升和降低车叉4。
每一前轮7通过一差速环形齿轮(箱)8(参见图4)和一传动装置(未示出)连接到一发动机9上。这样,前轮7由发动机9驱动。如图4和5所示,一后轴10伸过车架1a的下后部。后轴10通过一中央销10a固定于车架1a的底部,并绕中央销10a转动。后轮11连接在后轴10的端部,该后轮11可被操纵,以使车辆转向。一转向油缸(未示出)设置于后轴10上。该转向油缸包括一对活塞杆,每一活塞杆连接到一后轮11上。该转向油缸由一转向盘12控制,由此使后轮11转向。
如图5所示,一阻尼器(液压油缸)13将后轴10连接到车架1a上。该阻尼器13包括一壳体13a和一活塞13b。壳体13a连接于车架1a上,而活塞13b包括一从其延伸的活塞杆13c。活塞杆13c的末端连接到后轴10上。
活塞13b在壳体13a内限定一第一腔R1和一第二腔R2。该第一和第二腔R1、R2分别与第一和第二通道P1、P2相连。第一通道P1和第二通道P2分别使第一和第二腔R1、R2与一控制阀14相连。控制阀14为常闭、双向开关阀,其具有两个口和一个滑芯。该滑芯具有一断开位置15和一连通位置16。第二通道P2经一第三通道P3及一单向阀18连接到一蓄油器17。蓄油器17贮存液压油并补偿阻尼器13中的液压油漏损。第二通道P2包括一节流阀19。
当阀14的滑芯位于关闭位置15时,如图5所示,禁止液压油在腔R1与R2之间流动。因此,阻尼器13被锁止。结果,后轴10被锁止于车架1a上,并且不能转动。当位于连通位置16时,这是与图5所示的断开位置15相反的位置,滑芯允许液压油在腔R1与R2之间流动。在该状态下,阻尼器13没有被锁止并且后轴10可转动。轴10的转动由形成在车架1a底部的一对限位器1b限制。具体地说,限位器1b将轴10的转动限制在±4°的范围内。控制阀14由安装在车架1a前面的一控制器20控制。
如图4所示,叉车1包括一转向传感器21,一车速传感器22,两个车叉高度传感器23、24,一压力传感器25和一电位计26。传感器21~25及电位计26用于车轴转动控制,以锁止后轴10,并且连接到控制器20上。
转向传感器21包括例如一陀螺仪,并且固定在车架1a前面一预定方位,以检测叉车1的转向速率Y(rad/sec),或者角速度。传感器21的陀螺仪可以是压电型的、气动型的或者光学型的。
车速传感器22检测齿轮8的转速,由此检测叉车1的车速V。然后传感器22向控制器20输出一代表叉车速度V的信号。
车叉高度传感器23、24设置于一外柱杆2的预定高度处。传感器23、24包括例如限位开关。车叉4的最大高度Hmax为5或6米。当车叉4的高度小于2米时,高度传感器23关闭;而当车叉高度为2米或以上时,高度传感器23打开。当车叉高度小于4米时,高度传感器24关闭;而当车叉高度为4米或以上时,高度传感器24打开。这样,高度传感器23、24将车叉高度分为3个高度范围,或一低高度范围(0~2米)、一中高度范围(2~4米)和一高高度范围(4米及以上)。根据来自于高度传感器23、24的信号。控制器20判断车叉4处于哪一高度范围。
压力传感器25设置于一举升油缸6的底部,并且检测油缸6内的压力。举升油缸6内的压力为车叉4上重量w的函数。这样传感器25间接地检测作用于车叉4的重量w并将检测到的值输送给控制器20。根据输入的值,控制器20判断重量w是否大于一预定值w0。值w0是用于判断重量w的一基准值。当重量w等于或小于基准值w0(w≤w0)时,控制器20则判断重量w为相对较轻。当重量w大于基准值w0(w>w0)时,控制器20判断重量w相对较重。
如图4和5所示,电位计26设置在车架1a的一侧,以检测后轴10的转动角度。电位计26通过一连杆机构27连接到后轴10。连杆机构27将后轴10的转动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电位计26检测该旋转运动并将检测值输送给控制器20。转动角度θ是后轴相对于一水平面的角度,该水平面相对于车架1a是固定的。当后轴10平行于车架1a的该水平面时,转动角度θ为0度,并且转动角度的范围为负4度到正4度(-4°≤θ≤+4°)。电位计26与连杆机构27构成一转动角度检测装置28。
现结合图1~3描述转动角度检测装置28的结构。
如图1和2所示,一第一托架29通过螺栓30固定到车架1a的一侧。该第一托架29向着后轴10倾斜地向下延伸。一U型的第二托架31通过一螺栓32固定到第一托架29上。电位计26延伸穿过第二托架31的壁并通过一支承板33固定到第二托架上。电位计26的一输入轴26a设置在第二托架31的内侧。
