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表机芯容量和机芯内漏检测方法_2

文档序号:9685403阅读:来源:国知局
-第三进气管道,13-胶接头,14-左侧上腔室,15-左侧下腔室,16-右侧上腔室,17-右侧下腔室,18-膜片,19-排气接头,20-A型三通,21-B型三通,22-排气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
[0013]现目前市面上的绝大多数膜式燃气表结构如附图1所示,该燃气表通过中间的隔板分为左右两个燃气容量腔,而左侧的容量腔又通过1个可以左右移动的膜片18分隔成左侧上腔室14和左侧下腔室15,而右侧的容量腔同理被分隔成右侧上腔室16和右侧下腔室17。
[0014]本发明的实施例1:本发明针对该型燃气表的燃气表机芯容量和机芯内漏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A、首先将设置有进气接头1的密封盖板2密封放置在机芯进排气口3上,放置好以后,必须保证密封盖板2与机芯进排气口 3不会漏气,同时使得每个燃气表容量腔室对应至少1个进气接头1;
B、然后将第一进气管道7头端与气源4连接,其另外一端与流量计5连接,流量计5的另外一端经1根第二进气管道6与密封盖板2上的左侧或右侧上腔室对应的进气接头1连接,连接好以后的检测装置如附图2所示;
C、连接好以后,打开气源4,使得气体从气源4输出,经流量计5后进入至左侧或右侧上腔室内部,气体进入上腔室后在压力的作用下,推动膜片18向下腔室方向移动,从而将左侧或右侧下腔室中的气体排出;
D、待流量计5读数稳定后,此时膜片18已经移动到端部,下腔室中的气体全部排出,然后读取相应的计数,该计数即为左侧或右侧上腔室的容量,将计数值与设计值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相对误差,判断该相对误差判断是否是在允许范围内,从而判断左侧或右侧上腔室容量是否有问题;
E、然后关闭气源4,将第二进气管道6的头端更换连接至左侧或右侧下腔室头端对应的进气接头1上;
F、连接好以后打开气源4,使得气体从气源4输出,经流量计5后进入至左侧或右侧下腔室内部,在膜片18的作用下,左侧或右侧上腔室排出气体;
G、待流量计5读数稳定后,读取相应的计数,该计数即为左侧或右侧下腔室容量,按照步骤D中的方法,将计数值与设计值对比,判断左侧或右侧下腔室容量是否有问题。
[0015]H、重复步骤E-G,待4个待检测腔室容量检测完毕后结束。
[0016]实施例2:—种燃气表机芯容量和机芯内漏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A、首先将设置有进气接头1的密封盖板2密封放置在机芯进排气口3上,放置好以后,必须保证密封盖板2与机芯进排气口 3不会漏气,同时使得每个燃气表容量腔室对应至少1个进气接头1;
B、然后将第一进气管道7头端与气源4连接,第一进气管道7另外一端与1个A型三通20连接,A型三通20的另2个头端各经1个流量计5与1根第二进气管道6连接,2根第二进气管道6的另外一端分别与密封盖板2上的左侧和右侧上腔室对应的进气接头1连接;
C、连接好以后,打开气源4,使得气体从气源4输出,经流量计5后进入至左侧和右侧上腔室内部,在膜片18作用下,左侧和右侧下腔室排出气体;
D、待2个流量计5的读数稳定后,读取相应的计数,该计数分别为左侧和右侧上腔室容量,将计数值与设计值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相对误差,判断该相对误差判断是否是在允许范围内,从而判断左侧和右侧上腔室容量是否有问题;
E、然后关闭气源4,将2根第二进气管道6的头端分别更换连接至左侧和右侧下腔室头端对应的进气接头1上;
F、连接好以后打开气源4,使得气体从气源4输出,经流量计5后进入至左侧和右侧下腔室内部,在膜片18的作用下,左侧和右侧上腔室排出气体;
G、待流量计5读数稳定后,读取相应的计数,该计数分别为左侧和右侧下腔室容量,将计数值与设计值对比,从而判断出左侧和右侧下腔室容量是否有问题。
[001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实施例1每次动作只能检测1个容量腔的容量,而本实施例1次动作即可检测2个容量腔的容量,检测效率较之实施例1提高了 1倍。
[0018]实施例3:—种燃气表机芯容量和机芯内漏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A、首先将设置有进气接头1和排气接头19的密封盖板2放置在机芯进排气口3上,使得每个燃气表容量腔室对应1个进气接头1和1个排气接头19;
B、然后将第一进气管道7头端与气源4连接,第一进气管道7的另外一端与1个B型三通21连接,B型三通21的另2个头端各与1根第三进气管道12连接,每根第三进气管道12的另一端各与1个A型三通20连接,每个A型三通20的另2个头端各经1个进气电磁阀8和1个流量计5与1根第二进气管道6连接,4根第二进气管道6的另外一端分别与密封盖板2上的每个容量腔室对应的进气接头1连接,每个容量腔室对应的排气接头19上设置有1个排气电磁阀22,该排气电磁阀22的另一端与外界环境导通;每个电磁阀均与PLC控制单元连接;
C、连接好以后,通过PLC控制单元控制左侧和右侧上腔室上的进气电磁阀8打开,同时控制左侧和右侧上腔室上的排气电磁阀22关闭,同时控制左侧和右侧下腔室上的进气电磁阀8关闭,还需保证左侧和右侧下腔室上的排气电磁阀22打开,然后打开气源4,使得气体从气源4输出,由于左侧和右侧上腔室的进气电磁阀8打开,排气电磁阀22关闭,故气体进入到左侧和右侧上腔室中,且不会从排气接头19处跑出。而左侧和右侧下腔室排气电磁阀22打开,膜片18在气压的作用下,将左侧和右侧下腔室中的气体从此处排出,由于左侧和右侧下腔室的进气电磁阀8关闭,故气体排出过程中,不会从此处回流至管道中。
[0019]D、待流量计5的读数稳定后,读取相应的计数,该计数分别为左侧和右侧上腔室容量,将计数值与设计值对比,判断左侧和右侧上腔室容量是否有问题,并关闭气源4。
[0020]E、然后将左侧和右侧上腔室上的进气电磁阀8关闭,同时将左侧和右侧上腔室上的排气电磁阀22打开,左侧和右侧下腔室上的进气电磁阀8打开,左侧和右侧下腔室上的排气电磁阀22关闭,然后打开气源4,使得气体从气源4输出,经流量计5后进入至左侧和右侧下腔室内部,同时左侧和右侧上腔室排出气体;
F、待流量计5读数稳定后,读取相应的计数,该计数分别为左侧和右侧下腔室容量,将计数值与设计值对比,判断左侧和右侧下腔室容量是否有问题。
[002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相同的是,每次动作均可以同时检测2个容量腔的容量;但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检测完2个容量腔容量后,不需要更换第二进气管道6的连接关系,而且整个过程可实现自动控制,自动检测,检测速度较之实施例2有较大提高,减少了工人的操作量。
[0022]以上的实施例实施过程中,所述步骤A中,密封盖板2通过其头端连接的气缸9推动其向下运动,盖在机芯进排气口 3上。该气缸9可与PLC控制单元连接,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当气体进入到容量腔中时,密封盖板2不会因为受到腔室内部的气体向外膨胀的作用而向上抬起,离开机芯进排气口 3,检测过程中提高了密封盖板2与机芯进排气口 3之间的密封性會泛。
[0023]以上的实施例实施过程中,步骤B中,在第二进气管道6上还连接有1个电子压力表10,当步骤D和步骤G中的流量计5的读数稳定后,同时观察电子压力表10的压力是否有变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