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试加载模拟汽车满载制动性能检测方法

文档序号:9324918阅读:720来源:国知局
台试加载模拟汽车满载制动性能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0001]台试加载模拟汽车满载制动性能检测方法,是空载汽车在滚筒反力式制动台上通过对检测轴加载增大轴荷,模拟汽车满载行驶制动动态轴荷检测制动性能的方法,属于汽车性能台试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现行技术台试检测在用汽车制动性能的加载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I)车辆装载重量使之达到静态满载状态检测。(2)对车辆上方加压力或对所测车轴附加拉力来模拟车辆满载静态轴荷。(3)多轴车辆采用动力机构举升滚筒制动台后,利用其它非检测轴的重量,升高所检车轴使之增加附着重量检测。上述方法的不足在于:简单模拟车辆满载静态轴荷加载检测,没有相对设计各轴制动力等比例地合理检测所需制动力,对各轴制动器的技术状况难以实现统一规范;也没有满足满载车辆行驶制动所需的动态轴间制动力分配要求,不能满足满载车辆行驶的最佳制动效能。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台试加载模拟汽车满载制动性能检测方法,不是加载模拟车辆静态满载轴重检测,而是根据不同车辆类别的不同设计轴间制动力分配比例或者统计轴间制动力分配比例,空载车辆模拟满载行驶制动重荷前移的动态轴荷来确定加载量并检测各轴的制动力。