一第三托架35固定到后轴10的顶表面上,其正好位于第二托架31下方。该第三托架35包括一向上延伸的壁件35a,而连杆机构27包括一短的第一连杆37和一长的第二连杆38。第一连杆37的下端通过一销39可转动地连接到壁件35a上。第一连杆37的上端通过一销40可转动地连接到第二连杆38的下端。第二连杆38的上端固定于电位计26的输入轴26a上。连杆机构27将后轴10的转动运动转换为输入轴26a的旋转运动。
后轴10绕中央销10a的转动不是直接被检测的。而是,电位计26检测后轴10的运动。由于电位计26与托架35相对远离于中央销10a,因此由电位计26检测到的运动相对较大。然而,如果电位计26过分靠近于后轮11,由后轮11抛出的外物可能损坏电位计26。因此,在电位计26与车轮11之间存在一安全距离。而且,第二托架31具有一面向后轮11的中间壁和一面向中央销10a的开口。连杆37、38和电位计26的输入轴26a位于第二托架31内侧。因此第二托架31可保护输入轴26a与连杆37、38免受由后轮11甩出的泥沙影响。
如图1所示,中央销10a的轴线与第一连杆37的下端(销39的中心)之间的距离被定义为距离A。第二连杆38的长度(输入轴26a的轴线与销40的中心之间的距离)被定义为距离B。如果后轴10转动如图3所示的一角度Δθ,输入轴26a将转动由角度变化量Δθ乘以大于1的一数目K所得到的角度。该数目K为距离A除以距离B所得到的商(K=A/B)。第一连杆37的下端离中央销10a的中心尽可能远地设置,以使数目K最大。同样的原因,使第二连杆38的长度最小。在图1~8的实施例中,数目K(A/B)约为4(A/B≌4)。这样,当后轴10的角度变化量Δθ输入给输入轴26a时,其被放大4倍。如果数目K大于1,则角度变化量Δθ就放大。
下面描述控制器20执行的车轴转动控制。
控制器20包括一微计算机和一只读存贮器(均未示出)。微机计算机以预定的时间间隔、例如每10毫秒钟执行一贮存于只读存贮器(ROM)内的车轴转动控制程序。车轴转动控制程序是指当叉车的行驶状况及车叉上的负荷状况满足预定的条件时一锁止后轴的控制程序。传感器21、22检测行驶状况,而传感器23、24和25检测负荷状况。
根据转向速率Y的变化率ΔY/ΔT与横向加速度Gs来判断叉车1的行驶状况,其中在叉车1转向时转向速率Y与横向加速度Gs作用于叉车1上。横向加速度Gs是通过车速V乘以转向速率Y计算得到(Gs=V·Y)。转向速率Y的变化率ΔY/ΔT是在前一路程内转向速率Y与当前路程内转向速率Y的差值的基础上计算得到。当Gs或ΔY/ΔT之任一的值超过相应的判断值g0和y0时,则控制器20锁止后轴10。
当由于高的车叉位置和车叉上重的负荷而使叉车的重心变高时,就满足与负荷状况(负荷条件)相关的锁止条件。当满足负荷状况时,后轴10通常被锁止。但是,即使满足负荷条件,如果由电位计26检测到转动角度θ的绝对值、或者后轴10相对于车架1a的角度超过2度(θ>2°或θ<-2°),后轴10也不锁止。即,当转动角度θ位于图8的自由区之一内时,后轴10没有被锁止。因此当一后轮11驶过一台阶或一凸起时,可防止后轴10被锁止。
图7的曲线M用于判断是否满足负荷条件。该曲线M也用于选择横向加速度Gs的一阈值g0。根据曲线M,当车叉4高(H≥4m)和负荷重(W≥w0)时,后轴10被锁止。横向加速度具有两个阈值(g0)。当车叉高度小于2米时,阈值g0设置为例如0.18(N)。当车叉高度等于或大于2米时,阈值g0设置为例如0.08(N)。阈值g0、y0根据道路测试或者理论计算确定,从而后轴10的锁止可稳定叉车。阈值y0、g0根据车型或者车辆使用的条件而变化。
在叉车1操作过程中,控制器20内的微计算机执行角度转动控制。微计算机读取转向速率Y、车速V、车叉高度H、负荷重量w和转动角度θ,以检测叉车1的行驶状况和负荷状况。为判断行驶状况,微计算机在检测值Y和V的基础上计算转向速率Y的变化率ΔY/ΔT(转向加速度)与横向加速度Gs(Gs=V·Y)。
横向加速度Gs的阈值g0根据当前的负荷状况设置为0.08或0.18。如果转向速率Y的变化率ΔY/ΔT等于或大于阈值y0或者横向加速度Gs等于或大于阈值g0,则后轴10被锁止。
当叉车1在直线行驶后开始转向时,如果ΔY/ΔT的值等于或大于y0(ΔY/Δ≥y0),后轴10被锁止。因此,后轴10锁止,同时在横向加速度Gs达到阈值g0之前仍然不转动。如果叉车1改变方向,则转动转向盘12并且在转向过程中横向加速度Gs变为0。但是,在转动转向盘12的同时,ΔY/ΔT值保持等于或大于y0(ΔY/ΔT≥y0)。因此在改变方向的过程中后轴10保持锁止并且叉车1保持稳定。
