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大灯安装孔快速检测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21680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前大灯安装孔快速检测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生产线领域,具体涉及汽车调整线上采用的汽车前大灯安装孔快速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当今业界以及消费者对汽车外观越来越重视,各大汽车制造厂商也开始重视对汽车各分缝、面差等进行控制。
[0003]在各汽车外观分缝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发盖(发动机舱盖)外板与汽车前大灯的搭接、翼子板与汽车前大灯的搭接,但这些分缝往往难以控制,主要就是由于大灯安装孔精度难以控制,特别是卡车车型,由于大灯安装支架较长,容易变形,大灯安装孔在白车身上的位置极难控制较精确,这样导致大灯安装后有一定的偏差,影响与发盖以及翼子板的搭接间隙及面差。
[0004]目前大部分汽车制造厂家在试制调试阶段花大力气对白车身大灯安装孔的精度进行提升控制,以期尽量满足与发盖以及翼子板的搭接间隙及面差要求。调试阶段必须投入大量资源对白车身大灯安装孔精度进行提升,耗时耗力,极大的影响项目周期。在花费较大力气整改后,仍然无法保证白车身大灯安装孔的精度的时候,一般只能采取降低标准让步接受,这样降低了车身品质。因此,找出一种既快速便捷又有效的方式来控制白车身大灯安装孔的精度,成为一大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便捷、有效的检测装置,来控制白车身前大灯安装后的分缝、面差。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汽车前大灯安装孔快速检测装置,包括:骨架;安装在所述骨架上方的第一型面定位块和第二型面定位块、主定位销和副定位销、第一划线检测销;安装在所述骨架下方的第二划线检测销和第三划线检测销。
[0008]优选地,上述汽车前大灯安装孔快速检测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骨架下方的第一型面检测块和第二型面检测块。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型面检测块和所述第二型面检测块均具有面检测部和销安装部,所述第二划线检测销安装在所述第一型面检测块的销安装部上,所述第三划线检测销安装在所述第二型面检测块的销安装部上。
[0010]优选地,所述骨架上方还安装有第三型面检测块。
[0011]优选地,所述骨架下方还安装有辅助型面定位块。
[0012]优选地,所述骨架采用45号钢制造,所述第一型面定位块和所述第二型面定位块、所述主定位销和所述副定位销、所述第一划线检测销、所述第二划线检测销和所述第三划线检测销采用铝合金制造。
[0013]本实用新型不再依赖提高安装孔精度来改善分缝、面差,而是利用第一型面定位块、第二型面定位块、主定位销和副定位销、第一划线检测销将整个检测装置定位在前围外板上,由于前围外板没有因焊接装配造成的公差累积,因此能够保证精度,然后利用第二划线检测销和第三划线检测销进行划线检测,得到偏差值后,利用大力钳、铁锤等对安装支架进行手工矫正,是第二划线检测销和第三划线检测销所对应的孔能够达到公差要求,更加快捷,简便易行。
[0014]进一步地,第一型面检测块和第二型面检测块能够配合间隙尺检测到对应关键面是否存在偏差,存在偏差的话也能够采用手工矫正的方式使关键面达到公差要求。
[0015]进一步地,骨架上方的第三型面检测块能够对前围外板与前大灯的搭接面进行检测,并通过矫正保证达到公差要求。
[0016]进一步地,辅助型面定位块能够在初始阶段紧贴白车身外侧的A柱外板上,达到快速大致定位的目的,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0017]接下来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汽车前大灯安装孔快速检测装置的主视图;
[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汽车前大灯安装孔快速检测装置的左视图;
[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汽车前大灯安装孔快速检测装置的立体图。
[0021]图中标记说明:
[0022]1-骨架;2_第一型面定位块;3_第二型面定位块;4_主定位销;5_副定位销;6 -第一划线检测销;7_第三型面检测块;8_第一型面检测块;9_第二型面检测块;10-第三划线检测销;11_第二划线检测销;12_辅助型面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结合图1至图3,整个汽车前大灯安装孔快速检测装置包括骨架1、第一型面定位块2、第二型面定位块3、主定位销4、副定位销5、第一划线检测销6、第三型面检测块7、第一型面检测块8、第二型面检测块9、第三划线检测销10、第二划线检测销11、辅助型面定位块12等十二个部分,其中骨架I采用45号钢制造,保证整体强度,其它部分采用铝合金制造,兼顾轻便性和对被测对象的保护。第一型面定位块2和第二型面定位块3、主定位销4和副定位销5、第一划线检测销6安装在骨架I的上方;第一型面检测块8和第二型面检测块9安装在骨架I的下方,并且第一型面检测块8具有面检测部81和销安装部82,第二型面检测块9具有面检测部91和销安装部92,第二划线检测销11安装在第一型面检测块8的销安装部81上,第三划线检测销10安装在第二型面检测块9的销安装部92上。第三型面检测块7安装在骨架I的上方。辅助型面定位块12安装在骨架I下方。
