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时机械装置的齿隙补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56314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计时机械装置的齿隙补偿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时机械装置的齿隙补偿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二轮输出 式机芯的时间显示机构的齿隙补偿机构。
背景技术
在当今的计时领域中,高频是准时的代名词,而轴向利用率颇高的二轮传出式 传动方式由于其自身结构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高频计时机械的设计当中,但是与此同 时二轮传出式也带来了很多弊端,众所周知,在计时机械中时间指示部分的误差来源于 齿轮传动中侧隙的影响,分轮每旋转6度就会带了一分钟的误差,这样的不利影响在二 轮传出式的计时机械中更为明显,尤其当二轮输出式机芯在倒拨针后,分针会出现较大 的启动滞后现象。滞后是由于跨轮片分别与分轮和摩擦小二轮啮合时齿侧隙所引起,因 为转过两对齿侧隙的时间需要近一分钟,需要消除滞后现象。目前,消除这种侧隙的所 采用浮动跨轮部件的结构如图1所示,图1是现有克服侧隙的部件结构示意图,该结构 包括拨针轮1’、摩擦小二轮2’、浮动跨轮部件3’、分轮4’、转轴5’、跨轮轴承孔 6’和弹簧片7’ ;所述拨针轮1’和摩擦小二轮2’啮合,所述浮动跨轮部件3’分别 与摩擦小二轮2’和分轮4’啮合,摩擦小二轮2’套装在二轮轴上,所述转轴5’是浮 动跨轮部件3’的转轴,所述浮动跨轮部件的转轴5’的下半段为细腰状(如A-A剖面 所示),所述弹簧片7’紧压在转轴5’的细腰处,所述跨轮轴承孔6’是在主夹板上作 出来的,其直径比转轴5’的直径大,因此跨轮部件3’可以浮动;消除齿侧隙是靠弹簧 片7’来保证;由于弹簧片7’紧压在浮动跨轮轴5’的细腰处,跨轮齿紧贴摩擦小二轮 2’和分轮4’的轮齿,从而消除了跨轮片与分轮4’及摩擦小二轮2’的啮合齿侧隙, 消除了倒拨针后的分针启动滞后的现象。但是该结构如果弹簧片7’的弹力过软,则消 除不了一分钟启动滞后现象;而弹簧片过硬,则增加了能量消耗,另外,用浮动跨轮的 方法消除齿侧隙不仅占用了大量的表盘面空间,而且其弹簧片的固定方式以及跨轮轴承 孔的工作要求也使得夹板的工艺难度加大。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 101566825A给出一种消除齿侧隙的方法,即通过可变形 齿形的齿轮,其中每个轮齿的齿形都有两部分组成,弹性部分和非弹性部分,在与其他 齿轮啮合的过程中,弹性部分首先与相对齿轮的齿面接触,然后随着轮系继续转动,在 同一齿上的对称的弹性部分与相对齿轮的下一个齿面接触,并产生预紧力,使非弹性部 分与相对齿轮保持稳定的传动形式,这样,齿侧隙就完全被弹性部分消除,即使是倒拨 针,由于弹性部分的影响,两个齿轮也紧紧的啮合在一起,完全没有倒拨后的启动滞动 现象。但该结构存在以下缺点,首先弹性部分的的弹性力是经过计算预先设定好的, 在制造过程中通过确定的外形、材料、制造工艺等因素固定下来的,也就是说,零件一 旦加工完成,弹性力的大小是固定的,不可调节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零件的通用 性,使用条件变得严苛;其次,通过LIGA和电铸、例如使用光罩和光敏聚合树脂等化 学加工的新的机械方法,在国内还属于新兴领域,技术尚在起步探索阶段,即使有所进展,也难以满足批量生产,以及对成本控制的要求,不适合用于消除时间显示机构中复 杂的齿侧隙。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计时机械装置的齿隙补偿机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计时机械装置的齿隙补偿机构,包括 上轮片、下轮片和调整簧;所述上轮片和下轮片同轴设置,所述上轮片和调整簧过盈配 合,所述上轮片包括第一层齿轮和第二层弹性定位头;所述下轮片形成有贯通孔,容纳 所述调整簧和所述第二层弹性定位头,所述定位头分别与调整簧上的限位头和下轮片接 触,并限制下轮片的相对位置。所述下轮片上的贯通孔为凸圆形,所述定位头与凸圆的侧壁接触。所述上轮片和下轮片的齿数和齿形相同。所述上轮片和下轮片叠加的厚度小于0.4MM。所述第一层齿轮和第二层弹性定位头为一体成形,其材料为塑料或尼龙。所述调整簧为金属弹性元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双层轮结构,通过调节调整簧与轮的相对 位置,有效调节预紧力和初始位置,即可消除时间显示机构中的齿侧隙,避免了倒拨后 的启动滞动现象;另外,由于上、下轮片采用重叠结构可以有效的减少所占用的空间, 加大表盘面的空间利用率,为其他功能的设置提供更多的空间;该结构制造工艺简单, 有利于批量生产,控制成本,适用范围更广泛。

图1为现有克服侧隙的部件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计时机械装置的齿隙补偿机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一种计时机械装置的齿隙补偿机构的平面示意图;图4为一种计时机械装置的齿隙补偿机构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图5为齿隙补偿机构在双时区机芯中应用示意图。