当加载或卸载车叉4时,即使车轴角度θ在负2度到正2度(-2°≤θ≤+2°)的范围内,如果满足负荷条件后轴10就被锁止。因此,当车辆的重心相对较高时,叉车1不易向右或向左倾斜。即,当加载或卸载车叉4时,叉车1是稳定的。
当加栽或卸载车叉4时,一个后轮11可能会行驶到一较大的台阶或凸起上。这会使后轴10相对于车架1a转动一大于2度的角度(θ>2°或θ<-2°)。在该状况下,即使满足进行锁止的负荷条件,后轴10也不锁止。而是,后轴10可自由转动。当叉车1移到平的路面上时,后轴10的转动允许位于台阶或凸起上的后轮11驶离该台阶或凸起并与平的路面接触。这样,在一后轮11从路面上抬起时,叉车1不移动。由于叉车1由4点支承,或者由2个前轮7和2个后轮11支承,在行驶到一台阶或凸起上后,叉车1稳定。而且,位于台阶或凸起上的后轮11缓慢地移下该台阶或凸起。因此,行驶到台阶或凸起上对叉车很少产生冲击。
当叉车1的一车轮行驶到一台阶或凸起上时,如果转动角度θ的绝对值大于2度,后轴10可自由转动。但是,后轴10的转动几乎不带来问题,因为限位器1b将后轴10的角度θ限定在4度的范围内。此外,当转动角度θ的绝对值大于2度时,如果满足不等式Gs≥g0与ΔY/ΔT≥y0之一,后轴10将被锁止。
后轴10的角度变化Δθ由连杆机构27大约放大4倍。因此电位计26的输入轴26a转动4倍的角度变化Δθ。这允许精确地检测后轴10的转动角度θ。因此,基于后轴10的转动角度θ的转动角度控制程序是精确的和可靠的。
图1~8的实施例具有下列优点(a)电位计26与中央销10a的轴线偏离一预定距离。后轴10的转动角度变化量Δθ由连杆机构27放大。因此,可精确地检测后轴10的转动角度θ。连杆机构27也允许能可靠地检测到后轴转动角度一小的变化。因此,基于转动角度θ的后轴10的锁止控制程序是精确的。电位计26降低了传感器的成本。
(b)中央销10a的中心0与第一连杆37的固定端部之间的距离A相对于第二连杆38的长度B的比率(A/B)大于1。特别是,在图1~8的实施例中,比率A/B近似为4(A/B≈4)。因此,当检测时,转动角度θ的变化放大了4倍。这允许可靠地检测转动角度θ的变化。
(c)转动角度检测装置28位于一垂直平面内侧,该垂直平面为相应的后轮11与中央销10a之间的中分面。这种设置防止由后轮11飞散出的外物损坏装置28的零部件。此外,输入轴26a与连杆机构27由第二托架31覆盖。该第二托架31可保护轴26a与机构27,免受诸如泥沙之类的外物侵蚀。因此电位计26不易失效。
(d)电位计26与控制器20支承在同一车架1a上。这样,来自于控制器20的电线容易连接到电位计26上。
(e)当车叉4高并且负荷重时,如果后轴转动角度θ的绝对值大于2度,则后轴10可自由转动。因此,当一后轮11位于一台阶或凸起上时,后轴10不锁止。当叉车1在一台阶或凸起上行驶后移到平的地方时,后轴10转动并由此允许后轮11与路面接触。因此叉车1以稳定的方式装载和卸载。
(f)当车叉4高并且负荷重时,如果后轴10的转动角度等于或小于2度,则后轴10锁止。因此,即使重心相对较高,车架1a也不易向右或向左倾斜。这可稳定叉车1的装载与卸载。
现结合附图9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以下主要描述与图1~8所示实施例的区别,并且类似或相同的参考标记指示与图1~8所示实施例相同或相应的元件。图9的一转动角度检测装置具有不同于图1~8所示实施例的结构。
如图9所示,一L型托架51通过一螺栓52固定到后轴10的顶面上。该托架51向上延伸并与中央销10a隔开一预定距离。一行程传感器53固定到托架51的上部。传感器53的一输入轴53a向车辆中心延伸并且平行于后轴10。一检测板54通过一螺栓55固定到车架1a的一侧,并且面向输入轴53a。推使输入轴53a从传感器53的壳体起延伸。位于轴53a末端的一随动触头53b接触检测板54。随动触头53b的末端与中央销10a之间的距离大于中央销10a的轴线与后轮11同后轴10的接头的轴线之间的距离的一半。而且,行程传感器53足够远地设置于后轮11内侧,从而由后轮11飞散起的外物不会损坏传感器53。当后轴10的转动角度改变时,输入轴53a的长度随之改变。后轴10的转动角度是基于轴53a伸长的变化而检测的。