[0024]汽车前大灯安装主要有四个安装孔,并对应四个关键面,即副定位销5、第一划线检测销6、第三划线检测销10、第二划线检测销11所对应的孔,以及第一型面定位块2、第二型面定位块3、第一型面检测块8、第二型面检测块9所对应的面。而其中第一型面定位块2、第二型面定位块3所对应的关键面,和副定位销5、第一划线检测销6所对应的孔均位于前围外板上,前围外板没有因焊接装配造成的公差累积,精度有保障,因此主要需要检测以及矫正的是第三划线检测销10、第二划线检测销11所对应的孔,以及第三划线检测销10安装在第二型面检测块9所对应的面。
[0025]检测及矫正过程为:
[0026]在汽车白车身到调整线后,抓取骨架I将整个汽车前大灯安装孔快速检测装置放到前大灯安装处,将辅助型面定位块12紧贴白车身外侧A柱外板上,达到快速大致定位的目的。然后将第一型面定位块2、第二型面定位块3紧贴白车身前围外板内侧,限制汽车前大灯安装孔快速检测装置X方向平移、绕Y方向转动、绕Z方向转动三个自由度。然后将主定位销4插入前围外板下部定位孔中,限制汽车前大灯安装孔快速检测装置Y方向平移、Z方向平移两个自由度,再将副定位销5插入前围外板上大灯安装孔中,限制汽车前大灯安装孔快速检测装置绕X方向转动一个自由度,这样汽车前大灯安装孔快速检测装置的定位已经完成。然后将第一划线检测销6、第三划线检测销10、第二划线检测销11分别插入大灯安装孔中进行划线检测,并利用间隙尺等检测工具检测第一型面检测块8和第二型面检测块9对应的关键面。在符合设计值的条件下,第一型面检测块8的面检测部81和第二型面检测块9的面检测部91与对应的关键面之间应当具有3mm的间隙,或者其它预定的间隙。实际测量所得值并非3_时则证明存在偏差。得出偏差值后,直接利用大力钳、铁锤等工具对相应的安装支架进行手工矫正,使第三划线检测销10、第二划线检测销11所对应的孔以及第一型面检测块8、第二型面检测块9对应的关键面达到公差要求。
[0027]上述步骤完成后,还可利用间隙尺等工具对第三型面检测块7对应的前围外板与前大灯搭接面进行检测,这样可以实现对相关关键面的在线监测。
[0028]从以上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不再依赖提高安装孔精度来改善分缝、面差,而是利用前围外板进行精确定位,由于前围外板没有因焊接装配造成的公差累积,因此能够保证精度,然后利用第三划线检测销10、第二划线检测销11对所对应的孔以及利用第一型面检测块8、第二型面检测块9对所对应的关键面进行检测,得到偏差值后,利用大力钳、铁锤等对安装支架进行手工矫正直至达到公差要求,更加快捷,简便易行。
[0029]虽然本实用新型是结合以上实施例进行描述的,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而只受权利要求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对其进行修改和变化,但并不离开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构思和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汽车前大灯安装孔快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骨架; 安装在所述骨架上方的第一型面定位块和第二型面定位块、主定位销和副定位销、第一划线检测销; 安装在所述骨架下方的第二划线检测销和第三划线检测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大灯安装孔快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骨架下方的第一型面检测块和第二型面检测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前大灯安装孔快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面检测块和所述第二型面检测块均具有面检测部和销安装部,所述第二划线检测销安装在所述第一型面检测块的销安装部上,所述第三划线检测销安装在所述第二型面检测块的销安装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前大灯安装孔快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上方还安装有第三型面检测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大灯安装孔快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下方还安装有辅助型面定位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大灯安装孔快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采用45号钢制造,所述第一型面定位块和所述第二型面定位块、所述主定位销和所述副定位销、所述第一划线检测销、所述第二划线检测销和所述第三划线检测销采用铝合金制造。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前大灯安装孔快速检测装置,包括:骨架;安装在所述骨架上方的第一型面定位块和第二型面定位块、主定位销和副定位销、第一划线检测销;安装在所述骨架下方的第二划线检测销和第三划线检测销。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有效地对前大灯安装孔精度进行检测,从而控制分缝和面差。
【IPC分类】G01B5-00, G01B5-14
【公开号】CN204329858
【申请号】CN201520032385
【发明人】吕俊超, 郑薇, 赵烈伟, 孙晓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