【发明内容】

[0003]根据不同车辆类别的满载行驶制动要求,尤其要考虑满载车辆行驶制动时重荷前移的动态轴荷,不同车辆类别的设计轴间制动力分配比例不同,通常乘用车前、后轴间制动力分配比例约为7: 3,轻型货车约为5: 5,两轴重型货车约为4: 6等,这种轴间制动力分配比例反映了车辆满载行驶制动所需的实际前、后轴制动力比例。本方法是先按所检车型台试满载整车制动率限值要求,以设计轴间制动力分配比例或统计轴间制动力分配比例,来分别计算确定车辆满载行驶制动时各轴所需的制动力,并按所需的制动力来确定加载轴荷和加载量,在下拉稳定加载轴荷下检测车轮最大制动力和制动力平衡,从而确保车辆满载行驶的制动性能和安全。台试加载模拟汽车满载制动性能检测方法的步骤如下:
[0004]1.空载车辆各轴称重,得到静态各轴重量和整车重量。
[0005]2.按标准所规定的满载车辆整车制动力限值要求δ XG, G为所检车辆的规定总重量(车辆满载重量),δ为规定要求的满载车辆制动率限值系数,例如现有技术规定在用客车类别台试满载检测的δ =0.5,以所检车辆类别的设计或者统计轴间制动力分配比例,把S XG分解计算为车辆滿载行驶制动时各轴所需的制动力匕,要确保加载轴荷不小于F1/ Θ,通常Θ在0.45?0.75范围内;或者以设计或统计轴间制动力分配比例把G分解计算为各轴的加载轴荷Gi,如果滚筒制动台滚筒表面的附着系数Φ较高,可以乘以相同不大于I的系数适当降低加载轴荷。对于并装多轴车可以在适当固定升高制动台副滚筒上母线后再实施加载轴荷。
[0006]3.把分解计算的加载轴荷减去空载车辆称重的轴荷即为所需的向下拉加载力,起动制动台电机后再逐渐对所检车轴施加规定的向下拉加载力,对左、右车轮加载平衡并达到规定加载轴荷稳定后,测量最大制动力和制动力平衡。
[0007]4.当各轴的检测制动力都不小于分解计算的各轴对应所需制动力F1,可以认为轴制动率和整车制动率都符合要求;或者前轴检测制动力不小于规定的前轴制动力而且整车制动力也不小于规定的整车制动力,可以认为满载车辆的轴制动率和整车制动率都符合要求。
[0008]台试加载模拟汽车满载制动性能检测方法,是空载汽车在滚筒反力式制动台上,通过对所检车轴向下拉力定量加载,模拟汽车满载行车制动性能的一种检测方法,其主要特征在于:按标准所规定满载车辆的台试整车制动力限值δ XG,G为所检车辆的规定总重量,S为规定的满载车辆台试整车制动率限值系数,以所检车辆类别的设计或者统计轴间制动力分配比例,把S XG分解计算为车辆滿载行驶制动时各轴所需的制动力F1,要确保各轴的加载轴荷不小于F1/Θ,通常Θ在0.45?0.75范围内,或者以设计或统计轴间制动力分配比例把G分解计算为各轴的加载轴荷G1,如果滚筒制动台滚筒表面的附着系数Φ较高,可以乘以相同不大于I的系数适当降低加载轴荷;把分解计算的加载轴荷减去空载车辆称重的相应轴荷即为所需的向下拉定量加载力,当左、右车轮加载力平衡并达到规定加载轴荷稳定后,测量车轮最大制动力和制动力平衡,从而实现空载车辆静态模拟满载行驶制动重荷前移的动态轴荷检测制动性能。这种定量加载的技术优点如下:
[0009]a.对于在用车检测,相对设计或统计各轴额定制动力按比例地合理放松所需制动力,对各轴制动器的技术状况要求统一和规范,通常车轮无抱死能够检测真实的车轮制动力。
[0010]b.在设计或统计车辆各轴制动力分配比时,考虑了车辆满载行驶制动的重荷前移,按设计或统计车辆滿载行驶制动轴间制动力分配比加载轴荷静态检测,本质上就是模拟车辆滿载行驶制动动态轴荷的制动性能检测。
[0011]C.从理论和实践上统计不同车辆类别滿载行驶制动所需的不同轴间制动力分配比例并非难事,通过登录车辆类别、总质量很容易确定车辆滿载行驶制动的各轴所需轴制动力和加载轴荷。
[0012]d.当滚筒制动台滚筒表面的附着系数Φ较大时,Θ系数可取偏大值;当附着系数Φ较小时,Θ系数可取偏小值;雨雪天检测时Θ系数可取偏小值。
[0013]e.可以通过登录所检车辆的类别、总质量、整备质量,计算总重量与整备重量之比n,当η大于某一规定值则需空载车辆台试加载轴荷检测制动性能。
[0014]f.当空载车辆台试车轮都抱死而空载整车制动力不合格时,可加载轴荷检测;当雨雪天车轮滚筒表面的附着系数下降时也可加载轴荷检测。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总重量为90000N、整备重量为45930N的两轴在用货车空载模拟满载制动检测来举例计算,说明台试加载模拟汽车满载制动性能检测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空载车辆的静态前轴重21160N,后轴重24820N,假设该中型货车设计或统计的前、后轴制动力分配比约为4: 6,满载总制动力限值为不小于0.5X90000 = 45000N,计算总重量与整备重量之比q = 90000/45930 = 1.96,如果规定当η大于1.8则需空载车辆台试加载轴荷检测制动性能。按比例对前、后轴合理确定所需制动力和加载轴荷。
[0016](I)各轴所需制动力分别为:前轴制动力不小于0.4X45000 = 18000N,后轴制动力不小于0.6X45000 = 27000N。根据滚筒表面附着系数情况,如果取Θ =0.6,按加载轴荷不小于F1A).6,前轴加载轴荷不小于18000/0.6 = 30000N,后轴加载轴荷不小于27000/0.6 = 45000N,向下拉加载力:前轴为 30000-21160 = 8840N,后轴为 45000-24820 =20180N。
[0017](2)如果按设计或统计的轴间制动力分配比例,把G = 90000N分解计算为各轴的加载轴荷,前轴加载轴荷=0.4X90000 = 36000N,后轴加载轴荷=0.6X90000 = 54000N,如果滚筒表面的附着系数较高,可以适当同比例降低各轴的加载轴荷,都乘以不大于I的系数如0.85,则前轴加载轴荷为0.85X36000 = 30600N,后轴加载轴荷为0.85X54000 =45900N。
[0018](3)可以采用液压向下拉的加载力装置,根据计算所需加载力,按缸径可自动计算所需油压,人工把油压控制指计调至到所需油压位置,当油压达到所需值时自动保持恒定油压若干秒,提示加载测量最大制动力和制动力平衡后油栗自动卸压。
[0019](4)由于加载轴荷需要加大滚筒反力式制动台的额定承载质量,所需驱动电机的额定功率略有增加,为避免过大的电机功率,可优化设计,采用适当降低滚筒表面线速度的方式来配套合适的电机功率。
[0020]台试加载模拟汽车满载制动性能检测方法,相比车辆空载台试检测制动性能,虽然设备复杂些、操作麻烦些,但实现了空载车辆静态模拟满载行驶制动重荷前移的动态轴荷检测制动性能,其优点是克服了车辆空载检测的严重缺陷,确保了满载车辆行车制动的安全性。
【主权项】
1.台试加载模拟汽车满载制动性能检测方法,是空载汽车在滚筒反力式制动台上,通过对所检车轴向下拉力定量加载,模拟汽车满载行车制动性能的一种检测方法,其主要特征在于:按标准所规定满载车辆的台试整车制动力限值S XG,G为所检车辆的规定总重量,S为规定的满载车辆台试整车制动率限值系数,以所检车辆类别的设计或者统计轴间制动力分配比例,把S XG分解计算为车辆满载行驶制动时各轴所需的制动力匕,要确保各轴的加载轴荷不小于F1/Θ,通常Θ在0.45?0.75范围内,或者以设计或统计轴间制动力分配比例把G分解计算为各轴的加载轴荷G1,如果滚筒制动台滚筒表面的附着系数Φ较高,可以乘以相同不大于I的系数适当降低加载轴荷;把分解计算的加载轴荷减去空载车辆称重的相应轴荷即为所需的向下拉定量加载力,当左、右车轮加载力平衡并达到规定加载轴荷稳定后,测量车轮最大制动力和制动力平衡,从而实现空载车辆静态模拟满载行驶制动重荷前移的动态轴荷检测制动性能。
【专利摘要】台试加载模拟汽车满载制动性能检测方法,是汽车在滚筒反力式制动台上,空载车辆静态模拟满载行驶制动重荷前移的动态轴荷检测制动性能的方法,以所检车辆类别的设计或统计轴间制动力分配比例,把规定满载车辆的所需整车制动力分解计算为各轴的所需制动力Fi,或者以设计或统计轴间制动力分配比例把G分解计算为各轴的加载轴荷Gi,确保加载轴荷不小于Fi/θ,在下拉稳定加载轴荷下检测车轮最大制动力和制动力平衡,通常车轮无抱死能够检测真实的车轮制动力,克服了车辆空载检测的严重缺陷,确保了满载车辆行车制动的安全性。
【IPC分类】G01M17/007
【公开号】CN105043782
【申请号】CN201510297537
【发明人】吴明
【申请人】吴明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