在图9所示的装置56中,触头53b的末端同中央销10a的轴线与轴10和后轮11的接头的轴线之间的中点相比,更远离于销10a的轴线。对于转动角度θ的给定变化情况下,这一结构增大了输入轴53a长度的变化。换言之,该结构可将后轴转动角度θ的变化Δθ放大。因此,可精确地检测转动角度θ。此外,图9所示的实施例具有图1~8所示实施例的优点(a)、(e)和(f)。
现参照图10和11描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以下主要描述与图1~8所示实施例的区别,并且相似或相同的参考标记指示图1~8所示实施例相同或相应的元件。图10和11的实施例所示的一转动角度检测装置69具有不同于图1~8所示实施例的结构。
如图10所示,一支承件61通过螺栓62固定在后轴10的顶面上。该支承件61与中央销10a隔开一预定距离。支承件61包括一盖61a,其类似于一盒子型,并切去了一部分。一传感器或者一电位计63通过一螺栓65固定在盖61a的一侧壁上,其间夹有一支承板64。
一L型杆66固定到电位计63的输入轴63a上。该输入轴63a可与杆66整体地转动。当杆66的末端或者随动触头端因轴10转动时,其相对于轴10移动。杆66的水平部分插入一油缸67内,该油缸固定在一基座支承件61b上。固定于杆66的一凸缘66a被容置在油缸67内。一螺旋扭转弹簧68缠绕在杆66上并在凸缘66a与油缸67的一端之间延伸。弹簧68的端部分别固定在凸缘66a与油缸67上。因此弹簧68向杆66施压,从而使该杆66向一个方向转动。如图10所示,弹簧68使杆66抵靠在车架1a的一侧上。
杆66的末端与中央销10a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中央销10a的轴线与后轮11和后轴10间接头的轴线之间的距离的一半。但是,电位计63足够远地设置在后轮11内侧,从而由后轮11飞散起的外物不会损坏电位计63。而且,盖61a可保护输入轴63a及相邻的元部件,以免受由相应的后轮11飞散起的泥沙的侵害。
在图10和11所示的实施例中,杆66的末端与中央销10a隔开一预定距离并且足够远地离开中央销10a的轴线,以获得足够大的放大系数。因此,当后轴10转动时,电位计63检测杆66的一相对大的运动。换言之,该结构也可放大后轴转动角度θ的变化量Δθ。因此,可精确地检测转动角度θ。此外,图10和11所示的实施例具有图1~8所示实施例的优点(a)、(e)和(f)。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然本发明可用许多其它具体方式来实施,并且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及范围。尤其是,本发明可作如下改型当检测后轴10相对于车架1a的运动时,转动角度检测装置既可安装于车轴10上,又可安装于车架1a上。例如,图1~8的实施例中的转动角度传感器26可支承在后轴10上。
而且,在图9的实施例中,行程传感器53可安装在车架1a,并且检测板54可安装到后轴10上。此外,在图10和11的实施例中,装置69可安装到车架1a上并且杆66可压靠在后轴10的顶面上。在这些情形中,传感器53、63以及控制器20一起支承在车架1a上。这样,来自于控制器20的电线可容易地连接到传感器53、63而无需考虑后轴10的转动。这些结构简化了装置56、69的电气配线。
可使用检测旋转运动或线性运动的任何装置。该装置不限于检测运动的连续变化的装置。例如,可采用具有限位开关的装置。在该情形中,形成诸如挡块之类的检测部件,它们设置成对应于装置的限位开关。该装置在限位开关的打开(ON)信号和关闭(OFF)信号组合的基础上检测后轴的转动角度。本说明书中的术语“运动”不限于具有直线轨迹的运动,只要其具有连续轨迹就行。例如,如果一传感器的输入轴转动,运动轨迹就为弧形。该弧形运动包括在本说明书的“运动”的定义内。
用于检测叉车1的行驶状态的传感器不限于转向速率传感器21和车速传感器22。而是,可使用任何传感器,只要其能获得用于计算横向加速度Gs和转向速率Y的变化率ΔY/ΔT的必要的值就行。例如,转向速率传感器21可由一转向角传感器来替代,该转向角传感器检测后轮11的车轮角度。在该情形中,车轮角度和车速V用于计算横向加速度Gs(=V2/r)和转向速率Y的变化率ΔY/ΔT(=V·Δ(1/r)/ΔT),其中“r”为根据车轮角度确定的转向半径。而且,可使用一加速度传感器与该转向速率传感器21的组合来计算值Gs与ΔY/ΔT。