图中1:上轮片la:弹性定位头2:下轮片3:调整簧3a:调整簧限位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计时机械装置的齿隙补偿机构,包括上轮 片1、下轮片2和调整簧3 ;所述上轮片1和下轮片2的齿数和齿形相同,所述上轮片1 和下轮片2叠加的厚度小于0.4MM;所述上轮片1和下轮片2同轴设置,所述上轮片1和 调整簧3过盈配合,通过调整簧3与上轮片1的相对转动,调整簧限位头3a使弹性定位 头Ia改变位置,完成对下轮片2的定位;所述上轮片1包括第一层齿轮和第二层弹性定位头la,所述下轮片2形成有贯通孔,贯通孔为凸圆形,其形状主要是配合弹性定位头 Ia工作的外形,容纳所述调整簧3和所述第二层弹性定位头la,所述定位头Ia分别与调 整簧3上的限位头3a和下轮片2接触,特别是所述定位头Ia与凸圆的侧壁接触,并限制 下轮片2的相对位置,使下轮片2与上轮片1同轴,且可以产生相对转动使齿厚 改变(增 大);所述第一层齿轮和第二层弹性定位头Ia为一体形成,其材料为塑料或尼龙等弹性 元件;所述调整簧3为金属弹性元件;由于是弹性元件在运转过程中出现的齿轮被卡死 的现象也可以避免。本实用新型机构是一个同轴双层轮结构,上轮片和下轮片的厚度控制在0.40mm 以下,并未占用过多的轴向空间,加上平面空间占用少,不会对原有机芯功能设置有过 多的影响,实现直接更换消除滞后现象。同时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应用于专利公开号为CN 101566825A的方案中,其双层轮结构的实际齿厚可以根据相邻齿轮的情况和要求进行调 整,通用性更强。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用于消除齿侧隙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图4为一种计时机械装置的齿隙补偿机构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根据 相邻两个齿轮齿厚的情况,旋转调整簧3,调整簧限位头3a顶住上轮片1的弹性定位头 la,使之产生形变(由于弹性调整簧3与上轮片1为过盈配合,只有在人为调整时,才可 以改变相对位置),弹性定位头Ia顶住下轮片2,使下轮片2相对于上轮片1产生相对转 动,从而增加了齿轮在啮合过程中的实际齿厚,达到了消除齿侧隙的目的。由于调整簧3 和弹性定位头Ia均为弹性零件,故在运转过程中出现的齿轮被卡死的现象也可以避免。图5为齿隙补偿机构在双时区机芯中应用的示意图。值得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例方式,本领域 的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说明书,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技术构思,只要对齿形、结构进 行简单调整,如,将加大齿侧隙影响的齿轮,更换为此双层轮机构的轮系也可实现本实 用新型消除由齿侧隙引起的滞后现象。总之,只要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无需经过创造性 劳动,即可联想到的实施方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计时机械装置的齿隙补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轮片(1)、下轮片(2) 和调整簧(3);所述上轮片(1)和下轮片(2)同轴设置,所述上轮片(1)和调整簧(3)过 盈配合,所述上轮片(1)包括第一层齿轮和第二层弹性定位头(Ia);所述下轮片(2)形 成有贯通孔,容纳所述调整簧(3)和所述第二层弹性定位头(Ia),所述定位头(Ia)分别 与调整簧(3)上的限位头(3a)和下轮片(2)接触,并限制下轮片(2)的相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时机械装置的齿隙补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轮片(2)上的贯通孔为凸圆形,所述定位头(Ia)与凸圆的侧壁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时机械装置的齿隙补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轮片 (1)和下轮片(2)的齿数和齿形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时机械装置的齿隙补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轮片 ⑴和下轮片⑵叠加的厚度小于0.4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时机械装置的齿隙补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齿 轮和第二层弹性定位头(Ia)为一体成形,其材料为塑料或尼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时机械装置的齿隙补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簧(3)为金属弹性元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计时机械装置的齿隙补偿机构,包括上轮片、下轮片和调整簧;上轮片和下轮片同轴设置,上轮片和调整簧过盈配合,上轮片包括第一层齿轮和第二层弹性定位头;下轮片形成有贯通孔容纳调整簧和第二层弹性定位头,定位头分别与调整簧上的限位头和下轮片接触,并限制下轮片的相对位置。有益效果由于采用双层轮结构,通过调节调整簧与轮的相对位置,有效调节预紧力和初始位置,即可消除时间显示机构中的齿侧隙,避免了倒拨后的启动滞动现象;另外,由于上、下轮片采用重叠结构可以有效的减少所占用的空间,加大表盘面的空间利用率,为其他功能的设置提供更多的空间;该结构制造工艺简单,有利于批量生产,适用范围更广泛。
文档编号G04B13/00GK201796232SQ201020519230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3日
发明者刘连忠, 王晨, 赵国望 申请人: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