可仅根据横向加速度Gs来确定叉车1的行驶状态。无需使用转向速率Y的变化率ΔY/ΔT。此外,可采用横向加速度Gs的变化率ΔGs/ΔT来代替转向速率Y的变化率ΔY/ΔT。
可仅根据负荷状况来执行车轴转动控制。即,可省略同行驶状态有关的锁止条件。换言之,本发明的装置可用于一锁止装置中,该锁止装置仅根据负荷状况来锁止车轴。
本说明书中的术语定义如下“转动角度控制”用于减小车轴的转动范围的控制。该转动角度控制不限于用来刚性地锁止车轴的控制。
“工程车辆”由一驾驶员(操作者)控制并具有工作设备的产业车辆。该工程车辆不限于用来装载和卸载货物的车辆,例如铲车;也不限于用来进行高举作业的车辆,例如叉车。
因此,这些示例和实施例只是示范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不限于在此所给出的具体细节,其可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与等同概念内进行改型。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一工程车辆的车轴转动角度检测装置,该车辆具有一车轴(10),该车轴支承有一车轮(11),并且绕一转动轴线可转动地支承在车架(1a)上,其特征是一检测器(26),用于检测车轴的转动角度,其中该检测器置于车架或车轴上;和一转换器(27),用于将车轴的转动运动转换为旋转或直线运动,其中该转换器根据转换后的运动致动所述检测器,该转换器与转动轴线隔开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转换器(27)包括一连杆机构,其将车轴的运动放大并将车轴的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检测器(26)包括一具有一可转动的输入轴的电位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连杆机构(27)包括一连接到车轴上的第一连杆(37)、一连接到检测器的输入轴(26a)上的第二连杆(38)和一连接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接头(40);并且其中车轴的转动轴线与接头(40)的轴线之间的距离(A)相对于第二连杆(38)的距离(B)的比率(A/B)大于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比率至少为2。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一盖件(31)覆盖检测器。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检测器包括一线性行程传感器(53),其支承在车轴(10)上,其中该行程传感器包括一可往复的输入轴(53a)。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一随动触头置于输入轴的末端,并且一板(54)连接到车架上,以与该随动触头接触,其中该随动触头被压向一个方向,以与板件接触,并且随着车轴的转动该随动触头往复运动;和,车轴的转动角度根据输入轴的往复量进行检测。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转换器包括一连接到输入轴上的杆件(66),并且该杆与车架接触;和一弹簧(68),它沿一方向推压该杆件(66),以与车架接触。
全文摘要
一种工程车辆具有一车架(1a)和一车轴(10),车轴支承车轮(11)并且由车架可转动地支承。一电位计(26)支承在车架上并且与车轴的转动轴线隔开一预定距离。电位计检测车轴的转动角度。一连杆机构(27)将车轴的转动放大并将车轴的运动转换为旋转或直线运动。然后连杆机构(27)根据转换的运动致动电位计(26)。
文档编号G01B21/22GK1217262SQ98122488
公开日1999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1998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1997年11月18日
发明者石川和男, 藤森弘幸, 小森和雄, 铃木正胜, 小川隆希 申请人: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